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課是甘肅省20位鄉村骨幹教師在我校參加國培時講的公開課。
在準備課時,我一直在猶豫,因為我本來想選後邊單元的《小數的初步認識,因為之前給大家交流過計算教學,我當時也說了嘛,現在一般的公開課或比賽課大家都不願意去選計算課,但是我自己如果再不選計算教學就感覺說不過去了。所以定下了兩個課題:口算乘法和本節課。口算乘法是第四單元的起始課,可以動手操作,實物演示得出算理,但是因為在這個階梯教室,實物投影不能用,在展示起來不方便。所以我最終確定了這節課。
本節課是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中的例5,例6,商中間有0的除法。例5是教學有關0的除法,一開始我設計的導入是由0加幾、0減幾、0乘幾的混合口算,後來再想不如直接利用0乘幾,這樣的話學生能在總結出「0乘任何數都得0」,然後在總結有關0的除法時學生肯定會思維定勢地說「0除以任何數都得0」,當然學生也和我設想的一樣,在肯定學生的基礎上讓學生再去看課本上完整的說法來找到新知的生長點,為什麼不是0的數呢?通過舉例,驗證除數不能為0。
在教學例6的第一小題時,為了能把學生精力集中的前半段課的時間能更有效地用在計算教學中,我直接出示了609÷3=,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完成,因為之前沒學過學生肯定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也會有學生做對,叫學生到臺上板演還是不太方便,我便自己把兩種存在的情況板書下來,然後進行比對。當然這兒用實物投影一投,一比較會更直接一些。用兩種正確在做法再總結出簡便寫法。得出正確答案後,為了讓學生對列豎式的過程能有個明確的認識,就在黑板上又讓學生說著板書了一次。並且在過程中又再次向學生確定,十位上的0除以2,商是幾?可不可以不寫呢?再次加深學生的理解。最後讓學生訂正自己的錯誤。
在學習了被除數中間帶0的情況後,被除數中間不帶0的這種情況相對來說會簡單一些,在學習時還是選擇了先讓學生自己完成,然後板演集體講評。並且著重處理十位上的1除以2不夠商1,怎麼辦?
根據板書的兩道題讓學生找異同,讓學生明確即使被除數中間不帶0,商也有可能中間有0。得出結論:在求出商的最高位數以後,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不夠商1,就對著這一位商 0 。
練習選擇了三個練習:在設計時層層深入,先是簡單的需要熟記的內容判斷;然後是計算的正誤判斷,而這也是平時學生計算時可能存在的問題;最後是學以致用,應用所學解決問題,把例題轉移到此處。
最後小結口訣。利用簡潔朗朗上口的口訣總結最近一段時間學習的筆算除法,幫助學生記憶知識點。
教後反思:
1、 時間控制不太好,前松後緊。問題出在有時還是存在有廢話。因為感受到時間緊了,所以在後來學生回答時,我都加了快速,讓學生有緊迫感,這對學困生來說是有困擾的。
2、 有些小問題還應注意,比如:在教學208除以2時,0除以2是得0,雖然是不夠商1,但是不能說不夠商1,因為他有自己的結果。我在進行新授時默許了學生這種說法,所以在後面的練習中學生也這樣回答,在那時才又做了訂正;在後來進行解決問題時也沒能讓學生進行答。當然我又翻閱了教材,因為是以處理計算為重,教材中也沒有寫單位名稱和答,但作為我的講課中是以練習題出現,應該讓學生完整寫出來、回答出來。
3、 在語言精煉上還需要加強,評價語言還需要豐富。
4、板書方面,雖然我也專門設計了板書,但因為我個人還是心中無數,造成板書有些不太和諧。
微課小視頻到來:
被除數中間有0的
被除數中間沒有0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