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定位軟體貓膩多!刷短視頻時切忌掉入陷阱

2020-12-20 澎湃新聞

原創 經濟導報 山東財經報導

「你想隨時定位男朋友的位置嗎?你想知道ta剛剛去過哪裡嗎?」近日,有網友前來諮詢求證其在短視頻平臺看到的手機定位App,是否真的能一鍵查看對方定位等隱私。

山東財經報導登錄視頻網站發現,如今諸如上述與窺探隱私相關的營銷話術此起彼伏,手機定位APP大行其道。不過,不少網友在輕信廣告、下載軟體後便遭遇被扣費等情況。

定位App的行為是否侵犯個人隱私?使用時存在哪些安全問題?對此,法律界人士表示,如未經當事人同意,調用其地理位置信息,涉嫌違反《刑法》《民法典》《網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

1

定位APP的「瘋狂」營銷

手機定位軟體正在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不少定位App打著「只要輸入手機號就能確定對方位置」、「只要打開一個連結就能確定位置」等旗號,吸引網友下載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手機定位軟體的推廣渠道目前正在向短視頻網站聚集。

山東財經報導隨機打開一短視頻平臺,在一條「異地戀專用APP建議收藏」為標題的短視頻中,名為Zenly的一款可以定位的軟體首當其衝被推薦。網友在這條短視頻下面留言「第一……下不下」。該視頻作者「撩人筆記」回復到,「歡迎」。

山東財經報導在該平臺也找到了網友前來諮詢的「Find手機定位-微關愛家人安全」定位軟體,則標註有「通過手機號碼定位找人」的宣傳語。

一位網友表示,「我一天內刷到了10餘次這類的廣告,不知道都是些什麼數據算法。」

大力營銷的背後,是利益的驅使。有業內人士向山東財經報導透露,手機定位軟體並不是「免費的午餐」,多利用網友擊破的心態用以賺「快錢」。

2

消費者反映:惡意扣費

「我看有7天免費試用活動,就下載了。」濟南白領劉先生告訴山東財經報導,他在視頻網站刷到定位手機軟體的推送後,下載了這款名為「Find手機定位-微關愛家人安全」的手機軟體,

劉先生在下載登錄後發現不適合,隨即卸載了這款軟體。7天後,劉先生發現手機對帳單裡躺著一條258元的扣費信息。

「卸載Find軟體後,手機就壞了,後來換了手機發現被扣費了。」劉先生感到匪夷所思,推廣廣告中並沒有提到費用問題,軟體商家也沒有提示所需費用,就這麼莫名其妙被「消費」了。

在短視頻平臺,山東財經報導搜索發現,在該平臺投訴Find手機定位軟體亂收費的網友不在少數。

一位名為森眸鹿的網友發表狀態稱,「不小心下載了Find定位軟體,也沒有客服聯繫方式,頁面也沒有取消訂閱。」網友「沫沫」留言吐槽,「什麼都沒弄就卸載了,無緣無故被扣了258,氣死了。」

另一款名為「Geoloc——GPS定位儀」的手機定位軟體則更狠,不少網友下載後發現被扣費558元。

3

法律禁止未經同意獲取隱私

毋庸置疑,定位APP存在諸多安全隱患,除了扣費貓膩,這些手機定位軟體有時也會通過「偽裝」來獲取個人隱私。

有網友測試一種偽裝成新聞連結的手機定位APP。在給測試方發送新聞連結,且令其點開後,軟體後臺便發送過來有關測試方的地理位置信息。在詢問測試方的所在位置後,答案竟與定位軟體後臺獲取的信息相吻合。

那麼,這些定位軟體是否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等隱私?

今年新頒布的《民法典》規定,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洩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除法律另有規定或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實施可能破壞他人隱私和隱私權的行為。

同時,《民法典》對個人信息做出了比《網絡安全法》更為具體的規定。除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外,電子郵箱、行蹤信息等信息也被納入個人信息範疇,受法律保護。

4

推送廣告涉嫌誤導

在短視頻平臺,除了手機定位軟體推送廣告外,記者在短視頻網站搜索「手機定位」發現,「一招教你如何定位男朋友」、「如何防止女朋友定位你」……諸如此類關於定位與反定位話題的小視頻比比皆是。

山東財經報導留意到,在一些視頻平臺的推廣廣告中,對定位應用軟體的使用作了如下描述:

「 首先,以下載軟體為由,向對方要到Apple ID帳號密碼;

第二步,打開查找iPhone,輸入帳號密碼……

就可以知道他所有設備的實時位置,鎖定、提示、呼叫、一步到位,包 教包會。」

對於獲取個人信息時,法律明文規定的「獲得對方同意」,在這則推銷廣告中被公開教唆成「以下載軟體為由索取對方帳號密碼」。

這些涉嫌套取個人隱私的廣告在一些視頻社交平臺瘋狂投放,是否合法?

上海市海華永泰(濟南)律師事務所張玉律師在接受山東財經報導採訪時表示,這類定位APP,如在未經當事人同意的情況調用其地理位置信息,則違反了《刑法》《民法典》《網絡安全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電子商務法》等法律法規。

上述律師認為,廣告主並未在廣告中表明軟體需經對方同意才能查看定位,在表現上存在故意隱瞞部分信息以誤導消費者的嫌疑。

文 | 山財君

原標題:《手機定位軟體貓膩多!刷短視頻時切忌掉入陷阱》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充話費送手機?小心掉入騙子的陷阱!
    浙江王女士掉入「充話費送手機」陷阱今年年初,浙江東陽市的王女士就遭受了一起充話費送手機的詐騙案件。在王女士外出逛街時,恰巧碰見一個店家在做活動。根據王女士講述,當時店員在門口發放禮品,主動向王女士介紹了他們店裡的活動。
  • 在家怎麼拍短視頻?分享手機拍攝短視頻小技巧
    如果你覺得自己閒著沒事可做,不如拍點短視頻,給生活來一個記錄,這也是打發時間、勞逸結合的方法之一。而且短視頻肯定是不可小覷的「紅利」哦。刷抖音、快手,看別人拍的短視頻那麼好玩、有趣,為什麼不自己試試呢?
  • 短視頻APP軟體超全推薦:短視頻拍攝及手機視頻剪輯軟體完全解析
    短視頻現在很火,未來只會更火,短視頻的相關手機APP軟體也是群英薈萃。那麼,都有哪些熱門、好用、實用的APP軟體呢?最近,光線攝影學院曾蘭老師用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全身心研究了目前幾乎所有的手機短視頻社區+拍攝+編輯的APP軟體,精選出最好的分享給大家!
  • 白費功夫還會掉入陷阱
    在「人手一部」手機的年代,讀新聞、看視頻、打遊戲已經成為一件尋常事。隨著「低頭族」不斷增加,一些人卻開始在尋常事上打起了主意。一批打著「看新聞、看視頻、走路能賺錢」旗號的賺錢類App(應用程式)頻繁出現,吸引大量用戶下載安裝。
  • 低質短視頻當道,整日刷手機的孩子該何去何從?你的引導相當重要
    文|福林媽咪現在幾乎有手機的人,手機上都會安裝一兩個短視頻APP,蹲坑時刷一刷。坐車坐地鐵時刷一刷,是個打發時間的利器。這些短視頻APP都有大數據,根據你喜愛的和停留時間長的視頻尋找出類似的,一直給你推送你喜愛的視頻,所以經常是一刷就停不下來。
  • 墜入短視頻帶來的拖延行為陷阱,邊焦慮邊刷抖音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一本書、一門課程放在桌邊或手機app裡,人們始終拖延不願意打開或不能看完的原因。為什麼現在許多人熱衷於刷幾十秒的短視頻,而再也沒有耐心看10分鐘以上的視頻?因為短視頻的超短內容可以「現在」、「馬上」讓人即時滿足(衝動性)。
  • 抖音上的定位軟體廣告是真的嗎 能不能通過手機號查定位
    抖音上的定位軟體是真的嗎?最近有很多抖音的小夥伴都很好奇,在很多刷到的視頻中出現的定位軟體非常的神器,展示的定位功能效果不知道是真的假的,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有更多的了解!  相信很多在抖音快手上刷視頻的時候,都刷到了一個定位軟體的廣告,號稱輸入手機號就能知曉對方位置!那麼真的可以實現嗎?
  • 警惕「小便宜」背後是大套路 手機應用軟體能賺錢?
    記者調查:  賺錢App隨處可見誘人收益引人下載  「不論是各大短視頻平臺,還是微信群,號稱動動手指就能輕鬆賺錢的手機App宣傳推廣隨處可見。」市民楊慧告訴記者,身邊不少長輩在轉發此類信息,號稱能有幾十元甚至上百元不等的誘人收益,吸引人下載。不僅如此,自己在玩遊戲、看短視頻時,經常會看到植入的賺錢類應用廣告。
  • 微信購買定位軟體?你信嗎?
    如果你信了,你就掉入了騙子的圈套裡!近日,小張跑到長水派出所報案,稱自己購買「定位軟體」被騙了。某日,小張在百度上查找定位軟體時,看到一網頁內有出售定位軟體的廣告,並留有微信號,小張添加對方微信號後收到了一段軟體視頻,對方聲稱只要輸入想定位的人的手機號就可以實時定位對方。
  • 點讚刷抖音就能賺錢?刷單騙術轉向短視頻軟體
    「招聘抖音、快手視頻作品點讚員,日薪80到160元,工資日結,進群直接接單……」春節前後,你的QQ群或微信群是否收到過這樣的消息?注意啦,這可能是不法分子在進行網絡詐騙。  和之前的電商平臺「兼職刷單」騙術相同,騙子只是把陣地從淘寶轉移到了抖音等短視頻軟體當中。記者嘗試加入所謂的兼職廣告中的QQ群,很輕鬆就加上了。
  • 刷寶聯手華為雲發力短視頻
    據媒體報導,刷寶用戶日均上傳30萬條原創視頻,父親節明星互動視頻的播放量7330萬, 七夕明星互動視頻播放量更是超7461萬,再創新峰。而短視頻沉澱用戶的本質,還在於內容。最近,刷寶聯手華為雲等,加速視頻的計算能力,保障短視頻流暢播放,為用戶提供更好體驗。刷寶x華為云:新生派與實力派跨界合作作為完成市場教育的成熟行業,短視頻競爭日益加劇。
  • 「短視頻人氣助手」軟體付費刷粉 快手起訴索賠100萬
    「短視頻人氣助手」軟體付費刷粉 快手起訴索賠100萬 來自海澱法院官微消息,因認為「短視頻人氣助手」軟體及「melon_block」微信公眾號針對快手平臺提供快手粉絲、播放量、評論數據等刷量服務構成不正當競爭,快手將運營商重慶香瓜科技有限公司訴至法院
  • 抖音短視頻製作技巧,如何製作抖音商很火的手繪短視頻
    經常刷抖音的朋友一定有看到過很多手繪視頻,並且點讚量都非常高!屏幕中的手會跟隨著說話的內容,一邊說一邊畫出一些相關的文字和漫畫,能夠讓用戶直觀的理解視頻的內容,所以此類視頻非常受用戶的喜歡!並且,這樣的視頻原創度是非常高的,平臺對原創度高的內容往往會給它推一些流量,這也是我們經常能夠刷到這一類內容的原因之一了。像這樣獨一無二的原創視頻到底是如何製作的呢?
  • 刷寶短視頻多少元寶等於一塊錢 還需根據匯率算
    刷寶短視頻可是一直處於在頂峰時候呢,刷視頻就可以輕鬆的賺錢呢,但是給的都是元寶,不知道多少元寶一塊錢,那麼小編為大家具體的介紹吧!  刷寶短視頻目前是10000元寶可以兌換1元錢的哦!但是這個也不是固定的呢,還是根據匯率進行算的哦!  刷寶短視頻的定位和抖音差不多,以搞笑,高顏值等內容為主,是一款可以看短視頻的社交軟體。
  • 微信點讚存貓膩 「餡餅」眨眼變陷阱
    這些從天而降的「餡餅」,也很可能在眨眼間就變成陷阱,讓你深陷其中。目前,微信點讚主要有以下三大陷阱。陷阱一:領獎前先發送個人信息去年10月,一條「助你一臂之力,搶1000元加油卡」的點讚贏中石化加油卡活動在朋友圈瘋轉。參與活動需要關注微信公眾號「技巧」並登記手機號,但是對於領獎方式、主辦方名稱、聯繫方式等未標明清楚。
  • 小心這些網絡兼職「陷阱」
    」我們從學生黨最容易受騙的說起……網絡刷單刷單詐騙是學生們最容易掉入的「陷阱」。6月初的一天,在某短視頻平臺刷到一條兼職簡訊後,小任立刻和對方取得了聯繫。可沒想到,在完成刷254元返260元的首次操作後,小任一步步陷了進去。直到向公安民警諮詢時,他已經被騙20餘萬,而這筆巨款中的絕大部分竟然來自網貸。目前,警方已成功抓獲嫌疑人10名,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 謹防銀行卡被盜刷陷阱
    沒有人願意眼睜睜地看著積攢的辛苦錢被盜刷,但倘若銀行卡裡的錢真的不翼而飛,想要追回來也恐怕是難上加難。與其毫無防備地被盜刷,不如一起來看看銀行卡遭盜刷的「六大套路」。套路1:改裝POS機有「貓膩」作案手法:犯罪分子應聘超市或酒店收銀員當「臥底」,利用特別改裝過的POS機,暗中複製顧客銀行卡信息,並偷窺記錄密碼或直接複製輸入銀行卡密碼,最終達到複製、盜刷銀行卡的目的。網警提醒:一是在小超市或小酒店,應儘量使用現金支付,如果選擇刷卡,應選密碼鍵盤和刷卡口分體式POS機。
  • 刷爆抖音短視頻的5種套路
    當抖音在短視頻領域奇蹟般崛起後,如何乘著這波浪潮在茫茫人海中脫穎而出,成為坐擁百萬粉絲的網紅呢?事實上,研究現有的抖音爆款視頻無疑是最便捷的方式。為此,我研究了近百個爆款抖音短視頻,最後發現這些短視頻爆紅的原因,往往歸結於這5種套路。
  • 「女子」戶外遊泳時衣服不慎掉入水中,出水的瞬間,網友:辣眼睛
    導讀:「女子」戶外遊泳時衣服不慎掉入水中,出水的瞬間,網友:辣眼睛現在的網絡越來越發達了,不說別的,就連幾歲的孩子玩起手機來都非常熟練,更別提當今這個社會的年輕人了…相信大多數人和小編一樣,現在基本已經離不開手機了,有事沒事的時候就會把手機拿出來刷一刷
  • 海口多名大學生掉入兼職搶單陷阱 12人被騙6萬餘元
    海口多名大學生掉入兼職搶單陷阱 兼職搶單月入9千元?12人被騙6萬餘元本報訊 兼職對於不少人來說並不陌生,在家用手機就能賺外快,著實吸引了不少學生的目光。近日,火爆一時的「兼職寶」APP以升級維護為名停止運營,眾多用戶的錢無法取現,海口也有多名大學生被其套路所騙,12人共損失6萬多元。記者 林文星大學生小林是如何掉進陷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