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回訪支前模範康桂田 聆聽老人講抗戰故事

2020-12-24 大眾網

大眾網聯合博興縣人武部、縣人民醫院、萬中集團看望抗戰支前模範康桂田

醫生彭中學給老人聽診

護士張文娟給老人測量血壓

看到大眾網記者再來探望,康桂田老人很高興

同老人親切交流

  大眾網濱州1月29日訊記者 賈礦中 於淋凡 通訊員 安磊 胡金星)隨著年關的臨近,老兵家的年貨辦了沒有,身體好不好?這些看似雖小實則不小的事兒時刻掛在在大眾網記者的心頭。1月28日,大眾網聯合博興縣人武部、縣人民醫院、萬中集團回訪抗戰支前模範康桂田,給他送去了春節慰問品,一起聆聽老人講述抗戰故事和他的新年願望。

  1月28日上午10點半,大眾網記者同博興縣人武部部長王務運、縣人民醫院武裝部部長安磊、萬中集團副董事長張其國來到博興縣呂藝鎮博華社區康桂田老人家。老人雖然耳朵有點背,但身子骨很硬朗,精氣神很足。"康大爺,我們來看您了!身體可還好啊?"縣人武部部長王務運一進門就拉著康桂田的手,詳細詢問他的身體狀況以及他們家的生活情況。王務運還叮囑該鎮武裝部部長劉兵,要經常上門走動,及時發現並幫助解決家庭實際困難,讓老人能更好地安度晚年。

  萬中集團副董事長張其國為老人送來了油、米、面、雞蛋等生活必需品。"您為國家做了貢獻,我們關心您是應該的。您啥也不用想,卯足了勁活就行。"張其國同康桂田老人親切交談。"平日裡難得熱鬧,今天我很高興,"康桂田老人拉著張其國的手,指著門口送來的慰問品,笑呵呵地說,這些米麵要擱到戰爭年代值很多錢,甚至有錢都買不到。抗戰時期到處都在打仗,物資也緊缺,能炒個素菜,蒸鍋肉包子和戰友聚在一起吃就算過年了。現在的餐桌上菜和肉包子很常見,過年更是各種好吃的好喝的。"歸根結底還是現在的社會好啊,"康桂田老人感慨。

  提起抗戰的故事,康桂田老人激動地站起身來。"我16歲就當上了博興首任抗日縣長的警衛員,"康桂田說,他參加的大大小小的戰鬥數不勝數。1941年他參加純化鎮的"裴袁戰鬥"中,與戰友一起打死打傷和俘虜日偽軍170多人。在炸毀陳戶鎮鬼子據點的戰鬥中,他跟戰友們用了27天的時間,挖了500多米地道至鬼子據點底下,半夜端了鬼子據點。他用雙肩為部隊運送糧食、子彈、傷員,跨越山東、江蘇、安徽、河南、浙江五個省份。"現在回想起來真是九死一生。今年9月3日我去了北京代表抗戰支前模範參加了閱兵,國家沒有忘記我們這幫老兵,我很高興,也感到很光榮。"

  當大眾網記者問起康桂田老人新年願望時,老人笑得合不攏嘴。"我希望國家永遠繁榮昌盛,人人都能吃好飯,住大房子。"

  交談之餘,縣人民醫院的內五科主任彭中學為康桂田老人聽診,並叮囑老人平時該如何飲食,保養身體。護士張文娟為老人測量了血壓、血糖。"我們已經給您做了健康檔案,以後也會定時上門給您做身體檢查。您要哪裡不舒服,直接給我打電話。"人民醫院人武部部長安磊拉著老人的手說,並給老人的兒子康立友留了自己的聯繫方式。

相關焦點

  • 91歲濱州支前模範代表康桂田抵京
    原標題:91歲濱州支前模範代表康桂田抵京  本報博興訊(通訊員 李超 報導)近日,全市惟一一名支前模範代表康桂田老人抵達北京。  康桂田老人1924年出生於博興縣呂藝鎮康坊村,今年已經91歲了。他14歲參加抗戰兒童團,先後擔任過抗戰兒童團團長、抗戰地下武裝領導的警衛員、抗戰民兵大隊的機槍手、抗戰民兵大隊大隊長等職務,累計參加戰鬥50多次,帶領民兵炸毀鬼子據點七個,多次立功受獎,並被評為華東地區抗日支前模範(記三等功)、渤海區抗戰模範共產黨員、淮海戰役支前模範。   想爆料?
  • 紅色支前模範店子底村公益行
    全國首家金牌管家俱樂部、中國公益在線小店愛心工作站,在太原市陽曲縣侯村鄉店子底村隆重舉辦《紀念太原解放71周年.走進紅色支前模範店子底村》大型公益慈善活動。青花瓷酒業、牽手飲料、太原市河北商會為本次公益活動提供贊助。山西日報社、中國質量報山西記者站、中國公益在線小店愛心站、等主流媒體全程參與了本次公益報導活動。
  • 濱州老人康桂田啟程赴京參加紀念抗戰70周年閱兵儀式
    老人家門口懸掛的歡送條幅縣委常委、縣人武部政委宋傳勝與老人親切交談縣委常委、縣人武部政委宋傳勝為老人送行  齊魯網濱州訊(通訊員 劉麗娟)近日,博興縣呂藝鎮康坊村91歲的支前模範康桂田老人作為濱州市唯一的一名抗戰支前模範代表,啟程赴京參加將於9月3號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 【陽曲支前故事】英勇戰士—梁存地
    【陽曲支前故事】英勇戰士—梁存地 2020-09-16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每周黨史鈣片】「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支前模範李蘭貞
    【每周黨史鈣片】「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支前模範李蘭貞 2019-09-28 22: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濟南學生專程赴泰安看望抗戰老兵 贊泰療養老服務細緻
    省實驗中學和山師附中國際班的同學們正在聽徐爺爺講解放濟南的故事  活動結束後,同學們與泰山療養院張護士長合影留念      大眾網泰安1月16日訊(記者 聶豔豔)1月16日下午,在泰山療養院養生養老中心一間會客室內,七八位朝氣蓬勃身著校服的高中生,正圍坐在一位年逾古稀的老爺爺身邊,仔細聆聽老者講述戰爭年代的故事,並不時發問,氣氛十分融洽。
  • 微視頻 | 河北南宮:聆聽抗戰故事 緬懷抗戰英烈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培養青少年學生愛國主義情懷,近日,河北省南宮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組織中小學生參觀冀南革命鬥爭紀念館,聆聽抗戰故事,重溫革命歷史,緬懷抗戰英烈,傳承紅色基因。 視頻攝製:河北日報記者趙永輝
  • 【陽曲支前故事】炮擊敵機—劉四
    【陽曲支前故事】炮擊敵機—劉四 2020-12-14 18: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陽曲支前故事】英烈手印照千秋
    【陽曲支前故事】英烈手印照千秋 2020-07-28 17: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起聆聽肇慶市道德模範陳樹瓊熱心助人的故事
    一起聆聽肇慶市道德模範陳樹瓊熱心助人的故事 2020-05-31 1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懷化市道德模範身邊好人巡講」活動走進波洲鎮
    道德模範楊曉軍用質樸感人的語言講自己的故事掌上懷化訊(通訊員 姚茂江 田元春 張建文)"關注留守兒童、空巢老人,救災搶險……"「中國好人」——懷化市第三屆道德模範楊曉軍用質樸感人的語言講述了自己十年間無怨無悔行走在公益道路上的感人故事。
  • 不忘初心,聆聽習近平講過的紅色故事
    浙江省義烏市人,1891年出生於農民家庭,早年曾赴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學習文學、哲學、法律等並閱讀馬克思主義書籍,回國後任復旦大學校長、上海大學等高校教授。他翻譯了中國第一版《共產黨宣言》,擔任過《辭海》總主編。  1920年4月底,陳望道歷時兩個月完成了《共產黨宣言》的翻譯工作。5月,陳望道將《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稿帶至上海,交由陳獨秀和李漢俊校閱,並於8月在上海印刷出版。
  • 不忘初心 聆聽習近平講過的紅色故事
    浙江省義烏市人,1891年出生於農民家庭,早年曾赴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學習文學、哲學、法律等並閱讀馬克思主義書籍,回國後任復旦大學校長、上海大學等高校教授。他翻譯了中國第一版《共產黨宣言》,擔任過《辭海》總主編。1920年4月底,陳望道歷時兩個月完成了《共產黨宣言》的翻譯工作。5月,陳望道將《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稿帶至上海,交由陳獨秀和李漢俊校閱,並於8月在上海印刷出版。
  • 銅陵:聽「老兵爺爺」講抗戰故事
    9月3日,在市第四中學,「老兵」戴恆勤給學生們講述抗戰故事,勉勵孩子們好好學習。官塘社區關工委開展愛國主義主題教育活動,來自市第四中學的700餘名學生聆聽老兵講述抗日名將戴安瀾的抗戰故事,銘記戰爭的苦難與勝利的光榮。記者 詹俊 通訊員 王發雲 攝
  • 「沂蒙六姐妹」唯一健在老人伊淑英逝世 享年91歲
    資料圖  中新網臨沂6月22日電  (記者 梁犇)中國著名擁軍支前模範、「沂蒙六姐妹」之一伊淑英的追悼會22日上午在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舉行。據蒙陰縣官方消息,「沂蒙六姐妹」唯一健在的伊淑英同志因病於2016年6月21日16時30分與世長辭,享年91歲。  伊淑英,蒙陰縣野店鎮煙莊村人,1925年出生,漢族。
  • 鄭州95歲抗戰老兵走進校園講述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為深入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把紅色文化引進校園,讓紅色基因走進課堂,讓紅色聖火引領學生成長,9月14日下午,滎陽市第三小學邀請抗戰老兵田又生老爺爺這位年近96歲高齡的老人如今講起抗戰時期的故事,田老仍是精神矍鑠,語言鏗鏘有力,似乎他還是當年那個和敵人鬥智鬥勇、活力四射的年輕小夥子!
  • 紅河新聞 | 軍營開放日:講革命傳統 聽英雄故事
    活動中,戰鬥英雄代表和學生代表們參觀了紅河革命軍事館,觀看了中央軍委授予榮譽稱號的河口縣民兵戰鬥英雄沈玉龍和昆明軍區授予榮譽稱號的金平縣十姊妹支前模範民兵班專題宣傳片;戰鬥英雄代表講述了自己的戰鬥事跡。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給孩子們講好抗戰故事
    今天,把那些可歌可泣的抗戰故事講給孩子們聽,正是希望他們在對抗戰歷史的了解中懂得珍愛,在與抗戰英雄的心靈對話中激發奮進的動力。   抗戰故事中浸潤忠誠。在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都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無論是黃河岸邊的浴血奮戰,還是青紗帳裡的拼死抵抗,都是對祖國最真摯情感的流露,都是國格和民魂的凝聚。「所有季節裡的花,都開不過靈魂裡的花。」
  • 泰安:陸房突圍紀念館公開徵集抗戰文物
    為豐富紀念館文物館藏,以物見證抗戰歷史,保存珍貴證據,銘記先烈功績,傳承抗戰精神,教育激勵後人,現面向社會各界徵集抗戰歷史文物。懇請社會各界特別是八路軍老戰士及其家屬、國際友人給予大力支持、鼎力協助。  大眾網泰安1月30日訊 大眾網記者了解到,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陸房突圍勝利76周年,肥城市委、市政府決定,在陸房烈士陵園建設陸房突圍勝利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