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新聞
近期,建設銀行、中信銀行、郵儲銀行等多家銀行紛紛發布公告,將對異常帳戶進行清理,一些長期沒有交易且沒有資金的「睡眠帳戶」,以及同一客戶名下的超量帳戶,都將被銀行註銷。
中信銀行:自2021年1月8日開始,對帳戶餘額低於10元人民幣(含)以下以及截至每年10月底,帳戶連續兩年(含)以上未發生任何非結息交易的個人結算帳戶,將被限制交易。同一客戶在該行持有一百個及以上正常或未激活的個人結算帳戶,也將被限制交易。
建設銀行:將在2021年1月21日至2021年2月28日,對長期不使用的個人銀行帳戶進行銷戶清理,包括截至2020年10月31日,連續三年以上(含三年)未發生存現、取現、轉帳等主動交易,帳戶餘額為0,且無信用卡約定還款、個人貸款還款等籤約關係的借記卡、準貸記卡、活期存摺帳戶。金融社保卡、公積金卡、軍人保障卡等個人銀行帳戶不納入本次銷戶清理範圍。
郵政儲蓄銀行:將於2021年6月30日(含)前逐步分批對同一客戶名下個人結算帳戶超標準(即Ⅰ類戶1個、Ⅱ類戶5個、Ⅲ類戶5個)數量進行清理。
為何清理「睡眠帳戶」?部分銀行在公告中明確表示,清理行動是為了加強帳戶管理,防範電信詐騙風險。銀行卡販賣是當前電信網絡詐騙高發的主要原因之一。不法分子通過非正常手段購買、借用、租用他人的銀行帳戶從事非法交易,而這些睡眠帳戶無形中成為不法分子實施電信欺詐的重要工具,對社會和個人帶來極大危害。
對於不希望被凍結的銀行卡,中信銀行建議,客戶可在該行清理之前至網點進行身份核實,並發生任意金額動帳交易,以避免被清理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如不再需要使用該帳戶,請儘快辦理銷戶,根據政策要求,每位客戶最多保留四張借記卡。
豐石基金建議:個人用戶要有兩個意識。一是帳戶盤點意識,定期梳理個人名下帳戶及資產狀況,養成查帳記帳的良好習慣;二是風險管理意識,在密碼設置、帳戶登錄管理等方面加大保護措施,對冗餘帳戶及時註銷,以避免被不法利用的風險。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千萬不要出租、出售、出借自己的銀行卡或支付帳戶。
宏觀經濟
1、2020年新增信貸、社融規模雙雙增長
2020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34.86萬億元,比上年多9.19萬億元;其中,12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72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4821億元,預期2.18萬億元,前值2.13萬億元。2020年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284.83萬億元,同比增長13.3%。2020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9.63萬億元,同比多增2.82萬億元。其中,12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26萬億元,同比多增1170億元,預期增1.21萬億元,前值增1.43萬億元。2020年12月末,M2同比增長10.1%,增速比上月末低0.6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1.4個百分點;M1同比增長8.6%,增速比上月末低1.4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4.2個百分點;全年淨投放現金7125億元。
2、銀保監會印發《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監管評級暫行辦法》
宣告保險資管行業正式進入分類監管時代,監管部門將在市場準入、業務範圍、產品創新、現場檢查等方面採取差異化的監管措施。辦法明確,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監管評級結果分為A、B、C、D四類,監管評級最終得分在85分(含)以上為A類,70分(含)至85分為B類,60分(含)至70分為C類,低於60分為D類。
3、銀保監會:全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超15萬億元
記者12日從銀保監會獲悉,截至2020年12月末,全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超過15萬億元,同比增速超過30%。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銀保監會持續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強化普惠金融服務,加強監管考核,引導信貸資源精準投放,確保小微企業有效信貸供給持續增長。同時引導銀行優化信貸結構,加大對小微企業「首貸」「續貸」拓展力度,豐富信用貸款、中長期貸款等產品,更好地匹配小微企業的貸款方式和期限需求。
4、國家醫保局:動用醫保基金滾動結餘支付新冠肺炎疫苗費用
國家醫保局介紹,醫保支付新冠肺炎疫苗費用是應對特殊事件的特殊之舉。主要動用醫保基金滾存結餘,不影響當期醫保基金的收支,也不會影響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的待遇。
5、海南去年新增市場主體同比增長超三成
2020年是海南自貿港建設開局之年,海南市場主體增長迅速。記者從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去年海南新增市場主體31萬餘戶,同比增長30.86%,其中新增企業近15萬戶。據統計,去年海南新增市場主體31.02萬戶,同比增長30.86%。其中,新增企業14.9萬戶,同比增長113.71%;新增個體工商戶16萬餘戶。
6、2020胡潤世界500強:51家中企上榜
1月12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0胡潤世界500強》,列出了世界500強非國有企業,按照企業市值或估值進行排名。蘋果公司以14萬億人民幣價值成為世界上最值錢的企業,微軟、亞馬遜緊隨其後。中國公司方面,騰訊和阿里巴巴均進入世界前十名。榜單顯示,500強企業總價值327萬億元,相當於美國、中國、日本、德國、印度和英國全球六大經濟體GDP總和。美國以242家企業上榜排名第一,其次是中國51家,日本30家。
股市證券
1、兩市成交額連續八日破萬億創指跌1.6%,中字頭大漲
截至收盤,滬指跌0.27%,報3598.65點,成交額為5549億元;深成指跌0.61%,報15365.43點,成交額為6797億元;創指跌1.57%,報3130.30點,成交額為2249億元。盤面上,中字頭股票、航運概念板塊漲幅居前,證券、種植業等板塊跌幅居前。
2、首家外資全資控股支付機構誕生
1月12日消息,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國付寶股東近期發生變更,新增股東為PayPal旗下的美銀寶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美銀寶」),出資4285.72萬元,持股30%,而國富通信息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已不在國付寶股東之列。至此,PayPal通過子公司及孫公司已全資持有國付寶。而國付寶也成為首家外資全資控股的第三方支付機構。
房產樓市
1、北京和上海樓市2020年末出現翹尾行情
數據顯示,北京和上海兩大一線的樓市在2020年年末出現翹尾行情。具體來看,2020年12月,北京新房和二手房分別成交6681套和20944套,兩者均創下「317新政」以來的月度新高。另外,2020年上海新房與二手房成交量均創近4年新高,這同樣得益於12月的成交量的大幅增長。當月,上海二手住宅成交套數約為3.9萬套,環比增長20.3%,同比增長96.2%。
基金信託
1、34家百億私募在2020年累計調研3474次
私募排排網:2932家投資機構在2020年共計調研上市公司32183次,中小板個股最受關注,調研次數高達9786次,其次是創業板,獲調研8480次,科創板也獲得2767次調研。頭部私募機構是調研主力軍,34家百億私募在2020年累計調研3474次。淡水泉是年度「最勤奮」百億私募,在2020年調研次數達到304次,也是唯一調研次數在300次以上的私募機構。
2、中央層面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全面完成
記者12日從財政部了解到,截至2020年末,符合條件的中央企業和中央金融機構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工作全面完成,共劃轉93家中央企業和中央金融機構國有資本總額1.68萬億元。財政部表示,中央層面劃轉工作的全面完成,為促進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養老保險制度提供了有力保障,充分體現了國有企業全民所有,發展成果全民共享。
期貨債券
1、進出口銀行首次在中央結算公司以彈性招標方式成功發行金融債券
日前,進出口銀行首次在中央結算公司以彈性招標方式開展多券種金融債券發行,取得圓滿成功。此次發行的7隻金融債券涵蓋1、3、5、7、10年期等各期限品種,共計募集資金415.7億元人民幣,其中,基本發行規模350億元人民幣,上彈發行規模65.7億元人民幣,為全市場單周最大上彈規模。
2、去年以來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鋼廠業績承壓明顯
中證網:去年以來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鋼廠業績承壓明顯。鐵礦石價格暴漲傳導到鋼材價格存在時間差,對鋼廠造成較大困擾。業內稱,每噸螺紋鋼消耗1.6噸鐵礦石原材料。鐵礦石價格每噸上漲100元,螺紋鋼成本每噸至少要上漲150元。由於原料端缺乏定價權,需求端缺乏必要的粘性,我國鋼鐵產業鏈企業中,能夠將原材料價格波動完全轉移出去的僅佔少數。
國際消息
1、美聯儲上繳利潤額5年來首次增加
受降息和量化寬鬆等政策刺激,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2020年利潤增加,其向美國財政部上繳的利潤額5年來首次增加。美聯儲11日發布聲明說,2020年,美聯儲淨利潤達888億美元,較2019年增加333億美元;向美國財政部上繳利潤885億美元,較2019年增加336億美元;美聯儲向商業銀行支付的儲備金利息減少271億美元,與證券相關的利息支出減少53億美元。
2、全球最大對衝基金創始人:中國將成為世界金融中心
全球最大對衝基金橋水基金創始人雷·戴利奧日前表示,中國將成為世界金融中心。戴利奧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說,儘管目前中國的金融體系不如西方國家發達,但「中國已經擁有世界第二大資本市場,我認為中國最終將擁有世界金融中心地位。縱觀歷史,貿易大國最終都發展成為全球金融中心,並擁有全球儲備貨幣」。
3、希臘總理呼籲儘快落實歐盟恢復基金
正在葡萄牙訪問的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11日呼籲儘快向歐盟成員國發放恢復基金,以推動經濟復甦。歐盟2020年7月推出總規模逾1.8萬億歐元的經濟復甦計劃,其中包括7500億歐元恢復基金。同年12月,歐盟領導人就落實復甦計劃達成協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