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收購Barefoot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2020-12-18 OFweek維科網

前言:

Barefoot公司的願景很簡單,就是讓數據中心交換機和伺服器一樣享有開放性和可編程性。而英特爾收購Barefoot的目的是為了自身的數據中心部門更好的應對雲數據中心客戶的不斷變化的各類需求。

衝擊傳統巨頭:Barefoot網絡交換晶片

Barefoot是一家成立於2013年的計算機網絡公司,設計和生產可編程網絡交換機晶片、系統和軟體。

因此Barefoot公司推出了P4網絡程式語言並與Google公司一起創建了開源社區,更為重要的是Barefoot晶片工程師辛勤努力的成果證明可編程晶片可以在速率、帶寬、成本、功耗以及組網等諸多方面與固定功能交換機ASIC晶片保持同等水準。

這家公司的四大核心競爭科技:

①一種程式語言:P4

②一種可編程晶片架構:PISA

③一種編譯器與工具鏈:P4 Studio

④一種可編程網絡晶片:Tofino

隨著Tofino2乙太網交換晶片的推出,Barefoot公司終於有機會將逐漸升溫的可編程交換最終變現。

在了解了目前網絡體系架構發展的痛點之後,Barefoot提出了已經成為業界標準的P4語言,開發了對應的PISA晶片架構和編譯器,並做出了兩款可以完全編程的高性能網絡交換晶片並且構建了完整的技術閉環。

網絡設計者可以通過P4定義數據平面的轉發和處理規則,例如報頭解析、匹配、表項配置等,然後通過編譯器在目標交換機上進行實現。

對手的對手是朋友:英特爾收購Barefoot

英特爾是美國最大的數據中心計算機晶片製造商,但其晶片無法通過乙太網有效管理通信。

相反,Broadcom是主要的乙太網晶片製造商。顯然英特爾認為自己可以通過收購一個較小的競爭對手來改變這種狀況。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英特爾收購網絡基礎設施初創公司Barefoot,以強化自身數據中心晶片的通信能力,這次收購旨在幫助英特爾更好地與競爭對手Broadcom展開競爭。

Barefoot給英特爾帶來了在雲網絡架構、P4可編程高速數據路徑、交換機晶片開發、各種其他網絡組件方面深厚的專業知識。

英特爾希望解決數據激增問題,因為數據的激增導致數據分析需要更高的計算能力,而且英特爾還希望提供在不同數據中心之間遷移信息所需的網絡基礎設施。

收購完成之後,Barefoot將為英特爾對端到端雲網絡和基礎架構領導地位的關注提供支持,並讓英特爾能夠繼續為我們的數據中心客戶提供新的工作負載、體驗和功能。

背後的邏輯:強化數據中心的網絡能力

近年來,英特爾在乙太網交換機和網卡領域的地位一直持續下降。收購Barefoot Networks的Tofino 2、P4套件以及未來的設計,再加上英特爾的矽光子晶片,將有望使其在未來的交換機設計中佔據優勢。

專注於傳統CPU業務對英特爾不會起到幫助作用,所以強化數據中心的網絡能力是有必要的。

Barefoot為英特爾提供了很多運行現代數據中心理想的網絡功能,在這種這些數據中心,軟體正在越來越多地定義商用硬體。

這顯然是針對博通,因為這次收購讓英特爾得到了更好地服務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和滿足超高速節點到節點通信需求的專利技術。

儘管英特爾已經是美國最大電腦晶片製造商,但是它目前並不生產通過乙太網管理通信的晶片。這一晶片技術被廣泛用於連接龐大的電腦和伺服器網絡。目前,這一網絡晶片領域由博通主導。

顯然英特爾認為自己可以通過收購一個較小的競爭對手來改變這種狀況。

通過此次收購,英特爾可以獲得一套核心知識庫,涉及p4可編程高速數據路徑、交換機晶片開發、P4編譯器、軟體驅動程序、網絡遙測和計算網絡等技術。

潛在爆發市場:物聯網時代的智能連接

如此龐大的數據量,必須要有足夠優秀的交換機晶片才能輔助處理,尤其像Barefoot Networks的乙太網交換機晶片還兼具極強的靈活性,自然也使得其成為了國內雲端數據巨頭們青睞的合作夥伴。

此次收購旨在解決數據激增的問題。數據激增對分析計算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同時對數據中心內部交換能力的需求也不斷提升。

不止英特爾看到了當前信息爆炸所帶來的巨大商機,國內廠商更是如此。雖然目前,Barefoot被英特爾收購已成定局,但由於諸多中國廠商早前均對Barefoot 進行了投資布局,因此這些廠商暫時還可以及時分享到這家公司所帶來的最新技術,保證自身在雲端數據處理市場中不掉隊。

同時,物聯網時代,智能連接類終端數量將呈爆發式增長,其所產生的數據規模也將成呈指數級上升。據國際研究機構和數據存儲公司希捷的一份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共產生7.6 zettabyte(澤字節),預計到2025年,數據量將增長到486澤字節,而1 zettabyte大約為1萬億gigabyte(千兆字節)。

如此龐大的數據量,必須要有足夠優秀的交換機晶片才能輔助處理,尤其像Barefoot的乙太網交換機晶片還兼具極強的靈活性,自然也使得其成為了國內雲端數據巨頭們青睞的合作夥伴。

結尾:

目前世界上超過一半的數據都是在過去兩年時間內產生的,但其中只有2%的數據被分析過。在收購後既能夠彌補英特爾在雲網絡數據管理方面的弱項,又能與英特爾的現有連接產品形成強有力的互補。

相關焦點

  • 英特爾同意收購初創公司Barefoot Networks
    來源:金融界網站英特爾公司將收購初創公司Barefoot Networks,目的是增強這家小公司的網絡晶片技術並與博通展開競爭。雖然英特爾是美國最大的電腦晶片製造商,但目前並不生產管理乙太網(Ethernet)通信的晶片;乙太網是一種使用廣泛的技術,連接龐大的電腦和伺服器網絡。總部位於聖何塞的博通目前佔據該領域的主導地位。
  • 英特爾收購Barefoot Networks 一場全新「卡脖子」行動即將上演?
    近日,英特爾正式宣布將收購初創公司BarefootNetworks,用以加強乙太網管理通信晶片技術的布局。目前,英特爾方面表示已經籤署了相關收購協議,該筆交易預計將於2019年第三季度完成。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曾獲得阿里、騰訊一眾國內企業的投資。
  • barefoot
    barefoot 文章
  • Barefoot Networks將被英特爾收購,通信晶片市場是否迎來洗牌?
    6月11日,英特爾官方表示,將收購初創公司Barefoot Networks,目的是助力英特爾數據中心事業部滿足超大規模雲客戶快速變化的需求。Navin Shenoy希望藉助此次收購,解決數據激增問題,因為數據的激增導致數據分析需要更高的計算能力,而且英特爾還希望提供在不同數據中心之間遷移信息所需的網絡基礎設施。因此,英特爾籤署了收購Barefoot Networks的協議。
  • 英特爾收購Barefoot Networks 加強網絡晶片創新
    英特爾的客戶所處的世界正在飛速增長和轉型。我們之前討論過一個驚人的事實,即世界上超過一半的數據是在過去兩年產生的,而其中只有2%的數據被分析過。在這種現實的驅動下,我們總是在問自己,如何才能更好地讓客戶利用這些數據的潛力,以他們所要求的速度和效率移動、存儲和處理這些數據。
  • 英特爾將收購晶片初創企業Barefoot Networks,曾獲阿里、騰訊等投資
    文/ 和佳 編輯/ 張涵當地時間6月10日,英特爾發布消息稱,公司將收購晶片初創公司Barefoot Networks。英特爾執行副總裁Navin Shenoy稱,英特爾已籤署了收購Barefoot Networks的協議,交易預計將於2019年第三季度完成,但他並未透露交易金額。Navin Shenoy稱,在海量數據爆發式增長的背景下,該交易旨在滿足客戶需求,使他們能以更佳的速度和效率來移動、存儲和處理這些數據。
  • 晶片丨英特爾擬收購初創公司Barefoot Networks 後者曾獲騰訊阿里...
    【TechWeb】6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英特爾公司將收購初創公司Barefoot Networks,目的是加強網絡晶片(networking-chip)技術,與博通(Broadcom)展開競爭。
  • 英特爾收購Wind River
    6月5日消息,英特爾周四宣布,該公司計劃以8.84億美元現金收購軟體廠商WindRiverSystems公司
  • 併購不斷:英特爾收購Moovit,英偉達收購Cumulus
    本周,CPU和GPU兩大巨頭英特爾和英偉達便加快了自己的收購步伐,據外媒報導,英特爾正通過收購交通數據初創公司來擴展其Mobileye部門;而英偉達將收購開放式網絡先驅Cumulus Networks,試圖在軟體定義的數據中心取得更大的進步。
  • 收購Saffron,英特爾要為晶片加入人工智慧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晶片製造商,英特爾在過去的數年中一直致力於讓其晶片產品更加智能,其中一個重要舉措就是不斷併購這類公司。比如通過收購Indisys、Xtremeinsights,以及看起來最重要的晶片製造商Altera(耗資167億美元),英特爾已經投入了重本來為其晶片及支持3D攝像機的軟體添加人工智慧技術。而據《連線》雜誌報導,近日,英特爾宣布收購了人工智慧公司Saffron Technology,再次增加對人工智慧技術的投資。
  • 困境中的英特爾,拿什麼在AI領域找回昔日尊嚴
    英特爾自己心裡應該也明白這一點,而類似的手段英特爾也不是第一次在宣傳中使用(以前英特爾就經常聲稱自己的集成顯卡的運算能力又超過了某某NVIDIA生產的獨立顯卡),但英特爾祭出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宣傳路數可以說明一點:那就是英特爾真的非常重視AI和深度學習這塊市場,而更早之前和近期的一系列收購,也從側面證明了這一點。
  • 英特爾拉來Barefoot 挑戰博通網絡晶片寶座
    現在,英特爾不僅對Barefoot Networks刮目相看,還一舉收購了它,這筆交易將在第三季度完成,英特爾拒絕披露其具體交易價值。英特爾此項收購的主要目的是在於躋身網絡晶片領域與博通公司展開更好的競爭。收購消息一經發出,英特爾股價有明顯上漲趨勢,6月11日收盤後股價為46.85美元,當日漲跌幅為0.11%。
  • 英特爾收購AI初創公司Vertex.AI,後者專注於可攜式深度學習引擎
    本周,英特爾收購了人工智慧初創公司 Vertex.AI,該公司是一款名為「PlaidML」的可攜式深度學習引擎製造商。此次收購與英特爾的產品路線圖相符合,並將助力其贏得 AI 晶片大戰。(來源: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英特爾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通過這次收購,英特爾獲得了一個經驗豐富的團隊和 IP,可以進一步實現靈活的邊緣深度學習。其他細節和條款暫不作披露。」
  • 為增強AI晶片實力,英特爾又收購了一個7個人的初創公司Vertex.ai
    雷鋒網消息,為了進一步增強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競爭力,英特爾又收購了一家AI初創公司Vertex.ai,不過交易的金額並未透露,但英特爾確認了此項交易,整個團隊包括創始人都將加入英特爾的人工智慧產品事業部。
  • 全家便利店被收購 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目前我們國內的便利店,有不少品牌其實是來自日本的,比如最常見的7-11和全家便利店,另外還有羅森、好又多等,最近有消息透露稱,日本全家便利店被收購了,收購一方是原本就控股這家便利店的大型商社,但這收購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 日本全家便利店被收購 收購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日本全家便利店日前被日本大型貿易公司伊藤忠商事收購,成為其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收購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此舉又會對全家帶來什麼影響?央視財經《天下財經》欄目視頻日本伊藤忠商事從7月9日開始以每股2300日元(約合人民幣150元)的價格對全家便利店的股份進行公開收購,收購過程預計將持續到8月24日。伊藤忠此前就持有日本全家50.1%的股份,擁有控股權,此次收購結束後伊藤忠的持有率將提高到100%。
  • 合力對抗英特爾和博通:Marvell 將以 60 億美元收購 Cavium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英文版APP現已上線,年度訂閱用戶每周直播科技英語講堂,還有科技英語學習社區哦~)今天,晶片製造業又發生了一個大新聞:Marvell Technology 宣布將以約 60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Cavium Inc。
  • 今天,英特爾五十歲了
    可以說,PC時代帶來的生活便利,背後絕對離不開英特爾這位大功臣,作為全球最大的CPU製造商,你的手機和電腦,都要靠它。2015年6月,英特爾收購了頭顯設備廠商Recon。2015年12月斥資167億美元收購了Altera公司,這是英特爾有史以來金額最大的一次收購,意味著英特爾要考慮CPU之外的新技術應用,在PC市場不斷萎縮且移動市場遲遲難以打開的背景下,英特爾希望布局物聯網市場。
  • 蘋果10億美元收購英特爾5G基帶業務 蘋果能夠趕上華為5G嗎?
    今日(26日)早間消息,據外媒報導,蘋果將收購英特爾智慧型手機數據機業務大部分股權,交易估值為10億美元。根據聲明,蘋果收購了英特爾大概17000份無線和射頻專利,共計2200名英特爾5G基帶部門員工將加入蘋果。
  • AlphaGo再度來襲:英特爾和英偉達緣何應未雨綢繆?
    日前,去年擊敗世界圍棋第一人李世石,由谷歌收購的DeepMind開發的圍棋AI—AlphaGo移師中國,再戰目前等級分排名世界第一的中國棋手柯潔九段,且率先拿下一局暫時領先的消息再次引發了業內對於AlphaGo的關注。那麼問題來了,AlphaGo緣何如此的「聰明」和超乎人類的思考和反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