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票房已近3億,匯聚的都是誰的努力?

2020-12-22 令狐怕光

文|令狐伯光

相信大多數中國觀眾進電影院看《攀登者》就是直接衝著吳京去的。確實也是,吳京這兩年拍的電影給中國觀眾帶來的太多的震撼,可謂是屢屢創造了奇蹟。

究其根本,無非是吳京拍戲時的拼搏態度。

《攀登者》吳京的敬業精神

這部電影從類型上看是一部登山片,登山過程中自然會遭遇各種天災人禍,造就很多危險激烈的動作場面。

電影中,吳京幾乎攬下所有最危險激烈的動作設計。

開場那一場戲,60年中國登山隊的首次登山,走到中途突然遭遇雪崩。

老隊長因此而犧牲。當時隊友曲松林(張譯飾演)因為保護攝影機遇險,方五洲(吳京飾演)立刻飛身救下曲松林。

後來,三名隊員攙扶繼續登山,當來到第二階梯的時候已經沒有梯子。吳京甘願站在最下面成為人梯,被隊友的釘鞋踩得肩上崩裂鮮血。

最後曲松林光腳踩著兩名隊友人梯上山,三人相互攙扶終於登上封頂。

電影開場三人危險的登山場面,便將整部電影的基調給鎮住了。

電影後面還有三個大的動作場面,方五洲(吳京飾)和曲松林(張譯飾)訓練好了新隊員,先登珠峰旁邊的山峰預演。結果因為一名隊員遇險,其它新隊員沒有經驗以為雪崩,恐慌中四處奔逃。

方五洲果斷出擊,讓老隊員穩住慌亂新隊員,同時將雪梯當滑雪板,像一支利箭追上遇險的隊員。當時下方有著一道冰裂縫,方五洲梯子重重插入雪中,整個梯子都架在冰縫上,險之又險的救下遇險隊員。

下一場是登山隊正式攀登珠穆朗瑪峰,登上第二階梯前在雪山的斜坡紮營,卻遭遇大雪暴。凌厲的雪暴不但刮飛登山隊的所有帳篷,連同登山隊員都被吹飛。

其中一名登山隊員為了保護拍攝設備,導致一條腿被刮飛的帳篷繩子纏住,整個人連同帳篷即將被吹走。是方五洲衝上前救下了隊員,後面帶領所有隊員利用梯子,在斜坡躲避從山上滾落的巨石。

後來登山隊在珠峰再次遭遇了雪崩,方五洲冰裂縫前的驚天一躍。

這個場面確實驚險萬分,看得觀眾驚嘆連連。

《攀登者》背後的專業細節

《攀登者》從類型上是講是部登山片,這種攀登人跡罕至,自然條件惡劣的世界最高峰,也就需要大量專業的登山知識,和登山專業設備支撐。

如同電影裡大量精彩的動作戲,觀眾驚嘆之餘,難免感嘆登山隊設備質量是真好。

國產影視劇的專業性一直是飽受詬病,比如大量的國產商業職場劇,職場的專業性漏洞百出,什麼職場最後都只剩下談情說愛。

伯光對於《攀登者》設備有些好奇,查證資料後找到幾張幕後照片。

吳京身穿的登山設備有著品牌Logo,再去查閱過後,發現給《攀登者》提供登山設備的是一家名叫凱東石的中國戶外設備公司。

這家凱樂石的中國戶外設備品牌,名稱是源於「岡仁波齊」一山,向全世界大量頂級運動員贊助過設備。

比如在國內知名的女「攀登者」羅靜,是全球首位登頂13.5座8000+山峰的華人女性登山者。以及43年5次嘗試,69歲圓夢珠峰,世界上登頂珠峰最高齡的殘疾人夏伯渝。

根據資料顯示,他們使用的戶外品牌都是中國品牌凱樂石。

可能是歷史的巧合,身有殘疾的攀登者夏伯渝,正是片中楊光(胡歌飾)的歷史原型。

伯光再深入查證凱樂石的宣傳,發現這家中國戶外品牌在現在的珠峰大本營,帳篷就佔據了一半以上。同時提供大量專業7000+,8000+高海拔專業設備,絕對是中國專業度第一的戶外品牌。

中國品牌?戶外設備第一?

再聯想吳京過去大賣電影,一直就對國產品牌無償的支持著。

眾所周知的《戰狼2》植入了好幾個中國品牌,從國酒茅臺,再到千辛萬苦船運到非洲的北京吉普車。吳京不但沒有收取任何費用,還大量採用近景、特寫鏡頭,對優秀國產品牌進行宣傳推廣。

吳京對植入還說過這樣的話。

「沒收取廣告費,希望所有的中國產品都能橫行世界。」

「就想趁這個機會好好推廣一下國貨,讓世界看看中國力量。」

《攀登者》這樣一部彰顯中國登山隊艱難攀登珠峰的歷史故事,植入中國第一戶外品牌凱樂石,似乎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伯光實在好奇,再去調查凱樂石的影視植入,然而沒有和電影《攀登者》開展合作。吳京與凱樂石的合作是在電影之外,也許吳京也心存為國產品牌宣傳的心思。但是,電影並沒有直接的植入。

伯光起初不太了解,後來發現原因十分簡單。60年代、70年代中國條件非常艱苦,當時根本不可能有專業的戶外設備支持登山隊。

同時因為歷史原型設備的時間,都在半個多世紀之前了。

即使當年採用的國外品牌都很難重新做出當年的「古董」,電影就只能做道具。

《攀登者》沒提及的細節思考

《攀登者》首次將中國從北坡登珠峰的歷史拍成電影,由於珠峰前所未有的惡劣條件,專業設備不但幫助登山隊攀登的利器,同時也為登山人的生命提供保障。

《攀登者》歷史時代中國戶外品牌,不用想根本沒有。歷史上的登山隊員們攀登珠峰,用的戶外設備是從瑞士蘇黎世所採購的。

當時發達國家的歐美不但最先登上了珠峰,戶外設備也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60年代中國登山隊高價購買瑞士戶外設備,是無奈也是必須。

《攀登者》重要劇情發生70年代的第二次登山,歷史上1975年中國登山隊再次攀登珠峰,所有設備都已經是國產了。

但有個細節很有意思,這些戶外裝備全都是仿製的「蘇式」衝鋒衣。所採用的是尼龍綢的面料,其中有一款高山睡袋充絨量達到2500克。

這個肯定比60年代好了很多,但細節設計很不到位。比如充絨睡袋實在太熱了,在冰天雪地的珠峰大本營,人居然熱得睡不著覺。

電影《攀登者》延伸到中國戶外設備品牌的發展歷程,與中國各行各業(包括影視產業)發展歷程都是一致的。

畢竟中國發展歷史不變,後來所有市場經濟冒出的民間品牌,自然是市場經濟後的事。

中國什麼時候進入市場經濟?

答案是2001年中國正式籤署WTO後。

中國戶外品牌也在2001年後開始迅速發展,與早期中國製造業充斥著模仿山寨相同。當時國產戶外品牌同樣模仿山寨居多。即使沒有模仿和山寨,國內消費者對於中國戶外品牌天然不信任。

這麼一來,與2001前後佔據中國市場就是國外品牌。中國消費者多花錢買外國品牌除了質量,也有一種發達國家品牌更高級的精神優越感。

反正和2010年的國貨一樣,「中國製造」成為低端山寨的代名詞,亦是中國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的一個固定印象。

中國戶外品牌真正崛起,包括前面提及以為《攀登者》提供戶外設備的凱樂石,真正崛起的時間是2010年後,與中國影視產業崛起時間完全一致。

2002年,張藝謀的《英雄》開啟中國大片時代;2012年,徐崢導演的《泰囧》,掀起國產商業大片票房高速增長時代。

與攀登者一起攜手登珠峰,吳京拍戲時的態度竟和它殊途同歸但彼時國產商業大片充斥「小鮮肉」混亂時代,料想中國的戶外品牌,應該與小米,華為等手機品牌一樣。雖然迅速發展開始擺脫「低端「「山寨」等負面印象,逐漸在高端品牌上面嶄露頭角。

但中國公司產品的自主研發、科學設計、營銷推廣、品牌的商業效應等等,與國外高端品牌仍有直觀差距。

2015年,吳京拍出了《戰狼1》大獲成功。

2016年,林超賢導演的《湄公河行動》國慶檔拿下10億票房。

2017年,吳京導演的《戰狼2》創下接近57億的票房神話。

2018年的《我不是藥神》《紅海行動》,2019年的《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再到國慶檔的《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和《攀登者》。

中國正能量電影全面的崛起,口碑質量進而到票房包攬國產電影排行榜。

華為、大疆、海康威視等中國企業,先後經歷自主創新、科技研發、技術積累、產品爆發,再到某大國公然打壓,一舉成為國際知名的中國品牌。

相信中國第一戶外品牌如凱樂石,其它中國戶外品牌的發展趨勢都是一模一樣。

《攀登者》代表的中國攀登精神

回到電影《攀登者》,歷史上中國登山隊兩次攀登珠峰。

60年是首次攀登珠峰,以當時國內生產力和科技狀態,只能購買國外品牌。70年代是仿製蘇式國貨,但技術卻是很不成熟。

這個最新的時代,中國戶外品牌已經崛起成了國際知名品牌。

《攀登者》裡有個重要致敬歷史的情節,楊光(胡歌飾)因帶著父親遺願登上珠峰。

但身體被檢查出可能存在遺傳病,和醫生趙虹(何琳飾)發生朦朧的情感。後來登山隊正式攀登珠峰,在第二階梯遭遇大雪暴。安營紮寨後,醫生趙虹給一名隊員看病,楊光不小心踢翻開水燙傷趙虹的小腿。

當登山隊避開山上滾落的巨石,所有人將身體裹進保暖袋躲避風雪。

楊光因為愧疚,將自己保暖袋剪破綁住趙虹小腿。天亮後,楊光的一條腿被嚴重凍傷,最後只能截肢,終止攀登珠峰的夢想。

電影的最後,年老楊光安裝了假肢,憑藉更加專業設備和其它人成功登上珠峰,完成了自己的夢想。

1975年中國登山隊衝頂時,楊光原型夏伯渝為了幫助隊友,導致雙小腿被凍傷截肢。2018年5月14日,69歲的夏伯渝憑藉專業設備成功登上珠峰,成為中國第一個依靠雙腿和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60年代、70年代中國登山隊攀登珠峰,不但面臨珠峰惡劣的自然條件,更多面臨的是國家貧弱下,專業設備上的匱乏。

《攀登者》背後登山英雄們抱著樸素的愛國思想,便完成不可思議的登峰壯舉。

登山英雄們攀登之信仰,無外乎是為國為民。

這種簡單樸素的愛國信仰,不但給後世文化藝術留下歷史原型,同時還代表中國登山戶外品牌,再到電影產業自主發展的歷程。

最後,「攀登者」們永遠照耀後世中國人不停向上攀登的愛國精神。

相關焦點

  • 《攀登者》票房虎頭蛇尾,原來是情感戲突兀而生硬
    被寄予厚望的《攀登者》,在上映前幾天,與《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票房交替上升,但國慶節日臨近結束,卻被兩部大片的票房遠遠甩在後面,可以說與之前風風火火的市場宣傳,未上映預售兩個億的看好,形成鮮明對比,票房表現呈現虎頭蛇尾。
  • 《攀登者》票房落差太大,是硬漢不夠強?還是愛情太耀眼?
    國慶檔的影片是一年中除了春節檔之外,最有機會創造紀錄和奇蹟的檔期,在國慶檔影片上映定檔的時候,大家都把目光聚集到了這三部影片上,《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中國機長》,其中《攀登者》的熱度持續時間比較高,因為大家都想看看百億影帝的吳京,能否再創奇蹟!
  • 《攀登者》交棒《奪冠》 海外徵途如何攀上高峰?
    去年國慶檔,「獻禮三傑」之一的《攀登者》也在國內上映後同步登陸北美和英國院線,海內外觀眾得以在大銀幕上共同見證中國登山隊登頂珠峰的震撼歷程。在《攀登者》國內上映近一年之際,影片即將在9月25日登陸日本院線。至此,影片授權的海外地區將全部完成首輪院線發行。
  • 二刷《攀登者》後的感受,不止感情戲,虎頭蛇尾才是最大的不足
    二刷《攀登者》後的感受,不止感情戲,虎頭蛇尾才是最大的不足文:逍遙國慶檔票房到10月3日的時候勝負已現,《我和我的祖國》以超11億的票房成為了這個國慶檔的短暫贏家,而張涵予主演的《中國機長》則有超8億的好成績
  • 出演《攀登者》被交警cue碰瓷,新劇上映又被警方點名,他太慘了
    導語:出演《攀登者》被交警cue碰瓷,新劇上映又被警方點名,他太慘了!說到胡歌,就不得不提一下他最近上映的新電影《南方車站的聚會》呀,這部劇上線不到四十小時票房就已經破億了,成績還是很不錯的,豆瓣評分也有7.5分,口碑也是極好,這部影片算是胡歌正式進軍電影行業的第一部作品。
  • Bella《女俠阿蓮》泰國票房近2億,3ZAAAP終於播出,代言王者榮耀
    也就是說,電影製作公司、發行公司、院線等,都宣稱《女俠阿蓮》12月12日票房破2億。 不過,thailandboxoffice公布的截止12月12日的全國票房,《女俠阿蓮》只有1.902億!和《女俠阿蓮》片方、院線等公布的數據差距了近一千萬。
  • 包貝爾自導自演《大人物》,上映4天票房破1.3億,投資人臉都笑歪
    在節假日的日子裡,電影市場火熱了起來,上映10天的好萊塢巨作《大黃蜂》獲得了7.35億元的超高票房,單日票房也高達5830萬,獲得了單日票房冠軍,緊接著就是華語警匪片《大人物》,上映4天,票房突破1.3億,不僅票房豐收,還獲得網友的一致好評。
  • 名企頭條:我和我的祖國票房破10億 羅永浩強調不退出手機圈
    上映3天,我和我的祖國票房破10億】據貓眼電影實時票房數據,10月2日晚7:36,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票房突破10億,同一時間,國慶檔另外兩部影片《中國機長》票房為7.66億,《攀登者》票房4.37億。截至晚上8點,三部影片票房累計已經超過22億,超過2018年國慶7天總票房。
  • 波司登羽絨服守護「攀登者」徵服珠峰
    最近,伴隨著電影《攀登者》票房的步步攀升,大家在感嘆影片中攀登者們堅毅不拔精神的同時,也不由得為中國國家登山隊造就的榮譽而自豪。其實,這群可愛、可敬的攀登者們背後有一企業在與之共同努力,陪伴著國家登山隊一次次超越自我,那就是——波司登。
  • 2019中國電影票房超627億 國產大片崛起2020年爆款預測
    截止12月23日, 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累計票房已超627億元,超過去年全年606.88億元的票房總成績,全年票房有望突破630億元。2019內地電影票房榜top 10影片當中,只有《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和《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兩部上榜。2019年國產大片票房捷報頻傳、各類題材國產影片全面崛起,預測2020年還將誕生多部國產電影爆款。
  • 電影國慶檔上演「三國演義」 票房目前已超17億
    9月30日,《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三部主旋律影片同日上映,由於不管是題材還是陣容都堪稱「頂配」,今年國慶電影檔也有「最強國慶檔」之稱。截至10月2日6:00,三部影片票房累計已經達17.51億元,幾乎持平去年國慶檔。
  • 2019年全國票房破500億!創最快紀錄、國產片火爆
    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累計票房在10月3日突破500億,比去年(10月4日)突破該節點要提前1天。
  • 《勇敢者遊戲》曝光「與蛇對視」片段 3天近3億笑除霧霾
    導讀: 由索尼哥倫比亞影片公司出品的好萊塢動作冒險巨製《勇敢者遊戲:決戰叢林》已於1月12日在國內盛大上映。上映首日,影片便以7700萬元的單日票房成績,從連續13天蟬聯票房第一的《前任3》手中奪下冠軍寶座。
  • 2019年內地票房642.66億,一京一吒組團50億出道
    《哪吒》僅上映五天就打破《功夫熊貓3》保持的國產動畫單片紀錄,僅用八天時間便已打破《瘋狂動物城》保持的內地動畫電影總紀錄。截止目前,《哪吒》以極快速度接連衝破20億、30億和40億大關,最終憑藉年底的補錄,成為內地影史第二部票房破50億的電影。《哪吒》也是較長時間來,首部登頂年冠的動畫電影,其觀影人次也接近1.4億,比亞軍《流浪地球》高出近三分之一。
  • 《攀登者》預售破億,為什麼登山,意義重大
    為慶祝祖國的七十歲生日,國內的電影人也是費盡心思,目前被稱為國慶檔「三駕馬車」的《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和《中國機長》稱霸了各大院線,目前來說,這三部電影的排片佔據國慶檔的98%,這讓其他電影還怎麼活。
  • 《流浪地球》狂轟46.7億,但票房卻不敵《哪吒》,吳京輸給動畫片
    2019馬上就過完了,今年國內電影市場又創下歷史新高,全年總票房超過633億以上。回看十年前,內地一年總票房才62億,現在市場都翻了10倍以上了,全國電影院銀幕數超過6.8萬塊位居全球第一。如今電影成了最賺錢的行業之一,只要大爆一部作品,那賺到的利潤可是用億單位來計的,這幾年票房淨賺5億10億以上的國產片越來越多了。今年票房超過10億的電影共有15部,其中國產片佔了10部,有5部國產片票房收20億以上。2019年票房表現最炸裂的又是吳京,他主演的2部大片票房都大賣了。
  • 和《攀登者》硬碰硬的同檔電影,張涵予領銜出演,網友:很是期待
    和《攀登者》硬碰硬的同檔電影,張涵予領銜出演,網友:很是期待今年的暑假檔,看得出來應該是《哪吒》這部大型動漫的天下了,唯一能夠與之相比較的或許也只有《烈火英雄》這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了吧,這兩部電影的口碑和票房都非常的高,如今這兩部電影都已上映一段時間
  • 「70年70億」不是空想,國慶檔牛掰格拉斯的輝煌與背後
    9月30日,《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三部無論內容題材還是演員陣容都堪稱「頂配」的國慶檔擎天柱同日爭輝,拉開了「最強國慶檔」牛掰格拉斯的序幕。「最強國慶檔」也以預料中硬邦邦的票房成績讓自己名副其實。
  • 章子怡被《攀登者》裡氣象臺詞「整蒙圈」!你呢? - 中國氣象報
    《攀登者》上映11天,票房接近10億。不知看過的小夥伴是否滿意?上一期,我們請《攀登者》劇中章子怡飾演的氣象專家的人物原型、著名極地探險科學家高登義為我們講述了我國登山隊登頂珠峰背後的真實故事(戳連結→《攀登者》裡的氣象學家,我們找到了!
  • 近8千真實問卷盤點《攀登者》,9成觀眾力薦好電影好類型
    近日,基於貓眼平臺發布的「《攀登者》五十城百場問卷調查」面向全國觀眾展開,並最終有限回收了多達7726人次的真實反饋。而這些聲音,幾乎可以定義《攀登者》的究竟。而這一部分觀眾,也印證了《攀登者》的真相定律。同樣,對於問卷調查對象來說,早前外界對《攀登者》的整體評價也有待商榷。據問卷結果顯示,認為對《攀登者》評價稍顯偏頗的比重達到35.96%,更有686人覺得《攀登者》「被黑了」。緣何得到超九成的觀眾口碑認可,也值得我們進一步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