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年少的喜樂,只是一種青澀的愛慕,而非真愛,從今天看來,這句話其實是不完全正確的,在一個不談物質的年代裡,有了對愛情的嚮往,那也許正是愛情最初的樣子,當然,千帆歸來的愛情,也著實令人敬畏和羨慕,民國時期,是一個大變革的時代,雖然生活方式改變了,但那時的愛情,還是純真的。
一八九六年,楊瘦玉生於江蘇常州一個書香門第,自幼喜愛畫畫,常與母親到舅舅家,因而與舅舅家表兄劉海粟結下深厚情誼,九歲時,父親去世,從此與母親住在劉家,十五歲那年,劉海粟在青雲坊開了一家畫院,楊瘦玉就在這裡學習繪畫,這個年紀,也是結婚迎娶的年紀。
那時的婚姻制度不像我們今天這樣嚴格,有嚴格的要求,比方說三代同堂不能成婚,當時還沒有這一要求,劉海粟和楊瘦玉青梅竹馬,兩人自然是情投意合,在劉海粟的眼裡,楊瘦玉正是自己心儀的妻子,可是劉海粟的父親特別找人來計算,楊瘦玉和兒子的八字不合,就這樣,他們失戀了,劉海粟結婚的時候,楊瘦玉隨母親已經離開了劉家,那個時候,她的心裡仍然深愛著劉海粟,所以改名楊守玉。
得知表妹離開後,劉海粟心中一時悲痛,離開家鄉到上海尋覓,但上海方面沒有楊守玉的消息,為此,他在上海創辦了中國現代第一所私立美術學校——上海美專的前身,此後幾十年,他一直致力於自己的美術事業,楊守玉也是這樣,她的心只有表哥劉海粟一個人,心中永遠不能忘懷。
楊守玉終於成了中國有名的「刺繡工藝家」,又發明了「亂針法」,劉海粟成了我國著名畫家,影響深遠,相對於兩人的職業生涯,兩人的感情也各有不同,楊守玉愛慕表哥一輩子,為他守身七十年,終生未嫁,劉海粟則是一輩子娶了四個老婆。
一九八○年,劉海粟回常州老家,得知表妹楊守玉在這裡,求工作人員無論如何都要把表妹叫來,這一年,85歲的楊守玉隔幾十年才見到自己心愛的表妹,兩人在房中相對無言,他們暢談了一下午,這也成了兩人最後的交集。
今年之後,楊守玉因病去世,結束了他為愛而等待的傳奇一生,這世上的愛情當真是難以捉摸,也許正如詩中所說「人生自有情痴,此恨不關風月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