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司機發難:USB共模電感處加個電阻,你說電壓是高還是低?

2021-02-23 臥龍會IT技術

原創:臥龍會 關羽兄弟

|| 前言

前期和一個硬體女工程師討論過幾個問題,隨後分幾期將這些問題一一整理出來和大家一起探討分享。女工程師不等於女司機哦。

曾經剛畢業工作時候有幸遇到一個女工程師給我講過課,真的厲害,手機連接上程控精密電源,通過啟動階段幾段電流變化可以清晰的講出手機運行整個過程,對於手機主板的問題分析定位及維修判定真是受益良多。可惜學習時間有限加上自身上進心不夠,更深層次的知識沒有學習到。

希望大家後續碰到類似機會,要珍惜和抓住了。

|| 正文

某日,一女工程師問道:"關羽,還記不記得以前給我看的USB2.0握手過程"

我"老了,不記得了,記憶力下降的停不下來"

女工程師"我在電路上加了個電阻,你說那個電壓是高還是低"

我"我不知道你在電路那塊加電阻,電阻多大,怎樣加的"

女工程師"USB線上,加共模電感的位置"

我"相當於串在dp/dm線上?"

女工程師"兩次測量結果不一樣,我都凌亂了"

說的我都凌亂了,我理下記錄匯總下形成圖,再聊下去看不到細節我就瘋了。

請關注一下,感謝支持

簡單整理了下,就是usb 2.0 dp/dm上使用0.35Ω共模電感測試正常沒有問題,但是聽從EMC工程師給力推薦的4Ω共模電感就出現概率性的usb通訊低概率性出現異常,並且自己使用示波器測試出信號有明顯差別了。

R1、R2就是女工程師提到的等效共模電感,因為我們知識原理性分析,沒必要使用共模電感模型。當然如果做電磁電氣信號質量仿真,建議一定要使用共模電感相應S參數模型。

上圖也就是傳說中的usb 2.0上電建立連接,當然不全面,詳細的請參考usb 2.0 spec。

問題介紹

問題基本清楚了,就是使用不同共模電感有差異,至於引起的是電氣信號電平差別在那個階段。我們逐步慢慢分析吧!

原理性分析

USB 2.0,電流驅動型的。簡單等效畫個電路進行分析吧!

能不能實際測試下高速眼圖,說真的還真不能,沒有測試設備,看看就好。離了高大上的測試設備,有些活還得做,不能讓女工程師失望啊!

真實的USB連接建立,高速通訊相對來說還有點複雜。限於篇幅,沒法一一都講到,本文重在從共模電感在理想直流特性的影響來闡述兩種共模電感影響。原創微信公:臥龍會IT技術

分析仿真

4歐姆共模電感

Vp/Vm為HOST端測試,Vp1/Vm1為DEVICE端測試

0.35歐姆共模電感

Vp/Vm為HOST端測試,Vp1/Vm1為DEVICE端測試

實際上的波形類似下邊這種,當然這個仿真比較隨意和簡單,不嚴謹,仿真使用模型是直接拿來就用的。同樣也可以看出共模電感直流電阻差別對於信號波形影響。

直流電阻4.75歐姆的共模電感已經可以發現波形有明顯差別了哦,小姐姐多看看這個。

|| 總結

本文只是從簡單usb 2.0高速通信原理講解此處理論上差別,實際上這種共模電感直流電阻差別在高速通信中不是特別容易看到(應先更大的是共模電感截止頻率、100M阻抗、共模差模轉換及特性)。

主要差別會體現在建立連接幾個過程中J、K、SE0這部分有較明顯差別,為什麼此部分差別大,因為此部分和高速通信中端接、上拉、下拉之類有明顯差別。此部分大家可以詳細看usb 2.0 spec相關介紹。請加微信:shineware666

至於文中的共模電感是否使用正確了,這個因為牽扯範圍太大,但是接近4歐姆的直流電阻用在常見usb通訊中確實是有點不合適的,除非有其他目的通過軟體調整補償這部分差異。

此圖在手,從此再也不用發愁了。當然後續為了照顧的各位工程師對於共模電感選擇需要花費的時間,我們會逐步提供一系列常用高速接口共模電感選用指南。

從此不用再糾結啥共模電感的諸多指標,看的頭痛的,就按照大廠的推薦來。

原創:臥龍會 關羽兄弟

臥龍會,臥虎藏龍!電子行業高手匯聚。

相關焦點

  • 差分信號共模電壓ADC輸入電路設計
    新型的全差分放大器(FDA)可以控制輸出差分信號的共模電壓,而這個輸出共模電壓完全與輸入電壓無關。請記住,這是通過在ADC Vcm管腳上輸出特定電壓實現的,與輸入端信號鏈上的共模電壓完全無關。而從FDA輸出到ADC輸入端之間不可避免會有電壓降,這是由於線路上的等效阻抗造成的。
  • 濾波電容器共模電感和磁珠在EMC設計電路中作用及原理
    共模電感在製作時應滿足以下要求: 1)繞制在線圈磁芯上的導線要相互絕緣,以保證在瞬時過電壓作用下線圈的匝間不發生擊穿短路。 2)當線圈流過瞬時大電流時,磁芯不要出現飽和。 3)線圈中的磁芯應與線圈絕緣,以防止在瞬時過電壓作用下兩者之間發生擊穿。
  • 存在共模電壓時測量信號波形的正確方法
    究其原因,如圖1所示,可調電源對保護接地線PE實際上存在電容,以下稱為Ciso,而示波器探頭負端是接PE的,在高頻下,探頭負端→PE→Ciso→GND形成一條低阻抗通路。電路的Vo+和Vo-對GND都存在100kHz的電壓,無論探頭負端接Vo+或Vo-,都產生額外的電流通過探頭負端→PE→Ciso→GND,在電感的電阻和迴路電阻上產生熱量,使電源電流增大,另外並聯的低阻抗通道改變了驅動器的諧振狀態。所以並非是示波器的問題,而是不正確的測量方法導致。通常人們可能對隔離電源的理解有些誤區,認為是「完全隔離」的,往往只看到隔離的電阻而忽略了電抗。
  • 電流,電壓,電阻,電容和電感
    ***電壓***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必要條件,在電壓的驅動下才能形成電流,但電壓不是決定電流大小的因素(在高中的物理課上都講過,我就不贅述了);為了充分地理解電壓,我們來假設一個場景:假如此時你正站在一堵和你牆的旁邊,而你旁邊的牆上正好放著一塊大石頭,並且地上同時放著一塊石頭
  • 電巢學堂:從四個方面理解電阻、電感、電容產生的相位差
    電源正負兩端貯藏有電勢能(正負電荷),當電勢加在電阻兩端,電荷在電勢差作用下流動——形成了電流,其流動速度遠比無電勢差時的亂序自由運動快,在電阻或導體內碰撞產生的熱量也就更多。 正電荷從電勢高的一端進入電阻,負電荷從電勢低的一端進入電阻,二者在電阻內部進行中和作用。
  • 淺談電容電阻電感的選型標準
    對加工工藝要求越低。 3、選型實例 以STC15實戰項目MP2451電源圖說明: ①、考慮PCB板尺寸沒有要求,可能需要手工焊接,電阻選用常用0603封裝的; ②、R23與R24為反饋電阻,選用精度為1%的; ③、電阻功耗都比較小,沒有選擇更大封裝的尺寸。
  • 正弦交流電阻電感串聯電路中電壓與電流的計算
    單一元件正弦交流電路   在交流供電系統中,各種電器設備的作用雖然各不相同,但是從分析電路中的電壓、電流和能量轉換角度來看,除發電機是電源以外,其餘設備可歸納為三類元件:電阻元件、電感元件和電容元件。
  • 詳解消滅EMC的三大利器:電容器/電感/磁珠
    02 共模電感 由於EMC所面臨解決問題大多是共模幹擾,因此共模電感也是我們常用的有力元件之一。 鐵氧體材料通常在高頻情況下應用,因為在低頻時他們主要程電感特性,使得線上的損耗很小。在高頻情況下,他們主要呈電抗特性比並且隨頻率改變。實際應用中,鐵氧體材料是作為射頻電路的高頻衰減器使用的。 實際上,鐵氧體較好的等效於電阻以及電感的並聯,低頻下電阻被電感短路,高頻下電感阻抗變得相當高,以至於電流全部通過電阻。
  • 電感如何選?快來看史上最生動電感選取指南!
    直流阻抗要低,不能對電壓或有用信號產生較大影響;用於電源線的話,要考慮額定電壓和電流,滿足工作要求;通過測試確定共模幹擾的頻段,在該頻段內共模阻抗應該較高;差模阻抗要小,不能對差分信號的質量產生較大影響;考慮封裝尺寸,做兼容性設計。
  • 電阻和電感串聯的正弦交流電路中,電壓與電流的關係
    電爐不僅具備電阻還有一定的電感。電爐不僅具有電阻還有一定的電感。日光燈的整流器和電動機的線圈不僅具有電感還具有一定的電阻。所以我們在討論了純電阻、純電感和純電容的特殊電路之後,還需要進一步分析電阻和電感的串聯電路和有電容的並聯電路。在日光燈電路中,用萬用表交流檔測得燈管和整流器兩端的電壓各位UR和UL,如右圖所示。
  • 幾張圖帶你看懂電感的分類與讀法
    電感定義:是能夠把電能轉化為磁能而存儲起來的元件。電感(Inductor):通常用字母「L」表示電感的單位是亨利,簡稱亨,符號是H,常用的電感單位有亨(H)、毫亨(mH)、微法(μH),換算關係是:1H=1000mH;1mH=1000uH;電感在原理圖中的符號表示在實際電子產品應用中,根據電感「通直流,阻交流」的特性,在電路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濾除高頻幹擾信號。
  • 電阻、電感、電容的交流特性是什麼?
    好了,回顧了上述問題之後就可以進行以下學習了;電阻、電感、電容的差別之處在以下6個方面,我們逐一進行講解,對比。5.功率,等於電壓與電流的積,或者電流的平方與電阻的積,P=UI,單位瓦特(W),這個功率叫有功功率,就是實實在在的消耗了電能的功率,這是電阻特有的,它就是一個耗能元件;6.功率因數:我們知道功率因數就是電壓和電流相位差的餘弦,由於加在電阻上的電壓和電流同相,即相位差為零
  • 常見電感的符號和定義式
    空心電感 色環電感--由元器件生產廠家製成的固定電感,優點是感量固定,一般應用在小電流濾波中,電感使用不可以超出其額定電流,色環讀取參見電阻色環讀取方法,單位為uH 色環電感 磁芯電感--高頻化,小型化的產物,你很難相信一個拇指大的環形電感可以存儲10多瓦的功率(開關頻率越高其所能存儲的能量越多,但導磁材料的工作頻率是有限度的),一般應用在大電流濾波、電壓變換以及續流中
  • 電感選取技巧!
    電感,和電容、電阻一起,是電子學三大基本無源器件;電感的功能就是以磁場能的形式儲存電能量。如上圖所示,當恆定電流流過線圈時,根據右手螺旋定則,會形成一個圖示方向的靜磁場。而電感中流過交變電流,產生的磁場就是交變磁場,變化的磁場產生電場,線圈上就有感應電動勢,產生感應電流:以上就是楞次定律,最終效果就是電感會阻礙流過的電流產生變化,就是電感對交變電流呈高阻抗。
  • 什麼是差模電壓、共模電壓?
    道理很簡單:運放正常工作時兩輸入端是虛短的,單端輸入電壓範圍與共模輸入電壓範圍幾乎是一回事。對其它放大器,共模輸入電壓跟單端輸入電壓範圍就有區別了。例如對於儀放,差分輸入不是0,實際工作時的共模輸入電壓範圍就要小於單端輸入電壓範圍了。
  • 電源線的噪聲共模幹擾和差模幹擾優化設計
    共模扼流圈 當電路中的正常電流通過時,電流在同相位繞制的電感線圈中產生反向的磁場而相互抵消,此時正常信號電流主要受線圈電阻的影響(和少量因漏感造成的阻尼);當共模電流流過線圈時,由於共模電流的同向性,會在線圈類產生同向的磁場而增大線圈的阻抗,使線圈表現為高阻抗,產生較強的阻尼效果,以此衰減共模電流達到濾波的目的。
  • 大神帶你深刻認識差模電壓和共模電壓
    運放的共模輸入範圍:器件(運放、儀放……)保持正常放大功能(保持一定共模抑制比 CMRR)條件下允許的共模信號的範圍。顯然,不存在「某一端」上的共模電壓的問題。但「某一端」也一樣存在輸入電壓範圍問題。而且這個範圍等於共模輸入電壓範圍。道理很簡單:運放正常工作時兩輸入端是虛短的,單端輸入電壓範圍與共模輸入電壓範圍幾乎是一回事。
  • 無公式的證明:交流電下的電阻,電容,電感是如何工作的
    無論在電路原理還是電子電路中,電感 電容與電阻經常互不分家,它們一起工作,一起影響電路的方方面面,嚴謹優美的公式包含著它們深刻的工作原理,本篇從形象的語言入手,結合前面《一起了解電感在電路中的變化原理》一文,來深入分析它們各自與交流電連接時的工作特性。
  • 並聯電阻分流電感技術詳解
    H1捕獲實際電流波形(由ROUT1探測),E1捕獲並聯電阻的精確電壓及電感(由Rout探測),就像電流檢測放大器(20V電源有助於方便地偏置和縮放以同時查看輸出波形)。 您可能遇到不正確的正弦波波紋信號幅度和波形的問題。這裡建模的一個實例中,波紋信號太大,使人懷疑整個測量的準確性。電路圖中顯示了一個神秘的三角波,在並聯電阻附近,在我對電路進行仿真時才注意到。
  • 劉堅強電子元器件電路基礎,共模電感電路,電子電路,看懂電路圖
    共模電感電路概述大家知道,傳導幹擾在電路中傳輸的形式有兩種:一種是差模幹擾,一種是共模幹擾。差模幹擾傳輸在兩導線之間,共模幹擾傳輸在導線與地之間。通常,差模幹擾信號頻率低、幅度小,所造成的幹擾較小,一般用X2電容就可以將其濾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