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全國高校雙青人才排名TOP50,蘇州大學表現搶眼

2020-08-07 無憂文案

轉眼又到了每年的傑青和優青項目評選的日子,作為高校人才水平的重要評判標準,每年高校的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當然,由於傑青每年只有200個名額,而國內有3000多所高校,這也就導致了僧多肉少的局面。很多985工程高校都不能做到每年一個傑青,更不用提其它大學了。那麼,將時間拉長一點,從2011年至今各所高校在國家自科基金的表現更能體現高校人才的真實水平。從入選項目數來進行比較,各校的排名情況如下:

近10年全國高校雙青人才排名TOP50,蘇州大學表現搶眼

以上是排名前50的高校,從表現來看,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依舊排名前二,而且兩校的入選人數十分接近。前五年北京大學表現更佳,而近五年清華大學發展勢頭更猛,有超越北京大學的趨勢。排名第三的浙江大學和第四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入選人數也比較接近,考慮到中科大的規模,中科大相對來說人才精度更高。華東五校中,南京大學排在了最後,同時還在被身後的中山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追趕。從剛剛公布的三大獎情況來看,南大確實和同檔次大學拉開了差距。當然,這也和南大的經費不足與人才流失有很大關係。如果南京大學能有中山大學一半的經費,也不會出現如今衰退的局面。

近10年全國高校雙青人才排名TOP50,蘇州大學表現搶眼

除了清北、華五之外,其餘排名靠前的高校基本上都在大家的意料之內。尤其是一些老牌工科強校,在傑青和優青的評選方面更佔優勢,典型代表高校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天津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另外,像四川大學、同濟大學等醫學巨無霸高校也排名不錯。這些高校都在某一個領域或多個領域內有頂級的學科和人才,自然在這類排名上佔優勢。

近10年全國高校雙青人才排名TOP50,蘇州大學表現搶眼

除了985工程高校之外,蘇州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北京化工大學等代表的211工程高校表現也十分不錯。尤其是蘇州大學,近10年的表現甚至比北京理工大學、山東大學等都要好。當然,蘇州大學的發展模式一直備受詬病,畢竟其入選的人才多數都是高薪挖過去的,不是自己培養的。985工程高校中,西北工業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和重慶大學排在最後,而排在這些高校之前的湖南大學和東北大學都已經降級為雙一流B類高校。如果從這一人才指標來看,這3所高校在今年進行的雙一流動態評比中有降級的危險。

近10年全國高校雙青人才排名TOP50,蘇州大學表現搶眼

作為國內僅次於院士的評選,每年的國家傑青名單都備受關注,因為這些都是國內高校的中堅力量。國家傑青在任何高校中都是備受重視的人才,不過近兩年傑青名額翻倍之後其含金量相比下降了一些。但400人相比龐大的科研群體來說,競爭也是十分激烈的。從這份排名可以大體知道各校近10年的表現,也能從側面展現高校未來的發展趨勢。

相關焦點

  • 近10年全國高校「傑青優青」人才排名TOP50
    昨日剛剛公布傑青名單,而傑青項目和優青項目,都是高校人才水平的重要評判標準。當然,由於傑青每年只有200個名額,而國內有3000多所高校,這也就導致了僧多肉少的局面。很多985工程高校都不能做到每年一個傑青,更不用提其它大學了。那麼,將時間拉長一點,從2011年至今各所高校在國家自科基金的表現更能體現高校人才的真實水平。
  • 2017年全國重點大學青年人才人數排名,高校未來的比拼!
    在對高校的師資力量進行評比的時候,大家更多關心的是頂級人才的數量,像兩院院士、國家傑青、長江學者等等。這些代表了高校當前發展的核心動力,是高校科研實力的象徵。然而,最近這些年各大高校更加重視青年人才的培養,畢竟這才是高校的未來。
  • 近10年全國高校「4青人才」入選人數排名,後備力量的比拼!
    畢竟年輕就有無限的可能性,國內青年人才榮譽頭銜也有很多,省級就不說了,最具有影響力的有4個,分別是青年千人、青年長江、國家優青和青年拔尖,這4類頭銜基本包含了國內和國外留學歸來的優秀人才。小編對各大高校近10年各大高校在青年人才的入選數情況進行了統計,其結果也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高校的科研水平。
  • 內地高校排行榜top50,浙大無緣前十,財經類、語言類高校表現搶眼
    從此榜單top10中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除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之外,其餘的高校都是來自北京、上海。反觀「九校聯盟」成員的西安交大、哈工大,既沒有經濟優勢,也沒有地域優勢,分列21、31位,排名與它們的綜合實力及地位名校不成正比。
  • 全國重點高校100強,蘇州大學和鄭州大學很搶眼,如何評價?
    而在1982年,該校更復名蘇州大學,緊接著,蘇州蠶桑專科學校、蘇州絲綢工學院和蘇州醫學院等相繼併入蘇州大學。由此可見,蘇州大學的實力確實非常雄厚。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鄭州大學確立了綜合性研究型的辦學定位,提出了一流大學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力爭到本世紀中葉建成世界一流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因為眾多原因吧,蘇州大學和鄭州大學在全國重點院校中的排名成績不錯,請看這一份綜合性排行榜,這也是全國重點高校100強(科教評價網統計數據):
  • 全國重點高校100強,蘇州大學和鄭州大學很搶眼,如何評價?
    文|冷絲欄目|大學榜單與志願填報全國重點高校,有多種定義,有時候指的是985、211高校;有時候又指的是雙一流建設高校;教育部過去有專門指定的高校,既不是後來的985 、211高校,也不是現在的雙一流高校。
  • 近20年全國大學頂級期刊論文數排名,與世界名校差距明顯!
    前兩天,自然指數網站公布了最新一期的全球高校自然指數排名,國內高校表現異常搶眼,有17所高校進入了全球前100名。這個成績表明了國內高校在發表論文方面,還是有非常大的優勢的。但僅僅量大並不能說明什麼,核心論文尤其是頂級期刊論文數才是衡量一所大學科研成果的最好檢驗。
  • 近10年國家傑青高校入選人數排名,不同檔次大學差距明顯!
    近日,全國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了2020年國家傑青項目的初選名單。雖然被稱為初選,但根據往年的經驗來看,初選名單和最終名單差異很小。不管對於任何一所高校來說,國家傑青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基本上都是各校的學科帶頭人。
  • 近10年國家傑青高校入選人數排名,不同檔次大學差距明顯
    近日,全國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了2020年國家傑青項目的初選名單。雖然被稱為初選,但根據往年的經驗來看,初選名單和最終名單差異很小。不管對於任何一所高校來說,國家傑青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基本上都是各校的學科帶頭人。
  • 全國大學報考熱度排行榜,四川表現很搶眼,拿下10個類型高校前10
    在這個榜單中,四川省高校可以說是排名很亮眼了,在全國眾多的高校中脫穎而出。在10個類型裡都拿下了前十的好成績,下面來看一下具體哪些川內學校上榜!四川省只有四川農業大學一所農林類高校,這次也是排進了全國農林報考熱度的第四名,排在了南京南京農業大學和北京林業大學前面,表現很不錯。
  • 2020年中國大學生均學校收入排名首次公布!深圳哪所高校上榜全國...
    這兩所高校都是「小而精」的辦學代表。 2018年,上海科技大學收入近27億元,南方科技大學收入近30億,但兩所高校的在校生規模都不大——上海科技大學2018年在校生不足4000人,南方科技大學在校生總數5000餘人——這使得人均學校收入大大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兩所高校90%以上的經費來源於政府撥款收入。
  • 「西部高校」最新排名,四川大學只能排第2,長安大學表現搶眼
    「西部高校」最新排名,四川大學只能排第2,長安大學表現搶眼中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雖然各區域間經濟發展不平衡,但是每個區域都有自身的價值和存在的意義,雖然東部地區各方面都比較有優勢,但現在的中西部也在大力發展中,特別是西部地區,西部可以分為西南和西北
  • 蘇州大學和鄭州大學,都是全國百強211高校,哪所更有前途?
    在我國,重點大學是大家比較追捧的高校,但是我國並沒有全國重點大學這個概念,所以很多人把985、211高校當作重點大學的代名詞,985、211高校也成為考生最想考上的大學。與211相比,985更吃香,但是211的高校並不能說並不強,很多高校其實在某個領域都是全國頂尖水平,也有一些211高校潛力無限,有望成為全國頂尖大學。蘇州大學和鄭州大學,都是全國百強211高校,哪所更有前途?
  • 2020中國頂尖學科排名,湖北5所高校上榜,中南民族大學表現搶眼
    導讀:2020中國頂尖學科排名,湖北5所高校上榜,中南民族大學表現搶眼!近日高等教育評價專業機構軟科正式發布「2020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 。排名榜單包括96個一級學科,各個學科排名的對象是在該一級學科設有學術型研究生學位授權點的所有高校,發布的是在該學科排名前50%的高校。
  • 2020年全國重點高校國內5榜綜合排名TOP50,浙大第三
    近日,伴隨著上海軟科公布2020年最好大學排名之後,國內主流的4家大學排名機構都公布了最新的榜單。單獨來看,各個榜單都有不少爭議的地方。以武書連公布的排行榜為例,按高校規模和精度分別公布了綜合榜和一流大學榜,兩個榜單中高校的排名還差距很大。
  • 中國大學院士校友排行榜,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表現最為搶眼!
    導讀:中國大學院士校友排行榜,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表現最為搶眼!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簡稱兩院院士,是中國科學技術與工程技術界的最傑出人才代表和最高學術榮譽。是檢驗一所大學是否為研究型大學的核心標誌。
  • 蘇州這所大學在世界排行榜上表現不俗,是蘇州最好的大學
    蘇州大學大門,途蟲原創攝影。作為蘇州最有名的高校,江蘇省最好的省屬重點大學之一,蘇州大學近年來在排行榜的表現比較搶眼。校友會排名全國第49位,軟科排名全國第29位,QS大學排行榜中排名中國內地高校第41位,泰晤士高等教育排行榜中排列內地高校第16位,Usnews排行榜中排內地高校第21位,世界大學學術排行榜中排類內地高校第29位。
  • 2020年中國財經類高校排名,東財表現最搶眼,江西財經排第7
    當然,想要在金融行業中有所發展,事先得考上一所好的財經類大學,才有利於同學們將來就業發展。下面,筆者就根據軟科最新公布的一則《2020中國財經類大學排名》,來和同學們說說財經類高校的綜合實力情況,供大家作為擇校參考。本次財經類高校排行榜中,「兩財一貿」的排名不出所料,依次佔據了前三名的位次,依序分別是上海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2018年中國高校「高被引學者」人數排名,清華第1,西湖大學上榜
    擁有多少位高被引學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的師資力量和科研實力。最近,愛思維爾正式發布了2018年中國高被引學者名單,那麼,我國各高校表現如何呢?哪些高校高被引學者比較多呢?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一、清北、華東五校依舊強悍現在,我國哪七所高校實力最強?
  • 這份世界權威大學排名,蘇州大學逼近國內前十,卻並非最驚豔
    國內TOP 10高校幾無懸念透過上述榜單不難看出,除了第5位的中國科學院大學外,排名前十的高校幾乎都是國內綜合實力榜單TOP 10「常客」,只不過在具體位次上有些異樣。蘇州大學距離前10一步之遙緊隨前十步伐的是排名第11位的蘇州大學,該校也是排名最高的「211工程」高校。對於蘇州大學在自然指數榜單上的高排位,持續關注過榜單的應該並不會太意外,這已經是該校連續多次有搶眼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