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專業介紹:物理學類

2020-12-12 高考網

    一.輝煌的三十年代  

    清華大學物理系創建於1926年,首任系主任是著名的物理學家、偉大的物理教育家葉企蓀教授。葉企蓀教授畢業於清華學校,後留學美國,在哈佛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他測量的普朗克常數值被國際物理學界沿用16年之久。清華大學物理系第一屆畢業生裡面就有一位物理學界無人不知、無人不仰慕的前輩――王淦昌,王淦昌先生以其在實驗物理學上的精深造詣和一句「我願以身許國」的名言為全中國物理學家所銘記。清華大學物理系自1926年建立,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短短10年時間內,一舉發展成為中國物理學科研和教學的中心,那時候,位於清華大禮堂旁邊的科學館是全國有志於科學報國的優秀青年心目中的聖殿,中國物理學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年會就是1932年在這裡召開的。在梅貽琦校長和葉企蓀教授的努力下,清華物理系當時大師雲集,有堪稱中國引力理論始祖的周培源教授、有在康普頓效應中做出重要發現的吳有訓教授、有因為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錯誤判斷而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的趙忠堯教授。在短短10年內,從這裡走出了一大批物理學家和相關領域的著名學者。例如:王淦昌、王竹溪、彭桓武、錢三強、何澤慧、林家翹等。  

    在1999年國家表彰的23位「兩彈一星」元勳中,有7位是嚴格的清華大學物理系的畢業生(所謂嚴格,是不包含西南聯合大學),他們是:  

    ★王淦昌:192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  

    ★趙九章:193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  

    ★彭桓武:1935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  

    ★錢三強: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  

    ★王大珩: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  

    ★陳芳允:193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  

    ★周光召:195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  

    被周恩來總理所稱道的新中國科技的「三錢」中,就有兩位是這個期間清華物理系的畢業生,他們是:  

    ★錢偉長:1935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  

    ★錢三強: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  

    建國後,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首次遴選的22名物理類院士中,有17位是清華物理系這個時期的系友。   1926到1937年,這是清華物理教育史上的第一個春天。  

    二.聯大歲月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華北之大,容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被迫南遷,於次年在昆明組成西南聯合大學。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9名教授中,來自清華的教授有6名,理學院院長由清華大學物理系主任葉企蓀和吳有訓擔任。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以清華大學物理係為主力的西南聯大物理系培養了楊振寧、李政道、黃昆、鄧稼先、朱光亞等一大批傑出人材,走出了更多的物理學家,開出中國教育史上最絢麗的一朵奇葩。  

    世界著名物理學家、1957年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1938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1944年獲西南聯大清華研究院碩士學位,然後留學美國。楊振寧先生從8歲開始就在清華園長大,如今,作為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愛因斯坦講席榮休教授,楊振寧先生回到清華,成為清華物理系正式的一員,為清華物理系的重新崛起做出了巨大貢獻。  

    西南聯合大學是清華物理教育史上的第二個春天。  

    三.抗戰勝利  

    抗日戰爭結束後的1946年,清華大學物理系師生滿懷喜悅,重新回到魂牽夢繞的科學館,面對圖書資料等被日軍和國民黨反動派洗劫一空的不利局面,全系師生齊心協力,在葉企蓀先生的帶領下,迎來了清華物理教育史上的第三個春天。黃祖洽、周光召、李德平、何祚庥、唐孝威、蒲富恪、劉廣均和周本濂等一大批著名科學家就是這個時候走出來的。他們後來都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葉企蓀先生擔任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錢三強擔任系主任。這時候,清華大學物理系是當時優秀青年嚮往的聖殿。在中國物理學本科生中無人不曉得曾謹言教授,就是1949年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的。這一時期考入清華物理系求學並在日後學術生涯中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的著名科學家還有管惟炎、鄺宇平、黃勝年和黃潤乾等。  

    四.院校調整  

    但是好景不長。在建國伊始,蘇聯的教育模式必然成為我國學習的榜樣。盲目的學習蘇聯,使我國喪失了一大批非常有可能躋身世界一流的大學。1952年,全國進行了所謂的「院系調整」。清華大學物理系和原燕京大學物理系被撤銷,全體人馬併入北京大學,而北京大學改易校址,由原來的沙灘紅樓遷至原燕京大學校內。  

    清華大學物理系師生併入北京大學後,立刻成為建設新北京大學的主力。在當時調入北京大學的清華大學物理系教師中,有後來成為北京大學校長的周培源教授,有後來成為北京大學副校長的王竹溪教授。在北京大學物理系90周年慶典公布的五位宗師中,有葉企蓀、周培源、王竹溪三位先生是1952年從清華調入的。曾謹言等調入北京大學的學生後來成長為了北京大學物理系教學和科研的主力。彭桓武、周光召則是師生雙雙調入北京大學,成為北大引以為豪的著名校友。  

    五.艱苦歲月  

    清華大學物理系被撤銷後,清華人沒有放棄在物理學上的希望。學校保留了基礎物理學教研組、普通物理實驗室和一個核物理教研組。1956年,在國家兩彈一星事業的需要下,學校成立了工程物理系,這個系在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急需的人才的同時,也為日後清華大學物理系的復興儲備了大量人才。當時任工程物理系主任的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張禮教授後來在重建清華物理系理論物理學科的首位博士生導師,後來又擔任新清華大學物理系主任。  

    文化大革命後期,在周恩來總理「加強基礎研究」的指示下,清華大學舉辦了「固體物理碩士研修班」。從這個班裡走出了多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兩位清華大學物理系主任。原清華大學物理系主任、現清華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顧秉林教授,現清華大學物理系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教授,現清華大學物理系凝聚態物理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範守善教授都是從這個班裡走出來的,可以說,這是清華物理教育史上的第四個春天。  

    六.改革開放至今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的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成為時代發展的主流。在鄧小平同志有關教育的指示精神下,清華大學積極開展恢復物理系的籌備工作。1978年,工程物理系開始招收理論物理專業學生。  

    1984年,清華大學物理系正式恢復建系,聘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長、校友周光召院士擔任系主任。1949年考入清華物理系、200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的鄺宇平教授也於1984年調入清華大學物理系。當時,物理系沒有專門的系館,辦公設施分散於全校各處,被戲稱為「十三陵」。但是全系師生沒有由於艱苦的條件而退縮,積極學習,不斷派人到國外學習先進知識和經驗,迎接清華物理教育史上第五個春天的來臨。在這個期間,物理系的人才培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1988屆博士生歐陽鍾燦,後來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1987屆博士生龍桂魯,後來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現任清華大學高能物理與核物理研究所所長。1991年清華物理系被評為全國首批的兩個物理學基礎科學教學與研究人才培養基地之一。   1994年,王大中院士擔任清華大學校長。同年,顧秉林教授擔任清華大學物理系主任。王大中校長勵精圖治,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時間內,將清華大學由一個理工大學逐漸改變為學科完整的綜合性大學。物理系在顧秉林教授的帶領下,到1999年,已經和國內著名綜合大學物理系平起平坐,一舉甩掉了「應用物理系」的帽子,結束了綜合大學物理系開會都不請我們的時代。在短短十年內,清華物理系的人才引進和培養取得了歷史性成就。1997年,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院士李家明教授正式調入清華。1999年,全新的物理樓落成使用,顧秉林教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楊振寧教授正式加盟清華物理系。2000年,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院士陳難先教授、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院士李錫培教授、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院士王崇愈教授正式加盟清華大學物理系。2003年,物理系朱邦芬教授和鄺宇平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院士,範守善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院士。至此,清華大學物理系正式教授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9人,是全中國以院係為單位擁有正式(不含兼職)院士最多的系。  

    1997年,在楊振寧教授的支持下,清華大學成立了高等研究中心,加強清華大學在物理學方面的基礎研究,楊振寧教授任中心名譽主任。中心引進了一大批活躍在物理學前沿的著名物理學者。同時,為加強人才養,1998年,基礎科學班開始招生,其中第一和第二屆畢業生已經畢業,有一些已經活躍在物理學的前沿領域,例如曾蓓同學,在本科生時候就獲得了「清華十傑」稱號,研究生時又獲得了清華大學「學術新秀」稱號。  

    1988年全國重點學科評選中,由於清華大學當時是一所以工科為主的大學,在物理學方面沒有一個國家重點學科。清華物理人勵精圖治,在2002年全國重點學科評比中,一舉拿下三個國家重點學科,在專家通訊評議中,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排名第一,原子分子物理排名第一,凝聚態物理排名第二(並列)。從1988年重點學科評選的零結果到2002年的輝煌,清華物理人勵精圖治,一舉甩掉了「貧油國」的帽子,走在了中國高校的前列。  

    2003年,我系師生發表的SCI論文總數居全國高校物理系(院)第一名。  

    2004年,清華物理系聘請有「中國物理學新星」之稱的著名實驗物理學家、英國《自然》雜誌評選的20世紀21篇物理學最佳論文入選者潘建偉為講席教授,標誌著最前沿的物理學家對清華大學物理系的認可。  

    清華物理教育歷史上的第五個春天已經到來!  

    七.現狀  

    經過二十多年嘔心歷血的建設,清華大學物理系再次成為中國實力最強大的物理系之一。目前,全職教授中有楊振寧、李家明、王崇愚、李惕碚、陳難先、顧秉林、鄺宇平、朱邦芬、範守善等9位中國科學院院士,以及1名長江學者成就獎獲得者、3名長江特聘教授、3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名香港「求是」基金會傑出青年學者、2位國家「863計劃」專家組成員、1位「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首席科學家、1位教育部物理與天文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1位教育部物理與天文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兼非物理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以及4位教育部「名牌建設課程」負責人。目前,所有本科生課程均由教授講授。  

    清華物理系是教育部首批批准的按物理學一級學科培養學生的單位,擁有物理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以及凝聚態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光學、理論物理、聲學、等離子體物理和天體物理學等8個二級學科,其中「凝聚態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為國家重點學科。設有一個物理學博士後流動站,涵蓋物理學各個分支學科。  

    我系現有3個重點實驗室:原子分子納米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量子信息與測量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科技部新材料模擬設計實驗室;還有3個研究所:凝聚態物理研究所、原子分子物理與光物理研究所、高能物理與核物理研究所;3個跨學科的研究中心:原子分子納米科學研究中心、應用超導研究中心、天體物理中心;我系每年承擔國家和省部委的科研項目100多項,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項目)、國家高科技術計劃(863計劃)、國家重大研究計劃及國家重點攻關等重大科研項目十餘項。近年來,清華物理系教師多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及部委級科技獎,每年在國內外重要雜誌及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300餘篇,其中大多數是作為第一單位被SCI收錄的論文;國際上最權威的學術期刊,如《Science》《Nature》《Physical Review Letter》等也常有我系師生的論文發表。  

    1991年我系被國家教委批准為全國物理學科第一批兩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物理)」之一,1996年我系又首批被國家教委批准為國家「工科物理教學基地」,是全國唯一擁有兩個基地的單位。  

    目前,物理系師生正從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宏偉目標出發,制定物理學科建設的規劃以及理科學生的培養計劃,依託學校強大的理工科背景,發揮生源好的優勢,以培養高水平的基礎型和應用型物理人才為目標,在科學前沿和在國家建設的多個領域作出重要貢獻,努力建成世界一流的物理系,迎接挑戰,再度走向更大的輝煌。

     歡迎廣大有志青年報考清華大學物理系!物理系網址:http://166.111.26.11。

相關焦點

  • 物理學類專業信息及就業情況介紹
    下面來介紹物理學專業及就業情況。大學的物理專業學習,主要有三部分:基礎物理、近代物理和前沿物理。基礎物理主要課程為「五小力學」,是基於中學物理的延伸和系統化,分力學、光學、熱學、電磁學和原子物理學等基礎理論課以及基礎物理實驗。
  • 專業篇:物理學類專業解讀
    物理學類是一級學科 專業類別 地球物理學類:地球物理學專業培養具備堅實的數理基礎和較系統的地球物理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基本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初步的教學、研究能力
  • 2020中國物理學類一流專業排名
    2020中國物理學類一流專業排名 2020-08-07 18:12 來源:新東方網編輯整理 作者:
  • 2019大學專業排名 中國物理學類一流專業排名
    2019大學專業排名 中國物理學類一流專業排名 2019-07-29 01:04 來源:新東方網編輯整理 作者:
  • 2018中國大學物理學類專業排名
    2018中國大學物理學類專業排名   點擊進入》》2018中國大學排行榜(完整榜單)       》》 2018中國大學排行榜專題 中國大學物理學類哪些本科專業躋身
  • 清華大學最好的專業介紹
    清華大學 研究1型、工學第1名、管理學第1名   清華大學的前身是始建於1911年的清華學堂。1925年設立大學部。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是中國最優秀的大學,與北京大學同為國家優先發展的兩所大學,綜合類,研究1型。
  • 清華大學專業介紹:生物技術
    ―美國Ohio大學生物技術研究所、清華大學―香港浸會大學中藥現代化研究聯合實驗室等多個研究機構。    具有生物學一級學科博士授予權和博士後流動站。設有「生物物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3個博士學位專業;碩士學位專業除此之外還有「海洋生物學」。 「生物物理學」和「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是國家重點學科。    生物系擁有一支知名的
  • 物理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2010年工作會議在長春召開
    教育部高等學校物理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以下簡稱教指委)工作會議於2010年8月16日至8月20日在吉林大學召開。教指委主任委員朱邦芬院士、副主任委員田東平教授和金曉峰教授等來自全國28所高校的30位教指委委員出席了工作會議。
  • 論物理學和清華大學物理系
    >Abstract本文描述了作者關於物理學及其各領域的觀點,清華大學物理系概況,作者關於投身物理學領域的思考,並歡迎大家報考清華大學物理系。作為一個典型的基礎學科,其主要培養的當然是研究型人才,所以我以下主要介紹研究方向。(註:考慮到作者才上了一年大學,對物理學的認識必定停留在比較膚淺的層次,以下內容僅供參考,請客觀看待。)
  • 招生大類搶鮮看 | 清華大學計算機大類介紹
    ,即日起,「清小華」特推出「招生大類搶鮮看」欄目,帶大家在深度了解各大類的基礎上,把握清華大學人才培養的脈絡,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發展的專業領域,認識一個更好的清華。在2012年進行的教育部學科評估中,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以明顯優勢蟬聯全國第一,首次列入學科評估的軟體工程一級學科也位列全國第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配合美術學院建設的美術設計學科也獲得全國第一的優異成績。在U.S. News公布的2017年計算機學科專業排名中,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位列全球第2位,僅次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專業。
  • 中國物理學專業十大高校,清華大學非第一,上海交通大學才第五
    物理學,是研究自然現象的一門重要學科,我們大多數人從初中的時候就開始接觸物理,學習最簡單的物理原理,而當年更是有「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說法。高考中,物理專業並不是熱門專業,但仍然是很多學霸熱衷報考的專業。馬哥的初中同學就讀的就是清華大學物理專業的本碩博專業,現在一家科研單位供職,更是全班同學羨慕的對象。
  • 專業介紹——地球物理學
    地球物理學有諸多研究分支,包括:固體地球物理學,地球動力學,地震學,大地測量學,地熱學,地磁學 ,水文地理學,海洋學,氣象學,地核構造學,勘探地球物理學,比較行星學,大地構造物理學和大地天文學;研究內容包括地球內部結構,震源理論,地震波傳播理論,大陸地殼大尺度的特徵,諸如板塊俯衝帶和大洋中脊。
  • 全國高校招生專業介紹:應用物理學
    學科:理學   門類:物理學類   專業名稱:應用物理學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物理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能在物理學或相關的科學技術領域中從事科研、教學、技術開發和相關的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 說專業:理學類專業
    數學專業從總體上說是屬於基礎學科之一,深厚的數學功底往往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有了數學的基礎可以成為金融、計算機科技等部門的頂尖人才。目前國內排名前5的高校是: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下面具體介紹如下:1、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屬於基礎專業。
  • 2020校友會中國物理學類一流專業排名(5★以上)
    南京大學 5★ 中國一流專業 物理學 1 清華大學 8★ 世界一流專業 物理學
  • 2018大學物理學專業世界排名100強,清華大學僅位列36
    2018大學物理學專業世界排名100強,麻省理工高居榜首,清華大學位列36名。中國在物理基礎科學領域需要努力,奮起直追。從榜單來看,美國的大學在物理學專業方面有著絕對的實力。眾多美國大學進入百強榜。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專業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專業研究方向有4個領域,包括天文物理、原子,生物物理,凝聚態和等離子體物理、實驗核能和分子物理、理論核能和分子物理。其中,原子物理的研究方向中,BEC(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是一個主要方向。將近一半的faculty研究的方向與此有關。
  • 理學學科(基本專業一):應用物理學專業介紹
    理學學科(基本專業):數學類、物理學類、化學類、天文學類、地理科學類、大氣科學類、海洋科學類、地理物理學類、地質學類、生物科學類、心理學類、統計學類   物理學類:物理學、應用物理學、核物理   【應用物理學】
  • 2014年高考專業介紹與選擇指導:理學類專業解讀
    「理學」門類擁有16個專業類,即數學類、物理學類、化學類、天文學類、地理科學類、大氣科學類、海洋科學類、地球物理學類、地質學類、生物科學類、心理學類和統計學類,及其下設的28個本科專業。  理學類的高校排名  理學排名靠前的高校不同專業的發展上各具特色:北京大學的數學、物理學、化學、大氣科學、生物科學、地球物理學和心理學等諸多專業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在辦學理念上追求教學與科研並重,理論與應用並舉,其理學門類發展均衡而強勢,是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理學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南京大學天文學系是目前全國高校中歷史最悠久、培養人才最多的天文學專業院系之一
  • 清華大學2020年招生專業類及規模微調 新增計算機與金融雙學士學位...
    近日,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餘瀟瀟做客新華訪談,介紹了清華大學2020年招生政策變化及新增專業相關情況。  清華大學共有16個專業類面向高考統招招生  專業方向及招生規模略有調整  餘瀟瀟介紹,2020年,清華大學高考統招計劃整體政策比較穩定,將繼續實施並完善大類招生、培養和管理改革,共有16個招生大類面向高考統招招生
  • 2020高考志願填報專業選擇之-物理學
    說到高考專業,好像很久遠以前的事情了,我大概20多年前考進了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就讀微電子學專業。現在我的研究領域是利用集成電路實現量子計算,這是一個以物理學為基礎的,跟其他像信息化、微電子學、微波工程等等不同學科交叉的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