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發現丨文同故裡,人人皆知「胸有成竹」

2020-12-19 封面新聞

文同故裡:鹽亭縣永泰鄉

文同墓地

封面新聞記者 李貴平 文/圖

四川鹽亭縣歷史上出過一位文化名人——北宋著名書畫家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與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縣(今屬綿陽鹽亭縣)人,著名畫家、書法家、詩人。文同,自號笑笑先生。善詩、文、篆、隸、行、草、飛白。

文同與同為北宋大文豪的蘇軾是表兄弟,文同以學名世,擅詩文書畫,深為司馬光、王安石等人讚許,尤受蘇軾敬重。畫家米芾稱讚文同「以墨深為面,淡為背,自與可始也」,開創了中國墨竹畫法的新局面。文同生前還曾校注《新唐書》。

「胸有成竹」:

源自與蘇軾的繪畫交流

著名成語「胸有成竹」,就出自文同、蘇軾兩人間的一次繪畫交流。

綿陽文化學者劉泰焰《文同評傳》一書介紹:宋熙寧八年(1075年)10月,文同調赴陝西洋州任知州。洋州城北有篔簹谷,茂林修竹,文同暇日常攜妻來此悠遊,觀竹、畫竹,品嘗竹筍,「自謂偷閒太守,人呼竊綠先生」。

文同為了畫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颳風下雨,或是天晴天陰,他都常年在竹林子裡頭鑽來鑽去。三伏天氣,日頭像一團火,烤得地面發燙。可文同照樣跑到竹林子對著太陽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陽光底下,全神貫注地觀察竹子的變化。他一會兒用手指頭量一量竹子的節把有多長,一會兒又記一記竹葉子有多密。汗水溼透了他的衣衫,滿臉都流著汗,可是他就跟沒事兒似的。

由於文同長年累月對竹子作了細微觀察,比如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狀有什麼變化;在陰晴雨雪天,竹子的顏色、姿勢又有什麼兩樣;在強烈的陽光照耀下和在明淨的月光映照下,竹子又有什麼光影……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他畫起竹子來,根本用不著畫草圖。

《鹽亭縣府志》載,一次,文同在與蘇軾的繪畫交流中說道:「畫竹者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稍縱則逝矣。」

文同畫竹的至理名言,經蘇軾《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一文轉述而廣為流傳,後被衍化為成語「胸有成竹」「成竹在胸」。

民間素有「文與可畫竹,胸有成竹;鄭板橋畫竹,胸無成竹」的說法。這講的是:畫竹子,先要胸有成竹,動筆的時候又不能墨守成規,須隨手寫去,千變萬化,遊刃有餘。

文同墓碑

「失笑噴飯」:

讀蘇軾書信後大喜過望

綿陽作家嶽定海在《文同的背影》裡寫道:「我曾查閱史書得知,文同被後代推崇的一根『竹子』價值連城:此竹倒垂,從絹本左上順勢而下又突兀崛起,凜冽而挺拔,似乎從高崖垂下,在萬丈深淵之上凌空飛翔,讓人心馳神往,震撼不止。文同這幅《墨竹圖》系中國畫首創,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文同傳世作品極少,今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墨竹圖》為其真跡,畫倒垂竹一枝,形象真實,筆法嚴謹。廣東博物館藏有《墨竹圖》一軸,系此軸臨本。《墨竹圖》此墨竹畫軸,無名款,但鈐有文同二印:靜閒畫室。文同與可。

在中國古代尤其是宋代,文人崇尚詩書畫同源,能畫畫的人也大多擅長寫詩著文。我聽鹽亭縣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說:文同也是大詩人,他在詩歌創作上很推崇梅堯臣,他的《織婦怨》描寫織婦辛勤勞作,反被官吏刁難,與梅堯臣反映民間疾苦的詩同一機杼。他的寫景詩更有特色。如「煙開遠水雙鷗落,日照高林一雉飛」(《早晴至報恩山寺》);「深葭繞澗牛散臥,積麥滿場雞亂飛」(《晚至村家》)等句;形象生動,宛如圖畫,充分表現了畫家兼詩人善於取景、工於描繪的特點。

我在鹽亭縣博物館二樓,看到了這幅《墨竹圖》的複製件。此圖繪一根倒垂的竹子從畫幅的左上角順勢而下又翻轉而上,秀峭而勁挺。畫家截取最動人的姿態來構圖,竹竿勁健挺峭,竹枝橫斜,竹頁飄灑飛舞。用筆撇出竹葉,以濃淡墨區分竹頁的正反,與米芾所記「以墨深為面淡為背,自與可始」相吻合,且竹頁之大小、轉側都表現得很生動,對竹竿和頁稍出現的飛白筆觸也不加修飾,一任自然,全圖給人以清新瀟灑富有生意的感受。

文同、蘇軾「發明」的另一成語「失笑噴飯」也很有意思。「失笑噴飯」的翻版語是「令人噴飯」。

《鹽亭縣府志》記載了這個成語的來龍去脈:當年,文同任洋州太守時,別人都覺得那裡是窮鄉僻壤,但文同十分愜意於此地,因為這裡滿山滿谷都是竹林。一日,文同與夫人同去觀竹,晚飯僅有竹筍下飯。正吃間,收到東坡一書信。東坡除了照例噓寒問暖外,還附詩一首:「漢川修竹賤如蓬,斤斧何曾赦籜龍。料得清貧饞太守,渭川千畝在胸中。」

文同讀罷詩句,忍俊不禁,放懷大笑,噴飯滿桌。意謂有如此親家,對咱「清貧太守」譬喻恰當。文同後來常說:世無知己者,唯子瞻(蘇東坡)識吾妙處。

除了「胸有成竹」這個著名成語,「噴飯滿案」也成為一段文壇佳話,又衍化為「令人噴飯」的成語。

《紅樓夢》第一回也引用了這一成語:「觀其事跡原委,亦可消愁破悶,至於幾首歪詩,也可以噴飯供酒。」

鹽亭縣文化學者劉泰焰《文同評傳》介紹:文同50歲後疾病纏身,仕途失意。宋神宗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正月,62歲的文同奉調出任湖州(今浙江吳興)太守,病逝於赴任途中的陳州(今河南淮陽)驛舍。他死後,家人裝殮停靈,由蘇軾、蘇澈等親友的幫助,運回四川安葬。那段時間,蘇氏兄弟為這一噩耗揮淚不止。

蘇東坡與文同是親家。「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這既是蘇東坡的自譽,也是評點文同的話。據說蘇東坡畫竹,很長時間不得要領,他追根溯源,反覆揣摩文同畫竹的技法,又多次向文同請教,最終也畫得一手好竹。

鹽亭縣博物收藏的《墨竹圖》複製件

文同故裡

村民爭說「胸有成竹」

前不久,筆者和幾名成都攝友驅車去鹽亭縣永泰鄉文同故裡採風。

當年文同的家鄉屬梓州永泰縣,於唐高祖武德四年(621)設縣。北宋熙寧五年(1072)廢永泰縣,併入鹽亭。

永泰鄉距縣城60公裡,橫亙在嘉陵江、涪江的分水嶺上。這裡可謂藏龍臥虎,除了墨竹畫鼻祖文同,之前唐高宗時還誕生了後來名滿天下的宰相李義府。現代著名歷史學家蒙文通先生,也出生在不遠處的石牛廟鄉。

那天下午,我們在小山丘連綿森林植被的環繞下,看到一塊兩米高的圓形土壩,它靠山巖築墓,由今人題寫「故宋文同墓」。文同墓四周,栽種著密密麻麻的竹林嗎,時有鳥兒吱吱飛來,好奇地盤旋在我們頭頂。陽光下,這些青翠的竹子在起伏的山巒間投下層層疊疊的陰影,偶有風過,發出簌簌的聲音。

當時,當地十多個村民在文同墓前,聽了縣博物館解說員王蘭小姐對「胸有成竹」的解釋後,似乎意猶未盡,紛紛圍住我們「補充發言」,熱情可愛。

一位姓王的村民說:「作為文同故鄉的人,我們如果不曉得『胸有成竹』,還好意思呆在這村子裡 嗎?啥叫胸有成竹?做任何事要先在心頭有個打米碗,不管是春種秋收還是娶媳婦蓋房子,都得心中有數,是吧?」

「我們經常在家頭教育娃娃,一個人先得講孝道,懂得了孝道他才曉得感恩,才曉得自己好好學習,娃娃懂得這些後學啥就有奔頭了,也才會自覺自愿對媽老漢感恩、對幫助過自己的人報恩。」一位叫劉國武的村民這樣理解「胸有成竹」。

爽朗的歡笑聲,從這些可愛的村民的嘴裡洋溢出來,迴蕩在清幽蒼勁的竹林裡,讓平時寂靜的村子也熱鬧起來。

文同的故裡,也就是鹽亭縣永泰鄉,還出過另一位歷史名人——唐朝宰相李義府。《鹽亭縣誌》記載,李義府(614-666年),李義府早年以薦舉入仕,歷任門下典儀、監察御史、太子舍人、中書舍人。永徽六年(655年)十月,武則天被立為皇后。不久,李義府被拜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封廣平縣男。他對武則天最終坐上皇位立下汗馬功勞,乾封元年(666)李義府病死後不久,武則天追贈他為揚州大都督,也算是一種報答。

相關焦點

  • 【方志四川•地情】江油:李白故裡迭代千年
    江油:李白故裡迭代千年鄭金容 趙 敏江油作為三國蜀漢軍事重鎮,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素有「李白故裡,九寨門戶,蜀道咽喉,華夏詩城」之稱。華夏詩城 李白故裡談及一座城,心中所念的無非是獨屬於這座城的文化。江油除了厚重的歷史積澱,還被稱作「華夏詩城」,就不得不說李白。可以說,李白是江油人心中不滅的文化自信。作為李白的故居,李白在江油讀書、生活、漫遊,度過了青少年時代,故鄉的山水是李白人生路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章。
  • 四川自駕遊,江油周邊小眾去處:行走李白故裡,重溫詩意人生
    導讀:在這篇遊記中,您將看到位於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郊青蓮鎮的李白故裡太白碑林,其中包含採採卷耳根據自己的旅行經歷總結的碑林三大看點,以及採採卷耳的旅行感受,文末還有旅行實用攻略哦。今天採採卷耳給小夥伴們介紹一個四川綿陽江油市周邊小眾去處——青蓮鎮李白故裡太白碑林。
  • 蜀地大咖秀|「四川老鄉」武則天:把「女皇故裡」打在公屏上
    這一次,咱們將著眼於20位四川歷史名人們,發掘他們身上的冷門故事。巴蜀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那些曾在咱們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和豐功偉績的大咖們都有著怎樣的傳奇人生呢?讓我們一起在主播的娓娓道來中,了解他們鮮為人知的趣味一面。今天我們將要講述的是——「四川老鄉」武則天:把「女皇故裡」打在公屏上!
  • 青衣故裡的巨變 - 四川日報
    青衣故裡的巨變 青神縣因蜀王蠶叢氏「青衣勸民農桑」而得名,於西魏廢帝二年(553年)設郡,西魏恭帝二年(555年)建青衣縣。大成元年(579年)改為青神縣。
  • 主播看四川,帶你去到朱德故裡 德鄉儀隴
    兩德故裡、德鄉儀隴這裡,孕育了開國元勳朱德總司令和為人民服務的光輝典範張思德同志;這裡,有李先念、徐向前、許世友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浴血奮戰的身影。還有4萬多名儀隴兒女同朱德、張思德一樣,告別親人、背井離鄉,踏上了「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的偉大革命徵程。在這片土地上,紅色文化熠熠生輝、英雄美德代代相傳。
  • 古代這2大詩人,作品人人皆知,也是被詩詞耽誤的美食家!
    古代這2大詩人,作品人人皆知,也是被詩詞耽誤的美食家!文|且聽歷史的吟唱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其中詩人一直是被後人所討論和研究的。今天所要說的古代這2大詩人,他們的作品可以說是人人皆知,但也是一個被詩詞所耽誤的美食家!先來說第一個,那就是大詩人陸遊。眾所周知他是南宋著名的詩人,但實際上他也是一個精通烹飪的美食家。
  • 幫打聽|貂蟬故裡在忻州哪裡?
    拍拍眾幫:貂蟬故裡在忻州哪裡?唐云:貂蟬,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名人故裡歷來都是多地爭搶,就比如貂蟬,甘肅臨洮、甘肅康樂、陝西米脂、山西忻州這幾個一直存在這爭議,而貂蟬故裡在忻州的說法是由專家考證的,也是目前我上面說的那幾個地方中比較有依據的一處,而且在忻州定襄也是傳說的呂布故裡,「霍清泉」、「智擒赤兔馬」、「歪脖子樹」等民間傳說,都與呂布有關。
  • 一課譯詞:胸有成竹
    Photo by JV Gardens from Pexels胸有成竹,漢語成語,本意是指「在文藝創作開始前,藝術形象已在頭腦中生成(have an image of the art in one’s mind prior to artistic
  • "胸有成竹"用英語怎麼說?
    胸有成竹,漢語成語,本意是指「在文藝創作開始前,藝術形象已在頭腦中生成(have an image of the art in one’s mind prior to artistic creation)」。
  • 孔子故裡山東省曲阜市發現清代「孔氏族譜圖」
    孔子故裡山東省曲阜市發現清代「孔氏族譜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16日 04:35 來源:   中新社曲阜三月十五日電 (孔令紹 張明哲 王金平)一張畫有孔子及其兒子、孫子畫像的清代孔氏族譜圖,最近在孔子故裡山東省曲阜市被發現。
  • 四川抽檢發現:9批次酒不合格 部分檢出甜蜜素
    四川·綿竹·什地四川綿竹大地紅運酒業有限責任公司四川原漿酒500ml/瓶2015-2-12102四川·綿竹大地紅運酒業有限責任公司四川·綿竹·什地四川綿竹大地紅運酒業有限責任公司四川/瓶2015-6-30126江油市李白故裡酒廠有限公司四川省江油市三合鎮喻家觀江油市李白故裡酒廠有限公司四川詩仙閣1306酒500ml/瓶2015-7-8127四川省江油市李白故裡酒廠有限公司
  • 踏遺蹟溫古越文化,訪故裡探西施浣紗—遊西施故裡諸暨
    佛像高81.6米,由頭、胸、腹三部分組成,比 四川 樂山 大佛還高21.4米。該佛頭大、身小,腹部隱入樹林中,呈趺坐人定狀。佛頭寬30米,高37米,慈眉善目,微笑祥和,遠視更佳。佛像高81.6米,由頭、胸、腹三部分組成,比 四川 樂山 大佛還高21.4米。該佛頭大、身小,腹部隱入樹林中,呈趺坐人定狀。佛頭寬30米,高37米,慈眉善目,微笑祥和,遠視更佳。
  • 河北正定與臨城為爭趙雲故裡大興土木(圖)
    臨城:還將申請國家「非遺」正定一些專家指責臨城申請的是「趙雲故裡傳說」卻打出「趙雲故裡」的旗號。牛志峰稱,誰也沒權力阻止臨城打造「趙雲故裡」這一品牌。他稱,趙雲代表了忠孝、仁義,臨城縣想藉助趙雲,樹立一種臨城精神。據牛志峰介紹,他們正計劃將「臨城趙雲故裡傳說」申報國家「非遺」。
  • 鄧小平故裡:突出自然生態 建設「天然紀念園」
    基本情況   鄧小平故裡位於廣安市協興鎮牌坊村,距市區7公裡,是全國唯一以紀念鄧小平同志為主題內容的紀念園區。2001年,為了深切緬懷鄧小平同志,紀念鄧小平同志100周年誕辰,發揮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經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了鄧小平故居保護區,轄4個鄉鎮21個行政村,幅員面積29.91km2。
  • 胸有成竹成語來歷,源自一位北宋畫家
    胸有成竹成語來歷,源自一位北宋畫家有誰知道,我們經常使用的胸有成竹的成語是從何而來呢,其實這句成語出自於北宋的一名畫家。北宋時期,曾有一個著名的畫家,名字叫文同 ,他是當時畫竹子的高手。他注重體驗,主張胸有成竹而後動筆。他畫竹葉,創濃墨為面、淡墨為背之法,學者多效之,形成墨竹一派,有"墨竹大師"之稱,又稱之為"文湖州竹派"。"胸有成竹"這個成語就是起源於他畫竹的思想。據悉,文同為了畫好竹子,他都常年不斷地在竹林子裡頭鑽來鑽去,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颳風下雨,都不會影響到他。
  • 這個叫做江油的地方曾是李白的故裡,你想來看一看嗎?
    江油市是四川的一個縣級市,現在由綿陽市代管,其位於四川盆地的西北部,涪江上遊,龍門山脈東南,東臨廣元市劍閣縣,梓潼縣、南接綿陽市遊仙區、涪城區,西連北川縣、安州區,北抵平武縣、廣元市青川縣。李白故裡李白故裡位於四川省綿陽江油市青蓮鎮。太白碑林太白碑林主要是以園林為基調,同時根據李白詩風的脈絡,將其分為「李白詩精品園」、「清風明月園」、「故園山水園」、「磨針尋夢園」、「詩仙醉酒園」等五大部分。
  • 成語故事:胸有成竹
    【成語】:胸有成竹 【拼音】:xiōng yǒu chéng zhú 【解釋】:原指畫竹子要在心裡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後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意。 【成語故事】:
  • 韓文公故裡新考
    近幾年河北省昌黎縣、河南省修武縣皆發現有「韓公故裡」古碑,我還親眼看到修武同志拍的碑版照片。他們問我「是否就是韓愈故裡」,我說,稱韓公故裡者不一定就是韓愈故裡,凡韓愈後裔及姓韓的名人,無正式諡號者,後人皆可稱「韓公故裡」。若是專稱「韓文公故裡」,那當是「韓愈故裡」的專稱,也是實稱。
  • 「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新地標」花落四川儀隴朱德故裡景區
    封面新聞記者 汪仁洪11月18日,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主辦的「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頒獎典禮暨成渝文旅發展交流活動在成都市雙流區舉行,四川省南充市儀隴朱德故裡景區榮獲「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新地標」稱號。朱德故居管理局黨組成員、紀檢組長胡春蘭代表朱德故裡景區領取獎牌。頒獎典禮現場。關起巫山峽,巴蜀是一家。以巴蜀文化為紐帶,以文旅融合為突破,尋找巴蜀文化旅遊走廊上承載成渝文旅精粹的實物載體。
  • 一課譯詞:胸有成竹 - Chinadaily.com.cn
    一課譯詞:胸有成竹 chinadaily.com.cn 2020-09-27 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