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的思想總是充滿了新奇多變有趣,就連寫作業都能夠玩出花樣。前幾天在網上看到幾張小學生寫作業花樣偷懶的照片,讓我捧腹大笑的同時,又不得不佩服孩子的活潑調皮與豐富的想像力。
老師留下的作業讓把句子補充完整,有個將花樣偷懶玩的極致的小學生,居然是這樣完成的作業,「我替爸爸掃地,我給媽媽掃地,我幫老師掃地,我為大家掃地,我會掃地」。這種花式偷懶的寫作業方式,著實讓老師挑不出毛病,只用兩個字就把老師給留的作業完成了。
有網友評論說,這孩子真是又聰明又會偷懶,我感覺小時候就夠懶了,但是他比我小時候懶多了!
孩子學習愛偷懶,日常生活,做事情經常愛耍小聰明,這就需要引起父母的注意,關注一下孩子愛偷懶的背後有哪些「隱情」。
1、作業太多,厭學
現在很多的小學生作業量都比較大,孩子們每天放學回家寫作業,寫到晚上十點,十一點都是很普遍的一種現象。作業太多,會讓原本處於玩耍年齡的孩子們,很容易產生厭學的心理。而且,每天的很多作業都是重複的,這樣很多的孩子對寫作業產生一種牴觸心理。
2、不會,對所學的內容不理解
如今小學的學習內容和知識量,已經遠遠超過了我們兒時的小學課程,很多時候,小學的作業都會讓很多的家長感到很吃力,或者根本無能為力。因此,題太難了,同樣的很多的孩子也會和家長有一樣的感覺,作業太難,根本不會做。這種情況下,孩子就會想出各種辦法去偷懶。
3、自控能力較差
在小學階段的孩子基本自控能力都會很差,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總是三心二意。就像故事裡將的小貓和媽媽釣魚一樣,一會捉蜻蜓,一會捉蝴蝶。反正都要比無聊的趴在書桌上寫作業要有趣的很多。這就是自控能力比較差的一種表現,當孩子因為缺乏自控能力而浪費掉寫作業的時間後,就會想辦法來偷懶完成作業。
偷懶是沒辦法把知識學精學透,更無法將知識掌握牢固。同時偷懶也會讓孩子變得更加懶惰,不僅僅表現在學習上,還會蔓延到生活上。
1、讓孩子學會合理安排時間
小學階段的孩子,對於時間觀念比較淡薄。這就需要父母來幫助孩子認識時間,給孩子買一塊小手錶,小鬧鐘,讓孩子認識時間。並且,讓孩子做一些時間方面的真實訓練,讓孩子對時間有一個比較精確的認識,慢慢的讓孩子學會掌控時間,安排好時間。如讓孩子在三分鐘將自己的被褥疊好,五分鐘之內完成洗漱,十五分鐘之內洗完澡。給孩子安排好寫作業的時間,這樣就會慢慢的讓孩子抓緊時間,提高寫作業的效率,改掉偷懶的毛病。
2、監督並輔導孩子完成作業
由於孩子的年齡比較小,自我約束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比較差,需要父母的監督才能認真的完成作業。處於小學三年級以下的階段的孩子,父母需要監督孩子來完成作業,慢慢的讓孩子養成不偷懶,並形成按時按點寫作業的好習慣。
3、培養孩子耐心,提高孩子自控能力
學習和做事情都需要極大的耐心,而孩子們往往都沒有耐心,從頭到尾的去完成一件事情。父母可以通過讓孩子玩拼圖,搭積木的方式來培養孩子的耐心,讓孩子能夠安靜的做下完成作業。同時也可以通過繪畫和舞蹈等孩子喜歡的項目來鍛鍊孩子,讓孩子慢慢的擁有自控能力。
偷懶的孩子看似是一種比較聰明的表現,實則背後另有「隱情」。為了防止孩子養成投機取巧的壞毛病,家長當盡力幫助孩子來改掉偷懶的毛病。
互動話題討論:你家的孩子寫作業偷懶嗎?歡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