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擊上方"PS教程自學平臺"↑ 可以訂閱噢!
同Google、百度一樣,Photoshop目前也是走進了大家的生活中。不管是新手,還是專業人士,都可以使用Photoshop創作出自己喜歡的圖像。不過對於PS新手來說,很容易遇上PS崩潰,而PSD文件過大就是PS崩潰的原因之一。無論是設計一個需要開發者認同的全新網站,還是製作一副數碼插畫,大都是需要一個團隊進行共同創作,PSD文件會在這個團隊中進行流轉與修改。這時,PS圖層管理就會顯得非常重要。而做好PS圖層管理就能有效控制PSD文件的大小,提高PSD文件的流轉效率,今天就同大家介紹一下國外設計師Luke O'Neill在PS圖層管理上的經驗,希望能對大家有用。
做好PS圖層管理能有效控制PSD文件的大小
一、給所有的圖層命名
當PSD文件是需要在一個設計團隊中進行共享時,「給所有的圖層命名」就顯得非常重要。當然,有些PS用戶也許會認為單獨把這一點拿出來講,比較傻。但對於PS新手來說,當一個PSD文件中有大量圖層、調整圖層時,是很容易忘記給圖層命名的,或是命名得非常混亂。
有的PS用戶或許會覺得命名這個過程很繁瑣,但實際上會比你的想像要容易許多。例如你命名了一個圖層為「星圖1」,那麼即使你複製這個圖層,複製出來的圖層都會帶有「星圖1」這個前綴,你要做的就是修改序號。雙擊圖層,即可進行重命名。在創作中,只要新建一個圖層就及時命名,就不容易混亂,工作量也不會很大。
二、用顏色標記圖層
「用顏色標記圖層」是一個很好的識別方法。在圖層操作面板,滑鼠右鍵點擊,選擇相應的顏色進行標記就OK了。相比起圖層名稱,視覺編碼更能引起人的注意。這個方法特別適合於標記一些相同類型的圖層。
三、合併圖層
對於PS工作流來說,「合併圖層」是圖層管理的一個相當重要的技巧。當要再各個圖層上應用多種相同的特效時,「合併圖層」就是一項非常簡單快捷的方法,可以節省許多時間,提高創作效率。
顧名思義,「合併圖層」就是將所有選中的圖層合併成一個圖層。需要注意的是基準層的選擇,因為合併後的圖層在圖層面板中的層次和名稱是以合併前所選擇的「基準層」為準的。若基準層選擇不合理,則可能會出現合併後某些圖層被遮擋的情況。
「合併圖層」的操作非常簡單,你可以在圖層操作面板中右擊滑鼠選擇「合併圖層」,也可以使用快捷鍵Ctrl+E完成「合併圖層」操作。當然,也可以從上方的菜單欄中的「圖層」下拉菜單中選擇「合併圖層」。
四、使用圖層組
如果你已經儘可能多地使用了重命名、顏色標記和合併圖層這三項技巧,但在圖層面板上依舊還有大量的圖層,這時你就可以考慮使用圖層組。
圖層組就好似在圖層面板上新建了一個圖層文件夾,操作方法很簡單,最上方的菜單欄中「圖層」>新建>組,命名後,將相對應的圖層拖動到該圖層組中成為一個整體,隨後你可以複製、拖動該圖層組,也可以點開圖層組對其中某一圖層進行修改操作。
五、及時刪除沒用的圖層,並時常檢查圖層順序
在體積比較大的PSD文件中,可能會出現一些空白圖層或是沒有用的圖層。為避免這些沒用的圖層佔用過多空間,從而拖慢PS運行速度,PS用戶應及時進行刪除操作。
此外,要時常檢查圖層順序,以確保圖層面板中圖層的堆疊順序是正確的。例如,類型圖層通常是放在最頂部的,背景圖層則是放在底部的,被標號的圖層應按順序出現在該標號所應在的地方。
如此操作,可在最大程度上精簡PSD大小,並使得PSD圖層內容清晰易懂。尤其是在團隊合作中,下一個接手該PSD文件的人可以非常快速地了解該PSD文件的信息,並迅速針對自己的工作做出應對,提高創作的整體效率。
-END-
▶10個你所不知道的PHOTOSHOP圖層技巧hot!(回復141)
▶Photoshop新手必看的120條實用技巧!(上)hot!(回復018)
▶8個不簡單的PS小技巧,早學早知道!hot!(回復135)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51RGB官網,專業系統課程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