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男孩意外燙傷,爸爸用二鍋頭給他消毒,結果……

2021-01-09 年糕媽媽

前段時間,糕媽看到一則新聞:4歲的小男孩意外燙傷後,爸爸往娃身上澆了好幾瓶二鍋頭,導致男孩兒酒精中毒住進了ICU。

圖源:新民網

新聞中介紹,孩子在媽媽做飯時不小心打翻了剛出鍋的米線,湯水飛濺到孩子手上和胸前,半個巴掌大小面積的皮膚都被燙紅了。男孩兒父親想到了「酒敷可以消腫止痛」的土方,搬出一箱二鍋頭,把寶寶全身上下都澆了個遍,56度的二鍋頭用了2800ml,52度的用了2500ml。

酒剛澆上身時,孩子疼的哇哇直叫;之後慢慢的,孩子沒了精神昏睡過去,一直睡到第二天早上也沒醒來,父母這才把娃送去了醫院。

所幸最終孩子被搶救回來了,但他的智力、記憶有沒有受損,有沒有其他後遺症還尚未得知。

其實,這種事情生活中並不少見。往前數,早在2014年,廈門就發生過這樣的新聞:

圖源:廈門日報

往後數,4歲男孩的事兒過去不到一周,深圳就又有同樣的新聞報導出現:

圖源:寶安日報

可見,不管是上海、廈門還是深圳,家長們不約而同都知道「澆酒治療」的偏方,更不用說發燒用酒精擦浴、傷口用酒精消毒這些「常見操作」了。在醫院報導的病例裡,幾乎所有3歲以下兒童的酒精中毒,都是因為家長用了酒精擦浴幫孩子退燒。

圖源:

白繼保.兒童急性酒精中毒35例臨床分析[J].山西醫藥雜誌月刊,2009(6):525-526.

李愛文,程琳.兒童急性酒精中毒38例臨床救治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誌,2009, 9(27):6728-6729.

喬素偉,李迎春,張豔霞.兒童急性酒精中毒32例臨床救治分析[J].兒科藥學雜誌,2008,14(1):54-55.

不知道這些家長在寶寶酒精中毒後會是什麼心情,是後悔?還是後怕?在這些新聞的評論裡,大多數讀者都會責備這些父母的無知和愚蠢。

但其實,糕媽挺能理解他們的,在中國,喜歡用酒精的家長真的太多了。

當然是因為酒精真的很好用啊!

首先,酒精的消毒能力真的很強。早在5千年前,酒精就已經用來消毒了。它能破壞細菌的細胞膜,限制細菌的生長繁殖。直到現在,酒精也是醫院裡的常客。不管是瓶口消毒還是器械消毒,醫生護士都愛用它。

其次,酒精的散熱特性非常直觀。我們小的時候,往洗澡水裡滴幾滴含酒精的花露水,洗完之後真的涼快很多。被蚊子咬後塗上花露水,涼颼颼的就忘記癢了(當然酒精並不能止癢,只是刺激感轉移了注意而已)。甚至在早些年,小兒發燒拿酒精擦浴還被寫在醫學教科書和專家共識裡呢!

早期《基礎護理學》教科書裡關於酒精擦浴的章節

圖源:李小寒.尚少梅.基礎護理學.第4版[M].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

具備了消毒+散熱兩大功能,再加上便宜好買,酒精自然一躍成為「家庭必備單品」了。

這其實真的不能怪父母們,在十幾年前,不僅是父母們喜歡給發燒的寶寶用酒精擦浴,連醫院的醫生護士也都很喜歡用溫酒精擦浴來給病人退燒。

隨著科學發展,大家也逐漸認識到酒精有害健康。

大家首先認識到的是,酒精不止是喝下肚才會被吸收,還能通過皮膚和黏膜來吸收的。而且小寶寶的皮膚很嬌嫩,對酒精吸收速度更快,但排出酒精的能力卻很差,更容易酒精中毒。

其次,人們開始意識到發燒時退熱的目的是為了讓寶寶舒服,但酒精因為有刺激性,反而會讓寶寶掙扎大哭。再加上很多人根本分不清啥時候用75%的酒精,啥時候又要稀釋成35%,啥時候用溫熱酒精,啥時候又要用常溫酒精。曾經還有人錯用工業酒精給寶寶擦浴,導致寶寶酒精中毒。

圖源:安徽衛視

因為刺激性大和易酒精中毒這兩點,加上揮發速度太快,消毒時間不夠等原因,酒精的「消毒地位」就慢慢降低了,後來又有了碘伏、活力碘等更好用的消毒劑,在皮膚消毒這塊兒,大家也就不怎麼用酒精了。

糕媽開頭就說了,直到現在,酒精也是醫院裡的常客。可見,酒精並沒有完全被淘汰。

其實東西本身是不存在好與壞的,而要看人們怎麼去使用它們。就像一把刀,在歹徒手裡是傷人的兇器,在外科醫生手裡卻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

酒精也是一樣,不同濃度的酒精在不同領域發揮著不一樣的作用。雖說濃度合適的酒精,在用量不大的情況下,塗在皮膚上也不會有啥事。但在有更好的替代物(比如:碘伏替代皮膚消毒)以及沒有必要使用(比如:洗澡時沒必要滴含酒精的液體)的時候,還是儘量別用酒精。

除了皮膚消毒,它還可以拿來做一些日常用品的消毒呀。比如,孩子玩的平板、玩具,還有咱們自己用的電腦鍵盤、屏幕,上面的細菌不要太多哦,平時用酒精擦一擦,乾淨又衛生。

還有之前有媽媽問,娃的便便拉在地板上了怎麼清理?這種情況啊,如果媽媽覺得清水拖洗的不乾淨,過不去心裡的那個坎,也可以噴噴酒精來「消毒」。

此外,酒精還是一種很好的溶劑,一些記號筆劃的痕跡用水洗不掉,但是用酒精就能很快溶解清洗掉了呀。還有砧板上的腥味,也可以噴噴酒精來去味。

科學的發展原本就是不斷推倒重建的過程。開頭的那幾個家長,只是因為沒有及時更新知識,才導致了悲劇的發生,但相信他們的本意是好的,他們並非故意,也不是不愛娃,只是他們曾經適用了一輩子的「常識」,現在已經不適用了(且有了更好的選擇)而已。

所以,如果你家裡也有愛用酒精的長輩,沒必要過度譴責,而應該多理解、多溝通,讓他們認識到時代在發展,「常識」也會變化。擁抱這些變化,才能給寶寶更好的養育。

相關焦點

  • 孩子燙傷後因家長一個錯誤做法進了ICU!家長再忙也一定要看
    」災難來臨:二鍋頭治燙傷!2019年6月13日晚上10點多,上海市奉賢區。4歲的男孩童童餓了,看到媽媽剛煮好的米線,手舞足蹈的跑了過去。「譁啦」一聲,盛米線的碗被童童不小心碰翻了,熱氣騰騰的米線飛濺在童童手上胸前,童童疼的哇哇哭了起來。
  • 孩子燙傷後因這個愚蠢的做法進了ICU!家長再忙也要看看這篇文章,轉發可減少悲劇!
    4歲的男孩童童餓了,看到媽媽剛煮好的米線,手舞足蹈的跑了過去。「譁啦」一聲,盛米線的碗被童童不小心碰翻了,熱氣騰騰的米線飛濺在童童手上胸前,童童疼的哇哇哭了起來。二、二鍋頭治療燙傷童童被熱米線燙傷了,總燙傷面積有半個巴掌那個大,又紅又腫。童童爸爸看到後心急如焚,突然他想到一個「好主意」。
  • 1歲男寶燙傷後死亡,只因家長這個決定…燒燙傷用這些偏方,就是坑娃
    他「坐診」的地方,竟是在家中!不僅沒有急救措施,也沒有治療所必須有的、經過消毒的醫療環境!事發後,王某某已被控制,目前已提起訴訟。然而,再嚴厲的懲罰,也無法挽回孩子的性命了!其實類似的事情很多孩子燙傷後家長大多會踩這些坑▽燙傷後塗醬油、醋、蜂蜜?
  • 9歲男孩被後媽深二度燙傷:炎炎夏日,燙傷離你的孩子有多遠!
    01隨處可見的燙傷事故5月13日,有市民打來電話反映,呼和浩特市一名9歲男孩小雨(化名)遭後媽虐待,孩子雙手被開水燒的褪皮。隨後,記者跟進報導了解到,原來是小雨臉上有一點斑,後媽準備給他弄,讓他把手放進盆裡。小雨因為手上有三個傷口沒洗乾淨,就沒放。
  • 6歲女兒被開水嚴重燙傷,爸爸卻阻止送醫,醫生:爸爸是對的
    可是父母不可能時時刻刻都能夠照顧到孩子,因此總會發生各種意外,因此作為父母的你們,學會了哪些應對意外發生的專業急救知識了嗎?這可是有責任心的父母需要學習的必修課之一。女兒碰倒滾燙的湯水,爸爸專業的急救方式,讓大家都直言幸好六歲的孩子既放心又擔心他們的父母。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對什麼可以觸摸,什麼不能觸摸有了基本的理解。
  • 爸爸電飯煲煮麵條 開水燙傷了11個月大的孩子
    怕孩子手亂抓,護士用棉布綁著他手腳,拴在床的四角。看著兒子扭來扭去,哭哭停停,爸爸坐立不安。爸爸一邊跟我講事情經過,一邊不停回頭看兒子。  前天(5月12日)上午7點半,我用電飯煲煮麵條吃,整整一鍋熱開水,嗤嗤冒熱氣。我想加點青菜進去,就把兒子放在學步車裡,自己出去洗菜。
  • 4歲男童燙傷,因為家長一個荒唐做法進了ICU!醫生呼籲:千萬別再這樣...
    6月19日,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兒科學博士黃志恆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上講了這樣一個意外傷害案例這幾天引起了很多家長關注孩子燙傷後童童被熱米線燙傷了,總燙傷面積有半個巴掌那個大,又紅又腫。童童爸爸想到福建老家老人常說一個治療燙傷的土方非常靈,用酒敷可以消腫止痛,防止起泡。於是把家裡的一箱紅星二鍋頭搬了出來。童童媽媽把童童的上衣脫掉,童童爸爸把二鍋頭酒打開,一瓶瓶的澆在童童的皮膚上。
  • 燙傷撒鹽、抹牙膏、塗醬油、澆二鍋頭?多少孩子被「偏方」坑慘了
    可能燙傷時,很多人最常用的偏方是抹牙膏。牙膏中含有的薄荷成分,給人清涼舒爽的感覺。但是,如果用牙膏塗抹在燙傷患處,不但對治療沒有任何效果,還可能造成創面感染,並影響醫生對創面的觀察。據英媒近日報導,一名馬來西亞女子手被燙傷後,用牙膏塗抹傷處,結果整隻手迅速腫起來!
  • 3歲女兒開水燙傷,父母的「4個果斷」幫了娃,醫生稱讚做得對
    3歲女兒開水燙傷,父母的「4個果斷」幫了娃前幾天,3歲的瑤瑤溜進廚房,一眼沒看到,把桌子上一鍋熱湯弄翻了。聽見瑤瑤「哇」的一聲尖叫,媽媽趕緊衝到孩子身邊,發現她胸口一大片都被燙傷了。期間又讓爸爸找來剪刀,將孩子被燙部位的衣服剪開。發現傷口沒有出血,就用消毒紗布將傷口蓋好。雖然只有20多分鐘,好像過去了1個小時,孩子聲音都哭啞了。瑤瑤爸爸發動車子,夫妻倆果斷將孩子送往附近的醫院。到醫院後直接進了急診室。
  • 孩子燙傷,卻因為家長用「土方」進了ICU!再忙也一定要看看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兒科學博士黃志恆講了這樣一個意外傷害案例這幾天引起了很多家長關注孩子燙傷後,父親一瓶瓶澆二鍋頭童童被熱米線燙傷了,總燙傷面積有半個巴掌那個大,又紅又腫。童童爸爸想到福建老家老人常說一個治療燙傷的土方非常靈,用酒敷可以消腫止痛,防止起泡。於是把家裡的一箱紅星二鍋頭搬了出來。童童媽媽把童童的上衣脫掉,童童爸爸把二鍋頭酒打開,一瓶瓶的澆在童童的皮膚上。
  • 新疆阿克蘇:愛心接力燙傷男孩演繹大愛無疆民族情誼
    青河阿熱勒鄉肯莫依那克胡爾本村4歲的阿克葉德力·扎卡利亞在今年2月5日不慎掉入滾燙的羊油鍋裡,全身多處燙傷。而2歲的浩浩在5月7日不慎跌進開水鍋中嚴重燙傷。兩個孩子的遭遇深深牽動著社會各屆愛心人士的心。
  • 男孩遭燒傷 專家:燒燙傷謹記「衝脫泡蓋送」
    信息時報訊(記者 謝菁菁)兩年前,因為遭遇家中煤氣洩漏爆炸,4歲男孩軒軒全身被燒傷,尤其是面部,耳朵手臂等多處情況嚴重。在接受了多次植皮手術後,日前在廣州軒軒接受疤痕治療,據悉,接受了近一年的持續治療,軒軒因疤痕增生帶來的痛癢感已經被控制住。專家提醒,家庭消防勿忽視 燒燙傷謹記「衝脫泡蓋送」。
  • 河南4歲男孩坐進開水桶 致大面積燙傷
    29歲的張婷,10多年前從河南來到杭州打工,每天平凡而努力地想把生活過得更好。可5月25日的遭遇,一下傾覆了這個清貧家庭的天平:4歲的兒子墨墨(化名)一屁股坐進了滾燙的開水桶裡,全身65%以上大面積燙傷,連生殖器都被燙傷,緊急送進了浙江省兒童醫院。
  • 因為一個偏方,女寶燙傷後再受傷
    去年6月,廣東深圳一名3歲女童被燙傷,奶奶情急之下用偏方處理,用家裡存放的「二鍋頭」,將酒與水摻和後,為孩子燙傷處持續衝洗浸泡,泡完後還用蜂蜜塗抹孩子的創面.....這樣一波操作下來,孩子出現嘔吐、昏睡,送到醫院時,孩子被診斷為酒精中毒。
  • 6歲男孩被爸爸忘在車內,太陽暴曬3小時,打開車門發現意外驚喜
    6歲男孩被爸爸忘在車內,太陽暴曬3小時,打開車門後發現意外驚喜。也許是事情太過忙碌,等這個寶爸回過神來的時候已經過了三個小時,這時候他連冷汗都冒了出來,急急忙忙地往電梯跑然後下樓查看孩子的情況。6歲男孩被爸爸忘在車內,太陽暴曬3小時,打開車門後發現意外驚喜。
  • 英國兩歲男孩在廚房被開水燙傷,媽媽在場也阻止不了意外發生
    據外國媒體11月10日報導,在媽媽做飯時,斯塔福德郡一男孩在廚房玩耍不小心被9升開水燙傷。小道格半身三級燙傷這個剛剛開始學走路的孩子不小心絆倒了一個蔬菜蒸籠,裡面的開水全部潑到他的身體上,事故發生後,他被立刻送進了醫院搶救。在這次事故中,道格·多德臉部、頸部、胸部、手和腳都遭受了三級燙傷。
  • 男嬰被熱水燙傷!媽媽的急救連醫生都點讚!但當時奶奶爸爸都反對
    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男嬰被熱水燙傷!媽媽的急救連醫生都點讚!但當時奶奶爸爸都反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作為中興鵬月的獨生子,楊洋總是吃得好,用得好。小時候的小時候,小莉的婆婆一直在照顧孩子。今天早上,小莉的嶽母照常煮沸一鍋開水,得到了洋陽奶粉。奶粉吃完後,婆婆把陽陽帶到餐桌上餵養她,因為她知道嬰兒不小心把桌子上的沸水撞了下來,一大杯沸騰的水流了下來。
  • 被開水燙傷怎麼辦?牙膏和醬油都沒用,教你快速急救法
    孩子母親解釋,女兒彤彤被開水燙傷後,家人採用「土法」處理,將其泡在白酒桶裡20多分鐘,之後又在彤彤燙傷處塗上草藥水,結果發現孩子四肢冰涼、昏昏沉沉,呼喚沒有應答才趕忙送往醫院。4歲的童童盛米線時胸口被意外燙傷,其父想到老人的治燙傷土方,將二鍋頭澆在童童傷口上,結果導致童童昏迷不醒,被診斷為「1.急性酒精中毒;2.急性腦水腫;3.兩度燙傷;4.代謝性酸中毒」,住進了醫院ICU(重症監護室)。牙膏、醬油、酒精、貓毛……民間流傳的燒燙傷「土法」千奇百怪,然而這些偏方最後都成了受害者的痛。
  • 9歲男童雙手燙傷疑被繼母虐待 老師報警:有過4次
    呼和浩特市賽罕區的英華學校的老師反映稱,班中的9歲男孩小雨雙手嚴重燙傷後入院,她覺得燙傷的原因有些蹊蹺。小雨稱自己的手是被繼母弄傷的,當時他因抗拒洗手被繼母用70多度的水燙了手。記者從小雨的主治醫生那裡了解到,小雨的雙手屬於深二度燒傷,後期還需要康復治療。據了解小雨的繼母大約在2015年來到他們家, 小雨說爸爸工作忙,平時家裡就他和繼母,繼母經常打罵他。
  • 孩子被熱湯燙傷,奶奶的這兩個急救措施,讓醫生捏了把汗
    小孩子有了自己的自由就閒不住了,家長只要一不留神說不定孩子跑哪去浪了,而這種還算好的,但是生活總會有意外,總有家長照顧不周的時候,不小心讓孩子受到傷害。醫生都很無奈,告訴老人,燙傷第一時間最好是用涼水衝燙傷部位,千萬別相信一些牙膏醬油什麼的能治燙傷的傳聞,燙傷嚴重了什麼也不一定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