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同學
專業背景:大連理工大學,自動化,GPA:90/100;託福:97,GRE:317+3
申請專業:機器人
優勢總結:
1)GPA高
2)科研經歷豐富:3次電子競賽,3次數模,2次機器人研究-科研所
錄取學校:
Cornell University
University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NewYork University
Universityof Maryland--College Park
WorcesterPolytechnic Institute
申請策略
這是一位很優秀,也是很努力的學生。我從大二的時候就開始負責這個學生的留學規劃與後期申請工作。所以經常地,張同學會在晚上十一點多給我發微信諮詢我相關申請問題,以及提升軟實力的相關項目,或者問我如果參加他們學校組織的某某活動的話是否會對申請有幫助。這些都是讓我深切感受到他的努力。
所以,一路上我對於他的申請也是不敢鬆懈。在他大二的時候,我利用時間足夠這一優勢,給他制定了一個詳細的時間規劃表。再起上學前,我會經常指導他參加課外活動,比如數學建模大賽,電子設計大賽,智能車大賽等類似活動。而在暑假時間,安排相關的實習或者研究所研究項目。當然,在這期間還要堅持複習標化考試,利用每個項目或活動之間的交替空隙時間進行集中衝刺複習,然後再考試。雖然後來這兩者分別沒有突破100、300,但是我覺得他是努力,盡力了。
文書寫作
對於申請的成功,不僅僅來於其申請的長遠規劃,也歸功於我們對於他的文書寫作。更重要的是他的軟實力方面的確是很不錯的。
首先,關於電子大賽,他有兩個比較好的經歷:「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國家二等獎」、「飛思卡爾東北區智能車大賽二等獎」。特別是後者智能車大賽中,他利用暑假,和團隊日夜奮戰,雖然這期間經歷了失敗,懷疑,和團隊面臨解體的難題,但是他都一一客服了,並且重新組織團隊,將研究機械前軸、雙面板等這些部件組成智能車,並且通過自我努力,發現問題來進行測試,編寫代碼,來解決智能車運行過程中出現的bug。
終於,在廢寢忘食的努力下,他們迎來了智能車的順利運作,並最終獲得了東北區二等獎。這些對於智能車的研究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我們文書中所重點展現的。當然,我們也不忘通過具體的研究時間長度(比如當時他們利用了整個暑假,整整兩個月時間)來展示他們對於該項目的堅持、熱情與努力。我想,這些都是招生官所喜聞樂見的。
然後關於其數學建模,特別是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中,我們強調了他對於這個項目的重視與興趣,以及在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比如有時候研究到凌晨兩點,經常修改五六百行的代碼,這些都是他的奮鬥常態。在文書中,努力是文書老師常用的代名詞,但是,用這樣具體的數字,我想能夠更將具體化主人公的努力付出,這樣將更有說服力。
而在技術方面,在不斷的學習與磨礪中,他的代碼能力顯著提升,並提高了將模型轉換為機器語言的能力,能夠更快更好的通過模型的要求來完成編碼實現。
當然,我想最最突出的便是其在機器人方面的實習研究能力。第一個是無人機項目,學習了機器人的運動學和動力學中MATLAB中控制工具箱相關函數、Simulink的應用,參與了基於自抗擾控制的機械關節控制仿真實驗。特別在四旋翼飛行器動力學基礎與控制系統設計中,主動承擔四旋翼的動力學仿真工作,對四旋翼建模後找到12個變量並列取了相應的微分方程,在matlab中用s函數表示並畫出simulink的仿真框圖,並對內外環進行pid參數調試,使其達到穩態。
對於他的經歷,除了闡述其研究過程,我們也注重總結其技能:熟悉了ubuntu系統的指令以及ros作業系統下包得調用,並通過ros包得到無人機採集到的圖像信息進一步處理。
另外,他還參加了中科院機器人方面一個月的實習,對於無人機的仿真以及控制策略還有圖像處理有了進一步的掌握。我們詳細描述了他的第一個任務matlab仿真編寫s函數實現機器人關節系統。他完成了模型的推倒,以及參數的設定;運用嵌入式,寫好代碼並進行調試。在遇到拐彎問題的時候,嘗試著強制兩輪一正一反過彎實現順暢過彎,通過中斷實現pwm調節輸出電壓實現了轉速的調控。而在之後的核心算法結算以及圖像處理,他亦是拿出了嚴謹的研究精神,解好s函數,搭建好simlink;並進一步通過調整參數來處理好圖像。
總之,這次研究鍛鍊了張同學的實驗研究與操作能力,加深了對機器人的興趣。
所以,在了解到張同學的經歷之後,經過梳理,打破了常規的寫法,我採用「電子篇」、「數模篇」和「機器人篇」三個小標題來展示他在大學期間為這個興趣(機器人開發研究)所做的準備以及積累的知識和技能。經過層層深入,我們向招生官展示了一個對機器人有著濃厚興趣,會為此努力,並有著足夠研究與學習能力的突出candidate。
由於他的突出軟實力基礎,他的文書打破了常規的寫法,我採用了小標題的形式。開篇闡述其對於機器人的興趣。然後分別採用「電子篇」、「數模篇」和「機器人篇」三個小標題來展示他在大學期間為這個興趣(機器人開發研究)所做的準備以及積累的知識和技能。最後詳細說明他對於對來的職業規劃。
總的來說,學生目標也是遠大的。而在我們的努力,張同學的配合下,最終拿到UCLA、Cornell的錄取。最後,預祝張同學學業有成!
對申請美國研究生沒有方向,又想像張同學一樣收到名校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