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場哨聲即將吹響,吶喊仍在久久迴蕩。第十二屆全國學生運動會歷時6天,今晚將在黃浦江畔落幕。
這是全國大學生運動會和中學生運動會合併後首次舉辦的全國學生運動會,是真正屬於學生自己的節日。從會徽、吉祥物設計到開閉幕式演出,從志願者服務到各項賽事的搏擊,全由學生忘我投入。
運動會期間,大家談論最多的不是金牌與名次,而是健康、陽光、合作和友誼。讓我們踏著「一二三四」的回顧節奏,共同感受「陽光運動、健康成長」的辦賽理念。
一切從簡,節儉辦出精彩
「學生是運動會的主人,我們不在意豪華場面,更看重熱烈氣氛和純真友誼。」上海中學高二學生翁子劼在開幕式參與演唱會歌《我們一起來》。和現場5000多名參演學生一樣,他們是當仁不讓的主角。
一切從簡,精彩不減。劉翔、王勵勤、徐莉佳、孫雯等體育明星友情參演開幕式,此外,沒請一個「大牌」。排球前國手李國君被孩子們的熱情深深打動,感慨說:「精彩與投入無關。」
節儉辦賽的理念,貫穿於眾多細節——開幕式演出服以T恤衫為主,節約成本,以後還能繼續穿;向明中學浦江校區承辦女籃比賽,向專業餐飲公司租餐具,以節省開支;承辦健美操比賽的曹楊二中採取自助用餐,按需取菜……
籌備期間,上海沒有新建一處場地,而是大力改建學校體育設施。16個比賽場館中,除承擔開幕式與遊泳比賽任務的東方體育中心外,15個均屬於學校,其中12所還作為駐地,承擔接待參賽師生的任務。
改建不僅惠及本屆運動會,「閉幕後,許多體育場館和設施還能繼續服務師生,並為周邊的社區居民提供便利。」本屆運動會組委會副秘書長、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王平說。
兩棵「小菜」,延續志願精神
這是上海首次面向高中生大規模招募志願者,選出960人,佔總數的近七成。4年前,世博會志願者「小白菜」憑藉燦爛微笑和細緻服務,成為上海「名片」。如今,接力棒交到了更年輕的「小青菜」手裡。95後們身穿綠色T恤,好似一棵棵充滿生機的小青菜,活躍在賽區各角落。
新中高中的李琳琳在足球賽場忙碌——每天下午提前一小時到場,準備資料和冰水,還細心地為裁判員打好洗臉水。她說,自己不算辛苦,陽光炙烤下堅守崗位的擔架員更不容易。一有人受傷,他們就得抬起擔架飛奔上場,任憑汗水浸溼衣裳。
曹楊二中的楊彥璇剛從美國交流學習回滬,聽說在招募志願者,立刻報名。她服務福建健美操代表隊,多次去虹橋火車站接站,為運動員聯繫用餐、安排訓練場地、協調用車,24小時待命,處理得井井有條。
還有許多默默無聞的「小青菜」,或在賽場門口安檢把關;或在宿舍為運動員排憂解難;或在賽場邊翻牌計分,動作看似機械,卻來不得半點馬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在北京健美操隊,兩名學生家長隨團來滬,全程吶喊助威。他們手拿相機頻頻按下快門,不是湊熱鬧,而是有針對性地記錄動作,等賽後回看,以求改進。他們很支持孩子參加運動,看重健康成長,而非比賽結果。
健美操女子三人操決賽前,湖南隊年齡最小的卿騫月,因首次參加全國大賽,壓力較大導致拉傷。她克服病痛,去醫院打封閉,堅持完賽,和隊友攜手拼得冠軍。
新疆男子足球隊的孩子們站到上海的賽場上,感覺夢想成真。在家鄉喀什,土球場坑窪不平,容易摔倒受傷;他們買不起專業球鞋,常穿20元的膠鞋上場。但這些阻擋不了對足球的熱愛,他們努力拼搏,苦練本領。
香港代表團裡總是充滿歡樂,當隊員們在賽場邊為小夥伴加油時,感受不到劍拔弩張,只聽得到歡聲笑語。對每場比賽,他們都全力以赴,而對比賽結果,則坦然面對。
上海是東道主,為所有代表團做好服務,當好表率;「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各地代表團的閃光點,也令我們獲益匪淺。香港孩子的爽朗笑聲、新疆男足的艱苦奮鬥、湖南女孩的勇敢堅強以及北京家長的簡單專注……都與本屆運動會「陽光運動、健康成長」的辦賽理念不謀而合,值得我們學習、回味。
「四育融合」,體會運動快樂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全國學校體育工作座談會上強調,健康是青少年成長成才和幸福生活的根基,關係國家民族未來和億萬家庭福祉。她特別指出,要堅持德智體美「四育融合」。
本屆運動會首次推出青少年團隊成長真人秀,首次開展非競技類的「陽光少年」「活力園丁」評選活動,舉辦「陽光·夢想」中小學生書畫展,讓師生們充分享受競技之外的樂趣。
爭金牌,並非辦學生運動會的主要目的。看淡賽場得失,體會運動快樂,「健康第一」,才是我國多年倡導的教育理念。「健康是未來人才的重要競爭力,也是學校體育主要任務之一。」王平說,「辦學生運動會,不應太看重競賽成績,而是希望教會更多學生一兩項專項體育技能,培養終身體育鍛鍊的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