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的比賽中,只差0.02秒就可以拿到獎牌的傅園慧滿身的傷痕上了搜索熱點。白皙的胳膊上都是紅色的血痕。當記者問道是否受傷的時候,這個直爽的姑娘說這是她自己解壓的方式之一。因感覺狀態不是很好,所以壓力也比較大。所以就用這種方式緩解自己的情緒。
賽後,傅園慧接受採訪時,兩條手臂布滿抓痕,十分明顯。這已經不是她第一次用這種方式來激勵自己,在被記者問到這種方式時,傅園慧表示這是「更兇猛的激勵」。但這樣的激勵方式是否會留下永久疤痕?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這只是表淺性疤痕。生活中,我們難免會有或大或小的傷痕,但是哪些是需要我們護理的,哪些又是能自動痊癒的呢?下面,給大家總結出幾點常見的傷痕發病原因和處理方式供大家參考。
一、 淺表性疤痕
淺表性疤痕
發病原因:皮膚淺表的一種疤痕,常由於皮膚受輕度擦傷、表淺的感染或淺二度燒傷後形成。
可能症狀:此類疤痕出外表稍與正常皮膚不同外,局部平整柔軟,對機體無妨礙,時間經久後疤痕逐漸不明顯。
如何治療:一般不需予以處理,可自行痊癒修復。
二、凹陷性疤痕
凹陷性疤痕
發病原因:瘡、手術、外傷、感染、水痘及天花
可能症狀:疤痕凹陷,低於周圍正常皮面。如疤痕僅累及皮膚和皮下組織淺層者,凹陷較淺,多隻影響外觀,不伴有功能障礙。若疤痕累及深層組織如肌肉、肌腱、及骨膜,其基底部長粘連較緊,往往妨礙功能活動。如一旦與神經組織粘連,可發生疼痛。
如何治療:面積較小而較淺的凹陷疤痕,可將疤痕表皮消除,保留其深層組織供作充填,在疤痕兩側皮下組織作充分前行分離後將創緣直接縫合,使凹陷消失,外觀改善。在面積較小旦較深的凹陷疤痕,將疤痕切除後,根據情況採用局部脂肪瓣或肌肉瓣轉移,或行真皮、脂肪、筋膜、軟骨或組織代用品等植入,創緣兩側皮下作充分淺行分離後縫合,使凹陷平復。對於範圍較大且較深的凹陷疤痕,切除疤痕後的創面多不能直接縫合,需用皮瓣、肌肉皮瓣或皮管等移植修復,同時或後期進行深部組織缺損的修復,以恢復功能和外觀。
三、 萎縮性疤痕
萎縮性疤痕
發病原因:較大面積的深度燒傷或慢性潰瘍創面癒合後形成的一種不穩定性瘢痕組織,又稱不穩定瘢痕。
可能症狀:萎縮性疤痕平坦,表面平滑光亮,或色素減退呈現蒼白。或色素沉著呈深褐色,或蒼白與深褐色相間同時出現在同一疤痕。質地韌而柔軟,基底較松,可以提捏。此類疤痕多見於面部及胸背部,一般比較穩定,不引起功能障礙。
如何治療:一般不需治療,旦位於面部者,常因色澤差異而有礙外觀。如疤痕面積較小,可在切除後直接縫合,或分期切除。如面積較大者,可應用皮膚擴張術,在切除疤痕後轉移局部皮瓣修復創面,以改善外觀。若萎縮性疤痕不甚穩定,或與深部組織粘連而有損功能時,應行疤痕組織切除,應用皮瓣移植修復。
四、 增生性疤痕
增生性疤痕
發病原因:又稱肥大性疤痕,通常發生於深二度燒傷皮下組織未受損害而自行癒合的部位,也見於三度燒傷創面經郵票皮植皮癒合後皮片間隙處,以及一般切口縫合後的邊緣上(如心臟手術以後)。
可能症狀:這種疤痕高出皮面,形狀不規則。早期時局部增厚變硬,毛細血管極度充血,呈潮紅或暗紫色,局部痛癢難耐。此種記性增殖現象在經過相當時期後逐漸消退萎縮,局部充血情況改善,組織變軟,有些最終可以平復,疤痕變淺,痛癢症狀也隨之減輕以致消失,可以推動,一般不應期攣縮,功能障礙減輕。
如何治療:彈力加壓包紮是防治或減輕疤痕增生的更有效措施之一。對於小面積的增生疤痕,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局部注射或局部放射線治療也有一定得效果。手術治療一般只適用於功能障礙或改善形成的需要,手術時機一般應避免在疤痕急性增殖、充血階段進行,但在手等功能部位,要考慮適當提前,以免產生關節僵硬及繼發畸形。手術原則是期初增生疤痕,解除攣縮,以皮膚移植修復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