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動物園為動物們準備專屬月餅 能吃的都給做

2020-12-22 騰訊網

北京晨報訊(首席記者 崔紅)昨天一早,一大鍋特製月餅新鮮出爐,掀開蒸鍋蓋,整個屋裡都瀰漫著豆面窩頭一樣的香氣,這是北京動物園的營養師和飼養員們專門為動物們準備的中秋月餅。中秋吃月餅,以前這福利只有國寶大熊貓才有。但今年的10月4日除了是國慶假日、中秋節,還剛好趕上動物們的節日——「世界動物日」,因此今年的月餅福利採取普惠制,能吃的都給做。這在北京動物園還是第一次。

10點多,在環尾狐猴的獸舍,飼養員剛剛把做好的月餅端進去,好奇的小猴就紛紛來圍觀,伸著頭看著這扁圓型的東西,隨即面面相覷,互相鼓勵,希望有「猴」能當第一個吃螃蟹的,可東西太奇特,誰也不出手。飼養員拿起一個月餅,有膽大的小猴伸出舌頭舔舔試一下味道,隨即眼露貪念。飼養員又把月餅掰成小塊,香味兒頓時散開,狐猴們一擁而上,一搶而空。有隻狐猴搶到了一塊大的,蹲在樹樁上正準備享用,這時候不知從哪裡跳過來一隻小狐猴,直接從月餅中間咬了一口,躲到角落裡。拿到手裡的月餅被「截胡兒」,大狐猴本想先抓賊,卻禁不住美味的誘惑,忍下這口氣,坐在那裡津津有味吃起來。不同於猴舍的熱鬧,大熊貓的待遇是一熊一塊月餅,不怕搶,月餅是豆面棗泥的——中間裹著一顆去了核的大紅棗,熊貓熟練地接過月餅,掰開了,露出紅棗。隨即,吧唧嘴的聲音響徹獸舍,很是饞人。

「我們一共準備了60斤月餅,分送給環尾狐猴、熊貓和大象等動物。」飼養隊副隊長張軼卓向記者介紹說。動物園的月餅配方著實令人羨慕:餅皮主要是麩皮、小麥粉、豆面、大米麵等,內餡包括芝麻、花生、瓜子仁、葡萄乾、紅棗等。別看是給動物做月餅,飼養員一點都不糊弄,特意買了「五仁」的月餅壓制模子,先倒模成形,再上鍋蒸製,晾涼之後就可以送給大夥吃了。張軼卓說,因為最近天氣轉涼,特意在月餅中加了些高熱量的食材,比如糖和雞蛋,讓靈長類動物貼貼秋膘,為禦寒提供保障。

首席攝影記者 蔡代徵/攝

相關焦點

  • 疫情來襲,北京野生動物園裡的動物們怎麼樣了?
    「我叫歐慨,是北京野生動物園萌寶幼兒園的明星,剛剛吃了美味的麵包,非常的開心。」「聽飼養員阿姨說,因為新冠肺炎,最近來看我的遊客變少,雖說不太理解人類的世界,但我的生活並未受到影響,每天吃吃喝喝玩玩鬧鬧,快樂的不得了。」
  • 北京動物園端午福利 14種動物吃上「粽子」| 組圖
    新京報訊 6月7日是端午節,北京動物園開展了「龍騰扇舞 濃情端午」主題系列活動,設置了端午傳統文化知識展板,並邀請遊客參與非遺剪紙藝術、團扇、彩蛋繪畫等互動體驗活動,同時還為多種動物送上「動物粽子」。在動物園科普廣場,孩子們觀看給動物們吃的粽子是什麼餡的。 據北京動物園飼養隊副隊長張軼卓介紹:「去年端午節,我們為金絲猴送上了專屬粽子,可以說是首次嘗試,感覺效果不錯。今年正逢端午佳節,技術員與飼養員一起共同研製飼料配方,科學配搭,做出了更多的美味粽子為9個動物場館的14種動物送去祝福。」孩子們模擬划龍舟。
  • 動物園的動物們都在「渡劫」,大熊貓意外收穫了久違的幸福
    園長正準備實施最壞的打算——將一些動物充作食物,以填飽其他動物的肚子。動物們吃上了百家飯在英國薩默塞特郡的Tropiquaria動物園,動物們剛剛幸運逃脫了安樂死的命運。園長莫伊瑟在3月中旬向社會求助,因為人類搶光了所有水果和蔬菜,一些動物們開始餓肚子了,如果情況持續下去,他們唯有被安樂死。
  • 小動物們吃得真香,看看北京動物園裡的「特色元宵」
    在元宵節這個傳統節日,北京動物園裡的小動物們也過上了節,吃上了「特色元宵」。工作人員精心為動物夥伴營造節日氛圍,準備節日「大餐」——特色元宵。 「特色元宵」雖然形態各異,但個個營養豐富,色香味俱全。工作人員為動物們製作的「特色元宵」。工作人員通過製作「特色元宵」為動物增加食物丰容和環境丰容,給動物製造「驚喜」,讓動物有更多的新鮮感,表現出更多的自然行為,在改善生活、增添節日氣氛的同時鍛鍊了動物的取食能力,也進一步提升了遊客的觀賞體驗。
  • 北京動物園:動物過寒冬 「待遇」挺高
    在寒冷的冬季,人類可以穿棉衣、享受暖氣,那動物們又是怎麼過冬的呢?今天上午,《法制晚報》記者來到北京動物園探訪動物們五花八門的過冬方式。一批怕冷動物 享受「提前供暖」記者了解到,北京動物園按照動物的習性和氣溫變化的情況,實行分階段防寒保暖措施。早在今年9月份,一大批怕冷的動物們,就已經享受到了「提前供暖」的政策。
  • 北京動物園小動物都挺滋潤
    大雪節氣過了之後,天氣變得更加寒冷,北京動物園的小動物們會不會挨凍?別擔心,動物園已為怕寒的動物們準備了暖氣、浴霸、加熱石、加熱棒等多種防寒保暖設施,並從飲食的角度增加營養,提升它們抵禦嚴寒的能力。河馬是典型的怕冷動物,在北京動物園的犀牛河馬館裡,河馬「津津」和它的孩子在寒冷的冬天,卻能享受著「溫泉泡澡」的待遇。
  • 北京動物園最大規模搬家 3種南美新動物入住
    本報訊(記者陶穎黑克)今年「五一」,從南美洲遠道而來的大食蟻獸、二趾樹懶、無毛狗三種動物,將首次在北京動物園與市民見面。動物園昨晚開始進行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動物搬家,30隻動物將入住新建的美洲動物區。今天上午,記者再訪動物園,看看率先搬家的動物們適不適應。
  • 北京動物園內設「野味」餐廳 可邊看動物邊吃野味
    設在(北京)動物園的餐廳供應鹿肉、鴕鳥肉等「野味」菜餚,被稱為「最牛餐廳」。在動物園邊看動物邊吃野味,惹來一些市民質疑。餐廳經理稱經營手續證件齊全,原料來源是專業養殖場和大型超市。  昨天(19日)來到動物園內名為豳風堂的餐廳。
  • 北京動物園在哪裡?北京有哪些動物園
    記得小編小的時候,經常會纏著父母帶自己到動物園看動物,雖然說在玻璃窗裡的動物們被厚厚的玻璃隔離開,觸摸不到,但能近距離的觀察到動物們的一舉一動,身上的皮毛、利爪,卻也覺得很滿足了,相對來說,這種方式不僅安全,更適合小朋友們。
  • 煙臺南山公園動物園購入32噸乾草為動物們屯足糧草
    煙臺南山公園動物園購入32噸乾草為動物安然過冬屯足糧草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屈晨晨 通訊員 賈琳琳 煙臺報導  時至深秋,為動物們做好過冬準備是煙臺南山公園動物園的頭等大事工作人員將糧草搬運到倉庫  10月15日早上7點,裝著滿滿一車羊草的大貨車停在動物園大門口。
  • 北京野生動物園:動物消暑每天吃掉600斤西瓜(圖)
    在人們想辦法避暑的同時,北京野生動物園也想盡辦法幫助動物們度過三伏天。  飼料中增加應季多汁水果  北京野生動物園動物管理部副經理李江濤介紹,在炎熱的夏季,動物的飼料結構會做調整。「與冬天相比,一隻東北虎每天能少吃兩斤肉。飼料中相應會增加應季蔬菜、水果,還會特別增加多汁水果,比如西瓜、桃子、西紅柿等。」李江濤說。
  • 北京動物園:是中國規模最大、動物種類最全的城市動物園之一
    北京動物園:是中國規模最大、動物種類最全的城市動物園之一北京動物園位於北京市西城區的西直門外大街上,是中國最大的城市動物園之一,動物種類最全。光緒三十二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公園裡有大熊貓、金絲猴、東北虎、丹頂鶴等珍稀動物,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黑猩猩、澳洲的袋鼠、豹子、墨西哥海牛等。去北京動物園,你需要準備舒適的運動鞋。你不必整天去購物,所以你需要準備一雙舒適的鞋子,這樣你去購物時就不會太累了。它聲稱中國最大的動物園並非徒勞。
  • 動物夏天也吃冰棒?英國動物園動物品嘗水果冰,清涼一夏!
    在夏天,不管是老人、小孩、成人,都會在感到炎熱的時候,吃上一根雪糕或冰棒。沒想到,動物也和我們一樣愛吃冰淇淋,這不,英國動物園的動物們就吃上了水果冰棒。英國朗利亞特的野生動物園裡,有一副很美妙的畫面,各種珍稀動物們在夏日的陽光下,吃著特製的冰棒,悠然自得。這是怎麼回事?原來是管理員們為了讓動物不那麼熱,想出了這個主意。
  • 端午首日,北京動物園裡小動物也吃上特色「粽子」
    今天是端午佳節,吃粽子、賽龍舟,過節的氛圍好不熱鬧。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今天北京動物園不僅為遊客朋友獻上一場科普盛宴,同時也為多種動物送上特殊的祝福——動物粽子。與此同時,飼養部門還在9個動物場館為動物送去專屬粽子,這些動物和人類一樣,也都吃上了特色美食。北京動物園飼養隊副隊長張軼卓介紹:「去年端午節,我們為金絲猴送上了專屬粽子,可以說是首次嘗試,感覺效果不錯。
  • 吃西瓜、衝涼、泡水池……和平公園動物園的動物們這樣度夏
    飼養員為棕熊餵西瓜。湘潭在線客戶端7月24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旭東)近日湘潭氣溫持續攀升,和平公園動物園採取多項措施,確保動物輕鬆、平安度過盛夏。7月24日早晨,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來到和平公園動物園時,工作人員正忙著切西瓜。「這些西瓜是給獼猴、棕熊等動物準備的。」
  • 福州動物園裡動物們如何避暑?黑猩猩喝涼茶長頸鹿吃西瓜
    廈門網訊 據福州晚報報導(記者毛小春/文石美祥/攝)6月福州高溫天數破紀錄,進入7月更是熱浪滾滾,福州動物園的動物們早早開啟了夏日生活模式,有的喝涼茶,有的吃西瓜,不少動物還吹上了環保空調。昨天記者來到福州動物園,近距離觀看動物們如何避暑。  在靈長類動物展示區,記者看到黑猩猩「寶寶」「貝貝」、紅毛猩猩「小毛」。這時,保育員正準備給動物們餵食。
  • 「三九」天,北京動物園裡的動物是這樣過冬的(組圖)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今天是「三九」第二天,北京已經進入了一年中最冷的時段,北京動物園裡怕冷的動物們如何過冬?原來,泡「熱水澡」、烤「暖氣」、躺「棉墊」......動物園的動物們早就過上了「暖日子」。
  • 《于謙動物園》:從動物們身上看到的文化傳承
    看完您千萬別笑,這些可都是有學問的人給總結的。就算在現在,全國各地也不乏養蛐蛐兒的行家和專家,專門為蟋蟀們撰文立志。看,在蛐蛐兒的身上,都有這麼多歷史文化的傳承,看完不得感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了。不光是蛐蛐兒,于謙動物園裡的狗狗、貂兒、黃鼠狼、小兔子、馬、燕子等動物,都凝聚著許許多多中國的傳統文化。
  • 北京野生動物園被指虐待動物 鱷魚嘴被捆住合影(圖)
    北京野生動物園被指虐待動物 鱷魚嘴被捆住合影(圖) Animal abuse alleged at Beijing Wild Animal Zoo
  • 北京動物園「神器」防寒
    冬至後氣溫持續走低,北京動物園裡411種、3809隻動物朋友們如何禦寒過冬?記者昨日從北京動物園了解到,早在9月,園方已經為怕寒動物提前供暖,並準備了加熱石、浴霸等防寒設施。同時提升動物保暖軟體條件,為食草動物提供苜蓿顆粒、熟黑豆等高熱量食物,增加它們抵禦嚴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