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擊小布希國會暴亂言論,蓬佩奧:美國不是香蕉共和國

2021-01-09 撈熱點聞

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者昨天闖入國會大廈,打斷國會確認拜登勝選的程序,引發外國人士甚至前總統小布希批評這樣的美國是「香蕉共和國」,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今天駁斥這番言論。

法新社報導,小布希(George W. Bush)昨天在聲明中用暗示口吻批評和他同屬共和黨的人士,說他們的「魯莽行為」令「叛亂」火上加油。他寫道:「這種爭論選舉結果的方式,是發生在香蕉共和國,不是在我們的民主共和國。」

身為美國外交首長的蓬佩奧(Mike Pompeo)隨後在推特發文說:「這番誹謗言論,透露出對香蕉共和國和美國民主制度的理解錯誤。」

他表示:「在香蕉共和國,是暴民來決定如何行使權力。但在美國,執法人員會鎮壓暴民,好讓民代能夠依循法治和憲政來行使職權。」

昨天的國會事件後,已有2名川普內閣成員請辭,但蓬佩奧仍堅定對川普效忠。

相關焦點

  • 蓬佩奧:美國才不是「香蕉共和國」
    【文/觀察者網 王慧】美國6日發生暴力衝擊國會事件後,包括美國前總統布希(George W. Bush)在內的一眾名人紛紛發聲譴責,甚至拿美國和「香蕉共和國」作比較。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坐不住了。他於7日晚間發布推特稱,這是「誹謗」,美國才不是「香蕉共和國」。
  • 美國國防部:1月6日國會衝擊事件不是暴亂
    來源:網易就在拜登發表全國講話,說1月6日的國會衝擊事件是暴亂,示威人群是恐怖分子之後,美國各大社交媒體封殺了川普及其主要支持者的社交帳戶,同時,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要在下周一再次發起對川普的總統彈劾。彈劾的目的主要目的有二:1、徹底斷絕川普2024年卷土再來的機會;2、取消川普卸任後對卸任總統的特勤保護。
  • 蓬佩奧這回想不到,「罷免川普」在美國炸鍋,三位前總統已出手
    蓬佩奧就已經明白了這一點,此前,蓬佩奧還一直不肯承認拜登勝選,甚至表示在清點完所有選票後,美國將會進入川普第二任期。但是現在事實擺在眼前,拜登領先川普的不是一點半點,蓬佩奧只得認輸,他在媒體前表示,他們正在離開。但同時,蓬佩奧還不忘吹噓自己的工作,認為這屆政府留下了一個更加安全的世界。後續不論是誰接任國務卿一職,都應當繼續保持美國強硬的外交政策。
  • 暴亂致4死,國會認證出爐,川普認栽,美國氣數已盡?
    這一天,被美國人民視為國恥,寫進了教科書中。 200多年過去了。 2020年,美國民主制度的象徵,國會山,陷入暴亂。 後來,華盛頓被美國光復,白宮重新建立,為掩蓋火燒的痕跡,之前紅色的外牆被染為白色,是謂「白宮」的由來。 華盛頓國父的畫像,寄託著美國人民頑強愛國的精神,重新掛在了白宮牆頭。 200年以後,國會暴亂。 國會,被洗劫一空。
  • 美國國會暴亂後,川普的24小時
    當地時間1月6日下午,美國國會認證選舉人團票程序剛剛啟動1個小時,川普的支持者衝入國會大廈引發暴亂,導致認證程序不得不中途暫停。這場暴亂引發美國國內外輿論譁然。  川普無疑是這場輿論風暴的中心。據CNN報導,川普被認為「煽動」了此次暴亂,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統計,截至目前,超過200名國會議員支持罷免川普。
  • 國會議長準備彈劾,連蓬佩奧也想罷免,川普僅能指望總統特赦令
    南方+1月8日訊】據美媒報導,當地時間1月7日,在全美多地發生嚴重暴亂後,美國許多內閣成員已在討論引憲法第二十五條修正案罷免美國總統川普職位的可能性,其中包括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和財政部長姆努欽。「最親密的盟友」蓬佩奧想彈劾川普報導稱,由於川普此前號召支持者在1月6日抗議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導致國會大廈在6日被川普支持者「暴力攻陷」。此外,全美許多州的首府的議會大廈未能倖免,美國當天發生多起類似國會大廈的抗議衝突事件。
  • 美國國會山上的暴亂遺留物群像
    美國第十二任總統扎卡裡·泰勒的雕像在騷亂中被濺上了鮮血。破門窗、碎玻璃、壞桌椅、濺上了鮮血的雕像、騷亂中撕爛的標語、催淚瓦斯殘留在辦公設備上的白色粉末……在當地時間1月6日美國國會暴亂發生後,國會大廈內外狼藉一片。
  • 美國國會暴亂|川普有權赦免自己嗎,憲法專家這樣說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支持者2021年1月6日闖進國會大廈,事件演變是暴亂。川普亦被指曾發表言論煽動示威者。美國媒體引述熟知情況的人士指,川普曾考慮在離任前赦免自己。法律專家稱,根據美國憲法,不知他能不能這樣做。
  • 美國國會山上的暴亂遺留物群像_新聞中心_中國網
    美國第十二任總統扎卡裡·泰勒的雕像在騷亂中被濺上了鮮血。破門窗、碎玻璃、壞桌椅、濺上了鮮血的雕像、騷亂中撕爛的標語、催淚瓦斯殘留在辦公設備上的白色粉末……在當地時間1月6日美國國會暴亂發生後,國會大廈內外狼藉一片。據外媒報導,美國史密斯學會下屬的國立美國歷史博物館計劃收集國會暴亂的遺留物,來記錄「美國人製造的變化」以及「美國民主的脆弱」。
  • 國際銳評丨面對疫情與暴亂,蓬佩奧有何臉面說美國比四年前「更安全...
    7日,美國《時代》周刊公布最新一期封面,以6日美國國會大廈遭衝擊現場為背景,直指美式「民主受到攻擊」。這被紐約時裝設計師凱尼斯·科爾評價為:既描繪了過去一天的美國,也描繪了過去四年的美國。諷刺的是,也是在6日,《華盛頓郵報》刊登一篇題為《「匹諾曹」蓬佩奧正試圖改寫過去四年的歷史》的文章,指出蓬佩奧以新的謊言開始新的一年,最典型的就是他不止一次說美國比四年前「更安全」。與四年前相比,現在的美國到底是更安全了,還是更令人不安了?事實是最好的答案。生命安全是最基本的人權。但世界在美國看到了什麼?
  • 美博物館收集國會暴亂遺留物品:記錄美國民主的脆弱
    國會暴亂後,一位議員在大廳內撿拾遺留物品。(美聯社) 海外網1月10日電 在當地時間6日的暴亂後,美國國會內外一片狼藉,衝突中留下的標語、垃圾四處可見。據外媒報導,美國史密松學會下屬的國立美國歷史博物館計劃收集這些遺留物,來記錄「美國人製造的變化」以及「美國民主的脆弱」。
  • 專家解讀美國國會暴亂:情緒的宣洩?還是深層的撕裂?
    雖然早已知道華盛頓將迎來大規模抗議,但國會沒有提前為這種最壞的情況做好準備。全文3751字,閱讀約需7.5分鐘 新京報記者 謝蓮 實習生 李卓爾 編輯 張磊 校對 李世輝美國又一次發生了暴亂。這一次,是在象徵著美國自由民主的國會山。當地時間1月6日下午至晚上,大批川普支持者突破警方防線,闖入國會山。
  • 「史上最差國務卿」蓬佩奧,為何將美國拖進「末日外交」
    編者的話:「蓬佩奧是美國『政治病毒』的超級傳播者。」「赤膊上陣的蓬佩奧是美國歷史上最糟糕的國務卿。」連日來,國際輿論對美國頭號外交官蓬佩奧的口誅筆伐日益增多。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唯一讓蓬佩奧感興趣的似乎就是對外進行指責,「甩鍋」中國。正如美國《名利場》雜誌援引美國一位前駐外大使的話說:「在進入內閣之前,蓬佩奧就是一個販賣煽動性陰謀論的國會議員,作為國務卿,他仍在這樣做。」
  • 川普堅稱國會暴亂「雨我無瓜」:彈劾將激起盛怒,美國必陷入危險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單珊1月12日,川普時隔一個月來首次面對媒體,否認自己在國會暴亂中的作用,但隨即被黨內人士"打臉",控訴國會彈劾自己是"獵巫行動",並威脅彈劾將帶來極大的憤怒,美國將陷入危險。他認為,彈劾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將引起極大的憤怒,並稱國會以煽動叛亂的名義企圖將自己趕下臺是"政治史上最大獵巫行動的延續",形容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及參議院少數派領袖舒默的行為對國家帶來威脅。對於被指其言論導致國會遭受衝擊,川普表示,如果大家理解自己的談話,他的言論完全適當,他始終強調大家應避免暴力。"他們分析了我的講話、我的用詞,所有人都認為我說的很恰當。
  • 小約瑟夫·奈:國會暴亂是個轉折點,美國軟實力要恢復了
    【文/觀察者網 王世純】美國《國家利益》網站1月9日刊登著名國家關係學家小約瑟夫·奈(Joseph S. Nye Jr.)的文章稱,川普時代對美國的軟實力並不友好,但美國是一個「有恢復和改革能力的國家」,20世紀60年代美國也遇到了種族暴亂、抗議和越戰泥潭一系列問題,美國隨後通過改革「恢復了軟實力」。
  • 美國暴亂後,中國在「圍觀嘲笑」?美高官一語點明,輿論炸鍋了
    美國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完全是因為他們自己選出了一個愛鬧騰的總統川普,就是因為川普的煽動,美國出現了歷史罕見的暴亂,而美國華裔官員更是一語點名,表示中國正在"圍觀嘲笑",輿論這下炸鍋了。不過,中國其實並沒有嘲笑美國,反而同情美國民眾的遭遇,但美國的問題也只有靠美國自己才能解決。
  • 華春瑩三連反問回擊蓬佩奧,這張配圖亮了!
    美國國務院推特發布國務卿蓬佩奧所謂的中國共產黨威脅論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日在推特上用三連問反擊,還配上一張井底之蛙的圖。當地時間9月1日,美國國務院推特發布了一條美國務卿蓬佩奧的話。「蓬佩奧:我們正看著世界團結起來,開始了解到來自中國共產黨的威脅。」
  • 市場熱議美國國會暴亂:僅是短期事件 不會對美股構成長期衝擊
    財聯社(上海 編輯 劉蕊)訊,美東時間周三,美國國會舉行聯席會議確認大選結果之際,美國國會周邊發生暴動,數十名川普的支持者一度突破警戒線闖入美國國會大廈,有目擊者稱這些支持者在大樓內外與警察發生了衝突。 美國國會會議因此停止,拜登當選認證程序也被迫中止。
  • 蓬佩奧跳出來說「全世界都不能容忍暴力」 被網友群嘲
    蓬佩奧 海外網1月7日電 一向喜歡在世界各地煽風點火、製造對立的蓬佩奧,當美國國會被抗議者攻破後,立即坐不住了。他不僅譴責「美國和其他國家都不能容忍暴力」,還堅定要求「將暴亂分子繩之以法」,此言一出,迅速招來網友群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