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曾說:
「Costco只是沒有來到中國內地,如果它來了,內地現在的零售業全部會死光。」
然後,Costco真的來了,帶來的盛況也是前所未有的。
首天開業因門店超負荷而不得不暫停營業。人太多,而暫停營業。此情此景,不由讓諸多零售人夢回大賣場最為興盛的年代,Costco的商業模式,似乎也成為身處零售寒冬的國內業內人士尋求出路的救命稻草。
其實,對於化妝品店經營而言,Costco的很多特質,都能給予一定的借鑑。
1.Costco不靠賣貨靠賣會員
別的零售商都是靠賣貨賺差價掙錢,而Costco偏偏不走尋常路,它靠賣會員掙錢,以會員年費作為核心收入來源。
Costco創新性地採取了「買票入場」的方式,也就是說用戶需要提前支付會員費(正式價格299元)成為會員。不是會員,你連他家的門都進不去。
據了解,Costco面向美國、加拿大地區的會員費為60美元/年,面向中國大陸地區的會員費則為299元/年,每年僅會員費收入便約在20多億美元。
數據顯示,COSTCO 2018 財年全年商品銷售營收為 1384.34 億美元,佔總體營收 97.78%,會員費營收為 31.42 億美元,佔總體營收 2.22%;最終歸屬於 COSTCO 的淨利潤為 31.34 億美元,略低於會員費營收。
龐大的收益基於龐大的會員基數。截至2018年,Costco已有門店762家,會員總數達9430萬人。高達80%~90%的續費率,使得會員費收益具備極強的可持續性。
從會員積累程度來看,化妝品的很難複製Costco這種主要靠收費會員制盈利的模式。但是,化妝品店確實可以對收費會員制進行一些借鑑性思考,作為主營業務的補充。
通常情況下,辦理會員的人都是有一定需求,Costco通過收費會員制所獲取的會員人群都是對超市有一定需求的人,精準度很高。同理可得,化妝品店如果想獲得更多精準的目標用戶,收費會員制就是個不錯的嘗試。
此外,傳統的打折在品牌形象上存在一定的折損。但如果轉換成收費會員制,入會的會員能享受普通人群無法享受的福利,既增強了會員的粘性,也會店裡的產品的溢價得到了突破口。
2.高性價比,減輕對利差盈利的依賴
「不靠賣貨賺錢」這一點,也是Costco值得化妝品店去深思的板塊。
Costco能夠來到中國的第一天就能吸引眾多消費者爆買,就在於高性價比。
比官方指導零售價還便宜1元的飛天茅臺,同款比天貓旗艦店低1100元的MCM的棕色印花雙肩包,919.9元限購1瓶的52度五糧液,799.9元瀘州老窖國窖,都是吸引消費者入店的原因。
據官方透露,Costco非食品類的百貨商品價格,低於市場價30%到60%,食品類則低10%到20%。
從此看來,商品利潤並不是Costco賴以生存的關鍵,豐厚的會員費收入,完全能夠支撐它在保證商品低價高質上做很多投入。
但是,傳統的中國的化妝品店主要是靠渠道紅利、消費紅利發展起來,賺取的是主銷商品進銷上的差價。
如果化妝品也像Costco一樣,將這些主銷品轉換為0毛利、低毛利商品,是個致命的打擊。
然而,想要做到這一點也不難。只要化妝品店能減輕對利差盈利模式的依賴。
選品、運營、教育、服務等,都是化妝品店需考慮的方面。其中,尤以選品最為重要。
一要緊跟消費者需求,去挖掘一些化妝品細分品類;
二要去整合一些專業性、服務性、功能性、體驗性、差異性較強的產品,培育一些滲透率低的小眾商品。
比如一些二三線的進口品,一些高性價比的新銳品牌等,都是值得關注的對象。
比起主流性渠道品牌,這些產品是自帶高性價比屬性的。
3.一加一的服務體驗提升附加值
其實依小編看,會員制、性價比高還不算是Costco最吸引人的特點。
讓人膜拜的,還是他們一加一的服務。加油、餐飲、換輪胎等等一系列服務,價格都遠低於非會員。
但是,最吸引人的還是其非常人性化的退貨政策。
據了解,Costco可接受任何理由的退貨申請,即便是吃過用過的商品,只要不滿意,可隨時進行退貨。小編想,很多傳統超市都難以做到。
當然,化妝品店照搬Costco的服務是不切實際的。
但在為顧客提供便利性、更為舒適方便的購物環境上,確實可以下一些功夫。
在試用、化妝、簡單護理等普通服務下,適當推出一些更能抓住顧客多樣化需求、具備個性化差異化特徵的服務,有利於維護客戶對化妝品店的新鮮感及粘性。
無論是經營模式、產品、服務,抑或是其他方面,Costco都有很多值得化妝品店借鑑的地方。
但是,借鑑的同時,化妝品店也得結合自身的發展地位及理念,在不背離原初衷的基礎上,從經營模式、產品、服務等各個方面進行改革及優化。總而言之,學習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化妝品店經營者,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那一種。
ps: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