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是我國中部超大城市和國家級中心城市,武漢「1+8」城市圈是湖北省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區域,九所城市集中了全省一半的人口和經濟總量。武漢城市圈奠定了鄂東各大城市的發展格局是圍繞武漢展開,交通方面對接武漢,吸引武漢產業轉移。同樣,武漢的產業和人口的外溢也給周邊城市帶來發展機遇,武漢高校外遷便是如此。
武漢1+8城市圈
武漢1+8城市圈共有5個地級市和3個省直轄市,其中以武漢為中心城市,黃石為副中心城市,可分為天仙潛城市團、鄂黃黃城市團和武孝鹹城市團。
武漢高等教育的起源較早和教育基礎十分雄厚,不少大學前身可追溯到百年前,一些大學也由多個院校合併而成,例如華中科技大學由同濟醫科大學、華中理工大學和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合併而成(故醫學專業和理工專業也是華科的王牌專業)。
武漢大學分布圖
目前,經教育部批准,武漢共有84所高校具有招生辦學條件,其中有7所985和211高校,39所本科院校和38所專科高校。
中國各大城市大學生數量排名
隨著武漢中心城區土地緊張、高校擴招校園資源緊張和民辦高校必須脫離母校獨立辦學的規定,不少武漢民辦高校開始在武漢周邊城市新建校區。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大悟、孝南、京山和襄陽即將新建的大學。
(一)孝感大悟縣。京廣高鐵橫穿大悟縣南北,在距離大悟縣城8公裡的東北部設有孝感北站(被譽為湖北最奇葩之一的火車站,距離孝感市區約80公裡,其實孝感北站是為將軍縣大悟人民所建,取名孝感北是為了提高知名度)。大悟縣以高鐵站為依託,布局有大悟高鐵新區,區域內引進了武漢晴川學院和武漢傳媒學院。
大悟高鐵新區效果圖
(二)孝感孝南區。孝感孝南區依託毗鄰武漢天河國際機場的地緣優勢,建設有孝感臨空經濟區,武孝城際鐵路在此設有站點,未來武漢軌道交通13號線也規劃延伸至孝感臨空經濟區。去年,位於漢口的武漢輕工大學與孝感籤訂了合作協議,決定在孝感臨空經濟區建設武漢輕工大學臨空校區。此外,孝感臨空經濟區還將引進湖北工程大學臨空校區和湖北美加職業學院(前者老校區本來就位於孝感市區)。
孝感臨空經濟區的區位位置
(三)荊門京山市。京山市不是武漢城市圈正式成員,但是武漢城市圈觀察員。京山市也是湖北縣域經濟強市,多次入選中部百強縣,未來有望衝擊全國百強縣之列。京山在大學落戶方面可謂大手筆,引進了漢口學院、武昌理工學院和武昌工學院三所民辦高校。
漢口學院京山校區
(四)襄陽市。襄陽是湖北省副中心城市和湖北經濟第二城,它還將打造湖北第二交通樞紐(呼南高鐵、漢十高鐵和鄭萬高鐵同時匯集於襄陽)。去年,華中農業大學決定在襄陽東津新區建設新校區和產業研究園,這也是武漢第二所211高校在其他縣市新建校區。
古城襄陽
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高校落戶中小城市,能刺激城市經濟發展和提高城市知名度。未來,湖北振興,教育必須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