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內飼養家禽讓居民困擾。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餘力 攝
車庫、陽臺、頂樓……這些都是常見的居民在家飼養家禽家畜場所。在小區飼養家禽家畜帶來的衛生、噪音等問題,讓不少人備受困擾。當前,我市正在積極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有委員留意到小區違法飼養家禽家畜問題,並提出相關建議。
小區內飼養家禽讓居民困擾
「城市的發展改善了居住環境,但在住進高樓大廈的同時,散養家禽的行為卻沒有消失,在一些小區內頑固地存在著,特別是在一些老舊小區和城中村。一些新建的小區,有些住戶甚至把自家車庫改裝成雞舍。由於飼養家禽導致臭氣燻天、四害滋生……」,孫劍銘委員留意到小區飼養家禽家畜問題,並提出《關於對小區違法飼養家禽家畜行為處罰的建議》。她表示,禁止散養家禽家畜早已有法可依,但由於沒有明確的處罰規定和量化措施以及處罰的條例制定不夠細緻充分,導致此種現象不能有效杜絕。儘管城管部門聯合各職能部門開展集中整治行動,但難保這種行為死灰復燃。
針對小區飼養家禽家畜問題,昨日,記者隨機走訪了部分老舊小區、城中村或新建小區。在光華路一小區內,記者發現有住戶將自家在負一樓停車場內的車房改裝成雞舍,裡面放了幾個大雞籠,養滿了雞鴨。「我平常停車,看到有人開門餵雞,還有陣陣雞屎味飄出,很難聞。雖然物業會告誡住戶不能飼養家禽,但還是有住戶不聽勸。即便坐在自己家大廳,偶爾都能聽到一些『咯咯』等聲音。」住戶陳女士說。
委員建議明確處罰手段和量化標準
自我市啟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工作以來,全市創文、創衛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市容市貌發生了可喜的變化。住宅小區是居民最直接的生活場所,小區的乾淨整潔是創文、創衛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
孫劍銘委員提出,為了我市「雙創」工作的開展,必須對小區違法飼養家禽家畜行為說「不」。她建議,制定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明確處罰手段和量化標準。要劃分違法養殖的家畜家禽種類和範圍,因教學、科研以及其他特殊需要飼養的,須經其所在地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城區內飼養易感染動物疫病的寵物,應辦理相關手續並定期檢測,對無人牽領的戶外犬只,視為流浪犬予以處理。另一方面,要對處罰予以量化,對違反規定的,責令限期處理;逾期不改正的,予以沒收,並按每隻至少50元進行罰款。對再次違反規定的,則從重處罰,並對每次處罰內容加以細化。同時,協調各部門聯合執法,加強上下聯動,形成監管長效機制;加強宣傳教育,建立整治反饋機制,建議在小區公告欄張貼違法養殖處罰管理的規定,通過多種途徑、多種形式加強宣傳,提高社會公眾對市容環境衛生的認識和支持。設置公開投訴電話,安排專人負責,及時接收市民來函、來電及網絡反映的市容環境問題,並安排專人跟蹤處理。
走訪過程中,記者向居民介紹了「兩會」情況。他們得知有委員建議對小區違法飼養家禽家畜行為處罰,紛紛表示贊成。家住新福路的市民林女士稱,每天半夜都被隔壁的公雞打鳴吵醒,對於小區違法養雞早已難以忍受,希望加強管理和明確處罰,清除市區違法飼養家禽家畜行為。
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梁奈
報料熱線:13828680359 ; 投稿郵箱:663865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