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讓聯合國成為和平與發展的強有力擁護者,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夥伴,讓鑄劍為犁、永不再戰的理念深植人心,讓發展繁榮、公平正義的理念踐行人間。
習近平主席在第70屆聯合國大會發表政策演講,是其就任以來在全球事務最高講壇的講話,其內容備受關注。中國外交部公布了12項重點倡議,彰顯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自信,表明中國正努力發揮一個全球大國的作用。
中國的主張與自信
在當前世界格局處於加快演變的歷史性進程之中,聯合國如何在21世紀更好地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這是一個重大課題。習近平主席《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夥伴 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講話引起世界廣泛關注。
習近平主席指出《聯合國憲章》「奠定了現代國際秩序基石,確立了當代國際關係基本準則。」 歷史是一面鏡子,以史為鑑,才能避免重蹈覆轍。中國作為東方主戰場,為二戰勝利付出了民族犧牲和歷史性貢獻。面對歷史,我們要心懷敬畏、心懷良知。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要共同引以為戒。「傳承歷史,不是為了糾結過去,而是要開創未來,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
中國希望更好地落實聯合國憲章,並做出調整,讓「世界更加團結,讓聯合國成為和平與發展的強有力擁護者」。從中國發出的12項重點倡議可以看出,中國的聲音不威自重,以更犀利的方式強調要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發展人權事業道路的權利,更自信的將自己的治理理念向世界推廣。
中國自1971年加入聯合國並獲得安全理事會席位以來,僅9次使用否決權。其中6次使用是在2000年以後,這顯示出中國正逐漸成為更加自信的大國。中國宣布將成為發展中世界的領導者和支持者,中國在聯合國的一票永遠屬於發展中國家,並鄭重宣布中國支持聯合國事業的新舉措。
中國將設立為期10年、總額10億美元的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已承諾設立20億美元援助基金,幫助最不發達國家實現聯合國發展目標,到2030年,中國對最不發達國家的投資將達120億美元。中國在聯合國總體預算中所佔的比例正不斷增大。在今年各成員國提供的總計28億美元的預算中,中國佔到了近1.4億美元。
在過去20年間,中國還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提供資金支持、加入了多個特別委員會,並為在非洲和中東的一些行動提供了人員。並承諾建設8000人規模的維和待命部隊;未來5年內向非盟提供總額為1億美元的軍事援助,支持當地維和行動。
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國際關係、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的看法和政治主張。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具體途徑是: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夥伴關係;營造公道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促進和而不同、兼收並蓄的文明交流;構築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
國家主權是國際法的基本範疇,是在國際法的發展中產生、發展和確立起來的。主權原則不僅體現在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侵犯、內政不容幹涉,還應該體現在各國自主選擇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的權利應當得到維護,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世界正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翻天覆地的變化,國家主權原則在當代國際關係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國家主權是國家構成的要素之一,是國家最重要的屬性,是國家最重要的權利和權力,是國際關係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由於這種權力不從屬於任何外來的意志和幹預,因此,國家主權在國內是最高的,在國際上是獨立的。而國家主權原則是維護國家獨立自主、免受外來侵略的法律依據,是國家進行自由合作和友好交往的法律基礎,是保障國際和平與安全的法律武器。相互尊重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國際法基本原則。
只有合作共贏才能辦大事、辦好事、辦長久之事。要摒棄零和遊戲、你輸我贏的舊思維,樹立雙贏、共贏的新理念,在追求自身利益時兼顧他方利益,在尋求自身發展時促進共同發展。要扔掉我贏你輸、贏者通吃的舊思維。中國倡導建立亞投行,就是要超越舊思維、踐行新理念,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和世界經濟進入國際金融危機後深度調整期的關鍵歷史階段,把中國自己的發展和周邊地區的發展、世界的發展更好地結合起來,擔負起負責任的大國責任,推動亞洲經濟和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
大國與小國相處,要平等相待,踐行正確義利觀,義利相兼,義重於利。世界各國應一律平等,不能以大壓小、以強凌弱、以富欺貧。各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實踐應當受到尊重。協商是民主的重要形式,也應該成為現代國際治理的重要方法,要倡導以對話解爭端、以協商化分歧。我們要在國際和區域層面建設全球夥伴關係,走出一條「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大國之間相處,要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大國與小國相處,要平等相待,踐行正確義利觀,義利相兼,義重於利。
窮兵黷武是霸道做法,只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我們要摒棄一切形式的冷戰思維,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安全的新觀念。我們要充分發揮聯合國及其安理會在止戰維和方面的核心作用,通過和平解決爭端和強制性行動雙軌並舉,化幹戈為玉帛。我們要推動經濟和社會領域的國際合作齊頭並進,統籌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防戰爭禍患於未然。
我們要將承諾變為行動,共同營造人人免於匱乏、獲得發展、享有尊嚴的光明前景。我們要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缺乏道德的市場,難以撐起世界繁榮發展的大廈。富者愈富、窮者愈窮的局面不僅難以持續,也有違公平正義。要用好「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努力形成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機統一、相互促進,打造兼顧效率和公平的規範格局。應該秉承開放精神,推進互幫互助、互惠互利,大家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可持續發展才是好發展。
國際社會應該攜手同行,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之路。我們人類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歸根結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須呵護自然,尊崇自然、不能凌駕於自然之上,要構築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我們要解決好工業文明帶來的矛盾,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目標,實現世界的可持續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在這方面,中國責無旁貸,將繼續做出自己的貢獻。同時,我們敦促發達國家承擔歷史性責任,兌現減排承諾,並幫助發展中國家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
承諾「三個永不」
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大會上承諾:「中國將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堅定走和平發展道路,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無論自身如何發展,中國永不稱霸、永不擴張、永不謀求勢力範圍。」是對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做出最好承諾。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主張和理念是站在新的歷史高度提煉而出的,既彰顯了中國傳統文化智慧,也體現出中國面向21世紀對發展新型國際關係的新思考。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也是聯合國的崇高目標。當今世界,各國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我們要繼承和弘揚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主席全面闡述了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總布局和總路徑。強調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夥伴關係,營造公道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促進和而不同、兼收並蓄的文明交流。中國將始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堅持走共同發展道路,繼續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將自身發展經驗和機遇同世界各國分享,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順風車」,一起來實現共同發展。
中國將始終做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堅持走合作發展的道路。中國是第一個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的國家,將繼續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當前國際社會對維和行動的需求不斷提升,維和行動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國率先組建常備成建制警隊,體現了對國際和平與安全的貢獻,也為聯合國建立類似機制樹立了中國標杆。
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讓聯合國成為和平與發展的強有力擁護者,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夥伴,讓鑄劍為犁、永不再戰的理念深植人心,讓發展繁榮、公平正義的理念踐行人間。
紀明葵 國防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