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廢為寶,廢舊塑料用微波照射2分鐘後,化身電池陽極材料

2020-12-24 電氣新科技

在我們的周圍到處都能看見大量廢棄的塑料製品,如一次性泡沫塑料飯盒、塑膠袋、塑料瓶,它們從自然界而來,由人類製造,最終歸結於大自然時卻不易被消納,這種「白色汙染」目前已成為全球性的環境難題。

2019年荒野保護協會淨灘行動數據指出,海洋廢棄物70%都是塑料瓶、吸管與塑膠杯等製品。我國是世界上十大塑料製品生產和消費國之一,每年用於白色汙染的治理經費大約1850萬左右。

雖然2007年已頒布「限塑令」,但我國每年丟棄在環境中的廢舊包裝塑膠袋、塑料飯盒、塑料瓶等仍不計其數,不僅影響了市容和自然景觀,產生「視覺汙染」,而且因難以降解,對生態環境還會造成潛在危害。而且廢舊塑料混入城市垃圾一同焚燒後,會產生有害氣體,汙染空氣,損害人體健康。

為防治「白色汙染」,各國都著手從政策、技術、回收等方面進行治理,如「限塑令」、以紙代塑、可降解塑料、強制回收等措施。而從節約資源的角度出發,由於塑料製品主要來源於日益枯竭的石油資源,應儘可能回收。那麼要如何進一步提高塑膠的回收價值,讓人們有動力回收與再利用這些塑膠呢?

近年來,各國科學家們為廢舊塑料的回收再利用做了多種嘗試與努力:將塑膠袋、塑膠薄膜的主要成分——聚乙烯塑膠轉化成鋰電池的陽極材料;通過新型釩光催化劑,將塑膠轉化成甲酸用於氫燃料電池發電等,這將是一項長期而意義深遠的工作。

近日,美國普渡大學的研究人員採用了一種超快微波輻照工藝,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塑膠片轉變為對苯二甲酸二鈉,並將其作為電池陽極材料,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於《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雜誌。

在種類繁多的塑膠中,擁有耐撞、韌性佳、耐水耐油、質量輕、容易生產的PET是常見、用量非常之大的塑膠,如塑料瓶、聚酯透明膜、塑膠餐具等,同時它們也是一種回收最多的聚合物。

因此,大家都在努力改進這種重要聚合物的回收方法,甚至將之轉變成一種截然不同的新材料,包括化學過濾器、碳纖維、以及用於建築行業的混凝土狀物質。普渡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或許可以把 PET轉換成另一種大有用處的材料——對苯二甲酸二鈉,這種有機分子具備優良的電化學性能,是鋰電池與鈉電池的潛在陽極材料之一。

當前,電池多使用石墨和銅混合而成的材料作為陽極。為改進當前的電池技術,科學家們已經將目光面向了各種材料,而這種能夠回收的塑料就成了科學家急切研究的東西。同時,也有科學家出於環保目的而開展替代研究。因對苯二甲酸二鈉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電化學性能和環保優勢,多年來科學界一直在研究這種小有機分子是否能夠替代鋰或鈉電池中的陽極材料。

合成對苯二甲酸二鈉的新方法,就是從將PET還原為薄片開始。據該研究團隊稱,他們採用的轉化方法非常簡單,首先把PET塑膠變薄,再把一片片的PET進行微波處理2min,塑膠片就會轉化成對苯二甲酸二鈉了;其後,再通過一系列X射線衍射和光譜成像技術,證實了這種經過特殊工藝處理過的材料純度。研究人員指出,微波過程十分快速,在普通的家用微波爐裝置中,可以在短短的120s內將PET轉變成對苯二甲酸二鈉。

據了解,由於微波技術具有反應過程快的特點,因而在有機反應領域中具有適應性,近年來廣受科學界的關注。

重點是,該技術所使用的材料成本低、具可持續性且可回收。這種新型陽極既可用於鋰電池、亦可用於鈉電池的功能部件,研究人員對後者的大規模應用潛力產生了濃厚興趣。因為地球上的鹽分(氯化鈉)很豐富,因此鈉基電池有望進一步降低儲能的成本,同時可著眼於大型可再生能源存儲解決方案的未來。

據悉,目前普渡大學研究小組既在鋰電池、也在鈉電池上嘗試了該方法,並與印度理工學院和塔夫茨大學的研究人員開展合作。他們表示,這種塑料後期的大規模轉化,不僅可以為塑料瓶等「白色汙染」回收應用開闢新的道路,也可以降低電池成本,可謂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相關焦點

  • 普渡大學宣布可用作電池材料的微波塑料處理技術
    來源:【cnBeta.COM】為改進當前的電池技術,科學家們已經將目光面向了各種材料。同時也有人出於環保的目的而開展替代研究,比如普渡大學就提出了一個將普通的塑料廢棄物「變廢為寶」的新方法。有趣的是,處理過程還可使用常見的家用微波技術,來製作電池的核心組件。 這項研究突破的關鍵,在於化學工程師們運用了一種被稱作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可回收塑料。日常生活中,你會在飲用水等一次性產品的包裝上見到它的身影。
  • 普渡大學利用微波輻照技術 將可回收PET轉變成電池陽極材料
    蓋世汽車訊 利用微波的新型電池技術可能會為可再生能源轉化與存儲開闢新的途徑。據外媒報導,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技術,可以將廢棄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一種回收最多的聚合物)變成電池的組成部分。
  • 廢舊塑料盆別丟,教你變廢為寶,留家中還有這幾個實用用途
    日常洗漱或是清洗果蔬,都需要用到一個塑料盆,它雖然不大但具備不可代替的作用,家裡如果少了它,總會感到一些不方便。多數家庭都會準備4-5個塑料盆,以備不時之需,可這種材質的盆用久了就會變廢舊,很多人都直接扔掉了。
  • 廢舊塑料的回收有何意義?塑料造粒機意義何在?
    廢舊塑料的回收利用的意義不僅僅是簡單的變廢為寶,還有更加深遠和積極的意義,主要表現值在2個方面的影響力:1.廢舊塑料對環境的影響由於塑料價格低廉被廣泛用在產品的包裝,大多數用後遺棄的一次性使用造成大家熟知的白色汙染
  • 中山市南朗鎮回收廢舊電纜一步到位
    公司得到了個人、家庭、企業以及很多機構的好評,在同行業和客戶中有教好的信譽公司長期從事廢舊物質回收,讓閒置的資產動起來, 變廢為寶,循環再利用,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電纜廢銅回收,回收電纜,廢舊電纜回收,舊電纜回收,電纜線回收,廢電纜回收,回收廢舊電纜,回收電纜電線,二手電纜回收,廢電纜線回收,舊電纜線回收,廢電線電纜回收,電纜銅回收,廢舊電線電纜回收,高壓電纜回收。
  • 如何正確處理廢舊塑料?如何促進塑料製品循環再利用?
    2016年,我國的塑料製品產量已超過7700多萬噸,產值近2萬億。塑料在給人類帶來便利的同時,其環境危害也逐步顯現。如何正確處理廢舊塑料?如何促進塑料製品循環再利用?這些問題都值得深思。用後丟棄的大量塑料製品已成為危害環境的一大禍害。    2、廢舊塑料的處理方法    在城市塑料固體廢棄物處理方面,目前主要採用填埋、焚燒和回收再利用三種方法。因國情不同,各國有異,美國以填埋為主,歐洲、日本以焚燒為主。
  • 平潭:萌娃巧手變廢為寶 創意設計扮靚校園
    冰棒棍、奶粉罐、牛奶盒、枯樹枝、廢紙杯、雞蛋殼、飲料瓶蓋、開心果殼、瓜子殼、衛生紙筒……這些廢舊材料在一般人眼中沒有什麼大作用,但在平潭東嵐幼兒園裡卻成了「寶貝」。師生們通過放飛的創意和靈巧的雙手,讓看上去沒用的廢舊物品華麗變身,製作出一件件精美、有創意的作品,讓「變廢為寶」理念滲入幼兒園的每個角落。
  • 廢舊塑料變廢為寶 龍福環能助力再生資源產業發展
    大眾網濱州4月3日訊一堆堆不起眼的廢舊塑料瓶經過洗清加工,抽線紡絲,變成琳琅滿目的地毯、毛毯等工藝美術紡織品,陽信一家以資源利用、節能環保低碳的化纖紡織企業——龍福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逐步壯大,成為全省唯一一家符合工信部《廢塑料綜合利用行業規範條件》的企業
  • 中德科學家合作研發新型陽極材料 製成高性能且安全的鋰離子電池
    據外媒報導,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和中國長春吉林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發了一種非常有發展前景的陽極材料——具有鈣鈦礦晶體結構的鈦酸鑭鋰(LLTO),可製成高性能電池。而移動和靜止的儲能技術都需要合適的電池,鋰離子電池(LIB)就是能在儘可能輕且小的空間中存儲儘可能多能量的儲能設備。該項研究的目的旨在提升此類電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安全性以及循環壽命。為實現此類結果,電極材料就非常重要。鋰離子電池的陽極通常由一個集電極和一種以化學鍵形式存儲能量的活性材料組成,在大多數情況下,石墨就被用作活性材料。不過,由石墨製成的陽極導致電池的充電速率很低,還會產生安全問題。
  • 美國用摻雜氯的鈦酸鋰取代石墨陽極 制大容量的鋰離子電池
    蓋世汽車訊 鋰離子電池的工作原理是,在充電時,鋰離子在正極(陰極)和負極(陽極)之間移動;在放電時,鋰離子則以相反的方向移動。現在,智慧型手機、筆記本電腦和電動汽車所使用的鋰離子電池通常都採用石墨陽極。在充電時,鋰離子會插入到石墨陽極中;在使用電池時,鋰離子則會從電池中退出。
  • 廢舊材料變廢為寶 幼兒園老師自製玩具太有才了
    絕大多數的幼兒園自製的教玩具用的都是身邊常見的廢舊材料、自然材料等,紙板、竹筒、瓶蓋子創意的玩教具隨處可見。偏偏,這些廢舊材料能夠變廢為寶,玉米材料紮成的舞龍憨態可掬,而且不重,小朋友也能拿得動。不同顏色的飲料瓶蓋組成算數玩具,寫上數字就能做成時鐘,可以認識時間,分割開可以用來辨認水果……
  • 科普塑料的知識以及廢舊塑料如何制木塑板
    塑料是一類高分子有機化合物,是經填充、增塑、著色等熱塑成形物料的總稱,屬一類高分子有機聚合物家族。★02塑料的分類按其塑料成型後的性質特點,可分為熱塑性和熱固性兩種材質塑料。熱塑性塑料,是一種鏈式線性分子結構,受熱後發生軟化,可反覆多次複製產品。
  • 新疆新輝達化纖有限責任公司:回收利用廢舊塑料礦泉水瓶帶動企業...
    新疆新輝達化纖有限責任公司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回收利用廢舊塑料礦泉水瓶帶動企業實現年產值1.5億元中國昌吉網訊(通訊員馬田奇)在新疆新輝達化纖有限責任公司,科技創新讓廢舊塑料礦泉水瓶華麗「變身」為新型高分子環保材料
  • 利用廢舊材料做「美食」
    萌萌噠的水果寶寶、廢舊材料做成的仿真特色美食、塑料瓶蓋壘起的金馬碧雞坊、有趣的環保服裝秀……近日,官渡區曙光幼兒園家長開放日活動中,幼兒園的寶寶和家長一起創造會說話的環境,並將環保理念融入其中。教室一側牆上有一棵用廢舊紙板製作而成的白果樹,「水果寶寶」製作好後,將掛在樹上,用於裝飾教室環境。   一些小朋友還將父母和自己都製作成「水果寶寶」:兩個大水果牽著小水果,再配上豐富的表情,令人愛不釋手。大三班教師楊袁說,通過製作「水果寶寶」讓孩子認識日常生活各種水果及其顏色,並通過剪紙、塗色等,既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又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
  • 唐山一幼教師變廢為寶 用廢舊物品製作體育器械
    用易拉罐和繩子製作的「梅花樁」、用紙盒紙棒製作的「趣味舞龍」……10月15日,記者在市第一幼兒園看到,孩子們在開心地運動,而他們使用的體育器械都是老師們用廢舊物品親手製作的。這些運動器械的材料,有牛奶盒、輪胎、洗衣桶等廢舊物品。據了解,教師們「各顯神通」,巧妙構思,利用廢舊物品製作出既富有童趣又能夠鍛鍊身體的各種體育器械。
  • 武漢2000個小區設有回收箱,12年2億隻廢舊電池得到專業回收利用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潘錫珩 通訊員李金萍 趙銀龍 實習生鍾思瑜)昨天早上出門買菜時,家住白沙洲大道紅霞村的市民劉阿姨,將家裡的4個空電池投進了樓下的廢舊電池回收箱。在武漢,有2000個小區安裝了廢舊電池回收箱,由武漢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定期回收。
  • 矽作鋰電陽極材料取得新突破
    石墨長期以來一直是當今鋰離子電池的關鍵組成部分。然而,隨著我們對這些電池的依賴不斷增加,基於石墨烯的電極需要得到升級。為此,科學家們正在尋找數字革命的核心元素:矽。美國能源部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想出了一種新方法來使用這種有前途但有問題的儲能成分。
  • 原來南孚電池是幹垃圾,攜手小紅書發起「變廢為寶」行動
    不過在這場聲勢浩蕩的垃圾分類活動中,南孚電池卻躺槍了,它被不少市民誤當成「有害垃圾」了。在這張垃圾分類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到,電池確實被劃到了有害垃圾一類,這也是南孚中槍的原因。但實際上,南孚電池是鹼性電池,早在1993年就率先實現了無汞化,廢舊的南孚電池屬於幹垃圾!幹垃圾!幹垃圾!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 南孚電池是幹垃圾?鹼性電池還能變廢為寶?小紅書這波科普太棒了
    而這些煩惱反過來對於一些品牌也無形中造成一定的傷害,因為用戶的知識盲區,一些品牌產品的垃圾就被錯誤的分類,南孚電池就是其中之一。為什麼說南孚呢?南孚作為民用電源領域的領軍企業,環保一直是他們做產品的理念,早在1993年南孚就率先實現了電池無汞化,引領了中國電池行業的綠色發展。
  • 廢舊電池的處理方法
    乾電池是一種以糊狀電解液來產生直流電的化學電池。自2005年1月1日開始,我國就已經停止生產和銷售含汞量大於0.0001%的鹼性電池,目前家庭使用的一次性乾電池均採用了無汞和低汞技術,技術改進使得廢舊乾電池對環境的影響變得十分輕微。國家《廢電池汙染防治技術政策》明確規定,在缺乏有效的回收技術條件下,不鼓勵集中回收已達到國家低汞或無汞要求的廢一次性電池。因此,對於此類廢舊電池應隨生活垃圾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