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水處理網訊:一、廠區概況
我們汙水處理廠主要是處理城市生活汙水,日處理量為3000 m3/d,其出水標準為一級A標。
二、工藝概況
我們汙水處理廠的處理工藝為AAO+MBR膜汙水處理工藝,其工藝流程圖如下:
三、除磷效果低
從運行到現在其他指標如COD、BOD5、總氮(TN)、氨氮(NH3)、SS和pH等日常重要指標均達標,唯獨只有總磷較難達標,需要靠大量的PAC才能達到出水指標,為降低物化階段藥劑的成本,提高公司利潤,故針對於總磷處理效果低問題進行分析並解決。
四、理論分析原因
1、溶解氧(DO)濃度
厭氧菌在厭氧或缺氧環境中將蛋白質、脂肪和糖類等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3類可快速降解的基質(Sbs),但是溶解氧(DO)大於0.2 mg/L時Sbs中的低級脂肪酸會被氧化。因缺少低級脂肪酸使得聚磷菌在厭氧條件下無法分解體內的多聚磷酸鹽將PO43-到環境中,從而導致部分聚磷菌到好氧階段無法充分吸收磷。
在好氧環境中,聚磷菌需要足夠的氧(DO>2 mg/L)分解有機體內的PHB和外部碳源,產生驅動力(pmf)將體外的PO43-輸送導體內合成ATP和核酸,並且可逆濃度梯度吸收PO43-合成細胞儲存物多聚磷酸鹽。
2、PAC投放不足
PAC除磷原理:Al(OH)3 + PO43-=AlPO4↓+H2O,當PAC不足時會影響降低除磷效果。
3、汙泥齡
廢水中磷的有效去除,必須依賴於排泥,因為聚磷菌在好氧段所吸附的大量磷如果不能通過排泥的方式將其脫離出系統的話,則磷始終在系統內,要麼繼續循環回流,要麼隨放流水排除系統。所以汙泥齡控制是必要的,有研究表明:當泥齡為30d時,除磷率可達40%;當泥齡為17d時,除磷率上升到50%;當泥齡降至5d時,除磷可高達87%。
4、系統水體的pH
除磷過程中pH的適宜範圍:6-8。因為水質的pH對很多的參數有著重大的影響,例如沉降性、PAC混凝效果、聚磷菌的生長等,這些都會影響除磷效果。
5、底物濃度
一般認為,較高BOD負荷可取得較好的除磷效果, 生物除磷的碳磷比低限是BOD/TP=20。另外,有機質的特性對除磷效果也有影響,低分子易降解的有機物誘導磷釋放的能力較強,磷的攝取量也較大;高分子難降解的有機物誘導磷釋放的能力較弱,磷的攝取量也較小。
6、NO3-和NO2-
NO3-和NO2-的存在會抑制聚磷菌的厭氧放磷過程,進而影響好氧聚磷的效果。NO3--N濃度<2 mg/L但COD/TKN>10時,NO3--N對生物除磷的影響就減弱了。
五、現場調查及分析原因
下面是進行的實驗測定的數據和圖片如下:
分析:
1、由pH可看出,其波動穩定切在允許範圍之內,所以可以排除。
2、由溶解氧數據和圖看出,其厭氧或缺氧階段溶解氧都大於0.2 mg/L,因此可以判斷這是總磷超標的一部分原因。
3、汙泥濃度過高,導致的SV30%高,因此可以判斷沒有排泥而導致的總磷超標。
4、對於PAC投放量、底物濃度、NO3-和NO2-不進行分析,①PAC投放量如果增加,與本次調試目的不符,②底物濃度(BOD5)測定時間過長, ③只要有厭氧和好氧加回流階段都會產生NO3-和NO2-所以不對此進行研究。
六、調試
由上述得出厭氧池和缺氧池溶解氧過高和汙泥濃度過高的而導致的總磷超標,對此分別進行調試;
1、溶解氧
厭氧池和缺氧池溶解氧偏高的原因為:池內推進器過快使誰的流速快增加波動可能使溶解氧增高,進水是高往低走如瀑布一樣接觸到空氣也可能使溶解氧增高,厭氧池和好氧池與好氧池的連通性也可能導致溶解氧的增高。
因此,調試水下推進器的速度,對於進水位置和水池的連通性較難更改,為此投放除氧劑降低溶解氧。
2、汙泥濃度
對此沒有什麼辦法,就是排泥。但是不能突然大幅度排泥,需要循序漸進。
這只是初步解決問題,治標不治本,還需要長期觀察。
原標題:原創|生物除磷TP超標的調試過程與思路!
投稿聯繫:0335-3030550 郵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