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牧場將如何傳承?答案可能是「用機器人」

2020-12-22 牧食記

有著一頭標誌性白髮的「老金」成了今年奶業大會上的紅人。

「老金」全名叫金德華,是上海希迪乳業公司的創始人。在第十屆中國奶業大會暨2019中國奶業展覽會於天津舉辦前夕,被定義為中國第一個成功商業化運營的機器人家庭牧場的希迪乳業,開始通過媒體報導進入大眾視野。

希迪牧場引進的擠奶機器人來自世界領先的牧場設備和解決方案供應商利拉伐(DeLaval)。亞洲區生產基地就位於天津的利拉伐亦在奶業大會開始的前一天,舉辦了一場基地對外開放日活動並隆重發布其最新一代擠奶機器人——利拉伐自願擠奶系統(VMS)V300。在發布會現場播放的視頻中現身說法並參與V300揭幕的「老金」,此後兩天則成了許多業內人士「圍追堵截」的對象,人們對於牧場自動化、智能化應用的熱情似乎一下子被點燃。

而無論臺上臺下,「老金」談得最多的便是擠奶機器人對於奶牛、員工和家庭的好處。「VMS除了對奶牛健康和牛奶質量有積極影響之外,更大的好處是節省人工、解放勞動力。」他還告訴《牧食記》,其出生於1987年、大學學習航空航天相關專業的兒子畢業以後便一起來管理牧場,剛開始時也不是很樂意,現在則挺喜歡這個工作,基本通過手機就可完成管理。「我想VMS牧場讓他看到了當奶農是可以不用那麼辛苦的。」

有著近30年歷史的希迪牧場距離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僅十餘公裡,目前共存欄約1500頭荷斯坦奶牛,是光明乳業的定點奶源供應商。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浦東,希迪亦時刻面臨著環保拆遷的巨大壓力,而憑藉著持續的投入和先進的管理,「老金」稱他們的牧場在當地已經是碩果僅存。

金德華(左)

千頭以上規模的牧場往往可以採用更為常見和經濟的轉盤式擠奶機,但考慮到人工的稀缺和管理的便捷,「老金」在幾年前決定引入擠奶機器人。他先後考察了歐洲的多個使用擠奶機器人的牧場及相關設備生產廠家,綜合考慮適應中國奶牛體型和乳房結構、機械臂套杯擺動幅度、套杯時間和準確率等因素,而最終選擇了利拉伐VMS系列,並計劃分四年時間逐步購入16臺擠奶機器人。

目前希迪牧場已有6臺VMS經典款機器人在運行,此次利拉伐在天津基地發布和在奶業大會上展出的兩臺V300亦已經被「老金」迅速買下。

「我堅信未來是機器人的世界,我希望把牧場作為家族事業傳承下去,一家人有更多的時間一起來享受生活。」他說,「我的牧場會越來越好,VMS正在幫我們實現。」

擠奶機的發展史

從發現牛奶這種「超級食物」,逐漸適應喝牛奶,到大規模飼養奶牛、獲取牛奶,再到通過技術的革新,最大限度提高奶牛單位產量,我們在喝奶的道路上,已經走過了幾千年的歷史。而在19世紀擠奶機發明以前,手工是擠奶的主要方式。時至今日,在印度等一些地區,手工擠奶依然普遍存在。

據利拉伐方面介紹,早期的擠奶機主要有兩種運作方式:一是模仿人手作用到乳頭的動作,通過機械給乳頭施加壓力擠奶;一是模仿小牛吮吸的動作,靠真空給乳頭施加壓力擠奶。前者的弊端包括不能適應不同大小的乳頭,並且有可能把部分牛奶擠壓回去,後者則往往會造成乳頭甚至整個乳房充血,損害奶牛健康和牛奶質量。

1917年,首個商業化的機械擠奶機The De Laval Milker 出現,其解決了機械擠奶的一系列問題,使規模化、高質量的奶牛飼養和牛奶生產成為了現實。該機器由紐西蘭奶農Norman John Daysh於1913年發明,此後利拉伐與Daysh共同對該擠奶機進行了改進,並為其申請了發明專利。The De Laval Milker 的成功之處在於其首創的真空泵和脈動對奶牛非常友好。時至今日,擠奶機的基本原理都沒有實質性的改變。

此後從提桶式擠奶機和小車機(第一代),到管道式擠奶機(第二代),到箱式、並列式和魚骨式擠奶機(第三代),再到轉盤式擠奶機(第四代),直至發展出了最新的全自動擠奶系統。而擠奶設備的迭代,並不一定意味著上一代的機器被完全取代,更多地是基於對歷代擠奶技術和設備優勢的創新和整合,使不同類型的牧場都能夠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設備。

作為擠奶機的開創者,利拉伐的VMS擠奶機器人商業化運營首秀,則是在1998年。20多年來,VMS亦經歷了四次迭代,從舒適、衛生、低運營成本不斷向迅速、精準、互聯邁進。2018年,最新的VMS V300面向全球發布,並在今年正式登陸中國。

在利拉伐看來,機器人擠奶的優勢可分別體現在人更高效、牧場管理更精準、奶牛更幸福這三個層面。如機器人牧場需要的是更高素質和水平的勞動力,牧場工作更多地由體力勞動轉換為商務管理。對奶牛來說,其可以保持自然、牛性化的節奏,吃好、睡好、擠好。通過飼餵方案的配合和擠奶需求的誘導,奶牛能夠自願擠奶,自主完成進食、休息、擠奶的全過程。

利拉伐高管團隊接受媒體採訪

據介紹,目前全球擠奶機器人的總數超過46,000臺,全球有約250萬頭奶牛在用機器人擠奶。在中國,擠奶機器人的數量尚不足20臺,且全部為利拉伐的產品。這些機器人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周邊牧場及機構。2008年汶川地震之後,利拉伐還向四川綿陽災區所在的一牧場捐贈了一臺VMS擠奶機器人。

對於國內擠奶機器人的寥寥可數,利拉伐中國與韓國市場區域副總裁沙雲飛解釋到,VMS進入中國的時間其實僅有幾年,但最重要的是與中國奶牛的養殖方式和產業方向密切相關,過去的若干年牧場都是往著規模化、大型化去發展,而這在一開始並不太適合機器人的大規模應用。事實上,美國的擠奶機器人應用比例也不高,這與其大型化牧場居多有關。

V300有何不同

隨著中國實施奶業振興行動的不斷深化,適度規模經營的家庭牧場開始得到積極發展。正是看到了這一新的產業方向,繼歐洲市場這一年來的大幅增長之後,利拉伐及時將其最新的VMS V300引進到了中國市場。

沙雲飛指出,除了國家鼓勵家庭農場的發展,注重數據化、精細化管理的農業4.0亦將推升對智能化設備的需求。此外,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在不斷升高,而養殖效率仍較為低下,一個工人能夠養殖的奶牛頭數大約在30-40頭,而國外通過VMS的應用,可使人均飼養頭數達到300-350頭,生產效率整整相差十倍。

沙雲飛

「現在(引進V300)應該是正當其時。」他說,「本來我們也可以選擇靜悄悄地用,但是我們覺得現在應該大聲地告訴牧場群體,我們這裡有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據介紹,VMS V300的設計以牧場面臨的高效生產、牧場盈利、食品安全和動物福利四大挑戰為核心,採用「智能電眼」、「暢淨奶流」、「智聯觸控」三項創新科技,可實現高達99%的藥浴準確率,並實現針對每個乳頭的精準覆蓋,節省藥浴液;同時採用真正的分乳區擠奶,根據每個乳區的不同情況提供智能的脈動和真空設置,避免過擠,並最大化產奶量。

以具備自我學習能力的「智能電眼」為例,在每一次擠奶過程中,其都會掃描並記住每頭奶牛乳房和乳頭的位置。每當一頭奶牛進來時,智能電眼都會預測奶牛獨特的乳房形態並進行相應的處理和位置調整,使套杯、準備、擠奶、藥浴噴霧和清潔等步驟可更快速、更準確且更高效地完成。由此帶來的結果是,奶牛非常安靜,且機械臂進行相關重複動作時非常溫柔、流暢。

與原來的擠奶機器人相比,VMS V300擠奶能力(單位機器人擠奶牛頭數)提高了10%,套杯時間縮短50%,套杯率高達99.8%,每天的擠奶總量可達到並超過3500千克,且管理更高效、運營成本更低。

奶業大會上展出的利拉伐VMS V300

「每臺機器人每天擠奶210次、服務70頭奶牛有望成為新標準。」利拉伐亞太區執行副總裁Johan Ledel指出。

除了高效擠奶外,V300還是一個完整的奶牛養殖系統,在保證動物福利和食品安全上也有出色表現。如通過在線體細胞檢測儀、牛群導航儀、帝波羅牧場管理系統的實時監測,可提早預警奶牛健康問題和牛奶質量問題,不合格的牛奶會即時分流。V300在全球多個牧場的實際使用案例也已經充分證明,它能夠幫助牧場降低奶牛(被動)淘汰比例,提高奶牛單產與終生產奶量,增加奶牛使用年限。

不只是家庭牧場

雖然最初是為服務存欄50-150頭成母牛的小型家庭牧場而生,擠奶機器人近年來已越來越多地為中型甚至大型牧場所採用。

美國調查研究機構Grand View Research 的報告顯示,該國擠奶機器人市場的規模在2014年和2015年分別為1.735億美元、1.856億美元,此後直至2025年對不同類型擠奶機器人的需求都將呈明顯上升趨勢。除了顯著擴大的牧場規模以外,上升的另一大主要原因在於擠奶機器人不僅可以實現擠奶自動化,還可實現牛群管理和牧場管理的自動化,幫助提高擠奶效率和頻率,節省人工,並能夠保障牛奶品質。

在中國,沙雲飛告訴《牧食記》,目前還沒有關於家庭牧場的明確定義,從新上項目來看,奶牛養殖規模從三五十頭到三五千頭不等,而主要奶品加工企業合作的牧場多在500頭左右的規模,「他們就很適合用到擠奶機器人」。

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教授在奶業大會期間的報告透露,我國存欄百頭以上的規模牧場在2008年的比例僅為19.5%,到2018年已增至62%,預計2020年將達到70%以上。去年荷斯坦奶牛存欄在1000頭以上的牧場總存欄數已達到225萬頭,佔到全國總量的45%左右。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VMS機器人牧場為智利的Ancali,該牧場使用64臺VMS擠奶機器人為5200餘頭奶牛擠奶,年奶產量達9500萬升。其目前正在引入新的8臺VMS擠奶機器人以及配套的牛群導航儀。

相關焦點

  • 智能化牧場長什麼樣?君樂寶國內首家機器人家庭牧場來了!
    7月26日,君樂寶全智能化未來家庭示範牧場在石家莊市贊皇縣開工建設,這是全國首家採用智能化全機器人養殖的家庭示範牧場。據媒體報導該項目由君樂寶與北京奧耐爾共同投資興建,本項目顛覆傳統牧場建設模式,打造全機器人飼餵擠奶、全智能化管理的世界一流智慧家庭示範牧場。
  • 中國第一個擠奶機器人落戶蒙牛澳亞示範牧場
    一個好消息在素有「中國乳都」之稱的呼和浩特不脛而走:中國第一個擠奶機器人走進蒙牛!  從手工到機器,從機器到機器人,擠奶方式的革命,生動地勾勒出了中國奶業的「螺旋式上升圖」。2004年12月2日,一個令神州乳界難忘的日子:中國擠奶史上第一次載入「機器人」的名字。  這臺機器人目前被安置在中國規模最大的單體牧場——蒙牛澳亞示範牧場。
  • 四平市君樂寶家庭牧場項目
    該項目主要利用君樂寶自有的專業技術人員、組織社會養殖及種植專家,搭建起君樂寶牧業綜合服務平臺,建立起牧業社會服務專家庫,同時將家庭牧場打造成為中小型家庭牧場的標杆與培訓、實踐基地。具有一定奶牛養殖和管理經驗的專業戶,可以通過適當土地流轉,少量僱工,接管或收購散戶或小區農戶的奶牛,進行適度規模養殖,不斷完善和統一牧場建設和管理,優化牛群結構,通過採用先進技術和設備,提升養殖效益,實現家庭收入與城鎮收入水平相當。其特點是飼料生產、飼養管理、擠奶等工藝完全由農戶家庭自行解決,並具備一定現代化和機械化技術水平。家庭式奶牛牧場很可能成為我國未來奶牛養殖的一種重要發展模式。
  • 濰坊坊子區玉泉窪生態牧場引進自動擠奶機器人,節省了人力提高了產...
    我們從5月15日開始訓練,利用『美食』將牛引導到擠奶區,通過半個月的訓練和引導,已有半數奶牛習慣了這種擠奶方式。」正在設備前觀察著擠奶情況和設備運行數據的遲先生告訴記者,這兩臺自動擠奶設備全名叫「萊力宇航A5擠奶機器人」,該牧場使用的這兩臺是國內安裝使用的第一批該款機器人,他是萊力公司的技術服務代表。會不會有奶牛因貪吃而頻繁地過來擠奶呢?
  • A2牛奶哪種好 澳牧用百年牧場經驗為自己積聚實力
    奶製品是現代家庭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大項目,是補給營養、提供能量的重要一環,在如何選擇好的純牛奶上,國民眼光與牛奶生產標準一直在提升。而在營養層面,A2牛奶則逐漸成為大眾對健康牛奶的追求,A2牛奶哪種好呢?近些年在傳統門店、線上網購平臺走紅的澳洲原裝進口品牌澳牧成為千萬中國家庭的新寵,真正以高端進口品質讓中國百姓放心。
  • 吳曉波參加尚流她生活APP上線稱機器人將成家庭標配
    一場看似遙遠、有些跨界且不符合傳統服飾行業常規調性的APP上線發布會背後,潛藏著一股對服裝行業來說極具顛覆性的產業推動力量:智能網際網路+、機器人,它將用另外一個未曾被注意到的方式去橫掃中國中產女主的消費觀,線上與線下的雙重整合,一種新的競爭方式將攪動這個市場。
  • 是雞肋還是家庭必需?石頭掃地機器人T7用事實告訴你答案!
    「你真的需要一臺掃地機器人嗎?」很早之前,我內心就誕生了這個非常糾結的疑問。作為一個科技行業從業者,我真切地知道「掃地機器人」絕對是目前市場上最火爆的智能硬體,也看到了不少同行者所給出的詳細體驗測評。如今,在我終於有機會上手石頭機器人T7最新旗艦之後,我想給出屬於我的真實答案。
  • 重塑機器人形態,這才是家庭自動化的未來樣貌?
    作為喊出了要重塑家庭自動化未來的初創公司,有哪些底氣和能力來進行創造和變革? 我們也試圖去找到一些答案。 Stretch不是要準備好進入家庭並開始洗碗和拿東西的消費機器人,而是Edsinger和Kemp希望在未來幾年為家庭自動化奠定基礎的研究平臺。
  • 智能化如何改變牧場未來?
    隨著數位化、智能化、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他們是如何幫助牧場應對挑戰,改變牧場的未來呢?那麼如何在保證盈利的基礎上提高奶牛長壽性,增加終生產奶量呢?牧場需要從兩個方面進行考慮和改善:①改善奶牛的飼養環境,加強管理,提高奶牛健康與福利,這種改變會為牧場立即帶來可觀的效益;②改變觀念,從犢牛開始打好長壽基礎,這種做法雖然不會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對牧場的影響是長久的。
  • 走進我區首個現代化生態家庭牧場
    經過14天的培訓,他不僅掌握了如何在高原種植草料的技能,還知道了通過科學「補飼」可以實現牧業提質增效。    2015年6月15日,一塊寫著「班戈縣尼瑪鄉吾前村高寒犛牛生態家庭牧場」的牌子掛在巴拉家門旁——巴拉通過流轉草場3895.28畝,組建起一家以犛牛育肥和奶製品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家庭牧場,這也是自治區第一個現代化生態家庭牧場。
  • 洪格爾巴特爾和聯合家庭生態牧場的故事
    早春三月,通遼市扎魯特旗巴雅爾吐胡碩鎮圖布信嘎查畢力根達來聯合家庭生態牧場的洪格爾巴特爾正在忙著接牛犢。「從春節到現在已經產了40多隻小牛犢,預計到夏天能產100多頭牛犢。等到10月左右,我們就將公牛犢全部賣掉,留下母牛犢。」
  • 「家庭服務機器人」到底該長什麼樣?
    但是絕大多數消費者可能並不認為他們購買的是「家庭服務機器人」,一位財經分析師兼科幻電影迷告訴「智能相對論」,「一句『I AM IRON MAN』 固化了多少人對於『機器人』的理解,當然也可能是『I will be back』 或者是那個藍胖子,但絕對不會是掃地機器人,雖然名字有機器人三個字,可消費者更願意將其看成是與微波爐、吸塵器一樣的家電產品,智能化是一方面,外觀也是一方面。」
  • 純牛奶如何為千家萬戶帶來新鮮品質 澳牧有的答案在這裡
    「純牛奶如何為千家萬戶帶來新鮮品質」這一業界普遍思考的問題,在原裝進口知名品牌澳牧這裡,已經給出了一份答卷。  作為澳洲原裝進口牛奶,澳牧一直堅持天然牧場、澳洲奶源生產標準、澳洲奶製品出口檢測標準進行生產加工,嚴格保證奶品的質量和新鮮高品質,為國內3-8歲兒童輸送天然純淨好牛奶。那麼,澳牧又是如何踐行為消費者提供新鮮純牛奶這一行業規範的呢?
  • 讓家庭機器人成標配,我們還需要等多久?
    但是絕大多數消費者可能並不認為他們購買的是「家庭服務機器人」,一位財經分析師兼科幻電影迷告訴「智能相對論」,「一句『I AM IRON MAN』 固化了多少人對於『機器人』的理解,當然也可能是『I will be back』 或者是那個藍胖子,但絕對不會是掃地機器人,雖然名字有機器人三個字,可消費者更願意將其看成是與微波爐、吸塵器一樣的家電產品,智能化是一方面,外觀也是一方面。」
  • 美素佳兒奶粉事件:優質奶粉,百年傳承
    如何給寶寶選擇奶粉,是家長們最頭疼的一件事。美素佳兒奶粉事件,優質奶粉,百年傳承。美素佳兒是荷蘭皇家菲仕蘭公司旗下的嬰幼兒奶粉品牌,擁有140多年的悠久歷史。其母公司荷蘭皇家菲仕蘭公司更是擁有荷蘭80%的牧場,農場主世代傳承,積累了豐富的畜牧經驗,以自然之道生產營養豐富的好奶,從源頭保證了奶粉的質量。美素佳兒怎麼樣?
  • 周怡星:智慧機器人創造家庭娛樂新體驗
    成都積木工坊,一個用智慧機器人的研發團隊,他們做的事情就是將幼兒教育與機器人技術相結合,用遊戲的方式啟迪孩子的智力。下面,讓我們看看這些機器人們能做什麼?演講人:周怡星, COO,成都積木工坊科技。  周怡星: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分享的題目是《智慧機器人創造家庭娛樂新體驗》,在分享開始之前我想用一段實際的智慧機器人的舞蹈讓大家親身感受一下智慧機器人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娛樂體驗。
  • 50年機器人學廚進化史:用大數據傳承美食記憶
    從1969年主要儲存家庭菜譜的電腦Honeywell 316, 2014年只會開發菜譜不會做菜的IBM Watson,或者是2018年自稱為「世界上第一家機器人餐廳」而只會拌沙拉的Spyce,直到2019年,一款名為Cloi Chefbot的廚藝機器人,通過相應機器學習算法和動作控制技術,使Cloi可以做出跟廚師一樣的動作,顧客將自己選好的麵條和食材放入碗中後,Cloi會將食材放入沸水中,待煮好後盛入碗中
  • 那些在春晚上熱舞的機器人,或將成為我們不可或缺的家庭成員之一
    優必選央視春晚項目總負責人李超和近 40 人的現場支持及研發團隊,用 50 多天就完成了原計劃半年完成的研發任務,讓機器人能夠根據音樂節奏配合舞蹈和隊列組合,這涉及到大量對通信、機器人續航、運動穩定性和表現力的要求。最終完成的效果證明除了帶來了精彩的節目,也證明這個 2015 年 8 月開始,歷時三年多的機器人 Walker 項目的重大進展。
  • 原生家庭家庭情緒傳承流程
    我們大多數人都覺得家庭的問題,只要是父母親,我們就有能力處理好。禮貌而言,我完全同意。但是,很多時候卻並非如此。比如說,因為父母親的家庭暴力,患抑鬱症的孩子並能讓父母親變成恩愛的夫妻,從而不需要抑鬱來引起父母親關注。就以其中一位家長為例,我們看看問題是如何傳承下去的。
  • 《牧場物語 橄欖鎮與希望的大地》採訪 開拓森林,打造自己的牧場
    此外,之前的設定中玩家從牧場走到城鎮常常是要一段距離的,本作為了讓大家的體驗更流暢,可以從牧場直接抵達城鎮。問:在本作中,除了系列中一直傳承下來的「種植」、「採掘」與「畜牧」等玩法以外,是否還存在著新的遊戲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