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一九年三月十三日龍江中學高七七級二班同學在肖樹根同學的盛情邀請下激情滿懷相聚在鮮花盛開的昆明祥瑞山莊;十四日大家遊覽了昆明滇池和民族村;十五日觀賞了石林;十六日去普者黑景區觀光;十七日開啟了紀念英雄學習老山精神的紅色之旅–——同學們滿懷對英雄的崇敬之心去了麻粟坡烈士陵園悼念對越自衛反擊戰死難的烈士、去觀看肖樹根同學在老山堅持戰鬥了八年的營地———這是一個最艱苦最磨鍊意志的地方、去登老山主峰學習老山精神。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為祖國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英雄烈士值得我們敬仰和永遠銘記。
為祖國為人民的利益長期駐守邊關的將士值得我們尊崇和愛戴,我們現在的和平和幸福不能忘記是無數英烈用一腔青春熱血換來的,是長期堅守邊關將士們無私奉獻自己美好青春換來的。
我們學習老山精神就是要樹立「祖國利益高於一切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為祖國和人民利益甘願吃虧的無私奉獻精神,生死相依,團結奮鬥的集體主義精神」。
我們班有肖樹根和周炳榮兩位同學親自參加了老山前線對越自衛還擊的多次戰役,樹根同學主要是在「老山″、"者陰山」、「168高地」一帶參戰,炳榮同學主要在僉平縣一帶參戰,參加了舟巴主攻"1298"、「551」等重要高地戰役,他們都是多處身負重傷,屢立戰功的英雄。
老山地處中越邊界,屬偏遠山區,除了部隊的營地沒有街道商場和可娛樂的場所,並且那裡氣候是常年大霧濃罩,我們去參觀時感覺在那待上一天都難受,肖樹根同學在老山前沿陣地最艱苦的地方八年的堅守,可想而知是何等的軍人情懷和何等堅強的信念與意志,他在這裡從一個戰士成長為「老山″、「者陰山」兩山戰區炮兵指揮官,親自指揮戰鬥,多次身負重傷,榮立戰功,子彈穿過頭蓋讓他險喪生命,至今頭皮被掀開手術的傷痕仍在,他卓越的指揮才能為戰士們衝峰陷陣取得戰爭的勝利立下了赫赫戰功,他和周炳雲同學是我們班"最可愛的人″,是我們班同學的驕傲和榮耀。
時任國防部長的張愛萍將軍題寫的「老山精神萬歲"。
讓歷史告訴現在,讓理想承載未來,我們要以老山精神時刻激勵自己和後人,以堅定的理想和信念,讓"愛國″二字永駐心中,讓愛國主義旗幟高高飄揚!
進入老山主峰參觀園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張大權英烈的雕像,張大權在左腿、小腹、手腕三處重受傷的情況下,以驚人的毅力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帶隊衝鋒,為我軍攻佔老山主峰做出了突出貢獻,根據他的英雄事跡,中央軍委發布命令,授予張大權同志「戰鬥英雄」稱號。張大權是電影″高山下的花環″的原型。
大霧濃罩,同學們在觀看張大權烈士的事跡
從這圍牆門洞處進入去主峰
我們緊跟而上
穿過一長段洞子,可能也算掩體吧
這是當年戰士們的精神境界
紅色教育的老師在給我們講解「艱苦奮鬥,無私奉獻″在當時戰士們心中的涵義。
孫毅將軍題寫的"理解萬歲″,八十年代初,「理解萬歲″、"虧了我一個,幸福十億人″是邊防指戰員的共同心聲。現在"理解萬歲″作為一個名句,被廣泛應用。
老山途中的一小平地上攜刻著「老山精神萬歲」的石碑前,同學們心裡震憾戰士們的艱苦、英勇,體會著那場戰爭的艱辛,懷著崇敬之心紛紛照像留念。
爬了一百五十多梯石階,穿過一長段洞子,再爬了幾十梯石階,走過一小塊平地即「老山精神萬歲″的石碑處,再繞過一段戰壕來到老山最高處的嘹望塔,登高望去,一派霧茫茫,看不清遠處,據樹根介紹就在最高處下面不遠處最高的那棵樹下面曾經是他戰鬥的地方。
這是老山上中越邊界的界碑,越過界碑兩米山那邊便是越方地盤。為了這塊界碑,為了祖國人民的安寧,為了改革開放,許多年輕的戰士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在這裡真是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捧熱土一捧魂。
從嘹望塔下來走山的另一側,看到的這個石階有一百梯,這百梯石階是戰後修起的,以紀念在這裡爬上主峰犧牲的一百名戰士。
這是半山腰上一小塊平地,是戰士們的營地,在這裡有很多刻著歌曲的石碑,當年戰士們就是唱著這些歌激勵自已的愛國熱情和戰鬥激情,一腔熱血保家衛國,甘灑青春汗水和熱血!
在樹根同學領唱下,大家齊聲高唱當年的戰歌《血染的風釆》。
上午十一點了,霧還很濃,我們在半山上的營地休息,樹根跟同學們述說當年戰爭的激烈情況……
這是有名的對越戰中稱的「貓耳洞″。
這是戰時用過的通訊器材
樹根跟大家介紹老山上有很多雷區,當年作戰時兩軍布局了大量的地雷。!
既便是現在要一一排除這些地雷都是一種用生命涉險的挑戰。就在前不久,年輕的陸軍戰士杜富國就在老山中方一側的排雷任務中,不幸被炸斷了雙臂,炸瞎了雙眼。
在四十年前那場戰爭中,許多年輕戰士在緊急狀況選擇用生命趟過雷區,用自己的犧牲為勝利開闢道路。這就是老山精神!″犧牲我一個,幸福千萬人″的豪情壯志!
祖國的版圖永在戰士們心中,愛我中華!愛我中華!祖國領土寸土不讓!
去老山途中樹根戰友在「老山情懷山莊"盛情接待同學們吃了一頓非常美味豐盛的午歺,山莊緊臨「盤龍江″(這是中越兩國共飲的一江水,在越南叫「清水河"),我們品味了盤龍江裡鮮美的生態魚。
我們來到麻粟坡烈士陵園悼念為國捐軀長眠於此的英烈。
麻慄坡烈士陵園距離麻慄坡縣城西北四公裡的磨山上,整座陵園佔地三十五餘畝,這裡安葬著「保衛祖國,保衛邊疆″、「老山地區對越自衛還擊作戰″而犧牲的959名烈土,其中最小的才十六歲,最大的也不過三十五歲,多麼年輕而寶貴的生命啊!……
這是借鑑來的照片
樹根和東北部隊的德超排長一起向烈士陵園敬獻花圈。
這是對越參戰光榮負過傷的炳榮同學
這是當年同樹根並肩作戰的黃勝先助理夫婦
同學們列隊等候
同學們向烈士們三鞠躬,敬獻鮮花。
樹根和德超代表大家向烈士敬煙敬酒
戰事陳列紀念館
我們來到樹根戰鬥過八年的營地,這裡建起了4A級《老山神炮》主題公園作為紅色教育參觀學習之地。
這是劉懿同學對樹根寫的一首讚美詩
進入大門印入眼帘的是「老山神炮″紀念碑
這是樹根和戰友當年英姿颯爽在陣地的照片
樹根在戰地現場分析戰略策略
同學們爭著同我們班「最可愛的人"、「戰地英雄」拍照
全體同學對英雄樹根及戰友樹起了大姆指表示敬佩!
落水洞,戰場原址,最初的前指所在地,後來移至墁堒洞。就在這個洞,後來走出共和國多位將領,包括軍委副主席張又俠……
大家在戰士的指引下實地參與手榴彈投擲練習,周柄榮和鄭泰瓊兩同學榮獲了「三等獎」。
這是1984年4月7日邊防第十一團田蓬炮兵群釆用大小結合作戰的一段戰爭實況視頻,是肖樹根同學親自指揮的一場戰役,一定要點開這視頻一睹當時那氣勢恢宏的戰爭場面,真是大吐我對敵軍憤概之氣!揚了我國威!揚了我軍威!
我們來到中越兩國邊防哨所參觀
中越兩國界碑,超過界碑就是越南了。
邊境上的購物超市
去麻慄坡途經建水縣受到樹根昔日同在一個戰壕生死患難、並肩作戰的姚如恆戰友(現文山州的高級經濟學家)的盛情而濃重的接待。
作者:雲淡風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