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任後,加緊了與美國政府的「官方往來」,倚美「謀獨」。對於民進黨當局及臺灣分裂勢力主張的「臺獨」思想,臺媒12月23日發表評論文章稱,「臺獨」的戰爭風險太大,分裂勢力終究跨不過臺灣民心的防線。
據臺媒12月23日報導,臺灣在過去10多年以來,民意變化其實並不算大,穩定的藍綠兩大黨政治,以及維持兩岸現狀的目標。對於兩岸關係,臺灣社會更傾向於追求和平穩定。從臺灣戰略學會公布的民調數據顯示,90.4%的民眾認為兩岸關係應「和平相處」,4.4%的民眾認為應「停止交流」,2.6%的民眾認為應「對抗衝撞」。而蔡英文將817萬票解釋為民意希望兩岸走向衝突的觀點,事實上是錯誤的。因為政大選研中心調查數據中,立場裡偏向「臺獨」的比例,僅有三分之一左右,與蔡英文的得票率有多達3成的落差。所以臺灣的主流民意對兩岸關係的走向更偏於追求和平,而不是追求「謀獨」。
這項數據中包括許多主張「臺獨」的人,無論臺灣形勢如何變化,臺灣民眾的根本願景還是希望兩岸關係朝和平的趨勢發展。而從大數據檢視「民進黨」,關鍵詞「滲透」排在第15位,「兩岸」落在第53位,其餘皆是島內政治的標籤。時間段若往後移到蔡英文就任至今,「瘦肉精」跟「中天」與其關聯更為緊密。
另一方面,蔡英文當局的「臺獨」主張更多則是依託於美國的「撐腰」,美國總統川普執政後,加強對臺軍售、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聯合民進黨當局對抗大陸。這在美國參眾兩院12月22日通過2021財年撥款法案中就有體現,為支持「臺獨」,美國在該法案中增加了一項所謂的「臺灣保證法」,鼓吹對臺軍售常態化、支持臺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檢視國務院對臺交往準則。
該法案在參眾兩院通過後,將交給美國現任總統川普籤署生效。對於美國制定所謂的「臺灣保證法」,民進黨當局所謂外事主管部門及相關機構對美方更多的則是表示出「感謝」。這項法案一方面增加了民進黨「臺獨」主張的籌碼;另一方面便於美國在國際事務上為中國施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