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2019年中國進出口、出口、進口規模均創歷史新高

2020-12-10 中國新聞網

資料圖:圖為廈門東渡港。 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中新網1月15日電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就2019年全年中國對外貿易情況做介紹,2019年,中國全年進出口總額31.54萬億元人民幣,增長3.4%,進出口、出口、進口規模均創歷史新高。

該負責人指出,2019年,中國全年進出口總額31.54萬億元人民幣,增長3.4%。其中,出口17.23萬億元,增長5.0%,進口14.31萬億元,增長1.6%,進出口、出口、進口規模均創歷史新高。需要指出的是,中國出口佔國際市場份額穩步提升,根據世貿組織最新統計,前三季度,我出口增速較全球高2.8個百分點,國際市場份額較2018年提高0.3個百分點至13.1%。

同時,國際市場布局明顯優化,與「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增長10.8%,佔比提高2個百分點至29.4%。對歐盟、東協、拉美、非洲進出口分別增長8%、14.1%、8%和6.8%。國內區域布局更加合理,中西部地區出口佔比18.3%。其中,加工貿易出口中西部佔比近23%,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取得積極成效。商品結構不斷升級,機電產品出口佔比達58.4%,集成電路、汽車整車等高質量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出口分別增長25.3%和8.2%。一般貿易貢獻增強,出口佔比提高1.5個百分點至57.8%,增強了產業鏈價值和貿易競爭力。各類經營主體活力充沛,外資企業進出口佔比39.9%,持續擔當骨幹力量;民營企業進出口佔比43.3%,成為外貿發展新主力。

此外,科技創新、制度創新、模式和業態創新不斷強化,新業態新模式成為外貿增長新動能。新設跨境電商綜試區24個,跨境電商零售和市場採購貿易出口佔比達3.5%,海外倉數量超1000個,先行先試8個加工貿易保稅維修項目,支持10個省市開展二手車出口試點並實現批量出口。外貿對產業升級引領促進作用更加突出,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持續創新,自主開拓多元化市場能力明顯增強,國際競爭力持續提升。

作為「三駕馬車」之一,外貿為穩增長大局提供了強勁動力。前三季度,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對GDP增長貢獻率達19.6%。外貿帶動就業人數約1.8億人,進口環節稅收貢獻11.6%的全國稅收總收入。貨物貿易順差4215.1億美元,增長19.8%,是經常帳戶順差的重要來源,有力保障了國際收支平衡。擴大進口促進了全球範圍資源合理配置,優化了國內供給體系,提升了出口產品和服務水平,滿足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最後,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連續11年成為全球第二大進口市場,進口額佔世界進口總額的10%以上。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中國進口貢獻全球進口增量的六分之一,是全球經濟復甦的助推器和穩定器。同時,對外貿易快速發展促進了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融合,中國已經是1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貿易夥伴,與世界各國經貿聯繫和互利往來越來越密切,在全球經濟治理和多雙邊經貿合作中發揮作用越來越重要。

相關焦點

  • 2018年我國外貿進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
    2018年我國外貿進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有望繼續保持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海關總署1月14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進出口總值再創新高,超過30萬億元,比2017年的歷史高位多2.7萬億元,有望繼續保持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
  • 商務部:我國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
    【簡介】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8日接受採訪時表示,前11個月,以美元計,我國進出口4.17萬億美元,增長0.6%,增速首次轉正。並且,在我國外貿規模進一步擴大的同時國際市場份額也進一步提升。
  • 前11個月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 中國外貿切實發揮全球穩定器作用
     新華社12月11日報導:中國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外貿進出口從6月份起已連續6個月實現正增長。前11個月,中國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總額達29.04萬億元,同比增長1.8%。中國外貿持續向好、加速增長,主要得益於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與活力,也有助於暢通全球供應鏈,有效推動全球化、自由貿易和全球經濟復甦,切實發揮全球穩定器的作用。
  • 海關總署:2020年全年我國進出口、出口總值雙雙創歷史新高
    原標題:海關總署:2020年全年我國進出口、出口總值雙雙創歷史新高   國新辦今天舉行2020年全年進出口情況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在會上介紹
  • 【前11個月中國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中國商務部外貿司司長...
    2020-12-08 10:50:28來源:FX168 【前11個月中國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中國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8日表示,前11個月,中國進出口總額29.04萬億元人民幣,增長1.8%。
  • 2018年中國進出口總額首超30萬億元 創歷史新高
    新京報快訊(記者 許雯)國新辦今日(1月21日)就2018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發布會上介紹,2018年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05050億元,比上年增長9.7%;貿易總量首次超過30萬億元,創歷史新高。對美國進出口增長5.7%。
  • 2018年中國進出口總額超30萬億元 對美貿易順差再創歷史新高
    1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介紹2018年全年進出口情況。 李魁文表示,2018年,中國進出口總值高達4.62萬億美元,以人民幣計超過30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其中,進口額首次突破2萬億美元,出口額接近2.5萬億美元。中新社稱,在保護主義抬頭、經貿摩擦持續情況下,這一成績遠超市場預期。
  • 商務部:我國進口佔全球份額上升0.8個百分點
    商務部外貿司8日表示,今年以來,我國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外貿產業創新能力持續增強,為推動世界經濟貿易復甦作出重要貢獻。 上述負責人還表示,我國以實際行動深化疫情防控國際合作,盡己所能向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防疫物資,並積極主動擴大進口,我國進口佔全球份額上升0.8個百分點,為世界經濟貿易合作注入活力。
  • 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創歷史新高
    此外,2020年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創歷史新高。商務部將舉辦全國性線上專題培訓班,系統介紹貨物、服務、投資、規則、原產地規則、海關便利化等協定相關內容,協助地方、行業中介組織、企業全面熟悉規則,努力在市場競爭中拓展合作發展空間。根據海關統計,2020年,我國對其他14個RCEP成員國進出口總值10.2萬億元,增長了3.5%,佔同期我國進出口總值的31.7%。其中,出口4.83萬億元,增長5%;進口5.37萬億元,增長2.2%。
  • 2020中國外貿再創歷史新高!
    海關總署14日發布數據,2020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2.16萬億元人民幣,比2019年增長1.9%。其中,出口17.93萬億元,增長4%;進口14.23萬億元,下降0.7%;貿易順差3.7萬億元,增加27.4%。
  • ...華龍兩江評: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 逆勢而上凸顯外貿強勁韌性
    日前,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商務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對外貿易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相關情況,並就熱點問題答記者問。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各地各部門統籌疫情防控和穩外貿工作,取得積極成效,進出口回穩向好、好於預期。1-10月,中國進出口總額達25.9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
  • 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談2019年全年我國對外貿易情況
    2019年以來,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商務部會同各部門、各地方堅決貫徹穩外貿工作部署,完善政策措施,推進貿易結構優化,培育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積極主動擴大進口,穩步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各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 每經記者廣交會現場專訪商務部研究院外貿所所長梁明:中國商品需...
    作為中國對外貿易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儘管中美貿易摩擦升溫跡象明顯,本屆廣交會仍然吸引來自34個國家和地區的636家企業參展,比上屆增加19家。一年多來,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有愈演愈烈之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0月8日宣布,下調今明兩年世界經濟增速預期。而在另一方面,我國前三季度外貿數據卻格外亮眼,9月份進出口額還創下歷史新高。如何理性看待今年前三季度的外貿數據?
  • 蚌埠市11月份進出口總值增長77.2%!創2019年以來單月新高
    近年來,企業充分利用B保保稅倉儲的功能,進口貨物先存儲在區內,實現隨取隨用。為保障通關業務高效運營,蚌埠海關立足實際,通過制度創新,優化海關監管服務,讓企業得到實實在在的便利和實惠。據統計,今年1月至11月,全市實現進出口總值120.7億元,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19.6%。其中,出口55.7億元,增長24.5%;進口65億元,增長15.7%。
  • 沙鋼國貿公司入選2019年中國外貿200強名單
    4月23日,《中國海關》雜誌發布2019年中國外貿200強榜單與進出口額。江蘇沙鋼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以154.4億元的進口額和80.3億元的出口額入選2019年中國外貿企業200強名單。江蘇沙鋼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依託年吞吐能力1.2億噸的貨主碼頭,憑藉快速的決策反應、規範的管理管控、創新的運營模式,進出口貿易涉及的國家和地區超90個,進口物資生產企業及貿易商達1000餘家,出口產品用戶及貿易商達700餘家,與全球知名礦山公司均保持長期友好合作,真正具備了「業務遍全球,朋友遍天下」的自身優勢和條件,為公司持續穩定的發展提供了保障。
  • 外貿進出口連續四年創歷史新高!「十三五」期間青島開放型經濟高...
    外貿進出口連續四年創歷史新高!國際貿易方面,青島外貿進出口連續四年創歷史新高;招商引資方面,青島實際使用外資超額完成「十三五」目標;平臺引領方面,上合示範區與自貿青島片區建設連片成勢、漸成峰巒……五年來,站在中國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最前沿的青島,對外開放新高地全面隆起。新動能驅動外貿穩增提質靠港而生、因貿而興,青島發展現代國際貿易優勢得天獨厚。
  • 2019中國外貿200強企業情況
    2019年中國進出口、出口和進口規模均創歷史新高,繼續保持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作為中國外貿軍團的領跑者,外貿進出口前200強企業在中國外貿巨輪行穩致遠的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主心骨」和「定盤星」作用。
  • 商務部有關司局負責人解讀2019年外貿發展:穩外貿成績喜人 展前景...
    2019年,對新興市場出口增長6.8%,佔比達49.2%;中西部地區出口增長12.8%,佔比達18.3%,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11.6%,佔比達42.8%,較上年提高3.1個百分點,躍居我國進出口第一大經營主體。機電產品出口增長4.4%,佔比達58.4%,集成電路、光伏、醫療器械等重點產品實現兩位數增長;一般貿易出口增長5.6%,佔比達57.7%,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
  • 國際銳評丨逆勢新高!中國外貿不斷向世界傳遞復甦力量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全年進出口總值創歷史新高;出口總值創歷史新高;國際市場份額創歷史最好紀錄……中國海關總署14日發布的2020年中國外貿「成績單」相當亮眼。在新冠肺炎疫情攪擾全球、跨境貿易大幅萎縮的背景下,這樣的「逆勢新高」來之不易,含金量也更足,有力推動了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復甦。 2020年,由於中國有效統籌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中國外貿在經歷一季度大幅震蕩後即快速回穩,進出口規模逐季攀升。數據顯示,全年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32.16萬億元人民幣,比2019年增長1.9%。中國成為2020年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 長江證券:2018年中國財政實際赤字規模和赤字率均創歷史新高
    據長江證券宏觀固定收益團隊測算,2018年,中國財政實際赤字規模高達3.76萬億元,實際赤字率4.2%,均創出歷史新高,印證積極財政發力。官方數據顯示,12月稅收收入同比下降10.7%,連續3個月負增長,再創2017年以來新低,非稅收入較前期則明顯回升,或主要受部分央企和金融機構上繳利潤等因素支持。主要稅種表現來看,以個人所得稅、增值稅等為代表的部分減稅相關稅種,收入明顯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