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網訊(記者 裴凌曼 通訊員 焦 尉)3月30日上午,在宿城區支口街道一個農業觀光示範園內,彭華和呂曼曼夫妻倆正在忙碌著,這裡是他們的蝴蝶園,丈夫彭華正在修建小木屋,妻子呂曼曼在大棚裡查看蝴蝶蛹的情況。
彭華和呂曼曼在查看蝶蛹孵化情況
為了追逐共同的「蝴蝶夢」,他們分別從陝西、河南相聚宿遷,先後成為大學生村官。幾年來,他們不僅擁有了幸福美滿的家庭,也擁有了共同的事業。
彭華和呂曼曼,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校友,大學期間他們利用專業優勢,課餘時間自學蝴蝶工藝品製作技藝,並收穫了「第一桶金」。
畢業後,他們把大學時期的興趣愛好,當成了共同的事業。2012年7月,彭華從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畢業之後,來到宿遷擔任大學生村官;呂曼曼研究生畢業後,也來到宿遷成為一名大學生村官。為了完成兩人共同的夢想,他們在做好村裡工作的同時,帶頭創業。
2013年開始,他們先後購買了電腦刻字機、切割機等設備,創辦了古枼蝴蝶工作室,以中國傳統的蝴蝶標本、蝶翅畫等為主要產品,同時提供蝴蝶展品的訂製與租賃、蝴蝶工藝禮品私人訂製、蝴蝶科普與藝術布展、蝴蝶教學用品訂製等服務。
他們通過淘寶平臺開設四家店鋪,包括古枼蝴蝶,海倫娜,昆蟲小博士三個網際網路品牌和1個企業店鋪,2019年銷售額達100萬元。為擴大經營規模,延伸產業鏈條,2017年,夫妻倆通過流轉土地,開始建設蝴蝶園。
「再過一個月這裡就會有很多蝴蝶,可以供遊客參觀。」呂曼曼說,之前蝴蝶工藝經常會運用在家庭裝飾或者一些景區展示上,也會有一些企業單位訂製,作為禮品送人,積累了一些固定的客戶,可是我們還需要擴展新的客戶,於是嘗試進行蝴蝶的人工繁育。「希望通過蝴蝶園帶動銷售,真正做到線上線下整合。」呂曼曼說,今後還會擴大蝴蝶人工繁育,讓越來越多的人能夠看到活蝴蝶,促進蝴蝶產業發展。
在政府和家人的支持下,彭華和呂曼曼還成立了古枼蝴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並在耿車鎮大眾電商產業園安家落戶。他倆多次被宿遷市、宿城區兩級有關部門評為青年創業之星、創業就業先進個人,古枼蝴蝶藝術品還被評為「江蘇省大學生優秀創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