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網上課程 退款一波三折
北京晨報96101熱線新聞(記者賈悅)韓女士昨日向本報反映稱,從51Talk網站花費3800元購買了網上英語課程,由於時間問題想要退課,遭到對方拒絕。經過雙方溝通,韓女士於昨晚收到退款。
韓女士稱,10月10日,她花費3800元在51Talk購買了網上英語課程,但購買沒幾天就有了退課的念頭。「因為那段時間特別忙,沒時間上課。」10月20日,韓女士聯繫51Talk的客服,對方不同意辦理退課,「說我報名超過7天,可是課程服務協議裡明明寫了30天以內可以退課退款。經過交涉,過了兩天對方同意退款,但要扣除500元違約金」。以為問題順利解決的韓女士安心等待退款,「可前兩天再聯繫時卻告訴我不能退款,理由還是我報名已經超過7天」。
記者在51Talk官網看到課程服務協議中有關於退課的規定,「用戶自購買課程之日起第8日至第30日,如不願再繼續使用51Talk所提供的課程服務,應以書面方式通知51Talk申請退費,51Talk有權要求用戶因其違約行為承擔500元違約金。對於用戶已經使用部分的課程按每課時50元進行計費,扣除該部分費用及500元的違約金後,51Talk退還剩餘金額」。
昨天記者撥打51Talk熱線,客服人員稱,韓女士於10月10日購買課程,10月20日申請退費,「我們這邊承諾的7天之內可以申請退費,7天之內比較好處理,但她這個可能沒法退款了」。記者提問為什麼與網上協議不同,對方沒有作答,表示將轉交投訴部門退費專員,讓其再與學員溝通解決。隨後韓女士告訴記者,退費專員打來電話,「同意給我退款,讓我把卡號發給他們」。昨天晚上韓女士收到退款。
北京君永律師事務所的劉偉律師認為,商家在網站上的公示條款適用於所有購買其商品或服務的人員,具有法律效應。劉偉律師提示消費者,要注意保存證據,比如商家在網上的公示條款,消費者可對此做公正以便今後維權使用。隨後消費者可向工商、消協等部門投訴,或通過法律程序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