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朱蒙雪 實習生 楊曉天 報導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可能是最後一撥『六一』節還必須找齊白襯衫藍長褲的人,是最後一撥彈過彈珠、拍過『香菸牌子』的人,是最後一撥揣著茶葉蛋春遊的人……」日前,在長寧區一家以「文藝範兒」著稱的咖啡館,「80後」玩具收藏家巴借帶著自己的藏品,和一群「80後」白領一起玩老玩具,重溫童年的記憶。
國產玩具「驅逐」進口玩具
黃毛獅子狗、鐵皮青蛙、娃娃敲琴……巴借的藏品無一例外是國產老玩具。談起自己和國產玩具的淵源,巴借說:「我從2003年開始收藏玩具,但一開始收藏的是海賊王、聖鬥士之類的進口玩具,2004年因緣巧合才走上收藏國產玩具的道路。 」
原來,當年巴借在朋友的介紹下去一家玩具店「淘貨」,沒想到竟「邂逅」了他小時候最愛的玩具——一套「煤氣灶」加「鍋子」的玩具廚具套裝。巴借二話不說把這套玩具廚具買了下來,回家後越看越覺得親切。和童年時代玩具的「重逢」使巴借走上了收藏國產老玩具的道路。之後的一個多月裡,他每周都要到那家玩具店 「報到」一次,每次都用電動車載回一大箱。 「後來和老闆混熟了才知道,這些都是某玩具廠倒閉後的玩具出清,被我趕上了。這也就是我的第一批國產玩具藏品。 」巴借說。
2005年的一天,巴借路過南車站路上的一家音像店,發現門口居然有5元一輛的ME779鐵皮坦克。 「老闆告訴我,這些是他父親以前開玩具店賣剩下的,現在他接手店面開音像店,就打算低價處理掉。」巴借央著老闆帶自己去倉庫,看到滿屋的國產玩具,巴借當即就決定全部買下,用了整整14個紙板箱把它們都搬回了家。
這兩次「批量收購」使巴借的玩具收藏初具規模,他開始專心於國產老玩具的收集。 8年間,隨著國產玩具東淘一件、西收一件,巴借曾一度收集過的進口玩具只得給它們騰地方,漸漸被送走。
大家一起玩 仿佛重回童年
在上世紀「80年代那些玩具的記憶」分享活動現場,匯集了不少和巴借一樣童心未泯又具懷舊情結的「80後」白領。巴借拿出了不少珍藏的老玩具與大家分享,一群「80後」玩著久違的鐵皮斑馬、手風琴、塑料電話機、奇多圈,歡聲笑語熱鬧非凡,仿佛回到了看小人書、彈玻璃珠的童年時光。
家住浦東的崔先生從豆瓣網上看到活動告示後,特意邀好友從浦東趕到長寧參加。他說,「都是小時候玩過的玩具,但現在很難再看到這些東西了,所以想著一定要來看一下、玩一玩。 」
「我對鐵皮青蛙的印象很深刻,上過發條就能蹦個不停,是非常經典的玩具;還有那個娃娃敲琴,小時候就很神奇,印象特別深;那個不倒翁也很有勁的,怎麼弄它都不會倒,以前也喜歡折騰它……」這麼多懷舊玩具裹挾童年記憶一同傾訴,使崔先生非常興奮,他撥弄著不倒翁,手舞足蹈地給在場白領們講解起了每件玩具的玩法。
圖書管理員想開玩具博物館
巴借告訴記者,他的國產老玩具藏品已有1000多件,作為一名個人收藏者,這樣的規模已經不小。隨著近幾年懷舊風日盛,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巴借和他的藏品。去年,他就在群眾藝術館舉行了一次個人玩具展,吸引了不少觀眾前去賞玩。
參與 「上世紀80年代那些玩具的記憶」分享活動的白領們非常好奇,「如此童心未泯、熱衷收藏玩具的巴借,本職工作是什麼? 」當得知巴借是一位圖書館管理員時,不少白領莞爾笑道,「看來收藏已是職業習慣!」巴借則表示,只因痴迷於上世紀80年代各種懷舊玩具,他才以收藏老玩具為業餘愛好,「並不會走上專業收藏家的道路,也不想靠這個來得到什麼」。不過,這位業餘收藏達人依然懷有一個浪漫夢想——希望有朝一日可以開設一間中國玩具博物館,與更多的人分享玩具帶來的快樂。
【編輯:劉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