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念君子,溫其如玉——50年代美男子馮喆的跌宕人生

2021-01-08 趣史研究社

他才貌雙全,玉樹臨風。「言念君子,溫其如玉」這句詩用來形容他最為貼切不過。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禍兮旦福。從他生下來來的那一刻,他的命運註定是不平凡的。他生不逢時,關於他的經歷,我們只能從他的妹妹口中略知一二。他就是——馮喆。

溫文爾雅

在馮琳的回憶中,我們了解到了馮喆於1920年在降生在了天津。他出生於一個書香世家,父親是廣東人。他的父親擁有著清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與哈佛大學的學歷,是一個超群絕倫的人。他的母親是也是一個大家閨秀,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在舊社會,女子很難受到傳統正規的教育,人們認為,作為一個女子,只要相夫教子就能安穩一生,所以對於女子的學識並不做過多要求。

但是,馮喆的母親仍然是一個女校裡面的學生,他的母親擁有著優良的教育與超前的思想,也正是因為這樣,馮喆從小就受母親的影響思想開明,睿智聰穎。馮喆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妹妹,哥哥是聖約翰大學的大學生,馮喆和妹妹馮琳是聖約翰附中的學生。

在馮喆和妹妹讀完聖約翰附中之後,馮喆成功考上了上海聖約翰大學,雖然考上了大學,但是才上了兩個學期的大學之後,馮喆就因故輟學了,這讓許多人感到非常惋惜。

不過,馮喆在輟學以後,他又考上了上海國立音專學習大提琴。此時的他擁有著一雙深邃的眼眸,眉宇間洋溢著氣度不凡。

春風得意

馮喆一家是非常幸運的,他們成功熬過了中國最艱難的一段時間。在中國對外抗戰的時候,馮喆一直身處一個叫做同茂劇社的地方,這個地方聚集了大量的黨員,他們只表演愛國的劇目。此時,馮琳也身在這個劇社,兄妹倆在抗戰期間都默默地支持著中我黨。

1944年,中國抗戰勝利了。可是,馮喆的哥哥沒能熬過1944年,從此,馮喆成為了家裡面的頂梁柱。馮喆的母親因為馮喆的哥哥去世而變得神志不清,不過,馮喆從未嫌棄過母親,對於母親,馮喆一直都精心照料著。

妹妹馮琳每每回憶到這裡的時候,她就熱淚盈眶,她擁有了一個好哥哥,他的母親有也擁有一個好兒子。

中國的局勢穩定後,馮喆一家定居香港。雖然馮喆的哥哥去世的消息很令人悲痛,但是生活還要繼續。所以在新中國快要成立之前,馮喆進入了香港的電影圈。

在香港電影圈中的馮喆混得風生水起,他一連參演了《戀愛之道》、《結親》、《春去秋來》等令觀眾耳熟能詳的電影。

在馮喆當演員的時候,馮喆遇到了張光茹。張光茹在演戲上頗有造詣,她從小就是京劇的表演者。據悉,張光茹因為家庭貧困,她在12歲的時候就不得不登臺表演京劇。小小年紀就為家賣藝的她,本應該讓眾人感到敬佩,可是她被一個好色的軍官看上了。

在聽完她唱曲之後,軍官就把她納為了自己的小妾。後來因為軍官失利,張光茹才得以逃跑來到馮喆所在的上海。

所以在張光茹遇到馮喆之前,張光茹曾經擁有過一段不那麼光彩的歷史的。馮喆的父母在了解到張光茹的歷史之後,他們不能接受這個兒媳婦。雖然沒能得到長輩的祝福,馮喆還是和張光茹結婚了。婚後兩人的生活變得十分甜蜜。

可是,在一次馮喆和下屬的緋聞中,兩人的感情開始出現了裂痕。隨著時間的消磨,兩人因為爭吵變得越來越淡。最終,兩人開始分居。

身敗名裂

分居後,馮喆在上海繼續做演員,而張光茹去到了成都。分居後的馮喆不甘寂寞,他和其他的女人扯上了關係。於是,在1961年,馮喆就被上級處分,他不得不去到成都。來到成都之後,他想起了自己在成都的妻子。她想要繼續和妻子同居。

張光茹一開始是激動不已的,當了解到了馮喆為什麼會來到成都之後,她冷靜下來,她知道馮喆不是來找自己的。於是她拒絕與馮喆同居。

馮喆就在成都居住了下來,1966年,馮喆被安上了「反派」的名頭,他開始遭到了社會上各類人士打擊,昔日電影明星的風光已經不在,那時的他就像一個過街老鼠一樣,人人喊打。

此刻的他只想從自己昔日的妻子張光茹那兒尋到一絲溫暖,於是他滿懷希望,迫切地來到了張光茹的住處。

對馮喆已經沒有感情的張光茹不僅沒有給他一絲溫暖,反而還告發他曾經議論政治。此時的馮喆心如死灰,他知道,他和昔日的戀人再也不能重歸於好了。

於是,他的眼神變了,他不再是那個目光炯炯的人,他的眼睛裡面只有一片灰暗,他每天接受著來自其他人的羞辱與批鬥,他已經變得麻木不已了。後來,忍受不住寂寞的他開始和一位老師發展了地下戀情。在那個任何一個人都被嚴加盤查的時代,兩個人的地下戀情很快就被發現了。

他受到了更深一級的批鬥與毆打,此刻馮哲的精神已經來到了崩潰的邊緣。

1969年,馮喆因為承受不住眾人的毆打與辱罵,他選擇自殺。可是,據馮琳後來所得到的情報來看,馮喆是他殺的。在馮喆自殺的前一夜,有人看到馮喆和造反派頭目發生了口角之爭,那人一怒之下,殺了馮喆。一代影星的人生就這樣落下了帷幕。

在馮喆沒死之前,他一直與家裡面保持聯繫。在他死之後,馮琳收不到他的信息很是著急。於是馮琳輾轉了各個地方,她想要打聽馮喆的消息。終於有一天,她終於接到了來自峨眉電影製片廠給她寄來的信:馮喆平反了。此時的她才知道,自己的二哥已經去世了。

在馮喆的追悼會上,馮琳查清了真正死因,可是她不敢伸張,她害怕自己的父親承受不住這個打擊。不過,他的父親又如何看不出來呢?在那個年代能考上哈佛的人,從來就不是糊塗的人。

不過,逝者已逝,生者當節哀,悲痛總有一天會過去,馮喆雖然在情感上有過不對的地方,但是馮喆對於自己的家人,總是一等一好的。在馮喆還沒有被批鬥之前,他就一直親自照料自己身患癌症的母親,讓母親幸福快樂地逝去。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犯錯,這些錯誤都值得被原諒。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借鑑這些前車之鑑,讓自己避開這些錯誤。而關於馮喆,雖然他現在已經逝去,但是,他的電影仍然在大屏幕上播放,他也一直活在人們的心中。

相關焦點

  • 耿晨:言念君子,溫其如玉
    平正端直,光明磊落,正是這樣一位人如其名的青年教師,他像一塊璞玉,質樸細膩,溫潤謙和,舉止從容有度,處事給人如沐春風之感。他是合肥市琥珀名城小學教育集團所屬明皇路小學教務處主任——耿晨。言念君子,溫其如玉。現代化教育需要更多像耿晨一樣具備君子氣質的「君子教師」,外帶恭順,內具堅韌;寬以待人,嚴以律己;光華內斂,不彰不顯,給孩子、教育帶來積極的薰染和提高!嚴青南 蔡婷婷報導
  • 《劍來》第二十三章至第二十五章: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出處
    玉簪上刻,言念君子,溫其如玉,齊靜春說陳平安不辱玉簪銘文,可為君子。寧姚與陳平安的日常。「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溫其如玉出處:《國風·秦風·小戎》小戎俴收,五楘梁輈。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在其板屋,亂我心曲。四牡孔阜,六轡在手。騏騮是中,騧驪是驂。龍盾之合,鋈以觼軜。言念君子,溫其在邑。方何為期?胡然我念之!俴駟孔群,厹矛鋈錞。蒙伐有苑,虎韔鏤膺。交韔二弓,竹閉緄縢。言念君子,載寢載興。厭厭良人,秩秩德音。
  • 《劍來》佳句欣賞:言念君子,溫其如玉
    言念君子,溫其如玉。1、言念君子,溫其如玉。2、先生獨坐,春風翻書。春風和煦,竹葉搖曳,如翻書聲。6、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7、月明星稀,明月在肩也在竹箱。28、人生當苦無妨,良人當歸即好。29、遠遊萬裡,身後還是家鄉,不是故鄉,一定要回去的。30、學生其實就沒有離開過,先生身在何方,學生便有思慮跟隨。31、報導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故鄉。
  • 言念君子,溫其如玉,男士比女士更需要翡翠!
    講完女人和翡翠,我們今天講講男人~在古代,翡翠是男性的標誌,是男人地位的象徵,古時常把君子和玉比擬,有「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一說。時至今日,雖有大多數女性加入玉石市場中,翡翠首飾也不乏很多適合男性佩戴的種類。
  • 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劍來》中值得收藏的美句!
    言念君子,溫其如玉人生初見,山野見少女婀娜,登高見山河壯闊,仰頭見仙人騰雲,御風見日月懸空,與以後見多了類似畫面,是決然不同的風景。不一定是初見之人事一定有多美,但是那份感覺,縈繞心扉,千百年再難忘記自家事,事情可做不可做的事情,可以做做看。
  • ...說一句《劍來》裡最令你動容的句子,我先來「言念君子,溫其如玉」
    11、人生道路,擦肩之人可趕上,錯過之事不可追。 12、有些事情,死了也要做,但有些事,是死也不能做的。 14、他的人生總是這樣,真正在意的人,好像如何也挽留不住。 15、世間萬般講理與不講理,終歸會落在一處,我心安處即吾鄉。
  • 八首男子最美古詩詞:言念君子,溫其如玉
    做一個美君子,做一個美男子,做一個溫文爾雅,做一個有節操的君子,做一個有抱負的男子,>做一個有骨氣的男子。落紅滿地,雖混於泥土,卻不改其幽香,正是「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這正是人們所追求的一種人生境界。此二句借物性以喻人理,體現出詩人自己的品格與追求。現可用來讚美一個人具有堅貞不移的品性、高貴美好的德行;也可用以追悼為正義、和平、真善美而獻身的英雄烈士,讚美其斯人雖逝,風骨永存。2.
  • 言念君子,溫其如玉
    近日,小菌得一美圖,驚異於圖上男子拿摺扇的美貌,今日,小菌得空奉上美男摺扇圖供各位小主觀賞。,呼吸輕輕的掃過肌膚,黑玉般的眼睛散發著濃濃的暖意,如花般怒放的雙唇勾出半月形的弧度,溫柔如流水,美的讓人驚心 。3.《楚留香傳奇》——楚留香:面如傅粉,唇若施脂,轉盼多情,語言常笑。天然一段風韻,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
  • 「公子世無雙」——那些古詩詞中溫潤如玉的美男子
    古人形容美男子,多以美玉來形容。君子內斂光華,謙和友善,給人的感覺就如同一塊溫潤的美玉,美好而不張揚。「謙謙君子,溫潤如玉」恰到好處地形容了這種感覺。衛玠也是個美男子,死於被人圍觀。李白的這首詩也沒有正面寫潘安到底如何漂亮,只使用了「白玉郎」三字,然後用空城圍觀潘安賞花的事件來側面烘託他的美妙姿容。可見用美玉來形容美男子是傳統詩詞慣例。
  • 君子佩玉,君子如玉,玉如人生
    君子如玉,玉如人生在中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之中,玉文化一直都是非常高雅的一種代表。玉在古代一直象徵的是吉祥的物品,好的玉石可以幫助人轉運更有佩戴玉石養生的這種說法。而玉這種東西更常見的是與君子掛上聯繫,在古代之時君子都有佩戴玉飾,在形容一個男子品行好時常常會用君子如玉來對他進行誇讚。那君子和玉其中有什麼聯繫呢?一、佩戴玉器的象徵在中國古代男子身上最常見的飾品就是玉了,那麼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人選擇佩戴玉呢?在古代玉所代表的是大氣是誠信是雅致這些都是古代對於君子品質的形容,所以佩玉也成了君子的一種象徵。
  • 君子世無雙,陌上人如玉,那些誇讚男子的詩句,你知道多少
    誇讚女子的詩句太多太多了,那男子呢?如果要你想一些誇讚男子的詩句,你會想到什麼呢?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在其板屋,亂我心曲。這是一首妻子懷念徵夫的詩。秦師出徵時,家人必往送行,徵人之妻當在其中。事後,她回憶起當時丈夫出徵時的壯觀場面,進而聯想到丈夫離家後的情景,回味丈夫給她留下的美好形象,希望他建功立業,博得好名聲,光榮凱旋。字裡行間,充滿著仰慕之心和思念之情。
  • 古風男子壁紙 謙謙君子人如玉
    ———《春夜洛城聞笛》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在其板屋,亂我心曲。——《詩經》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劍客》君子懷幽趣,謙恭禮樂才。經心皆識見,書史盡通該。——《詩經》莫君江南佳公子,才華秀拔春蘭馥。少年意氣壯虹霓,豪邁不入時人目。———《送莫少虛赴省試》多情美少年,屈指芳菲近。
  • 「君子如玉」四字背後暗藏的和田玉鑑定玄機
    茶餘飯後的閒談中也都會帶一些頗具文採的詞彙,「君子如玉」可能是大家最多言及的四個字啦,但多數人只是渾渾噩噩的理解這四個字是講老祖宗認為品格高尚的人與和田玉有諸多共同之處,至於究竟此二者有哪些地方相似,就不得而知了。另一方面,今天我們對於和田玉的鑑定主要分為兩大流派,其一是正規檢測實驗室利用各種儀器設備,對其具體的理化指標進行實際測量,從而確定其成份。
  •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這些誇男生的詩詞你應該記下
    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國風·秦風·小戎》【先秦】【釋義】思念夫君人品好,溫和就像玉一樣。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釋義】他英姿奮發豪氣滿懷。彼其之子,美無度。美無度,殊異乎公路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異乎公行。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異乎公族。
  • 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
    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 德位相配,名實相副。聖人之德極盛,卻非一日之功所能養成,本章即告誡不可好高騖遠,以汲汲於聲名。 《詩經》有言:人穿了錦繡的衣服,外面又加一件樸素的禪衣。這是因為錦繡之衣,文採太露,因此加以禪衣。
  • 古詩詞形容美男子,句句精妙
    絳侯、灌嬰等鹹讒陳平曰:「平雖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史記·陳丞相世家》 公子春衫桂水香,遠衝飛雪過書堂。 ——李群玉《喜渾吉見訪》
  • 詩經《淇奧》:古之君子,其內堅如竹,其外溫如玉
    詩經《衛風·淇奧》講的是一位品德高尚、溫潤如玉的君子。君子,德才兼備、文質彬彬,有所為有所不為,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是兩千多年來中國人追求的理想人格。孔子曾言:「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 人生,擇善而處,擇君子而交
    品行端正的人,如同划過長夜的一束光,能照亮你人生的陰暗面。品不正,不可交。真正值得交往的人,必然品行端正。與品正者交,其明如光。餘生很長,請多和品正的人在一起。與君子交,其溫勝玉《中庸》有言:「君子之交,淡而不厭」。君子之交,雖淡如水,但能長久;小人之交呢,雖然甘濃,卻以名利為先,好的時候恨不得穿一條褲子,可一旦利益衝突了,立馬就義斷情絕、反目成仇。
  • 【不學詩,無以言】之一百二拾八:《小戎》,厭厭良人,秩秩德音。秦...
    言念君子,溫其如玉。 在其板屋,亂我心曲。 四牡孔阜,六轡在手。 騏駠是中,騧驪是驂。 龍盾之合,鋈以觼軜。 言念君子,溫其在邑。 方何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