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放榜,各省份文理科狀元紛紛亮相,這些超級學霸們帶給人們的,除了驚嘆、勵志,還應該有思考和警示。
河南是高考大省,高考大軍全國最為龐大,2020年,河南高考總人數達到恐怖的85.7萬人,而河南高等教育相對落後,頭號高考大省,連一所985都沒有,只有一所211,高考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
正因為這樣的原因,河南狀元就更引人關注。今年河南高考理科狀元李昊,來自河南固始縣高中,總分724分,只比湖北理科狀元唐楚玥低1分,否則就是全國高考理科狀元了。
為何這樣說呢?雲南理科狀元釧苟嘉考分高達729分,吉林理科狀元邵馬安平727分,就是重慶狀元謝欣穎的726分也比李昊高啊。
但是,這是只看分數,沒看試卷。河南用的是全國一卷,而雲南是全國三卷,吉林、重慶是全國二卷。全國一卷,公認難度最大,含金量自然也是最高的。
但是,如果我們細看一下李昊的分科成績,就會覺得,他本來就應該是全國狀元。他的具體分科成績是:語文136分,數學147分,外語147分,綜合294分。
這樣看,還是看不出什麼問題,我們再看英語成績的另一項,英語聽力,幾乎是嚇了一跳,李昊,這個省狀元,聽力只得了11分。
問題出來了,河南省理科狀元的英語聽力,離及格還有幾條街的距離。只得了聽力總分30分的三分之一!
雖然河南英語聽力並不納入總分,只供高校錄取時參考,但這聽力,是很有問題的。
這個分數,無情地揭露了我國英語教學存在的嚴重問題,只會考試,根本不實用。從學校級別上來說,越往下,這種情況就越嚴重。在北京及省城的學校裡,這種情況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這些學校的學生,聽得懂說得出會考試。而到了縣中,再到鄉鎮中學,基本上也就是啞巴英語了。
李昊無疑是英語成績很優秀的學生,但是,連他這樣優秀的學生,都聽不懂英語,還能熟練地用英語交流嗎?我看懸!
李昊這個河南省理科狀元,英語聽力分數,客觀上在呼籲:英語還是改選修吧,全民學英語,浪費太多的學生的大量時間。英語教學非徹底改革不可,高考英語非徹底改革不可!
為何把英語教學跟高考英語放到一起說,因為我們從小學三年級就開始的英語教學,就是圍繞著高考指揮棒轉的,高考英語像什麼樣,中小學的英語就是什麼樣。
高考英語,跟語文數學一樣,分值達到恐怖的150分,這實在是太把英語當回事了。這樣帶來的結果,就是全民高耗低效學英語。
孩子從小學讀到高中,起碼要學9年英語,有的地方從一年級就開設英語課了,那就是學了12年的英語。而學習英語的目的,竟然純粹是為了考試。
一個省高考狀元都聽不懂英語,口語也好不到哪裡去,那麼,數以千萬計的其他學生的英語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
耗費了這麼多年精力,學習了這樣的英語,是不是很可悲?
是的,高考英語必須改革,非改革不可。
已經有人大代表提出改革高考英語,降低英語分值,在中小學將英語改為選修課,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讓孩子們從繁重而無效的英語學習中解放出來,增加理化生等學科的分值,那才是王道!
在高考英語考試上,更應該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改革這種啞巴英語的考試方法,主要考查學生的聽力和口語,通過人機對話,實現考查學生對於英語的運用水平和能力。
比如,高考英語分值最多100分,筆試30分,口語70分,將聽力包含在口語的考查中,因為人機對話,就是考查聽和說,沒有必要再專門考查聽力。
如果實在對英語就是偏愛到了不能割捨的程度,就算是150分,筆試最多也只能佔70--90分,加大口語和聽力分值。
如果高考這樣改,中小學的英語也就會這樣教,完全從實際運用出發,改變啞巴英語才有可能。而按照現行的英語教學,啞巴英語是必然結果,高考狀元也同樣如此。
大家認為河南理科狀元李昊聽力11分,還反映出了哪些問題?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