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足校納新貼心大姐姐:照顧新生飲食起居,解決家長的擔憂

2020-12-16 騰訊網

2019年恆大足球學校招生工作正在全國各地火熱進行,有報名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年齡太小,一個人去到足校,能否照顧好自己的飲食起居。記者從恆大足球學校了解到,學校在給孩子配置班主任和教練之外,還專門安排了生活老師,形成三重責任保險,免除家長們的後顧之憂。

做孩子們的貼心大姐姐

孩子們遠離家人來到足校學習和訓練,想家是難免的。在學校裡,每名生活老師負責管理一個班級,孩子們的日常生活都由生活老師來照料。特別是對小學組低年級的孩子而言,生活老師的角色顯得尤為重要。

作為一名生活老師,陳彩卿已在恆大足校工作了6年多,孩子們都親切地稱呼她為「陳姐姐」。小傢伙們平日裡的點點滴滴,都離不開這位「貼心大姐姐」無微不至的照料。「孩子進來後要適應環境,有些會哭個不停,這就需要我們去引導,增加孩子們的信任感,讓他們把內心話講出來。」

陳彩卿坦言,生活老師需要走入孩子們的內心世界。「我對孩子們說,過來足校是因為懷揣夢想,為了夢想要付出努力,為了夢想要暫時忍受與爸爸媽媽的分離。我平時也會設置一些小獎勵給孩子們,他們都很聰明,在學校裡也慢慢得到了肯定,戀家的情緒就逐漸減少了。」

雖說只是一名普通的生活老師,陳彩卿的日常工作卻極為繁重。從孩子們每天起床開始,她就要第一時間出現在孩子身邊。這一忙開,會一直持續到夜晚,等所有孩子都進入了夢鄉,生活老師的工作才算結束。

「孩子們剛入校時,我就如一部複讀機似的,要時刻把四組提醒掛在嘴邊——『喝水、洗臉、刷牙、上廁所』。經過一段時間的集體生活,他們的自理能力提升很快,內務工作也是越做越好。此外,這些同學的集體榮譽感也很強,大家平時都會相互幫助。」陳彩卿說。

老師辛勞受到家長讚許

為了讓足校孩子們的課餘生活更加多姿多彩,陳彩卿自學了一些烘焙技藝,會親手給孩子做餅乾。最近,她又在嘗試新花樣,想做些棒棒糖。平日下課之後,陳彩卿也會加入到孩子們踢毽子、打羽毛球、下五子棋的健身活動中,她希望能與孩子打成一片,給予他們更多快樂。

「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我感到特別開心。作為一名生活老師,我覺得他們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有一次休假回校,孩子們一看到我就撲了上來,使我感覺再怎麼累都值得了。在足校工作了這麼久,能夠一步步地協助孩子們成長,我收穫了很多快樂和感動。」

為方便與家長溝通,每名生活老師還會建立班級家長微信群,把孩子們的在校情況,通過文字、照片、視頻發給家長。父母們能夠通過這種方式,第一時間了解到孩子們的生活日常。「見到我們班孩子沒吃完的菜餚,我有時會拍一張圖給家長看。其實孩子們都很懂事,知道老師拍照了,迅速把菜餚全都吃掉,這樣就慢慢養成了不挑食的好習慣。有家長曾感慨,孩子在家裡都不愛吃青菜,沒想到在足校這麼聽話。」陳彩卿說。

在恆大足校生活教師辦公區的牆上,已經掛滿了孩子家長送來的一面面錦旗——「濃濃愛意如春風、無微不至似母情」、「一流管理使人終身受益、慈母關愛讓人心懷感恩」……恆大足校正是有了陳彩卿這類生活老師們的細緻工作和辛勞付出,才使得學生們更加舒心,家長們更加放心。

恆大足校招生火熱進行

恆大足球學校2019年招生工作目前正在全國各地進行,學校面向全國招收9-16歲的足球人才,願讓更多有天賦的孩子接受頂級教練的培養和高水平賽事的鍛鍊,快速提高專業技能,成長為優秀的職業球員。

不僅如此,恆大足校已從2018年開始實行「精英全免費」政策,每年生均投入超50萬元人民幣,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地保障精英球員們的訓練比賽和留學生活,讓更多有天賦的孩子有機會實現自己的足球夢想。

恆大足球學校辦學7年多來,共獲得64項重大賽事冠軍,309人次入選中國國青、國少隊,入選各年齡段恆大俱樂部梯隊的球員近百人,輸送各層級青少年人才超3000人。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恆大足校80%時間學文化課 訓練方法用西班牙式
    」這一年,訓練時間少一度成為焦點問題,不少家長也曾經來和學校進行過溝通,「有時候比賽的時候輸球,家長也在動搖,我和他們耐心解釋,按照歐洲先進的模式去培養孩子,我們要相信人家,否則請人家來幹嗎呢? 」  而剛成立一年多的恆大足校在管理方面依然存在不少問題,劉江南在回憶第一年軍訓時還提心弔膽,「新的員工、新的學生、新的環境,很多人都不適應,這裡就像一個孤島一樣。
  • 恆大足校與15省30名校合作,搭建足球青訓大平臺
    恆大足校負責人介紹,此次籤約的30所名校為首批戰略合作學校,計劃未來再攜手20所名校,與全國共50所名校搭建足球青訓大平臺,為發展振興中國足球奠定堅實基礎。而恆大足校的計劃是最終與50所名校合作,至少讓5萬人接受專業培訓。
  • 人大附中恆大皇馬足校2014招生正式啟動
    恆大創辦足球學校,並且是在一個足球落後國家辦一個全球最大的足校,並非一時衝動,而是從大戰略出發考慮的問題。中國足球全面落後,是多種因素長期累加的結果。隨著中國經濟這幾十年由於改革開放帶來的高速增長,中國的國際地位越來越高,落後的足球水平與中國日益提高的國際地位越來越不相稱。國家這幾年非常重視足球問題,「掃賭打黑」也清理了足球市場和環境。
  • 恆大足校搭建全國「青訓大平臺」!與全國30所名校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這一天,恆大足球學校宣布全國15個省區市30所名校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這是恆大足校成立8年來的一次關鍵性舉措,也標誌著一個全國「青訓大平臺」的建立。舉一個例子,一個優秀的足球苗子,在7-9歲可以在各省青訓中心和各合作學校接受恆大足校優秀教練團隊訓練;9歲開始,逐步融入恆大青訓「5+5」一條龍體系,即5年(9-13歲)在恆大足校校本部接受世界頂級青訓外教團隊特訓,5年(14-18歲)在恆大西班牙分校接受世界足球強國原汁原味的足球培養。
  • 探訪恆大足校:「全精英、全免費」助力中國足球發展
    「我家孩子特別愛踢球,被恆大選中了就能免費上學,將來還有機會去西班牙留學,所以我們支持他來考試。」一位來自湖南的家長充滿期待地說。選拔精英球員主要測試身體素質、足球技術和比賽技戰術表現共3大項、15小項,身體素質的評分標準以足校歷年精英生測試資料庫為基礎,結合世界足球強國、亞洲一流隊伍、中國歷屆優秀球員青少年階段大數據樣本制定,足球技術、比賽技戰術表現由專家評委從六方面觀察評估,經專家組集體評議後確定錄取球員。
  • 考試圈的良心:恆大足校初試遍及全國,複試長達81天
    相比之下,報考恆大足校的孩子們就幸運得多。在做好疫情防控之下,足校安排了13個考核周期27期複試,整個複試的時間安排長達81天,方便小球員們分批入校安全測試。真真切切是考試圈裡的良心!、家長的自薦模式,比賽兼職球探的引薦,以及設立青訓檔案庫等方式,一方面更是組織力量選派優秀教練、球探下到國內30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站點,為優秀小球員提供初試。
  • 恆大足校與全國30所名校共建青訓中心
    恆大足校計劃未來再攜手20所名校,與全國共50所名校搭建足球青訓大平臺並輻射各省,未來接受專業培養的學生將超過5萬人,他們將接受恆大足校專業化的足球技能培訓。並有機會進入依託於恆大足校體系化的訓培賽一條龍平臺。
  • 西安兩所小學與恆大足校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8月24如中午,恆大足校舉行了「15省,30名校」的戰略籤訂儀式,西安有兩所學校成為恆大足校戰略合作小學,分別是陝西師範大學附小和西安三殿中心小學。恆大足校此次籤約的學校主要分兩大類,第一類是傳統足球小學,西安三殿中心小學就是以全國校園特色足球學校身份成為合作夥伴的。
  • 楊寧:恆大足校立足中國、放眼世界!
    據《南方日報》報導,昨天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楊寧一行到訪恆大足校,調研指導恆大足球工作。調研期間,楊寧稱讚了恆大在青訓領域的成果,並鼓勵恆大為中國足球早日振興做好表率和示範。
  • 足球青訓又有大動作 恆大足校與30所名校共建 將培養3萬學生
    與全國30名校戰略合作籤約足球青訓又有大動作!當前,中國平均每123萬人才有1名A級教練,而恆大足校40名外教均為歐足聯職業級,110名中方教練有一半是亞足聯B級以上,平均每10名學生就配備1名專業教練。此次合作,恆大足校將派駐亞足聯B級以上優秀教練團隊負責各校訓練比賽,選派歐足聯職業級外教培訓各校基層教練,確保精準補齊專業教練短板,讓學生在世界頂級青訓理念和青訓大綱指導下加快提升足球專業技能。
  • 恆大足校與全國30所學校共建青訓中心
    24日,恆大足球學校與全國15個省區市的30所學校籤訂戰略協議,共建青訓中心,並實施專業化、體系化、規模化培養模式,旨在提升當地青少年足球培訓質量,擴大精英足球人口基數,助力足球青訓強基工程。據介紹,此次合作覆蓋廣東、山東、遼寧、吉林、重慶、湖北、河南、江蘇、安徽、陝西、湖南、江西、新疆、內蒙古、河北等15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30所學校、近3萬名學生。
  • 恆大足校8年磨一劍,00後「後浪」撲面而來
    近日,在廣州恆大多場熱身賽當中,來自恆大足校的近10名「00後」年輕球員成為了熱點。帕爾曼江、譚凱元、王世龍3將更是表現搶眼,聯袂獻上2進球、3助攻。足以證明,00後「後浪」撲面而來,建校僅8年的恆大足校開始逐漸收穫青訓果實。那麼問題就來了,你想如他們一般成為足球明星嗎?
  • 恆大足校與全國30所學校共建青訓中心
    新華社廣州8月24日電(記者王浩明)24日,恆大足球學校與全國15個省區市的30所學校籤訂戰略協議,共建青訓中心,並實施專業化、體系化、規模化培養模式,旨在提升當地青少年足球培訓質量,擴大精英足球人口基數,助力足球青訓強基工程。
  • 恆大足校9名小球員將為國出戰!外教感嘆:他們前途無量
    如果,巖坎香在五六歲就接觸足球,並且遇上慧眼識珠的「伯樂」,譬如去了恆大足校,魯能青訓,或許結果大不相同……恆大足校出風頭:4人進U16國少,5人進U19國青想成為職業足球運動員,需要專業教練的專業指導。可惜的是,在中國,優秀教練員鳳毛麟角。捨得投資、有專業教練、深耕青訓的學員並不多。
  • 帕爾曼江真的算恆大足校培養出來的青訓球員嗎?
    在一場廣州恆大對陣梅州客家的比賽中,年僅19歲的小將帕爾曼加一人獨中兩元,由此一戰成名,但隨著而來的是某些球迷的質疑:帕爾曼江真的算恆大足校培養出來的青訓球員嗎?這些球迷之所以懷疑的點就是帕爾曼江來到恆大足校的時候已經13歲了,最多算是他們的一個「半成品」,帕爾曼江有今天的成績恆大足校只是「坐享其成」,那麼這種說法是對的嗎?
  • 恆大足校與30所名校共建青訓中心
    其確立的 &34;機制,以及其獨有的&34;的足球青訓&34;體系,不僅使恆大足校已成功輸送各層級青少年足球人才超3000人,更讓其成為了足球精英少年的嚮往之地。據此前媒體報導,恆大足校每年招生報名火爆,2020年共有2萬人報名,最後僅錄取200多人,可謂百裡挑一。
  • 桓臺二小足球小將史恆瑜入選恆大足校
    我校2015級學生史恆瑜接到廣州恆大足校的入學通知書。9月5日廣州恆大足校招生辦主任親臨學校為史恆瑜同學頒發了入學通知書。據悉,史恆瑜同學是恆大足球精英招生計劃的首批學員,全國僅有200餘人。此不僅僅是學生個人的驕傲,也是桓臺二小的驕傲。
  • 恆大足校與30名校合作共建青訓中心,助力青訓固本強基
    為提升青少年足球發展水平,擴大精英足球人口,8月24日,恆大足球學校與15省區市30所名校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首批共建30個足球青訓中心,覆蓋近3萬名7歲以上學生。據介紹,恆大足校未來將與全國總計50所名校搭建足球青訓大平臺,預計會有5萬學生從中受益。
  • 恆大足校攜手15省30所學校  長沙兩所學校在列
    該校足球教練李俊良就向記者介紹:「這次與恆大足校籤約,最大的意義就是能夠實現資源共享。一方面,恆大足校能夠提供他們先進的青訓大綱與訓練技術,派出優秀的教練督導,補齊我們的短板。另一方面,我們也能依靠恆大完整的賽事平臺,以比賽帶動訓練,提升球員的技戰術水平。」
  • 恆大足球學院高起點辦學 武科大恆大足校強強聯合
    11月1日,在武漢科技大學黃家湖校區,由武漢科技大學和恆大足球學校共同成立的恆大足球學院正式揭牌。雙方約定,未來10年將發揮各自在高等教育和足球教學方面的專長,為中國培養出更多高水平足球專業人才。據介紹,雙方合作共建恆大足球學院,是貫徹落實《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有關「設立足球專業學院和學校」的要求,共同致力培養高素質足球人才的創新舉措。同時,也為恆大足校成功打通了從小學到大學的足球人才成長全通道。此次,武漢科技大學和恆大足球學校籤署了為期10年的合作辦學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