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下午,遊仙區科學家公園內,身著防護服的疾控人員來回穿梭,數輛救護車在一旁待命,現場採樣點檢測人員忙碌不停……別慌!這是綿陽市暨遊仙區應對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大規模核酸檢測聯合應急演練的場景。
演練分為疫情研判和全員核酸檢測啟動、疫點控制、組織動員、採樣點設置和現場採樣、標本轉運、實驗室檢測、核酸檢測陽性病例處置及新聞發布會八個部分。腳本的設置凸顯了此次演練的科學性和實戰性:近日,遊仙區在門診發熱病人篩查中發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隨後,經過省、市、區三級聯合調查,又陸續發現確診病例及無症狀感染者以及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在密接者篩查中,專家組還發現疫情播散至多個縣(市、區)。隨後,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向社會公布本次疫情相關數據,並發出出行警示。
根據演練腳本,我市立即組織疫情防控專家組開展風險評估,並建議啟動實施全市大規模核酸檢測,查明感染來源和疫情規模。在市、區新冠疫情防控指揮部的綜合指揮協調下,僅用幾天時間,我市就基本完成大規模核酸檢測,且14天內無新增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確定的疫情防控中高風險地區調整為低風險地區。
演練結束後,現場專家給予高度肯定。專家表示,此次演練涉及疫情發生後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的全環節、全流程,在群眾動員組織、多部門協作、採樣和檢測部署方面做到了方案完善、組織有序、環節縝密,達到了「反應迅速、處置果斷、保障有力」的預期效果。建議綿陽下一步繼續做好核酸檢測物資儲備,要在第三方核酸檢測機構動員的同時,做好協調省衛健委規定的機動檢測力量參與大規模核酸檢測的安排。同時,在防控上,要加大社區動員人員防護的培訓。
市新冠疫情防控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大規模核酸檢測聯合應急演練,主要目的是檢驗我市各項應急預案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可行性,檢驗各參演單位應急指揮、規範報告、快速響應和處置能力,檢驗我市核酸採樣檢測資源調集機制,提升發生局部聚集性疫情時較短時間內完成大規模人群核酸檢測能力,提升跨區域疫情防控高效性和科學性。
副市長蔣麗英出席。市新冠疫情防控指揮部、市新冠疫情防控專家組、市衛生健康委、市委宣傳部、市公安局、市疾控中心、綿陽四○四醫院以及遊仙區有關單位和社區參加演練,全市各縣(市、區)、園區有關單位到場觀摩。
(實習記者 周鈺 記者 文宇 胡蕾/文 王勇/圖)
【來源:綿陽市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