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新榜(ID:newrankcn),作者:松露,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昨晚,在脫口秀大會第三季落幕之際,#李雪琴髮長文#登上了熱搜第一,話題閱讀量達到5. 5 億。
她調侃自己是個「扶麥狂魔」,說自己仍是一個剛進脫口秀的門還沒有找到板凳的新人。然而就是這個說自己沒什麼天賦的遼寧鐵嶺妹子,用一次次爆梗和熱搜把自己推到了大眾視線之下:她看起來很喪,但真實而有趣。
這其實是李雪琴第二次被大家認識。很多人因脫口秀關注李雪琴的人,可能不了解她的另一個出圈身份:短視頻網紅。
2019 年初,吳亦凡拍了一條抖音視頻,短短一句「李雪琴你好,我是吳亦凡,別管我在哪,你看這燈,多亮」獲贊超過 280 萬,一時間,所有人都在問「李雪琴是誰」,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李雪琴作為抖音紅人開始有姓名。
截至發稿前,李雪琴的抖音帳號粉絲數達到 624 萬,累計獲贊超過 5560 萬次。我們刷完了李雪琴的 266 條抖音視頻,結合新榜旗下抖音數據平臺「新抖」,看了看短視頻紅人李雪琴的世界。
因吳亦凡成名的「追星錦鯉」
2018 年 9 月 12 日,李雪琴在抖音上發布了第一條視頻,教網友讀奢侈品英文名。
她覺得這些英文發音很有趣,將品牌logo、中文名、英文名列印在A4 紙上各讀了一遍,用東北口音讀出了押韻的搞笑感。
只不過這條視頻剛發出來的時候沒什麼熱度,目前視頻點讚數是3. 9 萬,從評論可以發現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從 2019 年第一次出圈以及今年脫口秀大會之後前來「考古」的。
在發布第一條視頻的當天,她緊接著發了第二條視頻「北大一日遊」。
視頻內容很簡單,她就站在北大門口說了幾句話,「你看這大門,多豪華;這人,多多;還有這大獅子,多獅」,沒什麼複雜的劇情設計,但風格卻很獨特,帶著出乎意料又意猶未盡的「冷」幽默,這樣的風格也在之後的視頻中被一直延續著。
9 月 13 日和 14 日兩天,她分別在清華大學和圓明園的門口,向吳亦凡介紹「門」:「吳亦凡你好,我是李雪琴,看這是清華大學的校門,多白。」
據她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之所以提到吳亦凡是因為想和一個人說清華大學的門很白,自己又很喜歡吳亦凡,那就和吳亦凡說吧。
從這幾條視頻開始,李雪琴的每條抖音視頻都是以「XXX(人名),你好,我是李雪琴」或「大家好,我是李雪琴」開篇,有時候加一句生活小事的吐槽,有時候說幾句大實話,還有時候就是問問「你吃飯沒呢」,一個人對著鏡頭,十幾二十秒的時間就是一條視頻。
被她cue到的人範圍也很廣,遠到吳亦凡或是茫茫人海中的某一位,近到朋友牛海波、趙英男,還有家附近的黃燜雞米飯老闆,都是她的單方面聊天對象。
視頻流量也逐漸穩定,低的也有5、 6 萬贊,流量不錯的獲贊超過 20 萬、甚至達到 50 萬。
就這樣拍了 80 多條視頻之後, 2019 年 1 月 9 日,吳亦凡發布一條抖音視頻回應李雪琴,並且用了李雪琴的語氣,「李雪琴你好,我是吳亦凡,別管我在哪,你看這燈,多亮」。
那天,不僅吳亦凡這條視頻獲贊超過 280 萬,#李雪琴是誰#的話題更是迅速衝上微博熱搜, 5 億閱讀,超過 10 萬人討論。
圖片來自網絡
李雪琴因此漲粉 160 萬,她也專門發了一條抖音,將喊話吳亦凡的視頻和吳亦凡的回應剪輯在一起,文案中寫道:「我實名炫耀!我追星我驕傲!追星錦鯉李雪琴!」
266 條視頻中的李雪琴,
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
在李雪琴的抖音簡介上寫著「一個詩人」,雖然她並不真的這麼認為,但也在曾經的採訪中開玩笑似地調侃:「不覺得我發的視頻都是在念詩嗎,超現實主義。」
她的視頻幾乎沒有強硬的觀點輸出, 266 條內容大部分都是關於自己的真實生活狀態和想法,既能講點段子、逗個樂子,也有自己的經歷體悟:
「我的室友趙英男你好,我是李雪琴,你脫下來的褲衩子能不能不往我口紅上放。」
「我的老闆趙女士你好,我是李雪琴,我一點都不想上班。」
李雪琴的那群朋友們,牛海波、謝老闆、老四等等,在她的口中都是有槽點又特別有意思的一群人。
她在抖音上吐槽謝老闆凌晨 3 點打電話給自己,打了 20 多個終於吵醒她,並對她說大半夜的怎麼還睡覺了呢。後來,李雪琴將這個段子搬上了脫口秀大會。
「雪國列車」CP的第一次上線,是在 2019 年 1 月 25 日,李雪琴發了一條她和王建國的同框視頻,回應網友天天說她長得像王建國這件事,視頻獲贊 30 萬。
她也會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各種事情,比如在街上被攔住,對方一直比劃著說不出她的名字,「你不是那誰那誰那誰嘛」,她就「毫不客氣」地表示「對,我就是楊冪」。
還有每到一個新地方的「奇遇」,每年都有一段時間錄數條視頻表示「正在減肥」,等人等時間長了發條視頻,染個頭髮也發條視頻,甚至還想著轉型美妝達人、時尚達人、吃播、睡覺達人,最後都沒成功。
在她的抖音視頻裡,還能看到和明星大V們的互動,都是帶有李雪琴風格的調侃和互懟,佟大為在綜藝裡扎心小學生的成績的畫面甚至被她做成了「反面案例」。
即使是在坎城遇到鞏俐和吳彥祖的正經場合,李雪琴也能用「你吃飯沒呢」的話題一秒破功。
搞笑之餘,李雪琴也有不少走心時刻。 2019 年 6 月 30 日,她坐在一個完全化開的蛋糕前拍了條視頻,說這是她爸爸一大早從鐵嶺背到北京的生日蛋糕,不會用外賣App,就自己送來,說著說著就哭了。
她還有個暱稱,叫「略琴」,每條視頻介紹「大家好,我是李雪琴」時,讀快了就會被聽作「略琴」,有時視頻字幕也被顯示為「略琴」,久而久之,粉絲叫她「略琴」更像是個愛稱。
參加完脫口秀大會、再次全網出圈之後,李雪琴的抖音號流量增長明顯,近 30 天漲粉 150 萬,這些粉絲多數是 30 歲以下的年輕人,其中重度活躍粉絲比例近70%。
圖片來自「新抖」
但是這 30 天內她沒那麼多時間發視頻了,一共發了 9 條,有脫口秀大會片段,也有和大V們的聯動。
她的抖音評論區高頻詞也從曾經的「吳亦凡」等慢慢變成了「王建國」、「李雪琴」,觀眾對她的討論、外界給她的標籤都發生了變化,但她一直是那個有趣的李雪琴。
圖片來自「新抖」
那麼多短視頻網紅,
還有另一個李雪琴嗎?
剛出名時,很多人對她的印象是個「蹭熱度」的抖音網紅,通過不斷和名人大V單方面打招呼而獲得關注。
GQ報導曾在 2019 年初發表過她的自述文章《李雪琴:我很痛苦,但我想讓別人快樂》,這篇報導發出後,有業內質疑她沒有被報導的價值,說她代表著膚淺的現象。
對於這一點,她回應自己確實是趕上了短視頻的機遇,其實內容只是在分享自己的生活,只不過生活有意思讓大家覺得有趣,一點點積累了粉絲,這是能引起共鳴的個體情緒表達,而個體情緒在她看來是有關注價值的。
現在,應該沒有人再質疑,作為一個短視頻網紅的李雪琴究竟值不值得一篇報導。
在微博上搜索李雪琴,關聯詞不只是「是誰」「吳亦凡」,還有「才華」「脫口秀天賦」「文本輸出」,邏輯清晰,有強烈的表達欲,有觀點也有梗,做脫口秀如此,玩短視頻也如此。
如果再找一個能獨自面對鏡頭一頓輸出的短視頻網紅去做脫口秀,能出現第二個李雪琴嗎?
答案大概率是否定的。
或許能有第二個還不錯的脫口秀演員,比如「老四」,也是東北人,既能拍短視頻也能講脫口秀,但要再造一個李雪琴,表面喜劇、內核悲劇,又有極強的文字功底,需要的契機不僅僅是東北人+短視頻,學歷、經歷、價值觀等等都是因素。
說到底,爆款都是難以複製的。
而如今,即使已經成名,她也不覺得自己是個喜劇從業者,因為她的所有「有意思」都是來自生活。
不久前時尚先生對李雪琴的專訪中,她說自己拍短視頻時一定要求真實,不接受任何表演行為,參演的人也要是自己熟悉的人。對她而言,每周拍短視頻的那天,是「真正在生活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