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街頭演藝聯盟、行業協會是否有權接手管理街頭藝人?

2021-01-08 中國經濟網

  其實,在討論藝人抽籤領證上崗的同時,大家也將關注的焦點轉向了授予藝人演出許可的單位: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與深圳街頭演藝聯盟,作為民間行業協會組織,是否真的有權接手街頭藝人管理,並給予相關許可證明?

  知名媒體評論人劉洪波認為,「上海發放街頭演出許可的做法,是好的嘗試。但在程序上還有問題。街頭藝人持「上海街頭藝人節目審核許可證」,由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頒發。這個協會是演出經營單位自願組成的跨部門、跨所有制的非營利性、行業性社會團體,並無節目審核權,更無行政審批權,發許可是否有依據?如果節目許可之外,還需獲是佔道許可,那麼又增加一個問題,佔道核准部門是否在行政管理中不當設立了前置條件?」。

  社會評論員玫崑崙表示,「從行政許可上講,讓街頭藝人持證上崗,是對街頭藝人進行行政許可管理。這是一種越權行為。因為行政許可的實施機關必須是行政機關,街頭演藝聯盟只是一個民間行業協會組織,無權進行行政許可。雖說可授權實施行政許可,但必須以法律、法規方式進行,且被授權的組織必須具有管理公共事務的責任。而現在沒有一部法律法規授權街頭演藝聯盟可以進行行政許可,它本身也沒有管理公共事務的職能,所以它不具備被授權許可的條件。對街頭藝人進行行政許可,就會排擠一些藝人,是對大部分街頭藝人表演權的剝奪。試想,對街頭藝人進行行政許可,讓他們變成了一種法定職業,不僅改變了街頭藝人的性質,也是對街頭藝術文化表演原生態的一種破壞與扼殺」。

  「街頭藝人審議基於讓街頭更友善,而非政府單位準許與否」,類似上海文廣局委託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遴選發證的方式,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資源暨推廣教育中心主任曾介宏表示,他贊同政府以政策發展為主,審議發證、管理工作等可「鬆手」交由類似政府捐資成立的第三部門,採取過渡方式逐步移至專業單位。

  暨南大學珠海校區人文學院的一位教授認為,街頭藝人有利於城市的個性化,但由於城市中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的界限有時並不明確,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管理。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人口密度大的一線城市,可以進行組織化的管理,而在二、三線城市則應當更開放自由,由社區、公園和城市廣場的治安管理人員根據藝人的具體活動來進行管理。

  中國經濟網小編有話說:跳出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與深圳街頭演藝聯盟的身份屬性而言,單從政府開放民間權利,讓更多行業機構來制定行業標準與規範,遴選上崗藝人,小編覺得無論是對民主化管理,還是行業自律的加強,都可謂是一大進步。對於第三方行業組織的管理,需要更多地站在公眾角度與藝人的角度來思考,進而來不斷適應、調整管理規範,我想這不僅是小編希望的,也是業內外的共識,畢竟營造一個好的公共藝術消費環境需要時間來養成,求全責備也好,理解包容也罷,藝術氛圍的營造需要我們共同監督、共同努力。

  

相關焦點

  • 上海8名街頭藝人首次持證上崗 可在指定區域演出
    蘇先生:我覺得不錯,跟觀眾互動的街頭藝人,本來社會就比較多元化的。剛才那邊還有豎笛,我覺得挺好,雖然關注的人不多,但我還是蠻喜歡的。  根據媒體報導,資質證書是由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頒發,表演領域包括演奏、雜技、魔術、手工等多種藝術形式。在一個月的試點演出期間,街頭藝人均需按照「持有證書、規定時間、指定區域」的要求進行表演活動。
  • 臺灣街頭藝人考照爭議又起 基隆:由市場機制決定
    消息一出,街頭藝人們意見不一,有人認為此舉是尊重藝術創作,但有不少街頭藝人擔心,「不考照恐降低水準」。基隆市街頭藝術家協會理事長白平吉稱,這樣會全都亂掉。想要當學校老師也要參加考試,取消考試以後,街頭會亂七八糟,什麼人都能來表演,影響質量。
  • 「一口流利的英語,是現在上海街頭藝人的標配」
    他們是上海現有的123位持證上崗的街頭藝人中唯一一對夫妻檔。  上海,是國內第一個實行街頭藝人持證上崗演出的城市。2014年,首批拿到資格的街頭藝人僅為八人,但此後每年都有無數來自全國甚至是海外的表演者遞交申請。職業化的街頭藝人,正不斷刷新人們對他們的認識和想像。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會長韋芝打趣道,「至少一口流利的英語,是現在上海街頭藝人的標配。」
  • 支持街頭藝人表演!全國性街頭藝人文化藝術節有望在濟南舉辦
    打造「最濟南」夜經濟聚集地這些地方都有了「標籤」冬天晚上,出門凍手凍腳,要將人吸引出去,就需要有特色的場所。為此,濟南將打造「最濟南」夜間經濟聚集地。打造特色彰顯的夜生活「新地標」。火鍋廚藝比賽、冰雪主題樂園冬天的夜濟南有玩頭夜間的濟南,也將更有玩頭。濟南將發揮示範聚集區引領作用,強化探索創新,突出打造冬季夜間消費新場景,成為「本地人常來、外地人必去」的主題打卡地。
  • 山東濟南首批街頭藝人開始招募!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3日訊 你是否也曾在濟南的街頭駐足流連,用音樂慰藉一天的辛勞?你是否也曾想站上街頭,用藝術與相逢的陌生人們笑著問好?,身體健康,擁有濟南戶籍,或在濟南市有合法穩定居住,並辦理了濟南市居住證的來濟人員;2.本次招募的街頭藝人,是指從事街頭藝術的自然人或10人以下的團體;3.先期試點在周一至周日晚18:30—21:00,周六、周日及節假日9:30—11:30,14:00—22:00。
  • 上海街頭藝人持證上崗第5年,他們過得還好嗎
    「我們只有做得比之前更有新意、更顯靈便、更加精彩,才能確保項目的順利延續。」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會長韋芝說。 去年6月初,紐西蘭主辦方到上海挑選節目,上海街頭藝人組織一臺包括戲曲、音樂、舞蹈、雜技等各類藝術形式的中國特色節目,鄭永強和李傑的雜技《空中漫步》、薩克斯管藝人華俊、表演呼麥和冬不拉的宋柏華等,憑藉「一專多能」入選。
  • 街頭藝人們來聽培訓課了!第一屆營業性演出法規培訓正式開課
    為了讓青島街頭藝人走得更遠,推進行業蓬勃健康發展,12月24日,青島市演出行業協會舉辦了第一屆營業性演出法規培訓。此次營業性演出演出法規培訓的主要內容為講解我國唯一針對演出的管理條例《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及《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以及對街頭藝人如何合理規避風險做出了提示。在此次培訓會上,專業人員通過對街頭藝人三個要素進行講解,釐清街頭藝人的概念。
  • 街頭藝術四季FUN「夢幻之秋」|街頭藝人歸來
    今年,街頭藝人因為疫情,暫停了市民中心的日常展演,往常歌聲環繞的地方,如今缺少了許多煙火氣息。市民們在等,他們懷念在市民中心與街頭藝人互動的氛圍。街頭藝人們在等,他們想念那個可以展示自己一身技藝的平臺。
  • 讓青島街頭藝人一直演下去!「合法」上崗感覺不一樣 寒風中藝人們...
    他背著吉他到處唱歌,從家裡唱到街頭,從單位年會唱到公司表彰大舞臺。2012年開始,左耿華嘗試走上街頭、地下通道演唱。「剛開始因為這一行業沒有管理規範,在一些地方演出可能會擾民,造成一些不好的影響,也遇到過一些困難,就出來的少了」。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街頭藝人報名的通知,有一次激發了左耿華,「就第一時間報名了。很多在幕後默默付出的小夥伴馬上就跟我取得了練習,安排『崗位』」。
  • 公園商圈皆劇場,街頭藝人秀出城市生機
    剛剛過去的周末,60多位上海街頭藝人輪番登臺大寧音樂廣場——「2020上海街藝節」將在未來八天內,覆蓋靜安公園廣場、金虹橋中心廣場、大學路、富都世界等全市20多處表演點。  發展至今,上海街頭藝人群體形成了「街藝流動劇場」的特色。流動,是因為他們無處不在,公園、商圈、熱鬧的馬路旁,皆可演出;稱之為「劇場」,是因為他們並非業餘玩家隨隨便便小打小鬧,而是有策劃、成規模、見品質的演出。
  • 璀璨星空——濟南市街頭藝人展演活動啟動儀式在印象濟南隆重舉行
    今年9月,在濟南市首批街頭藝人招募考核現場,藝人們的表演就曾徵服臺下的評委和觀眾,多位表演者一上臺,臺下就有觀眾熱情地鼓掌。「我關注了風組合的抖音視頻號,也在濟南街頭看過他們的表演,很喜歡他們」一位臺下觀看演出的觀眾激動地說。「濟南市街頭藝人展演活動的舉辦不是選秀,不是作秀,更不是一種應景行為,而是一項常態化文化惠民演出活動。
  • 走進臺街頭藝人:西門町嘉年華 歡樂背後有無奈
    倒是視障街頭藝人林明山靠「打賞」為收入,最高紀錄曾一天有一萬多元,那是在陽明山花季時,受邀到陽明山表演了八個鐘頭,「很累人呢!」林明山說,平日扣掉成本,一天「打賞」收入大約一、二千元,有時若再加上白天接按摩工作,一個月大約收入就有四、五萬元。
  • 濟南街頭藝人盼來期待中的安穩 "持證上崗"唱亮冬夜
    像他一樣街頭藝人早已成為一道城市風景,在人群中歌唱就是他們平凡生活裡的英雄夢想。而歌詞裡的「精彩」和「無奈」,也在他們的演藝生涯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享受觀眾的歡呼吶喊,亦要承受被投訴、被「驅逐」的辛酸。得不到「官方認可」的舞臺,就像一座座小小的孤島。如今,街頭藝人終於「持證上崗」,不再「流浪」,一直渴望的「踏實」讓他們歌聲更堅定也更嘹亮。
  • 連音社、明湖兄弟亮相街頭!濟南20多位街頭藝人助力夜經濟恢復
    6月3日晚7點半開始,濟南市文化旅遊局組織了20多位街頭藝人在泉城路6個不同點位進行表演,大概10點表演結束。街頭藝人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由來已久,已成為城市風景的一部分,適度允許街頭藝人表演可以擴大城市居民就業機會,夜間文化娛樂活動有利於促進消費,更好滿足市民個性化消費需求。
  • 一起在成都的街頭邂逅那些「有趣的靈魂」
    文/青雲 據媒體報導,7月23至25日第八批成都街頭藝人複試火熱進行。經線上初選後205名選手進入複試,在現場各展才藝追逐藝術夢想。參加複試的有巴蜀笑星、模仿達人、街舞愛好者、美女主播、高校學子、駐唱歌手,還有經常在國外街頭表演的藝人,甚至還有剛參加完高考的學生。
  • 濟南街頭藝人演出地圖來啦!有你家門口嗎?
    作為山東首個由政府組織管理並對藝人開放街頭的城市,泉城濟南將發出代表青春與活力的魅力之聲。在這裡,街頭文化激情碰撞,藝術情懷水乳交融。粉絲助陣,為喜歡的藝人打call這些藝人涵蓋器樂、聲樂、曲藝、舞蹈4個門類,既有「風組合」"野路子樂隊"「連音社」、魯懷德等長期活躍在濟南街頭的「流量明星」,也有從濟南市曲藝大賽走出來的曲藝達人。下面,雨小荷就來介紹幾個火出圈的藝人!
  • 成都街頭藝術表演:用音樂打開路人的聽覺密碼
    直到後來得了哮喘沒辦法唱歌時才發現,我比任何時候都想要有屬於自己的舞臺。病好後,我辭了職,走上了職業音樂這條路。雖然不是音樂專業出身,但我有自己的一些想法,認為走音樂這條路要有方式方法。我去九眼橋酒吧唱歌,去東郊記憶唱歌,想各種辦法希望進入這個圈子,直到第一批成都街頭藝人招募。
  • 街頭藝人有了「勢力範圍」 青島首批時尚藝術街區名單發布!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9日訊 青島市首批時尚藝術街區正式確定,包括市南區太平角街區、市北區紡織谷·包浩斯藝術街區等16條時尚藝術街區,這也意味著,青島街頭藝術有了官方確認的發布區域
  • 國慶七天 成都街頭藝人帶你樂動蓉城
    街頭藝人成為城市風景  今年4月,啟動「成都街頭表演」項目之後,通過整合城市街道、文化陣地、媒體等資源平臺,面向社會公開招募街頭藝人,進行規範管理,廣泛開展以音樂類為主的街頭演出,實現街頭藝人「打開琴盒收費」,形成自循環的長效工作機制,從而為成都創建獨具特色的、常態化、可持續的街頭藝術表演模式,打造城市的獨特風景線,提升城市的幸福指數
  • 青島將打造時尚藝術街區,讓街頭更「帶感」
    1、「撂地」進階,且看街頭藝術說起街頭藝術,北京天橋堪稱中國民間曲藝的發祥地,而天橋藝人的「撂地」傳統在經過百餘年的風雨之後,已經演變成了如今德雲社、青曲社的演藝劇場模式,然而街頭仍然是民間藝術活性的敏感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