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滿足考生對研招諮詢的需求,建立多方位的信息溝通渠道,華南農業大學聯合中國教育在線舉辦的2021年研究生招生網絡直播諮詢會正在火熱進行中!
9月17日至20日活動安排:
本次宣講你可以得到:
1. 招生信息一手掌握
華南農業大學各學院招生老師將進入直播間,為大家帶來乾貨滿滿的線上招生宣講,為各位考生全面介紹學院概況、科研實力、學科特色、人才培養、獎助學金體系、就業前景等,幫助大家了解更多研究生招生與培養信息。
2. 2021招生政策深度解讀
招生老師將在直播間為各位考生介紹2021研究生招生政策,並進行深度解讀,一手新鮮資料等你來獲取。
3. 招生老師在線互動答疑
直播諮詢會設置線上互動環節,老師會根據同學們的提問耐心答疑。同學們有任何疑問,都可以在直播間諮詢哦~
直播入口:
入口一:下載掌上考研APP,點擊APP首頁【研招直播】,進入華南農業大學直播間。
入口二:關注「掌上考研」微信公眾號,點擊公眾號菜單中的【招生直播】-【研招直播】,進入華南農業大學直播間。
入口三:打開支付寶APP,搜索進入校園生活 → 點擊更多,在學生黨必備那一欄點擊【考研指南】 → 點擊【招生直播】,進入華南農業大學直播間。
入口四:下載梨渦APP,點擊主頁的【更多服務】 →【考研】 → 選擇【招生直播】,進入華南農業大學直播間。
入口五:打開網易有道詞典APP,點擊主頁中的【掌上考研】-【招生直播】,進入華南農業大學直播間。
入口六:打開扇貝單詞英語版APP,點擊【發現】頁中的【考研資訊】-【招生直播】,進入華南農業大學直播間。
更多入口在這裡!
為滿足廣大考生觀看需求,中國教育在線攜手京東、支付寶、網易、百度、扇貝等各大網際網路平臺,完成直播信息全網覆蓋。
直播諮詢會在支付寶校園頻道、新浪微博、百度教育頻道、網易有道、京東校園app梨渦、扇貝單詞、嗶哩嗶哩(@掌上考研)、今日頭條等多平臺同步播出。
歡迎大家收看~
以下是華南農業大學參會學院簡介!
食品學院
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是在我國著名果蔬貯藏加工專家、一級教授李沛文先生等於1983年創辦的農產品貯藏與加工專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1994年成立食品科學系,2001年調整為食品學院。學院設有食品科學、食品工程、生物工程、包裝工程4個系和1個省級教學實驗示範中心,擁有食品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碩士點、博士後流動站,學科為廣東省攀峰重點學科(第一層次)。
學院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全力打造一支結構合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水平人才隊伍。現有教職工103人,其中專任教師77人,正高職稱人員27人。93.5%以上的教師擁有博士學位,55.8%的教師具有海外研修經歷,45歲以下成員佔57.1%。學院積極聘請海內外優秀人才來校開展科研合作和人才培養。擁有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人,教育部高等學校食品科學與工程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兼全國食品質量安全專業工作組組長1人,萬人計劃中青年領軍人才1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農業部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2人,南粵優秀教師1人,廣東省教學名師2人,廣東省珠江學者2人,廣東高層次人才特支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各1人,廣東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
學院擁有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生物工程和包裝工程2個廣東省特色專業,國家級精品(資源)課程 2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1門、省級精品(資源)課程7門。近年先後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廣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廣東省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現有在校生2452人,其中本科生1914人,研究生538人。人才培養質量較高,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本科生的就業率達到95%以上,研究生近100%。
招生連結:https://spxy.scau.edu.cn/_t330/6187/list.psp
生命科學學院
華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始於1982年成立的華南農學院農業生物系,1984年正式向全國招收大專和本科生,1996年組建生物技術學院,2001年7月更名為生命科學學院。學院依託廣東省一級重點學科生物學和國家林業局重點學科植物學,設立了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和植物科學系;建有「亞熱帶農業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廣東省農業生物蛋白質功能與調控重點實驗室、廣東省獸用中藥與天然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草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農業部轉基因植物及植物用微生物環境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廣州)等5大科研平臺,以及植物生物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家級)、廣東省教育廳現代生物技術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9個校外教學科研基地;設有生物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學院擁有生物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下設植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遺傳學、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5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及5個碩士學位授權點,並在草學和生物工程(專業碩士)學科招收和培養碩士。現有生物技術、生物科學2個本科專業,其中生物技術是廣東省名牌專業、國家特色專業;建有高層次人才培養特色班「國家生物學理科基地班」、「中愛國際班」(經教育部批准與愛爾蘭都柏林大學合作舉辦的「生物科學」專業本科教育項目)。
招生連結:https://life.scau.edu.cn/yjszs/list.htm
工程學院
工程學院源於1958年華南農學院的「農業機械化教研室」,1961年成立「農業機械化系」,1984年發展為「農業工程系」,1993年成立「工程技術學院」,2001年更名為「工程學院」。現有在校學生2804人,在職教工112人,其中具有正高職稱22人,副高職稱38人,中級及以下職稱52人,具有博士學位64人,博士生導師18人。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農業工程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全國師德先進個人1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7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人。
學院擁有農業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和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擁有機械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計算機應用技術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擁有2個工程碩士和1個農業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農業機械化工程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農業工程一級學科為廣東省攀峰重點學科。有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交通運輸、車輛工程、工業設計、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7個本科專業。其中「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和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為廣東省特色專業,「交通運輸」和「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為廣東省名牌專業。「農業機械學教學團隊」為國家級教學團隊、《農業機械學》為國家級精品課程和中國大學資源共享課。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6項。
招生連結:https://gcxy.scau.edu.cn/2074/list.htm
電子工程學院
電子工程學院成立於2014年12月,由原工程學院、理學院的部分學科調整組建而成,2019年11月5日,學校成立人工智慧學院,與電子工程學院合署。學院下設人工智慧系、電子信息工程系、通信工程系、電子科學與技術系、應用物理系及實驗中心。學院現有在職教工94人,其中專任教師80人。現有學生2150人,其中本科生2044人,研究生106人。學院現有法國歐洲科學院院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喬治亞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等科學家1人,廣東省領軍人才1人,南粵優秀教師1人,廣東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廣東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培養對象2人和廣州市珠江科技新星1人,丁穎講座教授2名。學院選派了19位中青年教師到國境外進修學習,30多人次出國(境)參加學術交流。學院現有博士生導師7人,碩士生導師27人,正高級職稱9人,副高級職稱37人。
五年來,學院不斷探索人才培養體系,調整優化了大類招生模式和人才培養方案,組建了「電類專業基礎課程群」等5個教學團隊,開設廣東省精品視頻公開課2門、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5門,新建了9個校外本科教學實習實踐基地,其中省級建設項目1項,主持省級教學改革和質量工程建設項目6項,校級27項,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2項、虛擬仿真實驗室項目1項、實驗室信息化建設專項1項;獲校級教學成果獎6項;教師編寫出版教材7部,省部級規劃教材4部,發表教改論文24篇。
五年來,建設「納米光電材料、器件與應用」等7個院級科研團隊。國家精準農業航空施藥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精準農業航空學科建設引智基地(111引智基地)2個國家級平臺,有廣東省農情信息監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現代養豬數據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高等學校電子信息工程教學重點實驗室、廣東省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廣州市農情信息獲取與應用重點實驗室等等8個省市級教學、科研平臺。獲批國家級項目11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項,獲省部級科研項目38項,其他項目23項,到位科研經費3000多萬元以上;科研成果獲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獎二等獎4項、三等獎1項;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3項;獲授權發明專利30件、計算機軟體著作權83件;發表ESI收錄論文60餘篇。其中,學院教授課題組在通信領域頂級期刊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影響因子10.435)發表的論文刷新了學校工程技術類論文的最高影響因子記錄。
招生連結:https://dzxy.scau.edu.cn/yjszs/lis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