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大學教授:中國在國際社會彰顯自信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讓聯合國成為和平與發展的強有力擁護者,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夥伴,讓鑄劍為犁、永不再戰的理念深植人心,讓發展繁榮、公平正義的理念踐行人間。

  習近平主席在第70屆聯合國大會發表政策演講,是其就任以來在全球事務最高講壇的講話,其內容備受關注。中國外交部公布了12項重點倡議,彰顯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自信,表明中國正努力發揮一個全球大國的作用。

  中國的主張與自信

  在當前世界格局處於加快演變的歷史性進程之中,聯合國如何在21世紀更好地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這是一個重大課題。習近平主席《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夥伴 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講話引起世界廣泛關注。

  習近平主席指出《聯合國憲章》「奠定了現代國際秩序基石,確立了當代國際關係基本準則。」 歷史是一面鏡子,以史為鑑,才能避免重蹈覆轍。中國作為東方主戰場,為二戰勝利付出了民族犧牲和歷史性貢獻。面對歷史,我們要心懷敬畏、心懷良知。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要共同引以為戒。「傳承歷史,不是為了糾結過去,而是要開創未來,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

  中國希望更好地落實聯合國憲章,並做出調整,讓「世界更加團結,讓聯合國成為和平與發展的強有力擁護者」。從中國發出的12項重點倡議可以看出,中國的聲音不威自重,以更犀利的方式強調要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發展人權事業道路的權利,更自信的將自己的治理理念向世界推廣。

  中國自1971年加入聯合國並獲得安全理事會席位以來,僅9次使用否決權。其中6次使用是在2000年以後,這顯示出中國正逐漸成為更加自信的大國。中國宣布將成為發展中世界的領導者和支持者,中國在聯合國的一票永遠屬於發展中國家,並鄭重宣布中國支持聯合國事業的新舉措。

  中國將設立為期10年、總額10億美元的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已承諾設立20億美元援助基金,幫助最不發達國家實現聯合國發展目標,到2030年,中國對最不發達國家的投資將達120億美元。中國在聯合國總體預算中所佔的比例正不斷增大。在今年各成員國提供的總計28億美元的預算中,中國佔到了近1.4億美元。

  在過去20年間,中國還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提供資金支持、加入了多個特別委員會,並為在非洲和中東的一些行動提供了人員。並承諾建設8000人規模的維和待命部隊;未來5年內向非盟提供總額為1億美元的軍事援助,支持當地維和行動。

  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國際關係、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的看法和政治主張。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具體途徑是: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夥伴關係;營造公道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促進和而不同、兼收並蓄的文明交流;構築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

  國家主權是國際法的基本範疇,是在國際法的發展中產生、發展和確立起來的。主權原則不僅體現在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侵犯、內政不容幹涉,還應該體現在各國自主選擇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的權利應當得到維護,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世界正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翻天覆地的變化,國家主權原則在當代國際關係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國家主權是國家構成的要素之一,是國家最重要的屬性,是國家最重要的權利和權力,是國際關係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由於這種權力不從屬於任何外來的意志和幹預,因此,國家主權在國內是最高的,在國際上是獨立的。而國家主權原則是維護國家獨立自主、免受外來侵略的法律依據,是國家進行自由合作和友好交往的法律基礎,是保障國際和平與安全的法律武器。相互尊重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國際法基本原則。

  只有合作共贏才能辦大事、辦好事、辦長久之事。要摒棄零和遊戲、你輸我贏的舊思維,樹立雙贏、共贏的新理念,在追求自身利益時兼顧他方利益,在尋求自身發展時促進共同發展。要扔掉我贏你輸、贏者通吃的舊思維。中國倡導建立亞投行,就是要超越舊思維、踐行新理念,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和世界經濟進入國際金融危機後深度調整期的關鍵歷史階段,把中國自己的發展和周邊地區的發展、世界的發展更好地結合起來,擔負起負責任的大國責任,推動亞洲經濟和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

  大國與小國相處,要平等相待,踐行正確義利觀,義利相兼,義重於利。世界各國應一律平等,不能以大壓小、以強凌弱、以富欺貧。各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實踐應當受到尊重。協商是民主的重要形式,也應該成為現代國際治理的重要方法,要倡導以對話解爭端、以協商化分歧。我們要在國際和區域層面建設全球夥伴關係,走出一條「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大國之間相處,要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大國與小國相處,要平等相待,踐行正確義利觀,義利相兼,義重於利。

  窮兵黷武是霸道做法,只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我們要摒棄一切形式的冷戰思維,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安全的新觀念。我們要充分發揮聯合國及其安理會在止戰維和方面的核心作用,通過和平解決爭端和強制性行動雙軌並舉,化幹戈為玉帛。我們要推動經濟和社會領域的國際合作齊頭並進,統籌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防戰爭禍患於未然。

  我們要將承諾變為行動,共同營造人人免於匱乏、獲得發展、享有尊嚴的光明前景。我們要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缺乏道德的市場,難以撐起世界繁榮發展的大廈。富者愈富、窮者愈窮的局面不僅難以持續,也有違公平正義。要用好「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努力形成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機統一、相互促進,打造兼顧效率和公平的規範格局。應該秉承開放精神,推進互幫互助、互惠互利,大家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可持續發展才是好發展。

  國際社會應該攜手同行,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之路。我們人類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歸根結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須呵護自然,尊崇自然、不能凌駕於自然之上,要構築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我們要解決好工業文明帶來的矛盾,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目標,實現世界的可持續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在這方面,中國責無旁貸,將繼續做出自己的貢獻。同時,我們敦促發達國家承擔歷史性責任,兌現減排承諾,並幫助發展中國家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

  承諾「三個永不」

  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大會上承諾:「中國將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堅定走和平發展道路,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無論自身如何發展,中國永不稱霸、永不擴張、永不謀求勢力範圍。」是對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做出最好承諾。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主張和理念是站在新的歷史高度提煉而出的,既彰顯了中國傳統文化智慧,也體現出中國面向21世紀對發展新型國際關係的新思考。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也是聯合國的崇高目標。當今世界,各國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我們要繼承和弘揚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主席全面闡述了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總布局和總路徑。強調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夥伴關係,營造公道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促進和而不同、兼收並蓄的文明交流。中國將始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堅持走共同發展道路,繼續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將自身發展經驗和機遇同世界各國分享,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順風車」,一起來實現共同發展。

  中國將始終做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堅持走合作發展的道路。中國是第一個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的國家,將繼續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當前國際社會對維和行動的需求不斷提升,維和行動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國率先組建常備成建制警隊,體現了對國際和平與安全的貢獻,也為聯合國建立類似機制樹立了中國標杆。

  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讓聯合國成為和平與發展的強有力擁護者,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夥伴,讓鑄劍為犁、永不再戰的理念深植人心,讓發展繁榮、公平正義的理念踐行人間。

  紀明葵 國防大學教授

相關焦點

  • 「武裝力量與小康社會」專家論壇在國防大學政治學院召開
    (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鍊)12月19日,由國防大學政治學院和上海市政治學會聯合主辦的「武裝力量與小康社會——紀念中國政治學恢復重建40周年暨軍事政治學專家論壇10周年」理論研討會在國防大學政治學院舉辦。
  • 國防大學教授王寶付談當前國際軍事熱點
    王寶付當前國際軍事熱點——聽專家如何解析中國軍事文化講壇第五講邀請國防大學著名教授王寶付主講在國際戰略形勢錯綜複雜情況下,為使大家充分認清世界安全形勢對國家安全環境的影響,中國軍事文化講壇邀請國防大學教授王寶付,於9月13日上午9時在北京遠望樓賓館,以《國際軍事熱點與我國周邊安全》為題作主題演講。
  • 國防大學教授公方彬談胡錦濤十八大報告與中國改革
    國防大學教授公方彬做客人民網資料照片   編者按:11月8日14時,國防大學教授公方彬做客強國論壇,以「胡錦濤十八大報告與中國改革」為題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仍然是強調共產黨的領導問題,中國共產黨如果沒有理論的突破,沒有理論的指引,沒有政治的號召力,那麼我們就失去了引領全民社會的最重要的力量。所以說,我們關注十八大精神,重要的切入點在哪裡?我覺得切入點在政治。進一步講在政治觀。什麼樣的政治觀決定什麼樣的政治制度,決定什麼樣的權力運行,甚至決定什麼樣的執政方式。所以你看一下,給我什麼深切的感受呢?
  • 理工學院邀請國防科技大學教授為學院師生做國際關係專題講座
    2018年4月3日,國防科技大學教授、國防教育專家馬建光教授一行蒞臨我校,為理工學院教職員工及學生代表做了題為「我國周邊安全形勢與大國關係走向」
  • 國防大學孫旭教授為北京吉利大學2009級首批新生作國防教育講座
    國防大學孫旭教授為北京吉利大學>   本網訊(記者 陳豆)8月11日晚上7點,國防大學軍事戰役教研室主任孫旭教授應邀到北京吉利大學為
  • 深化關學研究 彰顯文化自信
    國際儒學聯合會會長劉延東發來書面致辭。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高翔,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張旭,陝西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王曉,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在開幕式上致辭。陝西省副省長、寶雞市委書記徐啟方主持開幕式並宣讀劉延東書面致辭。陝西省副省長方光華主持研討會主旨論壇。
  • 國防大學打造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國際軍事職業教育品牌
    外軍學員及夫人、子女在國防大學校門前合影。梁良攝 人民網北京11月24日電 風雲一甲子,朋友遍天下。今天,國防大學迎來對外培訓60周年慶典。據國防大學防務學院院長徐輝介紹,從組建於1956年的一個外訓教學班,如今已發展成一個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防務學院;培訓模式由「一期一國、單編單訓」轉變為「一期多國、合編同訓」;職能定位由單一培訓拓展為「培訓、交流、調研、智庫、外宣」五位一體,形成與「大國、強軍、名校」相適應的世界一流軍事職業教育品牌。
  • 聚焦國防經濟!近期,山東教授團隊研究成果6次登上國際重要期刊!
    近期,蘇志偉教授及團隊成員王凱華博士等青年學者,以青島大學經濟學院為第一單位和第一通訊單位,在&34;等國防經濟領域SSCI期刊連續發表6篇系列文章。團隊系列研究成果對我國國防經濟學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這也使得青島大學經濟學院成為國內有關國防經濟研究領域方面的重要機構。
  • 國防大學教授王建華應邀來到衡水學院進行國防教育專題講座
    河青網訊 6月2日上午,衡水學院國防教育專題講座成功舉行。國防大學聯合作戰學院博士生導師王建華教授應邀來到衡水學院,為衡院師生講解了做了關於當前國際國內熱點問題的內容。
  • 國防大學正師級教授作報告,漯河師生受益匪淺
    11月16日,漯河市實驗中學邀請到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孫旭教授,作《中國夢強國夢》專題報告。據悉,孫旭1969年入伍,歷任野戰部隊班長、排長、連長、營長、團長等職務,現為國防大學正師級教授,長期從事軍事理論研究與教學工作,在北大、清華等20多所院校兼任軍事課教師。出版有《飛彈與戰爭》、《坦克與戰爭》、《軍事專家話兵器》、《百年百戰紀實》、《渡海登島作戰》等軍事書籍40餘部。
  • 「有風景的思政課」舉行年終公開課 大學教授談「中國自信」
    來自浙江大學、浙江師範大學、浙江工商大學、寧波大學的4位思政課教師,圍繞「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給現場近百名大學生,和大中小學教師上了一堂精彩的思政公開課。四堂思政公開課闡述「四個自信」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研中心主任傅夏仙老師帶來《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主題的演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傅夏仙說。
  • 國防科技大學及國防大學教授,都是什麼級別?
    國防科技大學:中央教育部直屬的985及211雙一流大學,同時也是中央國防部管理的正軍級軍事院校。校長為正軍級少將軍銜,副校長副軍級少將軍銜。教授主要分兩類:一是文職類,主要授課方向為數學、物理、人文等文化課,文職類教授一般享受副廳或正處級待遇;一類是軍職類,主要授課方向為戰略、戰術、裝備等軍事課,軍職類教授一般為正團級以上大校或上校軍銜。
  • 彰顯制度優勢 樹立教育自信
    作者:西北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 魏奇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第一次系統描繪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圖譜,《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總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十三個方面的顯著優勢,充分彰顯了中國制度的強大力量
  • 中國國防大學「三大美女」教授,顏值才華並存,並且都是大校軍銜
    中國國防大學「三大美女」教授,顏值才華並存,並且都是大校軍銜   想必大家都知道這麼一句話吧,那就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因此從古至今我們所看到的美女學霸等等沒有幾個,值得一提的是,在世界上就是有那麼完整的事情發生,他們不單單有顏值還有才華,很很是優秀。
  • 中山大學法學院教授周林彬:民法典體現中國道路自信
    來自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廣東省政法委、廣東省法學會、廣東省司法廳等單位的幹部與中山大學、暨南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等高校研究民商法學的學者們濟濟一堂,共同研討剛剛審議通過的民法典。 廣東省法學會民商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山大學法學院教授周林彬多次參加民法典的研討和編纂,對民法典深有感情。會議上,周林彬以《民法典的中國特色與制度自信》為題做了演講。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理論研討會在國防大學政治學院舉辦
    江蘇理工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周蘭珍教授,東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治東教授,火箭軍研究院某部政治委員李安勇,東部戰區某部政治工作部主任洪健等與會代表,圍繞「堅定文化自信 ,建設文化強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實踐品格」「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打造政工指揮人才培養高地」「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推動軍事運輸投送工作融合發展」等議題先後發言,對推進全會精神落地落實,
  • 哥倫比亞大學校長的公開信,致敬中國學生學者,彰顯名校國際擔當
    近期,面對中美國際教育和人文交流所面臨的困境,美國學界眾多領導者、學者和教授們紛紛發出理性的聲音,呼籲立即糾正將教育和人文交流政治化的錯誤做法,支持美國高校獨立自主開展國際交流。最新的一位,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校長李·布林格。
  • 強強聯手:北京大學與國防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加強交流
    以下是中公考研小編整理的關於「強強聯手:北京大學與國防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加強交流」相關資訊文章,一起關注一下吧~近日,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郝平率團赴國防大學訪問,與國防大學校長鄭和、政委吳傑明座談交流。
  • 國防科大教授鼓勵地方學子:從軍報國無上光榮
    來源中國軍網中國軍網石家莊4月3日電 國防科技大學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馬建光教授一行4月3日應邀來到石家莊一中,為該校高三學子做了精彩講座,並與學生進行了長達兩個半小時的互動交流,鼓勵大家投身國防科技事業,從軍報國,無上光榮。
  • 國防大學國際防務學院主官亮相:徐輝、曹建奇分任院長、政委
    :澎湃新聞 國防大學國際防務學院官網 截圖原國防大學防務學院更名為國防大學國際防務學院後,新任主官已公開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