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如歌 曲水流漣
高一15班 卜欣蓮
作者小語:
我是來自曲塘中學高一(15)班的卜欣蓮。我性格開朗,做事認真,待人真誠。學習之餘愛好閱讀寫作,從中獲得的新知總令我受益匪淺。
老實說,我對曲塘的記憶始於去年夏天,而將近一年的朝夕相伴讓我有機會對她深入了解,學校組織的實踐活動,更讓我揭開了她神秘的面紗,品味古鎮如歌歲月的歷史。
曲塘是在戰爭的烽火中成長起來的。在曲中附中的校園內,有一塊寫滿戰爭歲月痕跡的聯抗紀念碑。這塊屹立在草木掩映間不朽的巨石,是那崢嶸歲月的見證者,是汗水和血肉凝聚而成的碑石,代表著戰士們浴血奮戰、寧死不屈的錚錚鐵骨。在老先生動情的講解下,戰爭歲月的沉重大門被緩緩推開,那是一支威武之師,多次與敵人展開殊死搏鬥,激戰了多少個無眠晝夜,拋灑下多少熱血,終不辱使命,圓滿完成阻擊任務。
見證這段歷史的,還有一棵歷經滄桑的古銀杏樹,軀幹粗壯,枝葉繁茂,上面閃耀著崢嶸歲月的光輝,透過這層光,仿佛依稀可見當年陳毅將軍在樹下排兵布陣,商討雄圖大略,指點江山的意氣風發的模樣。它在這座古鎮中牢牢紮根,傲然挺立,見證著過往,又展望著未來。
走進這座古鎮,走在縱橫交錯的老巷中,古老而又淡雅的氣息氤氳在空氣裡,仿佛誤入了上個世紀的百姓家。走進東起第一條老巷——柒灣巷,顧名思義,這條小巷有七個拐彎口。懷著半信半疑的心理邁進小巷中,踏上那條由磚石鋪成的小道,兩旁皆是尚存的古建築,有的保存良好,有的斷垣殘壁,經不起風雨侵蝕,歲月荏苒,倒也勾勒出一番別致的味道。小巷七拐八彎,房舍星羅棋布地散落分布在小巷兩旁,錯落有致,別具一格。終於走到路的盡頭,恍如隔世般的,從往昔再回今朝,那走過的每一步,都是踩著過往走向現在。
同時,值得大書特書的還有曲塘源遠流長的文化。1952年,一座中學在這裡拔根而起,優秀教師與優秀學生的不斷湧入,讓這座學校日益蓬勃發展。從這兒走出去的,有航天人,有科學院士,有各行各業的傑出人才,他們在這裡播下知識的種子,在這裡收穫希望的碩果。又是一輪朝陽升起,聽——讀書聲響起了……
曲塘是由什麼構成的?老樹、舊街、古道、學府……它們巧妙融合,相得益彰,古色古香下藏匿著悠久的歷史,寧靜安謐中溢滿書香的氣息。流金歲月,如歌篇章,彎彎曲水,川流不息,時光往復,來日可期。
為了讓同學們 感受紅色根據地的革命精神,品讀曲塘這座千年古鎮獨有的文化韻味,我校在高一年級開展了社會實踐活動,同學們 參觀曲塘「聯抗」舊址,感受老街風貌,接受了愛國主義和傳統文化的洗禮。活動中,同學們看曲塘、品曲塘、寫曲塘,記錄下了他們對曲塘的美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