兩大關鍵
高考有兩個關鍵,其一是考場正常、甚至是超常發揮,取得足以傲視群雄的分數——通常一分就是一操場,少一分和多一分差距甚大,考得好就給志願報考打下了良好基礎;其二就報考志願,爭取讓每一分都能發揮作用——多數情況下,學校的優劣與分數正相關,當然還要考慮專業、學校和地域因素。
專業和學校誰先誰後一直沒有定論,當今的社會裡很多人沒有從事自己大學裡學習的專業,如此學校就重於專業,學校教導我們的是學習和工作的作風,教育我們的是方法;假如立定決心要從大學開始就學習、從事某一方向的工作,那選擇專業就優於確定學校。
地域同樣是重要因素,選擇一個工作節奏比較慢的休閒城市,非常可能從大學就開始放鬆和休閒,於未來未必有利。
以前的曾經
我們那時候的高考是先報志願後考試,如此考試前更緊張,考試後就只要靜等來分、靜等錄取通知書了,這種情形更考老師的水準;先考試後報志願呢,重心在考試之後,這種情形之下考生是重點,比如是否準確估分等,考核自己估分能力的同時,還得估算同學們的考分。
先報志願並非把自己完全交給了命運,我們當年是把六次模擬考試的名次相加做加權處理,就得出高考的大致排名——我的高考排名與模擬排名完全一致,證明了這種方法了非常穩定可靠的。
我們的班主任老師就真的像一位心理學家,為了給我們提供足夠思考、反覆的時間,我們是先填寫草表,給家長、同學們提供了修正的餘地——事實上確實有若干人做了多次修改的。
正式志願的填寫是在子夜夜深人靜、無人幹擾時填寫的,要求是絕對不能填錯——表格數量有限,並非敞開供應。只是在反覆提醒之下,還是有人填錯。
我們所處的年代,考上大學重於考上心儀的學校,於是多數同學是「堅決同意調劑」的。
節點
高考只是投入社會工作、結婚生子的人生三大轉折之一,並非是最致命、不可收拾的。
高考是對人的一項重大考驗,是相對公平的競爭,可以說是人生第一次考察了情商和逆商。
2020年永遠值得紀念,祝莘莘學子們都能得償所願,考入心儀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