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性侵話題的熱度一直居高不下。
先是「14歲女孩被48歲養父性侵」的案件,一直在持續發酵。
緊接著,演員賈靜雯也在採訪中爆出:
「5歲時,我在家附近的小公園玩滑梯,突然被一個變態男拽下來,拉到了旁邊的廁所」。
「幸虧堂哥在,跑過去把我拉了出來,後來媽媽告訴我,那是個變態男,經常對小朋友這樣……」
@《魯豫有約一日行》
看完真的驚出一身冷汗,原來在40年前,變態男就已經這麼猖狂了。
在「14歲女孩性侵案」曝光的這段時間,微博有一位叫「貼著創可貼的太史毛球」的女網友,也勇敢說出了自己的經歷。
7歲時,她被17歲的表哥,多次以「做遊戲」的名義性侵。
一直到12歲,她才明白當初發生了什麼……
然而,明白過來以後,她並不敢說出真相。
說出去,不僅沒有人相信,還會毀了自己和家庭的名聲。
像臺灣作家林奕含那樣,為了騙自己勇敢活下去,她也假裝愛上了性侵自己的人。
臺灣作家林奕含,因年幼被老師性侵,2017年自殺身亡
讓人吃驚的是,「貼著創可貼的太史毛球」曝光了自己的黑暗秘密後,很快收到了大量私信。
多達4萬多個女孩,把她當成了樹洞,跟她訴說自己同樣被性侵的血淚史。
她們分別被自己的表哥、繼父、乾爸、老師……多次性侵。
在當時,她們中年齡大的,不過十幾歲,年齡小的,只有四五歲。
現實總是太沉重。
每一個被性侵的女孩背後,都藏著一個哭泣的靈魂,那些童年秘密,是她們一輩子的噩夢。
有不少女孩,因此患上了抑鬱症、精神分裂症、性病……甚至自殘、自殺。
作為一個有女兒的媽媽,每次看到這樣的新聞和故事,心裡別提多難受。
養大一個女兒,實在太難了。
從出生到長大,再到結婚生子,媽媽一直在提心弔膽中度過。
擔心她受傷,擔心她被猥褻,擔心她被欺負,擔心她被欺騙……
當媽不易,當女孩的媽媽,更不易。
保護好我們的孩子,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缺乏性教育的不是孩子,是父母
大家都知道,文盲很可怕,但性盲,其實更可怕。
中國的大部分父母,都沒有給孩子普及性教育的意識,甚至是「談性色變」的。
你以為,缺乏性教育的是孩子?其實不是,是父母。
見過不少家庭,出現過這樣的對話。
「媽媽,我是從哪兒來的?」「河邊撿來的。」「媽媽,為什么女生和男生不一樣?」「沒事瞎觀察什麼!」「媽媽,我昨天看到你和爸爸抱在一起了……」「閉嘴,小孩子不準胡說八道!」
孩子的性啟蒙,就這樣在敷衍中被耽誤了。
許多父母在性教育這一課中曠了課,可他們卻以為,還沒開學。
看過一段真人視頻,主持人找了6個孩子,用棒棒糖和新衣服引誘他們脫衣服。
沒有接受過性教育過的孩子,毫不猶豫就脫了。
@人類實驗室
而接受過性教育的孩子,一直強調,要媽媽陪著才可以。
多麼可怕的差別。
你總是擔心性教育太早,可壞人,永遠不會嫌棄你的孩子小。
「女兒,你不需要太善良」
據數據統計,80%的性侵案,都是熟人作案。
表哥、養父、鄰居,爸媽的同事和朋友,學校的老師……
為什麼?
因為這些熟悉的人,最容易獲取孩子的信任。
在韓國電影《素媛》中,9歲的小女孩素媛,就是因為太善良、太相信人,才遭遇了侵害。
當醉酒大叔要求與她同打一把傘時,她完全可以拒絕,跑掉,可惜她沒有。
電影《素媛》
直到被傷害差點丟了性命,她始終都不知道自己錯哪兒了。
「明明是我幫助了別人,為什麼大家都說我錯了?」
記者採訪一個被老師性侵過的小女孩。
「爸爸媽媽有沒有告訴你,身體的一些部位,是別人不能碰的?」
「說過。」
「那為什麼會同意老師碰?」
「因為他們說,要聽老師的話,老師說的都是對的……」
多麼稚嫩而又讓人痛心的話。
壞人永遠不會把「壞」字寫在臉上,他們正是利用了孩子的單純、聽話、善良,掩蓋了自己的罪行。
所以,我們一定要教會孩子分清善惡,不要輕易相信媽媽以外的「熟人」。
早點讓孩子明白,人性,也有黑暗的一面。
女孩的三觀比五官更重要
4月11日,北大女生包麗去世了。
那個被男友精神虐待、侮辱、控制,最終自殺的女孩,昏迷半年後,終究還是還是沒有逃過命運的捉弄。
然而,鼓勵她自殺的男友牟某翰,沒有道歉,沒有認罪,至今沒有承擔任何責任。
@紅星新聞
不少人奇怪,孩子被騙,是因為年齡小,可受過高等教育的成年女性,怎麼也會被渣男騙?
答案很簡單,一是渣男的騙術太高明,二是被騙的女孩,從小受的家庭教育不健全。
14歲女孩父母分居,母親腿腳有問題,不得已把她送養,父親一直不聞不問。
包麗出事後,母親一直在處理相關事宜,父親從來沒有出現。
可想而知,這兩個女孩,都是在缺少父愛的家庭中長大的。
兒童犯罪心理學家說:90%以上的孩子出現心理問題,都跟父愛的缺失有關。
不被爸爸管教的男孩,性格暴躁易怒,更容易與人發生衝突,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不被爸爸寵愛的女孩,自卑、敏感、脆弱,一旦有男人對她好一點,立刻就跟著走。
從小沒有吃過糖的女孩,長大後即使知道糖有毒,也不捨得吐出來。
作家王東華先生說:「推動世界的手,是搖搖籃的手」。
父愛的理性和嚴格,母親的慈愛和溫柔,都是孩子成長中不可或缺的。
家和父母是一個孩子最初的世界模樣,父母給了孩子怎樣的三觀,孩子就會擁有怎樣的人生。
很多父母覺得,女孩子長得漂亮就有了優勢,但卻忽略了,三觀其實比五官更重要。
百分比去愛孩子,給她面對這個世界的勇氣和自信,教會她分辨是非善惡,教會她自立、自強、自尊、自愛……
這樣的女孩,才不會輕易被騙,才不容易走彎路。
養女兒,就要比養兒子狠一點
有人說,「養女方知世道險」,我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女兒,不讓她受傷害。
可你能保護她一時,能庇護她一世嗎?
與其保護她,不如教會她如何保護自己。
女人這一生,要經歷的,實在太多太多。
因為是女孩,不敢獨自走夜路,容易碰上壞人。戀愛結婚時,要擦亮眼睛,擔心遇到渣男。懷孕了,工作不能落下,怕遭遇職場歧視。生孩子,更是一隻腳踏進鬼門關。孩子生完了,要一邊工作一邊顧家,要不然會被婆家人嫌棄。教育孩子時,要有耐心,否則就會被指責不是合格的媽媽……
當女人遇到這些問題,做父母的除了教會她愛自己,保護自己,又能幫上多少忙呢?
身邊見過一些獨生女孩,從小嬌生慣養,沒受過什麼挫折。
成年以後,一旦遭遇失戀、失業、失婚等打擊,很容易想不開,走上絕路。
所以,養女兒,比養兒子,就要狠一點。
早一點讓她經歷挫折;早一點讓她看透人性;早一點讓她學會堅強;早一點讓她明白這個世界的規則。
作為一個二胎媽媽,我經常感嘆:
一個孩子,都要歷經多少劫難,才能平安長大?
一個媽媽,要付出多少心血,才能讓孩子安穩度過一生?
經常聽到有人說:還是生女孩好,不用給她買車買房。
其實這麼想就大錯特錯了,養女孩要付出的精力,遠比男孩更多。
無論是男孩女孩,父母與其給他存錢,買車買房,不如早點教會他,如何面對這個世界。
有光明的地方,就有黑暗,有正義的地方,就難免有邪惡。
願每一個可愛的寶貝兒,都能被善待,能平安長大。
部分素材來自:微博@貼著創可貼的太史毛球,韓國電影《素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