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男戴觀音,女戴佛」,究竟是啥意思?不懂可要鬧笑話

2020-12-23 趣談歷史點滴

文/趣談歷史點滴

俗語「男戴觀音,女戴佛」,究竟是啥意思?不懂可要鬧笑話

許多女孩子都喜歡戴條項鍊在脖子上,可當到了選吊墜時,往往能聽到家裡的長輩說道「男戴觀音,女戴佛。」那麼這句老祖宗流傳下來的俗語究竟蘊含著什麼意思呢?且聽小編慢慢給你們說來這其中蘊含的道理,不懂可要鬧笑話的。

關於老祖宗為什麼說「男戴觀音,女戴佛」,其實主要有這兩個原因。首先,我國的古代社會一直是個男權社會。在古代,男子和女子的地位極其不平等。家中的產業都由男子繼承,而基本所有家庭以外的事也都由男子負責,因此也就有了「男主外,女主內」的說辭。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女子的地位低下,更談不上有什麼話語權了。所以古代的男子大多都變得很殘暴,但是長此以往下去,沒有人制約,一定是不好的。而觀音象徵著和平,心存善念。所以為了讓男子能心平氣和,戴觀音制約是最好的選擇。

這句俗語中說到的女子戴佛,戴的可不是釋迦牟尼佛,而是彌勒佛。彌勒佛從面相看就面帶著笑容,一副開心大度的模樣。老祖宗們讓女子戴佛,也是希望女子可以像彌勒佛一樣心胸開闊,做一個大度的人。

這第二個原因,就是古代常說的陰陽論。古代人認為過度的陽剛會導致陰衰,過度的陰強也會導致樣衰,用物極必反來形容再合適不過。無論是哪方面,過度了總是不好,平衡之下才是最好的。觀音和彌勒佛的性別再明顯不過,這也是對陰陽的一種中和。

老祖宗說的這句俗語,也是意在提醒後人們不要太極端,凡事都要平衡,才會有最好的結果。你們覺得老祖宗說的這句俗語有道理嗎?歡迎評論在留言區,大家可以一起交流討論。

相關焦點

  • 佛教:「男戴觀音女戴佛」,有何說辭?
    我們許多人都喜歡戴一些首飾用來裝點自己,如金銀玉鐲、項鍊、手鍊,而佩戴小佛像是許多老少男女們青睞的對象,一則是為了裝飾,二則是覺得戴著它可起到護身的作用,相信佛菩薩會保佑自己平平安安,吉祥如意。民間有說法,男戴「觀音」女戴「佛」,緣由是什麼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分析分析。
  • 男戴觀音,女戴佛,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難道其中有什麼禁忌嗎?
    很多人去購買信仰的首飾,比如購買觀音,或者佛。常常會聽到人們會說男戴觀音,女戴佛。那麼為什麼說男的要戴觀音,女的要戴佛呢?如果戴錯了會怎麼樣呢?關於為什麼要這麼佩戴,其實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觀音的諧音是官印,佛的諧音是福,也就是男戴官印,女戴福。寓意是男的佩戴著官印,在生活,工作,仕途中能官運亨通,前途無量。女的佩戴著福,能夠百福齊聚,衣食無憂。第二種說法,有著陰陽調和的寓意。
  • 為什麼常說,男戴觀音女戴佛,有何深意?如今多數人不知
    但是這些飾品卻並不能夠隨便佩戴,其中有著不少講究的,而有句話就是這樣說的:男戴觀音女戴佛,這其中究竟是何深意呢?這句話我們在很多老人的口中都聽到過,它的意思是說,在觀音像與佛像的選擇,通常男性應該佩戴觀音像,而女性則應該佩戴佛像,那麼人們為什麼會這樣認為呢?從這句話中,我們就能知道老祖宗們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
  • 男戴觀音女戴佛有什麼寓意?簡直太漲知識了!
    「男戴觀音女戴佛」這句話流傳已久,以至於很多人都由這句話來選擇吊墜,那麼男戴觀音女戴佛到底有什麼寓意呢?女性真的不能戴觀音嗎?我們一起來看看!「男戴觀音女戴佛」的寓意男戴觀音女戴佛這句話之所以流傳,其主要原因是由於男女性別造成的性格之差。相對來說男性粗獷有力卻粗心大條,女性溫柔細膩嬌美卻心思繁重。
  • 為什麼說男戴觀音女戴佛,男性佩戴翡翠觀音有哪些好處?
    觀音在人們的心目當中,一直以慈悲為懷的形象而出現的,很多人喜歡佩戴翡翠觀音的主要原因,是希望可以驅災闢邪,逢兇化吉,在翡翠行業當中,一直有人說男戴觀音女戴佛,所以很多男性首選的飾品一定是翡翠觀音,那麼男性佩戴翡翠觀音都有哪些好處。
  • 佩戴觀音吊墜都有哪些寓意?
    觀音又名觀世音,全稱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觀世音是梵文意譯,意思是「觀其聲音、能解災難」。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觀音在民間流傳是從南北朝時期開始,唐以後,十分盛行,佛教把觀音神化為具有千萬化身、大慈大悲、普度眾生、救苦救難的菩薩形象。
  • 農村俗語:「女怕摸中,男怕摸頂」,說得是啥呢?在理?
    在農村,從不缺乏俗語老話,流傳至今有些已經失真,而有的仍就那麼有道理,雖然詞不華麗,但也能夠讓人津津而樂道。關於男女,過去農村有這麼一句老話叫做:「女怕摸中,男怕摸頂」,說得是啥呢?如今還在理嗎?乍一聽,可能會讓人不著頭腦,其實知道了「中」、「頂」之意,這句話意思就不言自喻了。摸中的中是腰的意思,而頂則為頭,「女怕摸中,男怕摸頂」,就是說女人怕摸腰,男人怕摸頭,過去為啥在這樣說呢?女怕摸中在封建社會,女人地位不如男,可謂極其低下。
  • 農村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啥意思,凹凸指的是啥?了解一下
    農村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啥意思,凹凸指的是啥?了解一下小時候在我們調皮或是做錯事的時候,像爺爺奶奶這一輩的人總是通過一些俗語教育我們,從小在農村長大的人想必對此更加感同身受。今天我要講的這個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通常就是描繪人的氣質性格方面問題,常常是選擇伴侶時非常注重這一點。「男凹女凸」其實有很多層意思,其中比較常見的意思是與男女的站立時的姿態有關。在正中情況下我們把「凹」理解為男生在站立時駝背弓腰,從正面看起來就像凹進去一塊,顯得非常不美觀沒有那種積極向上的氣質。女「凸」中的「凸」的意思也與之相類似,就是形容女子站不直的現象。
  • 農村俗語:「好男不娶虎刺梅,好女不嫁流光錘」,究竟是啥意思?
    老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如何選擇另一半呢?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好男不娶虎刺梅,好女不嫁流光錘。」啥意思?一、好男不娶虎刺梅這裡的「虎刺梅」,又被稱為鐵海棠、麒麟刺、麒麟花,是一種蔓生灌木植物,通常可長到半米多,有的可以高達一米。
  • 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啥意思?現在還有道理嗎?
    今天為你帶來的是: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啥意思? 古人經驗,終生受益!現在小學生都知道,我們國家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並且,中華文明還是幾千年來,世界上唯一一個從未中斷的文明。綿延悠長的燦爛文化,經過幾千年的積澱,給現代人留下了無數文化瑰寶,至今仍然閃耀世界。
  • 民間俗語:「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說的是啥意思?
    民間俗語:"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說的是啥意思?華夏文明源遠流長,其中的俗語文化更是早在千百年前就已經非常流行了。在當時那個年代教育還沒有普及,所以民間俗語很容易得到推廣。和詩歌辭賦什麼的相比,俗語在深度內涵上要落後許多,但是俗語通俗易懂,而且在很多方面都適用,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很多俗語都得到了廣泛的流傳。雖然在今天俗語的地位不如從前,但熱衷於使用俗語的人仍然非常多,而且對於很多學者們來說,研究俗語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我們從俗語中能夠發現很多古人很多為人處世的態度。
  • 俗語:「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究竟啥意思?
    俗語文化,作為取自民間、貼合百姓日常生活的文化形式,因其「親民」的本質,縱然許多人目不識丁,仍然可以說上幾句家鄉俗語。
  • 俗語「男怕妻妹,女怕夫弟」是啥意思?道出了人際關係的微妙
    俗語「男怕妻妹,女怕夫弟」是啥意思?究竟為什麼要「怕」呢?講的就是對於男女關係的一種擔憂和忠告,那麼這句俗語到底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呢?中原文化家給您分析一下,其實真的道出了人際關係的微妙,其中道理也非常深刻。
  • 農村俗語「男凹女凸,不孤就寡」啥意思?究竟有沒有道理?
    經過後來協調,這三家進行了平分,可老嬸依然不依不饒的找村長,村長當著大夥的面就說出了一句「男凹女凸,不孤就寡」,這一句話可就惹怒了老嬸,整整鬧了一上午在村長家裡,其實筆者當時也在場,畢竟是自己家親戚的事,算是捧個人場,但到最後我都不明白為何這一句話就把老嬸給惹毛了,後來通過村裡的「萬事通」老李,筆者才知道,這是一句俗語,雖然沒有貶義的意思,但在當時的情形下確實是不太合適
  • 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啥意思?古人說的有道理?
    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啥意思?古人說的有道理?老話說得好,人生就像碗!不論是粗茶淡飯還是山珍海味,都得容納。其實文化何嘗不是如此,自古及今,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都是高雅的經典之作,既源於現實生活,但又高於生活。
  • 農村俗語「男怕摸頭,女怕摸腰」,是啥意思?為什麼不能摸?
    中華文化上下5000年,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我國不斷向前流動的歷史長河之中,老祖宗為我們留下了數以萬計的文化瑰寶,五花八門的什麼都有,今天我要為帶來的就是俗語。說起它不知道各位小夥伴們熟不熟悉,它多是由一些具有高深智慧的老人根據生活經驗總結而得,對後世產生著不可磨滅的深遠影響,很多俗語至今都具有著很強的指導意義,其中就有下面這一句。農村俗語「男怕摸頭,女怕摸腰」,是啥意思?為什麼不能摸?
  • 俗語: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啥意思?年齡果真那麼重要?
    俗語: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啥意思?年齡果真那麼重要?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明,自古以來有關夫妻二人就有接連不斷的話題!比如現在,每當過年過節,總會有戀人選擇良辰吉日完婚,不過結婚可是有很多嫁娶講究的,而且每個地方的風俗也不盡相同!
  • 俗語:「男怕摸頭,女怕摸腰」,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男怕摸頭,女怕摸腰」,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文/歷史微觀者中國向來注重禮儀。我國的古人靠著他們的生活智慧,總結了許多這樣的俗語,希望人們能夠約束自己,做一個聰明人,其中有一句叫做「男怕摸頭,女怕摸腰。」它是廣為流傳的俗語老話,它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一般人的眼中,臉面代表著尊嚴,都是異常的寶貴,若是踐踏了別人的尊嚴,別人往往會報復。
  • 民間俗語:「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究竟是什麼意思?
    意思不難理解,凡是存在的事物都有合理的原因,要不然就不會存在了。聽起來貌似挺有道理,一時間找不到反駁的觀點,仔細推敲一下會發現,其實並非如此,比如以前的一些俗語。所謂俗語,可理解為通俗易懂的語言,也被稱為俚語、諺語,流傳的方式為口口相傳。
  • 民間俗語:「男怕三搖頭,女怕闊步走」,究竟啥意思?
    要說起能夠雅俗共賞的民間傳統文化,俗語文化可謂是首屈一指。俗語,其實又稱為老話或者民間諺語,是老祖宗通過長期的社會生活經驗,總結而出的道理。俗語看似粗糙簡陋,讀起來沒有那麼咬文嚼字、陽春白雪,但是背後蘊含的道理卻是引人深思的。俗語文化作為傳統文化的瑰寶,歷代都被人廣泛地提及,俗語到如今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