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資源和條件,是人們用來種植農作物的基礎,亞洲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州,那麼,亞洲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是哪個國家?
一、耕地是什麼意思?
1、根據《土地利用現狀分類》(GB/T21010-2007),耕地是指種植農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開發、復墾、整理地,休閒地(含輪歇地、輪作地);以種植農作物(含蔬菜)為主,間有零星果樹,桑樹或其他樹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證收穫一季的已墾灘地和海塗。耕地中包括南方寬度〈1.0米,北方寬度〈2.0米固定的溝、渠、路和地坎(埂);臨時種植藥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臨時種植果樹、茶樹和林木且耕作層未破壞的耕地,以及其他臨時改變用途的耕地。
2、根據《土地利用現狀分類》(GB/T21010-2007),耕地是一級地類,它的二級分類為水田、水澆地、旱地,水田指用於種植水稻、蓮藕等水生農作物的耕地,包括實行水生、旱生農作物輪種的耕地;水澆地指有水源保證和灌溉設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種植旱生農作物(含蔬菜)的耕地。包括種植蔬菜的非工廠化的大棚用地;旱地指無灌溉設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種植旱生家作物的耕地,包括沒有灌溉設施,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
二、亞洲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是印度!
亞洲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是印度,國土面積只有298萬平方千米,耕地面積卻高達153.5萬平方千米(約1.6億公頃),耕地面積佔國土總面積的51.5%,位居世界第二位,亞洲第一位。
印度地處南亞,處在青藏高原以南,從喜馬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印度洋,北部是山嶽地區,中部是印度河——恆河平原,南部是德幹高原及其東西兩側的海岸平原,平原約佔總面積的40%,山地佔25%,高原佔35%,但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過1000米,都適宜作為耕地開發,且適宜的氣候條件使得農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長,因此讓印度成為了亞洲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
世界上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是美國,國土面積是937.3萬平方公裡,耕地面積有166.9萬平方千米,耕地面積約佔國土面積的18.22%;世界上耕地面積第三大、亞洲耕地面積第二大的是我國,國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耕地面積約為20.24億畝(135萬平方千米),耕地面積佔國土地面積的14%。
總結:耕地是指種植農作物的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資源和條件,是一級地類,二級分類為水田、水澆地、旱地;亞洲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是印度,耕地面積達153.5萬平方千米(約1.6億公頃),佔國土總面積的51.5%,位居世界第二位,亞洲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