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40年,諜戰劇沉浮中看到新光亮|國劇輪轉

2020-12-25 烹小鮮娛樂7132

風起雲湧的年代總是埋藏著太多的故事,等待著我們挖掘。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開始到新中國成立初期,廣袤的中華大地上,革命浪潮讓無數有志青年為之熱血沸騰,尤其是那些長期在隱蔽戰線,為新中國成立、國家和平穩定發展做出過貢獻的「戰士們」,他們的故事值得讓更多人看到。

雖然那個時代離我們越來越遠,但在影視行業飛速發展的今天,諜戰劇正在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向我們講述過去的故事。早期,國產諜戰類的影視內容以電影為主,情節簡單、善惡分明,多以「反特」和我黨地下工作者的事跡為主。

比如1956年的《國慶十點鐘》,講述的是公安機關收到敵人要在國慶節製造爆炸事件的情報,偵察員顧群(印質明 飾)接受任務後,立即走訪群眾,了解破案線索的故事。這部影片有些許希區柯克的影子,但將懸疑、愛情、歌舞等雜糅在一起,作為諜戰題材影視作品,在今天看來瑕疵不少,但在那個年代,算得上少有的諜戰類精神文化作品。

說到真正的諜戰劇,則要從1981年的《敵營十八年》算起,它是中國大陸首部電視連續劇, 10集體量,成為當時大陸最長的電視劇,國產諜戰劇也自此正式拉開帷幕。從1981開始,國產諜戰劇走過了將近40個年頭,在這40年裡,國產諜戰劇的發展態勢究竟如何,未來還有哪些機會?

諜戰劇在起步前20年,整體上發展是比較緩慢的,無論是劇集生產數量還是單部劇集的長度體量,都不強大。

從筆者梳理的代表性劇目來看,在2000年之前,有聲量的諜戰劇屈指可數。尤其是80年代,《敵營十八年》和1984年播放的《夜幕下的哈爾濱》成為諜戰劇鮮有的成果。長度僅有13集的《夜幕下的哈爾濱》已經成為國產諜戰劇第一個十年體量最大的作品。

80年代諜戰劇發展緩慢與我國所處的文化大背景息息相關,當時改革開放、文化啟蒙、政治改革都是社會大事件,電視劇承擔著文化啟蒙、政治宣傳的重要責任,反思歷史、人性、文化等方向是電視劇創作的重點方向。

到了90年代,諜戰劇的整體數量略有上升,但依舊少得可憐。這個時期的諜戰劇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以人物傳記細分題材為主。

1997年開播的《潘漢年》講述了革命家潘漢年的傳奇一生,真實、不避諱隱秘歷史,這部作品播出後成為了一代人的回憶,有網友表示:「小時候看這個簡直大開眼界」。時至今日,該劇在豆瓣評分依舊高達8.4分,成為早期諜戰劇的口碑之作。

1998年開播的《周恩來在上海》,講述了一九二七年南昌起義後,大病未愈的周恩來來到上海參與中共中央的領導工作,直到一九三一年撤往江西的中央蘇區,向廣大觀眾展示了中國國民黨白色恐怖最為殘酷的關鍵時期,周恩來在特殊時期的特殊戰鬥,至今豆瓣評分穩定在8.1分。1999年的《李克農》同樣成為傳記類諜戰劇的代表。

諜戰劇發展的前20年,數量少,體量小,在平均集數不到20集的時候,長達28集的《潘漢年》就算得上大體量劇集。彼時,中國電視劇行業剛剛起步,電視編劇更是一門新興職業,內容創作上正處於探索階段;另一方面硬體技術都相對落後,生產大體量電視劇是一個十分燒錢的活,所以從1981年到2000年國產劇整體生產力有限,諜戰劇的發展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國劇集行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經過前20年的探索積累,2000年之後諜戰劇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除了數量的明顯增長之外,在體量上諜戰劇實現了跨段位飛躍,劇集時長達到平均每部31集左右,比起步的前20年平均每部增加了10集之多,這樣的體量也讓故事情節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

在細分類型上,這十年諜戰劇在垂直細分上頗有創新,打破了90年代基本被傳記包攬的局面。懸疑、偵探、歷史、紅色、動作、反特等多種元素融入諜戰劇創作。諜戰天生具有燒腦潛質,懸疑感便天然成為其底色,但在懸疑感的表達上,剛開始也出現了偏向驚悚的作品,這樣的作品也引來不少爭議。2003年播出的《一雙繡花鞋》就是熱度不低,但爭議不小的一部作品。

因《玉觀音》走紅的孫儷,在《一雙繡花鞋》劇中出演林南軒的女兒林瑩,引流不少,但該劇過分強調驚悚,反而讓諜戰的懸疑感過猶不及,有網友評論表示:「這部劇在懸疑恐怖方面真的很厲害,因為我小時候看到這部劇的宣傳片就怕得不得了。」此外,該劇也出現了不少妝化道具上的硬傷,原著作者況浩文就曾公開表示過質疑。

「該劇在整體理念上是正確的,但對於高智商鬥爭的表現則是弱項,包裝細節的不準確削弱了時代感。首先是穿著上,有的人物打扮太華麗,旗袍的樣式過於時髦。革命語言的運用也是影響該劇時代感的地方,很多當年非常革命化的語言標誌在劇中沒有被表現出來。一些道具的運用也是大煞風景,根本不是那個年代的東西。一個公安幹部不可能用鋁飯盒,而電話也應該是手搖的,很少見公安幹部的桌子上擺著兩部電話。」

不過整體來看,這十年也是諜戰劇高口碑佳作頻出的十年。《暗算》《潛伏》《黎明之前》等國劇標杆級諜戰劇都出現在這十年,這三部作品實力能打,至今豆瓣評分均穩居9分之上。

2005年播出的《暗算》是豆瓣評分第一部破9的諜戰劇。全劇分為《聽風》《看風》和《捕風》三個篇章,看似相互獨立卻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將我黨無線電偵聽者、密碼破譯人、地下工作者等群體展現出來,該劇導演兼主演的柳雲龍,也成為諜戰劇口碑的金字招牌。

2009年的《潛伏》,以豆瓣評分9.4的高分,穩坐諜戰劇市場的頭把交椅,劇中餘則成的形象深入人心,姚晨也憑藉該劇成為實力與流量兼具的女演員。豆瓣評分至今高達9.2的《黎明之前》也成為諜戰劇的代表作,與《暗算》《潛伏》一樣,橫掃電視劇界各大獎項。

通過統計,筆者發現,這個時期在諜戰劇領域還有一個鮮明的特色——經典老片翻拍盛行。

這十年,在諜戰劇領域出現了很多熟悉的名字。《保密局的槍聲》《藍色檔案》《秘密圖紙》等,都曾經是大銀幕上出現過的名字,這些劇集均翻拍自1980年(含)之前的電影作品。從改編效果來看,市場反饋整體偏好,雖然不是超高口碑熱度劇集,但整體上豆瓣均分在7.5分左右,在國產劇市場上,算得上高分作品。

除了老電影翻拍,老劇翻新也成為這十年無法忽視的現象。誕生於80年代的兩部早期諜戰劇,在這個十年均被重新翻拍。《夜幕下的哈爾濱》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只有13集的作品,故事體量擴大了一倍多。而最讓觀眾驚喜的是《敵營十八年》不僅老劇重播,掀起一波回憶殺,而且進行了超大體量翻新。1981年只有10集的連續劇,被改編成三部系列作品(其中第三部更名為《衝出敵營》,2016年播出),長達110多集。

扎堆翻新,可以說是對經典的致敬,但如此大量也體現出了諜戰劇市場開始興起時創新乏力。翻新的劇集,整體表現上無論是與舊作相比還是與標杆級作品相比,似乎都遜色了一些。尤其是《敵營十八年》,一下子被擴充的太多,第三部不僅在時間上沒跟上大部隊,在口碑上更是成了小透明,更名改姓,觀眾找不到,豆瓣連開分都沒有。

2011年開始,隨著網際網路平臺的崛起,整個劇集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諜戰劇也不例外。整體來看,這十年是諜戰劇集體走向衰落的十年,但也在下滑過程中出現了新的機會。

整體來看,這十年可以以2015年為界,2015年之前(含),諜戰劇沿襲著以往諜戰劇的傳統,走的依舊是穩紮穩打的路線,整體口碑保持在均分7.7分的高水準線上,其中《懸崖》《紅色》《偽裝者》更是成為口碑流量雙豐收的代表作,尤其是《偽裝者》,在湖南衛視播出後,好評不斷,熱度居高不下。當然這和當時《琅琊榜》大熱也有關係,基本相同的主創班底就足夠吸睛,加上作品內容紮實、每個主要角色都有兩重以上身份的人物設定,故事自然精彩。

2015年之後的諜戰劇市場,則整體呈現出年輕化趨勢。雖然也有《風雲年代》《風箏》《面具》這樣的高口碑作品播出,但諜戰劇整體品質斷崖式下跌。其實嚴格意義上來看,《風箏》在2017年播出也是不得已之舉,這部作品出品時間是2013年,按照常規來算,大概率會在2014年上線,由於種種原因被積壓後,一直拖到2017年才和觀眾見面,但彼時整個影視市場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流量盛行、IP風靡,在這樣的大環境裡還能脫穎而出,《風箏》的實力也是槓槓滴。

但《風箏》之後,諜戰劇市場表現整體下滑,再難回到好劇扎堆的全盛時代。從2016年的《解密》開始,諜戰劇流量化傾向就越來越凸顯。陳學冬、穎兒等主演的《解密》流量確實不低,宣發也很給力,但內容卻沒有讓觀眾滿意,豆瓣評分僅有4.9,成為諜戰劇少有的不及格產品。

此後,《麻雀》《胭脂》《天衣無縫》,以及今年播出的《秋蟬》《局中人》等諜戰劇都走的是年輕流量化路線,用年輕演員不是錯,但急於收割流量紅利,讓作品大打折扣,這些作品裡,能邁過及格線就算得上「佳作」,對於一貫走實力路線的諜戰劇來說,著實有點諷刺。

不過在2020年下半年,跌入谷底的諜戰劇,又有了回升趨勢。《勝算》《瞄準》《隱秘而偉大》幾部作品表現在波動中上升。《瞄準》在題材上有所創新,將主視角聚焦在狙擊手這個神秘的群體上,雖然有些高開低走,但開局節奏確實讓人過癮;《隱秘而偉大》則從普通小人物視角切入,讓諜戰劇有了煙火味兒,流量李易峰也憑藉該劇讓觀眾看到了他的進步。稍微有點遺憾的可能是《勝算》了,雖然在近幾年的諜戰劇中表現算中高段位,但在劇集質量整體提高的當下,評分僅有7.1,與過去柳雲龍操刀的高口碑作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綜合來看,最近十年諜戰劇口碑良莠不齊,整體偏低。但走過偶像入局的前幾年,諜戰劇似乎又有了新的光亮。不過這束亮光能否持續,待播諜戰劇的表現至關重要,從當前待播諜戰劇來看,鄭爽、佟大為主演的《絕密者》和朱一龍、童瑤主演的《叛逆者》都是流量加持的作品,熱度可以預見,但實力如何,還要拉出來溜溜才能見真章。

諜戰劇具有與生俱來的優勢,天生現實主義題材,只要故事不出么蛾子,及格線就已經甩出很多類型劇一整條街;從排播方式上來看,統計發現,諜戰劇基本上是臺網聯動作品,且是一線衛視排播的重要類型內容,受眾基礎好,而且在年輕化路徑走向成熟後,大有老少通吃的潛質。

跨越40年,國產諜戰劇是大陸電視連續劇的開山之作,走過80年代的荒涼,90年代的寂寥,經歷過20世紀前十多年高口碑劇扎堆的輝煌時期,也步入過流量初入局的低谷階段,起起伏伏中,諜戰劇在不斷探索創新,也在不斷與時代碰撞,力求跟上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

相關焦點

  • 《和平飯店》的背後,是中國諜戰劇十幾年的探索
    它是在大眾文化、主流文化與消費文化雜糅的語境下產生,而其過程中的諜戰劇精品代表了受眾審美現代化轉向。前有歷史劇、涉案劇、偶像劇、紅色經典翻拍劇和軍旅劇,後有古裝劇、穿越劇等等,受眾審美不斷被解構與重構,諜戰劇以美劇的緊湊、強劇情和戲劇衝突等特質繼承了歷史劇與涉案劇的特點。
  • 評分9.0以上的諜戰劇都有哪些?2019諜戰劇排行榜前十名公布(2)
    觀影人次最多的諜戰劇是《偽裝者》,豆瓣評分8.4分,評分觀眾高達10萬多,也是2015年的大熱劇,相信很多觀眾都看過。另外還有《紅色》也是一部值得一看的諜戰劇,評分高達9.2分,收視率與口碑雙贏。1、《潛伏》 評分9.2分《潛伏》是由孫紅雷和姚晨主演的一部民國題材諜戰劇,也是2009年的大熱劇,收視率與口碑雙贏,孫紅雷也因這部劇躍居一線演員。
  • 《風箏》後質量最好的諜戰劇將襲,主演陣容超豪華,熬夜都要追劇
    今年真的是出了不少新劇,而且還是不同類型題材的電視劇出新劇了,而且還是質量非常高那種,懸疑劇、仙俠古裝劇、甜寵劇,還有很少出質量高的諜戰劇,相信今年很多人都不會劇荒了吧?該劇中的每一位演員都把自己飾演的角色演繹得非常好,而且在服化道上的處理更是貼合歷史,因為《風箏》這部劇時間跨度很大,該劇不管是在妝容和化妝師都處理得非常好,簡直就是其他軍旅劇和諜戰劇不能相提並論的,就連在情節上的處理上也絲毫不拖沓,反而是每一處的銜接都乾淨利落得恰到好處。
  • 電視劇排行榜:還記得那些年豆瓣評分最高的10部國產諜戰劇嗎?
    該劇講述了在抗日戰爭中汪偽政權成立時期,明氏三姐弟在上海灘隱秘戰線上,國、共、日三方殊死較量的故事,目前豆瓣評分8.3。網友評論:出乎意料不錯,胡歌挑戰新類型,一人千面過足戲癮,靳東首長範兒非常繃得住,王凱冰山臉忠犬,琅琊榜的這道前菜也是辛辣可口,劇情跌宕,但反派雙商不匹配,高手過招棋逢對手才好看嘛,其實我最喜歡看毒蜂花式虐明臺,軍校師生的SM日常嚶嚶嚶。
  • 一部很特別的諜戰劇,講述了3位美女特工的故事,為何遭到棄劇?
    文|冷絲欄目|諜戰劇諜戰劇迷是很挑剔的,一言不合或者稍有不滿就可能棄劇,《紅薔薇》就是這樣一部被諜戰劇迷棄劇的作品,也是一部很特別的諜戰劇。這麼豪華加強版的創作班底,製作出來的《紅薔薇》為何並未討得諜戰劇迷的歡心呢?《紅薔薇》劇情從1927年開始,直到1949年全國解放,橫跨了20餘年的時間,可以看出,創作者很希望該劇進入經典劇作的行列。
  • 2012國劇盛典頒獎《青盲》榮獲 「十佳電視劇」
    電視劇《青盲》海報  搜狐娛樂訊 日前,由安徽衛視主辦的「2012國劇盛典」在水立方舉行,孫儷、楊冪、林心如、林志穎、鍾漢良、陳柏霖據悉,本屆國劇盛典盤點了2012年中國內地與港臺的優秀影視劇與在影視劇中有出色表現的藝人。由慈文傳媒出品的諜戰大劇《青盲》,憑藉其全新的諜戰風格受到各方關注,最終榮獲「2012年度十佳電視劇」大獎。《青盲》小說原作者、電視劇《青盲》主編劇、慈文傳媒總編兼藝術總監張海帆代表《青盲》劇組參與了本次盛會並領獎。
  • 愛奇藝重磅諜戰劇將襲,眾星雲集,看清演員陣容,網友:超級期待
    諜戰劇是很多觀眾都喜歡看的,比較好的諜戰劇應該是之前胡歌、靳東、劉敏濤、王凱主演的《偽裝者》,在這之後就沒有比較出彩的諜戰劇了。愛奇藝和新麗聯合出品的一部諜戰劇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這部劇的名字叫做《叛逆者》,據了解這部劇暫定是40集,近期就會開始播出了,這部劇是根據同名小說改編,故事背景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這部劇可以說是眾星雲集,由朱一龍、童瑤、王志文、王陽、朱珠領銜主演,李強、張子賢、姚安濂主演,袁文康、代旭友情出演,可以說是大作。朱一龍扮演的角色叫林楠笙,是一位剛剛工作的復興社年輕幹部。
  • 口碑最好的五部諜戰劇:《偽裝者》僅排第三,第一不是《潛伏》!
    22007年,該劇獲得第13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編劇獎。《暗算》雖說是主旋律劇,但充滿商業作品所擁有的全部元素。與國內反特片相比,內容和形式都有所不同,在那個特殊的歷史背景下,使它有著完全與眾不同的風格魅力。《暗算》是中國第一部直接描述反間諜部門的核心機關「701」工作的電視劇。
  • 口碑最好的四部諜戰劇,你看過幾部呢?不看都會後悔的劇!
    電視劇的種類有很多題材,諜戰劇、都市愛情劇、古裝劇等等,在每一類型的背後都有很多不可被淹沒的經典,小編是一個諜戰劇的愛好者,看過很多的諜戰劇,今天我就給大家盤點幾部超級值得看的諜戰劇,這幾部只要是你看了,就絕對停不下來,我相信肯定會有人看過這些電視劇,如果全看過的,那麼你肯定是和小編一樣
  • 16國40校,跨越千萬裡的硬核「表白」來了!
    16國40校,跨越千萬裡的硬核「表白」來了!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在疫情爆發的第一時間便向我校附屬協和醫院直接捐贈了5萬歐元,專門用於雙方關於新冠肺炎的臨床免疫學聯合研究;德中醫學協會會長Michael Nerlich表示,願意提供各類支持與幫助,例如協助我校與德國羅伯特科赫病毒研究所建立相關聯繫開展科研合作;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醫學院院長Brenda Hemmelgarn教授在信中懇切地說道:「目前貴校正在盡力防止新型冠狀病毒蔓延
  • 為何說是諜戰劇的新樣本?
    文|冷絲欄目|諜戰劇閒暇之餘,常常翻看經典諜戰劇《風箏》,照說經典的形成是需要較長時間的,而《風箏》之所以很快就被奉為「經典」,這就在於它的獨一無二,在於它對諜戰劇創作帶來的啟示和靈感。《風箏》仍然是一部充分挖掘與展現諜戰劇固有元素的類型劇精品,仍然在殘酷中融入一點浪漫與抒情,變化的地方,則在於它更進一步地對「信仰」進行了理性的詮釋。
  • 國內十部最好看的諜戰劇,《潛伏》只能第二,第一則實至名歸
    我們剝開諜戰劇節奏緊張,情節扣人心弦的外衣,更願意看到主創是否能帶給我們,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我們應該怎樣理解在特殊環境下,人物內心表現出來的,那種超越生死的忠誠。而小編盤點了近年來國產諜戰劇中,十部備受好評,深受劇迷喜歡的經典諜戰劇,不知道裡面是否也有您的最愛?10、《紅色》一部懸疑性極強的諜戰劇,竟然細緻描繪了舊上海法租界中,各方勢力錯綜複雜的爭鬥。還帶有濃鬱的小市民生活氣息。
  • 七年之癢只剩續集撐場 盤點諜戰劇前世今生
    網易娛樂獨家報導(六月/文) 諜戰劇已經成為國產電視劇中的典型劇種,而且近三年來,諜戰劇大有愈來愈熱門的趨勢。且不論別的,從數量上看,諜戰劇就已經是蔚為大觀。
  • 今年最虐的愛情,居然是一部諜戰劇
    是的,劇版《風聲》大致沿用了影版的故事框架,同樣從命案做切口,牽連出剿匪司令部的這五名成員,繼而展開抽絲剝繭的調查,最終查出誰是「老鬼」。但影版受時限,只玩了裘莊迷案一趴。劇版播到現在,已經出現了兩案,第一案在密碼船,第二案才輪到裘莊,密碼船與裘莊之間又緊密相扣。所以知道「老鬼」也絲毫不影響追劇體驗。
  • 繼《隱秘而偉大》後,芒果臺又一諜戰劇將播,看清主演後果斷追劇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芒果臺真的出了很多的電視劇,而且還是各種類型都有那種,甜寵劇,正劇、都市愛情劇,就連本來就少的優質諜戰劇都有,而提到諜戰劇,不得不提到的就是由金晨和李易峰領銜主演的《隱秘而偉大》。
  • 首部中美合拍諜戰劇來襲,看到演員陣容,被網友稱:神仙選角
    而不論是在電視劇還是在電影版風聲當中,真正的「老鬼」都不能說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是他們組還在一起所要傳達的一種理念,而這部劇的本身已經超越了諜戰劇的範疇,更像是一個信念劇。如果是大家看完電視劇版《風聲》還沒有過癮的話,不要著急,接下來還有一部諜戰劇也是非常期待的這就是《長河落日》。
  • 開年螢屏諜戰劇風頭正勁 高智商演技派演員回歸
    原標題:開年螢屏諜戰劇風頭正勁   2018年開年,沉寂一時的諜戰劇再掀高潮,佳作連出。已落幕的《風箏》將諜戰劇拍出新高度,詮釋了信仰的力量和人性的真實,以豆瓣評分8.6分的高分收官。
  • 最好的諜戰劇,每部都很精彩,你看過幾部?
    陳坤主演的《脫身》最近算是脫穎而出,從一開始網友的棄劇,到現在的高收視率,可以說諜戰劇還是深受觀眾喜歡的。下面我們要說的劇都是在諜戰劇中屬於比較經典的,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在2009年播出的《潛伏》,這部劇是講述1945年初,國民黨軍官餘則成加入共產黨成功潛伏在軍統處竊取情報和軍統鬥爭的故事。
  • 豆瓣評分最高的諜戰劇,中俄美法四國代表性諜戰片,值得一看!
    經典的美劇,美妙的故事,這劇要慢慢的看,細細的品,每一季的故事前八集都是慢慢的平淡的,只有你一點一點看下去,才能迎來後兩集的高潮,才能感受到前幾集的鋪墊是那麼值得有趣,耐人尋味。是一部值得讓你花很多的時間來品嘗的好劇,結局和過程都很真實、客觀;沒有過分強調真實諜戰的殘忍、卻也真實感受了諜戰的驚心動魄。
  • 2020年累計播放量最高的3部諜戰劇,《秋蟬》落選,榜首是真王者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今年真的是出了太多好劇了,這對於喜歡追劇的朋友來說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因為不需要怎麼篩選就可以看到好看的電視劇,主要是看自己比較喜歡什麼類型題材的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