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China Earth Sci:史上最大生物滅絕與泛大陸聚合

2021-01-08 生物谷

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2.5億年前的泛大陸聚合引起了地球多圈層耦合變化以及地球表層環境的惡化,進而導致了古、中生代之交的生物大滅絕事件。

這篇名為「古、中生代之交生物大滅絕與泛大陸聚合」的研究論文發表於《中國科學:地球科學》2013年第10期,從圈層耦合的角度探討了泛大陸聚合與生物大滅絕的關係,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殷鴻福院士和宋海軍博士撰寫。

二疊紀末至三疊紀最初期(約2.5億年前),全球發生顯生宙最大的生物滅絕事件, 近95%的物種消失。 這次事件破壞了海洋和陸地的生態繫結構, 同時造成了陸地上的煤缺失、海洋中的礁缺失和矽缺失。是什麼原因導致如此規模的生物滅絕事件呢?對其成因與機理的探索已成為國際範圍內該領域研究中的一個熱點。

該研究表明,泛大陸聚合引起的地球多圈層耦合的劇烈全球變化與生物大滅絕關係緊密。泛大陸 (Pangaea) 約於二疊紀初形成,全盛時期是在晚二疊世至早三疊世。泛大陸意味著全球分散的大陸巖石圈匯聚為一,面積約近兩億平方公裡。這樣大的整體大陸巖石圈,其平均厚度顯著大於分散陸塊的平均厚度。根據均衡原理,大陸巖石圈愈厚,則其高出均衡面的部分愈大。與泛大陸相對應,當時全球海水匯聚為泛大洋 (Panthalassa),應遠較現代海洋更深。泛大陸與泛大洋的全盛時期,就是這樣一個高山深盆時期,它必然造成全球性的大海退並影響地球表層系統,特別是氣候。

泛大陸時期火山活動非常活躍,如西伯利亞的通古斯暗色巖、峨眉山玄武巖以及華南二疊-三疊紀之交的火山活動。這種全球規模的火山活動由地幔柱及板塊匯聚引起,可能與泛大陸的聚合有關。峨眉山玄武巖、西伯利亞暗色巖與中二疊世末和二疊紀-三疊紀之交兩次滅絕的時間耦合,它們之間有因果關係。火山爆發對生物滅絕的效應包括: 火山排入大氣中過量的二氧化碳、甲烷、二氧化氮、氰化物等,產生溫室效應,有毒氣體的汙染效應,破壞平流層的臭氧,導致紫外線輻射增強。

CO2 濃度升高導致全球增溫和缺氧事件、C 循環異常;海洋的物理化學異常(海水酸化,表層硫化事件,低硫酸鹽濃度,有機氮同位素異常)使海洋生物或者由於對缺氧和酸化的不適應而選擇性滅絕,或者由於高碳酸血症而死亡;大陸乾旱化及緯度風系取代季風氣候, 導致植被消亡,等等。

綜上,二疊紀-三疊紀之交的全球變化和生物大滅絕是地球各圈層相互作用的結果。地殼活動、大氣圈、水圈、沉積圈和生物圈 (包括各類生物自身演化的因素) 相互作用,從漸變到突變,集中爆發於2.5億年前。

圈層耦合關係是地球系統科學的重大問題,值得深入探討。從地球內部圈層到地球表層系統,再到生物演化,這一過程在時間上有延後性,在因果關係上有許多不確定性,還處於假說階段,需要更多的科學證據。(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推薦英文摘要: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DOI:10.1007/s11430-013-4624-3

Mass extinction and Pangea integration during the Paleozoic-Mesozoic transition

YIN HongFu*, SONG HaiJun

The greatest Phanerozoic mass extinction happened at the end-Permian to earliest Triassic. About 95% species, 82% genera, and more than half families became extinct, constituting the sole macro-mass extinction in geological history. This event not only caused the great extinction but also destroyed the 200 Myr-long Paleozoic marine ecosystem, prompted its transition to Mesozoic ecosystem, and induced coal gap on land as well as reef gap and chert gap in ocean. The biotic crisis during the Paleozoic-Mesozoic transition was a long process of co-evolution between geospheres and biosphere. The event sequence at the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PTB) reveals two-episodic pattern of rapidly deteriorating global changes and biotic mass extinction and the intim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The severe global changes coupling multiple geospheres may have affected the Pangea integration on the Earth's surface spheres, which include: the Pangea integration→enhanced mountain height and basin depth, changes of wind and ocean current systems; enhanced ocean basin depth→the greatest Phanerozoic regression at PTB, disappearance of epeiric seas and subsequent rapid transgression; the Pangea integration→thermal isolation effect of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and decrease of mid-ocean ridges→development of continental volcanism; two-episode volcanism causing LIPs of the Emeishan Basalt and the Siberian Trap (259-251 Ma)→global warming and mass extinction; continental aridification and replacement of monsoon system by latitudinal wind system→destruction of vegetation; enhanced weathering and CH4 emission→negative excursion of δ13C; mantle plume→crust doming→regression; possible relation between the Illawarra magnetic reversal and the PTB extinction, and so on. Mantle plume produced the Late Permian LIPs and mantle convection may have caused the process of the Pangea integration. Subduction, delamin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the earth's cool lithospheric material at the "D" layer of CMB started mantle plume by heat compensation and disturbed the outer core thermo-convection, and the latter in turn would generate the mid-Permian geomagnetic reversal. These core and mantle perturbations may have caused the Pangea integration and two successive LIPs in the Permian, and probably finally the mass extinction at the PTB.

相關焦點

  • SCI論文與sci會議論文的區別是什麼
    首先來說說會議論文,會議論文是在學術會議上宣讀的文章,與期刊論文最大的不同就是發表載體的不同,近些年,國內有不少作者選擇發表會議論文,會議論文比期刊論文發表相對容易一些,但爭議一直存在
  • 發表sci論文​_論文要求中sci索引是什麼意思​?
    發表sci論文_論文要求中sci索引是什麼意思?論文分為很多,總共來講可分為3種,一種是學歷論文,學術論文,還有職稱論文。sci論文發表,論文要求sci索引是什麼意思?論文要求sci索引是什麼意思?論文發表後會有相應的資料庫檢索,而要求sci索引,意味著該篇論文要找sci期刊發表,要被sci資料庫檢索。
  • SCI-Hub——免費下載收費的SCI文獻
    SCI-Hub簡介正確地址:http://www.sci-hub.cc/ 或科研人員查找國外SCI期刊文獻,永遠是頭疼問題。如果在校內網,並且學校圖書館購買了資料庫,下載全文還好。但是如果是公網,下載文獻的確是個問題。查找全文是個耐心的話,推薦一個下載文獻的好地方SCI-Hub,基本上可以下載到很多的全文。
  • scie和sci的區別
    scie和sci的區別是什麼?簡單說,scie是sci網絡版,也可以算是擴張版本,scie和sci的期刊有重合的期刊,也有不重合的期刊,二者很難說誰好誰不好,國內對二者幾乎也不做什麼區分了,很多領域中都是同等看待的。
  • sci幾區怎麼劃分
    sci幾區怎麼劃分?sci期刊是分區的,總共劃分了四個區,分別是一區、二區、三區和四區。但劃分分區的方法,分為了jcr分區和中科院分區,採用了不同的標準,具體怎麼劃分的,會在本文詳細介紹。首先,sci幾區按jcr劃分jcr分區根據影響因子(IF值),某一個學科的所有期刊都按照上一年的影響因子降序排列,然後平均4等分(各25%),分別是Q1,Q2,Q3,Q4。
  • sci出版周期
    sci收錄的期刊,在刊登投稿的文章後,通常要印刷出版。而一篇文章從投稿sci期刊到印刷出版,需要時間,這個時間我們稱之為出版周期。關於sci出版周期,並不是統一的,因期刊不同而異。首先,sci期刊不同,刊期也有不同。比如月刊,是一個月出版一次的,季刊,是一個季度出版一次的。
  • Sci收錄的中國期刊是英文還是中文
    那sci收錄的中國期刊是英文還是中文呢?許多作者以為被SCI收錄的中國期刊還是中文,因此會選擇在被sci收錄的中國期刊上投稿,這樣就不用翻譯了。其實不然,sci期刊收錄的中國期刊其所刊登的論文也是英文的。
  • 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
    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sci論文是國際學術界的頂尖論文。你說你的學術水平在某一領域達到國際水平,卻沒有sci論文來證明,是缺少說服力的,是很難得到學術界圈內人士認可的。足見,sci論文地位之高。國際核心論文,常見的就是sci論文。可以說,sci論文的級別比國內核心還要高。當然這並不代表,國內所有的科研機構,對sci論文認可度比國內核心高。但在國際舞臺上,國內核心論文,是不被認可的。sci論文它可以代表本專業在全球的最先進技術以及發展趨勢。凡是在sci期刊發表的論文,都屬於sci論文。
  • sci自引率是什麼
    本公眾號提供:sci論文,母語翻譯編審潤色、選刊投稿發表指導、課題申報服務。
  • sci期刊如何選擇
    投稿發表sci論文,可選擇的sci期刊範圍比較廣。不同的論文,不同的目的,選擇sci期刊的標準是不同的,一旦選錯,很難成功發表,或者發表了不被認可。可見,期刊選擇很重要。那麼,sci期刊如何選擇?首先,確定自身對sci期刊的需求發表的sci論文,可能是用來評職稱、畢業、展示科研成果,也可能是其他。不同的目的,面對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評職稱發表sci論文,sci期刊要達到職稱單位認可的標準,比如幾區、影響因子。作者在選擇sci期刊前,需要確認這些標準是什麼,從而圈定自己可選擇sci期刊的範圍。
  • sci一區論文發表難度大嗎
    sci期刊之間存在影響因子的差異,根據一定的標準,把每本sci期刊按照影響因子,對號入座相應的分區。不同的分區,對於論文要求高度不同,那發表的難度也不同。那麼,sci一區論文發表難度大嗎?當然大。sci期刊,是領域內級別比較高的期刊,能夠成功發表sci論文,代表了個人學術水平非常高,其認可度,要比國內的一些核心論文還要高,在發表難度上肯定低不了,否則無法保證發表論文的質量。總之,sci論文的發表難度非常大。
  • 一篇sci論文可以有幾個第一作者
    sci論文在學術界很有地位,成為sci論文的作者,尤其是第一作者,是一項極大的榮譽。但查閱sci文獻後發現,第一作者人數並不一樣,反而讓我們很困惑,不知道安排幾個第一作者是好。那麼,一篇sci論文可以有幾個第一作者?
  • ssci和sci的區別
    ssci和sci的區別是什麼?ssci和sci都是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研發的學術檢索系統,二者只有一個字母之差,看上去就密切關係,事實也的確如此,ssci和sci可以說是同等級別的檢索系統,在國內認可度非常之高,對於個人乃至對於國家科研水平的提升都有著重要意義。
  • sci論文發表流程
    發表sci論文,不知道流程是不行的,否則完成sci論文發表,要經過幾個步驟,每個步驟做什麼,要滿足什麼要求,準備什麼資料等,都無法理清思路,成為sci論文成功發表的阻礙。那麼,sci論文發表流程是什麼?
  • 如何使用SCIHUB免費下載SCI文獻(99%文獻可用)
    今天和大家介紹的網站就是大大有名的sci-hub  (網址:sci-hub.tw)sci-hub的創始人是哈薩克斯坦的一個女研究生,苦於自己太窮下不起論文,一言不合自己寫了一個網站,供全球科研工作者下載論文。到現在有800萬的用戶,3700萬的訪問,7000多萬次的下載。按照10美元一次下載計算,他為科研工作者節省了7億美元。
  • sci文章online什麼意思
    那麼,sci文章online什麼意思?是指sci論文在線發表,在線閱讀的意思。sci文章有online(電子版)和print(紙質版)兩版,兩者都會被sci收錄,沒什麼差別。sci論文一般是先online,而後才會見刊,中間的時間長短要看期刊的具體安排。一般來說,sci文章online以後會分配一個doi號,即在線發表了,別人就可以通過線上瀏覽該篇sci文章。sci文章online後了doi號,就算是成功發表了。但只是online狀態的sci文章是否被相關單位認可,還是要看具體單位的規定。
  • sci論文怎麼作圖
    圖形幾乎是每篇sci論文內容不可缺少的組成元素,更多人也意識到圖形在sci論文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但實際上,因為作圖水平有限,讓本來的加分項,成為了負分項。因而,解決sci論文作圖難題,備受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那麼,sci論文怎麼作圖?
  • sci怎麼看幾區
    sci期刊會是根據一定的標準,來劃分區,分別是一區、二區、三區和四區,每個區域都納入一定數量的期刊,作者發表論文所選擇的目標sci期刊在哪個分區,就稱為sci幾區論文。那麼,sci怎麼看幾區?首先,sci分區有兩種不同的劃分標準,分別是JCR分區和中科院分區。分區標準不同,導致同一本期刊,可能屬於JCR的一區,屬於中科院的二區。所以,在看sci是幾區之前,要先確認本單位認可哪個分區標準。其次,sci期刊目錄是確定的,相關單位會把這些期刊目錄,按照標準,劃分所屬的分區。
  • 怎麼看文章是不是sci
    發表的文章,要選擇期刊,期刊等級不同,文章等級也不同,可能是sci論文,也可能是其他,比如省級論文、國家級論文、國內核心論文等。可以說不是所有發表的文章,都是sci。那麼,怎麼看文章是不是sci?看文章是不是sci,可以有很多種方法,常用的主要是兩種,分別是web of science是不是查詢到,以及查詢文章發表期刊是不是sci期刊。首先,文章若是sci,我們可以登錄web of science網站去查詢,若能查詢到,則該文章是sci。
  • sci四區多少錢
    眾所周知,sci分了四個區,每個區的期刊影響力是有差異的。當sci期刊向作者收費時,往往會根據本期刊的影響力等實際情況來定價,影響力越大、地位越高,收費標準往往會越高。那麼,sci四區多少錢?發表sci期刊論文,要匹配目標sci期刊,期刊不同,花錢不同,有的作者不花錢,有的作者花錢,花錢多少上,沒有統一標準,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因而,在不確定是哪本sci四區期刊時,無法確定在該本期刊上發表sci論文要多少錢的。一般來說,需要花錢發表sci論文是萬元起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