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分享:我在加拿大的生活趣聞軼事

2020-12-11 北美楓哥

本文作者:張順初

校車司機

孫子的學校離家有點遠,每天有校車接送。我們每天去校車停靠點送、接孫子。每當校車停穩以後,我們的注意力就集中在孩子身上,不大注意周圍的情況。

一天早晨,我們看著小孩排隊上車,忽然響起刺耳的喇叭聲,與此同時,一輛黑色小車停在校車的左前邊,小車上女司機在給校車司機說著什麼。校車司機說話的時候,小車司機不停地點頭,表情十分謙卑。

原來是小車違反了加拿大的交通規則。當校車停下來上下學生的時候,旁邊禁止車輛通行,前後來車必須依次在馬路邊等候。這位小車女司機是不知道這個規則,還是想僥倖一次,就不得而知。結果被校車司機喇叭呵斥。據說是這位女司機態度好,就算警告教育了。如果態度不好,不聽警告,強行開過去,就將受到嚴厲的懲罰。

"上帝"

人們都說顧客是"上帝"。顧客是"上帝"嗎?一般的商店求你買他的東西,笑臉相迎,態度謙和。有點"上帝"的味道。可一旦貨物售出,"上帝"發現問題想退貨時,情況就反過來了。"上帝"就變成"孫子"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貨退了,鬧了個心情不愉快。"上帝"何在?

你想當"上帝"嗎?在加拿大就有這樣的地方。在那裡,你想退就退,不要任何理由。包括沒有成活的樹苗、嘗過的食品。

幾年前,兒子發現兩個月前在這裡買的一臺電視機由799元降到了699元。兒子感覺虧了,他找到服務臺交涉,要求退100元。意想不到的是,沒有費多少口舌,服務臺就同意了。第二天,兒子帶上發票,非常順利地拿回來113元(含稅)。我問兒子,這事怎麼這麼順利?兒子說還是走的退貨這一渠道。

這裡有規定,電視機這類商品三個月之內,無條件可以退貨。他先把原來的電視機退掉,再買一臺新的。當然這個過程只是觀念性的,並不需要把電視機搬來搬去。

在這個超市的服務臺,經常有人在排隊,其中很多人就是在辦理退貨。服務人員微笑著耐心地、不厭其煩地接待每一位顧客。顧客按要求提供各種票據,不需要低三下四說好話。大家都是順理成章,從容應對。

醫生

我曾因白內障兩次看眼專科。從詢問病史到一系列的檢查,如擴瞳、視力、色盲和眼底檢查都是由護士和專業人員執行。最後醫生才出來。

第一次看了檢查結果還看了一下眼底就說:半年以後複查。前後幾分鐘。第二次說:視力尚可,未從事視力要求高的工作,暫時可不手術。幾分鐘,斬釘截鐵。我很欣賞醫生的這種工作態度。病人到醫院看病,就是希望醫生有個明確的診斷。如果診斷似是而非,只能增加病人的精神負擔。

民間流傳著加拿大有幾怪,其中一怪是急診沒有門診快。

我有過一次看急診的經歷。那是因為專科醫生加大了一種治療房顫的藥劑量,造成心率下降。那次等了差不多四個小時。這期間有護士詳細詢問了病情,量了血壓,並作了記錄。以後每隔15-20分鐘,都有護士來關照,問問有沒有不舒服的地方。輪到我看醫生了,醫生也是非常簡單地叫我把那種藥的劑量減下來就是。

有了這次經歷,我對加拿大的「急診沒有門診快」的原因有了初步的認識。醫院裡的急診資源是有限的,而急診的病人多。如果按照一般先來後到的順序就診,就會耽誤那些危急病人的治療。醫院是按照病情的急迫程度安排先後就診,所以那些不是真正的急診病人等候的時間自然就長了。這就告訴人們,不是急診病不要看急診。

野生動物

一次我們開車去超市買菜。並非十字路口遇紅燈,前面的兩部車突然停下來,我伸出頭來一看,原來是一隻野鴨帶著六隻小鴨搖搖擺擺地橫過馬路。

這是我第一次見到汽車給野鴨子讓路。還有一次,我們去蘇聖瑪麗遊玩,途經休倫湖。許多遊客帶著孩子在沙灘上盡情地玩耍。突然,一個中年白人對著大家大聲地說著什麼。我不懂英語,猜測他是這裡的管理員,好像是說風浪大,要大家離開水邊。

我完全錯了。他是和我們一樣的遊客。他是說湖水裡有一頭小鹿要上岸,要大家離開小鹿上岸的地方,否則小鹿會淹死的。我們順著他指的方向看,確有一個黑點在湖水中浮動。我用攝像機把鏡頭拉近,看清了是一頭小鹿在湖水中吃力地向岸邊遊動。我一邊拍攝,一邊隨著人們後退,給小鹿留出足夠的空間。

很快,小鹿就上岸跑開了。這是一次感人的、難忘的親歷。人們還經常在報紙上和網上看到有的居民家裡來了獾熊搗亂,趕也趕不走,把它抓起來,還不能打它。開車把它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放生。有的放一次,它又跑回來,第二次要運到更遠的地方。勞神費力。人們說,加拿大是野生動物的天堂。

相關焦點

  • 加拿大小姐姐帶你逛華人超市:華人的生活日常!
    所有在加拿大生活的小夥伴們應該都會知道大統華,我們華人的最愛買菜必去的地方。所以今天想帶大家看一下,在大統華囤糧,買一些日常生活需要的東西的話,大概需要多少錢。大統華是加拿大最大的華人連鎖超市,我們日常會在大統華裡購買蔬類、米麵,還有一些中國風味的零食飲料,其他日常需要的軟飲料之類的,還是會在洋人超市購買。進超市前先拿購物車,大統華的購物車需要一刀硬幣的押金。
  • 華人分享:在加拿大生活好不好,自己心裡最清楚
    怨天尤人最大的好處就是總能給自己找一個容易釋懷的藉口:「我要是生在國外,哪用得著這麼苦逼的學英文」後來在加拿大待了七八年,才明白之前那種 「一到國外英語環境中,水平自然突飛猛進」 的想法完全是一廂情願的自以為是。
  • 「食在廣州」的趣聞軼事
    -點擊上方「陳平印象」關注我吧- 舊時的人流傳這麼一句俗語叫做:生在杭州,死在柳州
  • 留學生分享:我在加拿大留學生活7年,最後選擇回國
    對於華人來說,宜居的生活環境、優渥的社會福利、一流的教育、發達的醫療等優點都成為了他們最初移民加拿大的原因。當初數以萬計的人費盡千辛萬苦移民加拿大,但是近年來回流的也在少數,原因也各不一樣。例如,思念故鄉的親人;文化差異還是無法適應;在加拿大職場受挫;或許只是單純地想落葉歸根……近日,一位華人女孩在加拿大生活7年後決定回流祖國的故事。自從在國內初中畢業後,她就來到了在加拿大。在這裡,她度過了高中時代最難忘的青春歲月,考上了自己心儀的大學,畢業後在職場也是順風順水,工作滿一年後,女孩便獲得了申請移民的資格。
  • MBA關注:20位CEO不為人知的趣聞軼事
    下面來看看我們所仰慕的這些鼓舞人心、令人驚嘆、古怪透頂的人物的趣聞軼事吧。 比爾·蓋茨(Bill Gates),微軟公司(Microsoft)創始人 你是否認為不值得撿起掉在地上的一枚25美分硬幣?如果比爾·蓋茨掉了一張1,000美元的鈔票,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他去撿錢是不划算的。
  • 疫情下的加拿大華人:生活鬱悶無趣,不敢回國怕途中被感染
    而作為美國的鄰居加拿大,雖然目前確診數不超過7000僅有6000餘例,但因距離美國太近,不由得讓人擔心疫情是否會在加拿大大規模爆發。今天,「留學生講述疫情下的加拿大生活」成為社交媒體關注熱點,西方發達國家中,加拿大確診病例數屬於相對較少的國家,但這並不意味著百分百的安全。在加拿大生活的華人、留學生生活狀態是什麼樣的呢?
  • 華人在加拿大真實生活看似都挺好,實則一地雞毛!
    談到華人在加拿大真實生活,很多人腦子裡會浮現出一副美好的畫面,住在面朝藍天碧海的別墅裡,吃著最新鮮的蔬菜水果和牛奶起司,隨時都能開車去郊外踏青,每個月工資是國內的好幾倍......聽上去像天堂般的生活,現實真的如此?
  • 溫哥華,加拿大大陸富二代的聚集地
    溫哥華是加拿大的大陸富二代聚集之地。在溫哥華生活過幾年,耳聞目睹了不少有關大陸去的富二代的新聞和軼事。有一次,富二代超跑俱樂部深夜飆車,因為超速和擾民被警察攔截。十幾輛豪車的照片上了當地新聞,在溫哥華引起轟動。
  • 移民加拿大生活定居,最受華人青睞的城市有哪些?
    尤其是加拿大,作為華人最熱門的移民國家之一,其完善的福利、優美的環境、先進的教育和多元的文化都是考量因素。城市如此之多,該選擇哪個城市居住?當然,不少移民者會說:選擇華人比較多的城市去就好了。這確實會有一定好處,但是不是往裡面「扎堆」才是最好的選擇?
  • 華人在加拿大的真實生活感受,因為細節愛上這個國家
    如果你之前一直定居在國內的一二線城市,習慣了那裡的「燈紅酒綠」,那你剛剛來到加拿大肯定會有些不習慣,但也僅是不習慣而不是不適應,只是時間問題而已,當你經歷過這段時間後你就會愛上加拿大的生活。首先,你的不習慣可能來源於過馬路。
  • 加拿大華人聚居城市大盤點
    加拿大華人聚居城市大盤點據加拿大統計局發布的一系列有關加拿大華裔社區的人口普查的數據預測,到2017年加拿大慶祝建國150周年時,加拿大的華裔人口將達到180萬。多倫多華人人口:537,060加拿大最大城市、安大略省的省會,坐落在安大略湖西北岸的南安大略地區。
  • 「我在加拿大幫華人填表,月入2萬」
    筆者就和一位「填表人」聊了了,她說,在空置稅報稅旺季,光靠華人填表就能月入4000加元(約合20000元人民幣)。 陳是一個租賃經紀,當年靠著填表,她給自己辦好了加拿大移民。她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1、申請楓葉卡,自己填的表 當時諮詢移民,一家中介說要收10000加元。中介給我分析,技術移民動不動三四年的申請周期,10000加元平均到每天才多少錢? 好有道理,我當時差點就交錢了。
  • 從加拿大溫哥華看出華人現狀
    雖然袁以個人之力為華人贏得一份尊重,但澳大利亞的歧華形勢仍然嚴峻。上述逼華人「表忠心」就是鮮明一例。實際上,加拿大也有這種暗潮在時時湧動。前不久,《環球新聞》將華人自願購買口罩送往中國支援抗疫與中國國家行為聯繫起來,就是刻意抹黑華人,製造社會分裂的明確例證。相關報導自始至終,也在質疑著加拿大華裔對加拿大的「忠誠」。
  • 心酸¦ 從今起,華人在加拿大的生活是越來越苦了!
    其實今天,將會是一個分界線,加拿大走向何方?華人又會受到哪些影響?請聽北北詳細數來:四、安省淪陷,第一家實體大麻店開業自2018年10月17日,全加拿大大麻合法化後,安省一直「堅守陣地」,只允許網店銷售大麻。
  • 我是華裔加拿大人,我是香蕉人,我驕傲!
    因為我拒絕了我的亞洲文化,作為一個華人移民的孩子,我從小就習慣了香蕉人的身份。我拒絕我的中國傳統從小就開始了。如果你問我的母親,她會告訴你,在我兩歲的時候,我告訴她停止對我說廣東話。 「媽媽,不要用中文跟我說話,」我告訴她。 「我是加拿大人。」長大了,我記得經常告訴她說英語。我不想費力去學這門語言。
  • 叫我大掌柜趣聞軼事 探尋汴梁名人
    當你跨越千年歲月,夢回繁華汴梁,在新國風市井經營手遊《叫我大掌柜》之中開啟一場國風之旅,會邂逅怎樣一場人間煙火?那些生動的宋時趣聞與名人,將隨劇情在你身旁逐一登場,伴隨你莊周一夢。你準備好了嗎?
  • 《叫我大掌柜》趣聞軼事,探尋汴梁名人
    當你跨越千年歲月,夢回繁華汴梁,在新國風市井經營手遊《叫我大掌柜》之中開啟一場國風之旅,會邂逅怎樣一場人間煙火?那些生動的宋時趣聞與名人,將隨劇情在你身旁逐一登場,伴隨你莊周一夢。你準備好了嗎?
  • 加拿大華人超市店員不會英語 女顧客:滾回中國
    近日,一段拍攝於多倫多華人超市的視頻在臉書上引起熱議。當地時間6月3日,網友Frank Hong發布了這段1分24秒的視頻:在超市熟食櫃檯,一位坐在輪椅上的女子不斷對周圍的華人叫嚷:「這裡是加拿大,如果你們不懂英語,就應該滾回中國去!這裡是加拿大,法律規定你們必須說英語!」
  • 加拿大:華人佔比超20%,溫哥華為什麼有這麼多華人?
    中國與加拿大,之間的航空距離有將近1萬公裡;雖然說裡程漫長,但無礙加拿大成為長期以來華人主要移民聚居的國家。據加拿大人口統計數據顯示,華裔人口目前已經成為了加拿大最大的少數族裔群體,數量達到近200萬,約佔總人口比例的5.1%。在分布於加拿大各地的華人群體中,尤以溫哥華地區的華人比例最高。
  • 加拿大華人「創客」與本地老闆的「相互作用力」
    新華網多倫多4月5日電(記者晏忠華 鄒崢)加拿大華人「創客」王瑞軍談到自己多年來生活與工作上的變化時,感慨地說:作為一個學計算機出身的IT從業者,在移民之初絕對想不到會當上一家電視臺的副臺長。  他的這個改變始於1999年從哈爾濱移民到加拿大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