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子出生僅47天,初為人父的張先生高興勁兒還沒過,接踵而來的新生兒上戶口問題就把他難壞了:因為家庭矛盾,張先生連續4次進派出所,卻仍被告知無法順利給孩子上成戶口。
說起來,張先生家戶口簿上的家庭構成頗有些複雜。
打小在崇文區長大的張先生,與母親的戶口一直是存放在姥爺李老先生的戶口簿下,戶籍所在地位於崇文區長青園某樓。張先生的舅舅李先生,也就是李老先生的兒子的戶口也落在這個戶頭上。
「我愛人是北京朝陽區管莊人。結婚後,因為暫時沒房,我們一直租住在崇文區北崗子。」張先生說,去年12月15日,兒子小奡(ao)降生。眼瞅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張先生也像所有父母一樣,開始準備各種證件給孩子上戶口。
匿名電話阻止小孩上戶口
「考慮到我們夫妻都在崇文區上班,而且,現住地也都在崇文區,我們想把孩子的戶口入到我的戶口本上。」張先生說,沒想到自己備齊所有證件後,4次進派出所卻仍被告知無法辦理。在自己的一再追問下,民警才含含糊糊地回答他說,早前接到一個自稱與張先生同戶的男子打來的匿名電話希望阻止小孩上戶口。
「我手續齊全,又不違反國家規定,派出所僅憑一個電話就阻止我的孩子上戶口,我認為這屬於違規操作。」心急如焚的張先生說。
今天上午,記者與張先生的舅舅李先生取得聯繫。「他父母在潘家園和良鄉有兩套住房。因為他母親不孝敬我父母,我們姐弟間已經很久沒有來往了。今年長青園這邊就要拆遷了,他現在把孩子的戶口弄進來,是什麼意思?」說起自己的外甥,李先生情緒也很激動。「不管怎麼說,我絕不同意孩子的戶口辦進來。」
警方說法
家庭爭議限制新生兒上戶口
昨天下午,體育館路派出所主管戶籍的副所長朱克劍在了解事情經過後對張先生表示:「在正常情況下,家裡沒有爭議,手續齊全,我們會及時辦理。但現在您家裡意見不統一,我們雖然支持您的舉動,但也要尊重您家人的意見。經過我們向上級請示後,還是建議您回去先將家裡的問題解決,再來辦戶口。」朱所長說,目前戶主李老先生腦癱,行為能力受限制,但房契已經過戶到李老先生兒子的名下,只不過現在戶主還未來得及變更。按照戶籍管理的相關規定,戶口的遷移、登記都由戶主負責。
對於張先生認為派出所屬於違規操作的看法,朱所長說,張先生可以保留意見。但他表示,派出所僅作為辦理戶籍的部門,不做戶口認可或不認可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