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鷂」北「鳶」話風箏(組圖)

2020-12-23 搜狐網

  「門上年畫辭舊歲,天上風箏迎新春」——2008年新春佳節之季,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天地同輝——中國美術館藏年畫、風箏精品陳列」以國家珍藏的民間美術作品為百姓祈福納祥,為節日又增添了一份喜慶祥和的色彩。紅男綠女、小童老叟漫步其間,共同感受美術館送給人們的那一份春意……

  風箏的起源與傳說

  中國是風箏的故鄉。南方稱「鷂」,北方稱「鳶」。「風箏」一詞始見於五代,明代陳沂《詢芻錄》記載:「初,五代漢李鄴於宮中作紙鳶,引線乘風為戲。

後於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作聲如箏,俗名呼風箏。」據史料記載,風箏的發明人是漢朝的韓信。傳說公元前190年,楚漢相爭,漢將韓信攻打未央宮,利用風箏測量未央宮下面地道的距離。而垓下之戰,項羽的軍隊被劉邦的軍隊圍困,韓信派人用牛皮作風箏,上敷竹笛,迎風作響,漢軍配合笛聲,唱起楚歌,渙散了楚軍士氣,這即是成語「四面楚歌」的故事。

  中國早期的風箏多與軍事、通訊和氣象有關。大約唐、五代時風箏進入民間,成為人們娛樂遊戲的玩具,同時它還是一項很好的體育鍛鍊。唐代詩人元稹曾有詩云:「有鳥有鳥群紙鳶,因風假勢童子牽」生動地描寫了兒童放風箏的情景。清代鄭板橋《懷濰縣》中的詩句「紙花如雪滿天飛」,則真實地記錄了當時放風箏的盛況。明清時期,清明放風箏已成為一種節令性的民俗活動。春回大地之時,人們放飛風箏,也放飛夢想。

  大約500多年前的明代,風箏就已傳到朝鮮,後又陸續傳到日本、東南亞、歐洲和美洲。而中國的東南西北,到處都有獨具地方特色的風箏,它們世代傳承,風格各異,有粗獷豪放,有活潑精巧,有色彩絢麗,也有清淡素雅。北京、天津、山東濰坊、江蘇南通等著名風箏產地,都有重要流派的傳世佳作。

曹雪芹與《南鷂北鳶考工志》

  北京風箏歷史悠久,在長期發展、借鑑、融合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一定的規模,但真正形成流派,高潮的興起,還是曹雪芹的《南鷂北鳶考工志》開始的。

  提起曹雪芹,人們必然想起《紅樓夢》。僅從《紅樓夢》一書中讀者就可以看到,曹雪芹對金石、書畫、風箏、編織、醫學、建築、烹調、工藝、印染、雕飾等各門學問幾乎無不精通,這從他撰寫的《廢藝齋集稿》中便可略見一斑。《南鷂北鳶考工志》屬《廢藝齋集稿》的第二卷,卷中有風箏圖譜、製作歌訣。只要有雙手,依照要求做,便可以作風箏自養。

  曹雪芹所寫《南鷂北鳶考工志》的緣由,記錄在該書的自序中:

  說曹雪芹有位朋友叫於景廉,因為「從徵傷足」,成了殘疾人。有一天,他到曹雪芹家裡,提到家境困難,一家人難以謀生。曹雪芹想到當時有富家公子以重金購買風箏玩,於是扎了幾隻風箏送給於景廉,讓他去賣。沒想到真的解了於景廉的燃眉之急。後來,於景廉向曹雪芹學了幾種簡單的風箏扎法,開始以扎風箏為生,之後慢慢在當地有了名氣。

  一次他對曹說,生活困苦的殘疾人何止我一個,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你能不能寫一本工藝品製作的書,讓更多的殘疾人學著做,以藝自養。曹覺得於的建議有道理,便動手寫了這卷《南鷂北鳶考工志》。後來,又增寫了園林、書畫、烹調等七卷,並將書名定為《廢藝齋集稿》。

風箏講究「扎、糊、繪、放」

  「以天為紙,書畫琳琅於青箋;將雲擬水,魚蟹遊行於碧波」,是曹氏風箏動態美的精髓所在。

  在製作上,曹式風箏是一門綜合藝術。通過扎、糊、繪、放四個工藝流程,最終達到形神兼備的效果。

  「扎」就是製作風箏的骨架,這是決定一隻風箏好壞的關鍵。曹式風箏的骨架主要是用竹子製作的,首先要將竹子劈成條,刮成所需要的厚度,然後經過烤制使其變形彎曲,成為風箏所需要的形狀。曹式歌訣中「汗不去透形必還」,意思是說加熱時要把竹子的油烤出來,這樣涼了之後就不容易變形了。然後是扎,就是將不同部位的竹條以線繩綑紮組裝起來,達到「中正平直」,兩邊對稱,這樣當風箏受風時才能維持平衡,順利飛翔。

  「糊」就是用紙或絹將風箏骨架糊起來,要自然、平整、隨形,不能鬆懈、皺巴。歌訣中講到「保穩全靠紙不松」,就是這個意思。糊軟翅風箏時尤其要注意兩邊要完全對稱,糊時要用線牽著膀梢,糊好後才能剪斷,而且要把畫面翻過去平放在桌子上,把塗勻膠的骨架放在畫面上,平整地粘好。

  「繪」是表現風箏形象的重要一環。除仿真風箏之外,所表現的都是吉祥如意的題材,以表達人們祈福,盼望美好的願望。繪畫時須領會畫訣含義遵循「繁而不煩,豔而不厭」的原則,使畫面達到色彩明快,對比強烈,主題鮮明。此外,在繪畫時還要注意色彩不宜太厚,否則會影響風箏洩風,導致放飛效果不好。

  「放」,顧名思義,製作風箏就是為了放飛。一隻好的風箏不僅扎糊繪畫要好,還得經得起放飛的檢驗,表現出遠觀效果。所以說在放飛上也要有一定的技巧。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雲偶填柳絮詞》中就有一段放風箏的描寫,「寶玉說丫頭們不會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下來……」「黛玉見風力緊了,過去將繩子一松,只聽"豁喇喇"一陣響,登時線盡,風箏隨風去了。」

  北方人喜歡燕子,稱它為喜鳥,所以曹式風箏以沙燕居多。曹氏沙燕很好地結合了軟硬兩種結構的特點,大風小風往來自由。曹氏風箏用擬人手法創造的燕子家族頗為有趣:肥燕、瘦燕、幼燕、雛燕、對燕、半瘦燕,不僅形似,更追求神似,例如,要使燕子表現出像人一樣地喜形於色,則必須要把握「眉上軒,見喜顏;嘴上翹,定是笑」的畫法。此外,每一式沙燕風箏上還布滿蝙蝠、蝴蝶、牡丹、貓、蝶、魚等吉祥圖案,各有千秋。例如,「蛺蝶尋芳」和「百蝠駢臻」是用蝙蝠拼成桃花和柳葉的形狀,布滿風箏的全身,象徵濃濃春意;「四世同堂」則在風箏的兩翼畫上兩隻大獅子,在剪刀尾巴上畫上兩隻小獅子,取「獅」與「世」的諧音討個吉祥。

北京「風箏孔」

  作為曹式風箏的傳人之一,孔祥澤老爺子已屆耄耋之年。據其子孔令民介紹,1943年,父親孔祥澤在大學中學習雕塑時,曾幫助日本籍美術教授高見嘉十工作,偶然得以見到曹雪芹遺著《廢藝齋集稿》。集稿共八卷,每卷講一兩種「鰥寡孤獨而無告者」用以謀生的手藝。《南鷂北鳶考工志》是第二卷,曹雪芹在此書中介紹了數十種風箏的扎製圖式、口訣以及風箏的放飛技巧。

  書是日本人金田高價在中國購得的,金田珍視此書,不允許拍照,孔祥澤只能抄錄文字,摹繪圖樣。一個月後,還沒有全部抄完,手稿就被主人攜往日本,從此再無下落。

  「要時刻自省我做的事是否符合自己的設想——實現曹雪芹的遺願,為廢疾無告者謀求以藝自養之道。」孔祥澤感言。

  上世紀70年代末,插隊回來的孔令民協助社隊辦了個風箏廠,70多人,大部分是殘疾人,為弘揚曹先生的思想做了一件實事。孔炳彰是孔家的第三代,從小就受薰陶,對風箏很感興趣。大學畢業後,表示想學風箏製作,這讓父親孔令民和爺爺孔祥澤十分高興。從素描開始學起,這個年輕人踏踏實實鑽研曹式風箏藝術,進步很快。「現在他的風箏製作水平在很多方面已經超過我了。我們考慮合適的時候讓他進入美術院校學習,進一步提高藝術修養。」孔令民說。

天津的「風箏魏」

  在天津,提起「風箏魏」的風箏,可說是家喻戶曉,號稱天津民間手工藝一絕。它的創始人,就是享譽中外的著名風箏藝人魏元泰(1872-1961年)。

  魏元泰自幼在一家扎彩鋪當學徒,對扎風箏有濃厚的興趣,經過對飛禽和飛蟲的飛翔姿態的反覆研究,他一改以往風箏以硬翅為主的風格,創造出了一種新型的風箏。這種風箏最大的特點是,可以把一尺多長的大風箏,摺疊後放在一個小信封裡,便於收藏和攜帶;並在風箏著色上吸收了我國古建築中的彩繪技法,使風箏更富有民族特色。他一生從事風箏製作,苦心鑽研,大膽創新,一生研製風箏200餘種,「風箏魏」的稱號也就由此而來。

  以「風箏魏」為代表的天津風箏,造型逼真,色彩典雅,做工精細。箏面大多用絲綢,輕而結實,骨架選用質地細密、節長、彈性大的毛竹,用料十分考究,造型美觀,彩繪精美,放飛晴空令人賞心悅目,又可放於室內以供觀賞,是民間工藝的珍品。「魏記」風箏曾在1914年的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金牌和獎狀,在國內外享有盛名。

  魏元泰逝世以後,魏慎行、魏永昌、魏永珍、魏國秋等幾代傳人繼承家業,研製風箏,使「風箏魏」為代表的天津風箏的民間工藝不斷發展。他們傳授技藝,幫助楊柳青鎮建起了天津風箏廠,產品遠銷國外。1983年魏永昌還應邀去法國傳藝、培訓,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傑出貢獻。(張東偉)

(責任編輯:黃芳)

相關焦點

  • 風箏也叫紙鳶其中鳶是指什麼 鷂及鳶都是鷹類猛禽
    風箏也叫紙鳶其中鳶是指什麼 鷂及鳶都是鷹類猛禽時間:2020-06-17 05:49   來源:19遊戲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風箏也叫紙鳶其中鳶是指什麼 鷂及鳶都是鷹類猛禽 小雞寶寶考考你,風箏也叫紙鳶其中鳶是指 老鷹 飛機?6月17日雞課堂答案是什麼?
  • 風箏也叫紙鳶其中鳶是指 燕子還是老鷹呢?
    風箏也叫紙鳶其中鳶是指 燕子還是老鷹呢? 風箏也叫紙鳶其中鳶是指?以上是螞蟻莊園6月15日的問題,答對可以領取官方提供的每天一份的180g小雞飼料。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北極熊的皮膚是什麼顏色的吧。
  • 風箏也叫紙鳶其中鳶是指什麼你造嗎?
    風箏也叫紙鳶其中鳶是指什麼你造嗎? 今天你答題了嗎? 風箏也叫紙鳶其中鳶是指什麼你造嗎?風箏也叫紙鳶其中鳶是指什麼你造嗎? 風箏也叫紙鳶,其中鳶是指?以上是螞蟻莊園6月17日的問題,答對可以領取官方提供的每天一份的180g小雞飼料。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鳶指的是什麼吧。
  • 風箏也叫紙鳶,其中「鳶」是指燕子還是老鷹?紙鳶怎麼讀音
    風箏也叫紙鳶其中鳶是指?不知道螞蟻莊園課堂6月15日的問題答案是什麼的小夥伴們就趕緊來和小編一起看看具體答案介紹吧!  螞蟻莊園課堂6月15日題目答案  問題:風箏也叫紙鳶,其中「鳶」是指?
  • 近千鷂鳶正在上海松江上演「空中芭蕾」,135名技藝高手在...
    今晚,還有難得一見的夜光風箏比賽。「鷂飛鳶舞,好風憑藉力;龍騰虎躍,直上九雲霄。」10月12日上午,以「科創領航 逐夢雲間」為主題的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風箏大賽正式啟幕,江蘇省、安徽省風箏隊精英,正與長三角市區級風箏能手同場競技,一較高下。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風箏大賽現場。
  • 春分時節話風箏 古人為什麼要放風箏?
    原標題:春分時節話風箏 古人為什麼要放風箏?   那麼,什麼時候人們開始用「風箏」來稱呼「紙鳶」呢?大約是到了五代時期,明陳沂《詢芻錄·風箏》曰:「五代李鄴於宮中作紙鳶,引線乘風戲。後於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竹,如鳴箏,故名風箏。」有個叫李鄴的,因製作的風箏加入了絲絛、竹笛等物件,風吹聲響,如同「箏」音,故其製作的紙鳶被人們稱為「風箏」。
  • 都是放風箏,林黛玉的風箏還能「帶走病根」?
    最近,南京的綠地廣場,多出了很多風箏和放風箏的孩子。放飛「晦氣」剪斷提線放飛風箏以「祛病消災」?南京放風箏的歷史有近1500年。《南史·侯景傳》中記載,公元549年,梁武帝蕭衍被叛臣侯景圍困於南京臺城,城內外失去聯繫。手下將軍羊侃獻計,要儘快和援軍聯繫,就將救駕密詔藏在風箏下,順風向放到城外。
  • 長三角風箏能手齊聚松江 近千鷂鳶上演「空中芭蕾」
    圖說:長三角風箏能手在滬比拼。海濤 攝新民晚報訊 (記者 範潔)鷂飛鳶舞,好風憑藉力;龍騰虎躍,直上九雲霄。今天,來自長三角三省一市的風箏能手齊聚松江同場競技,上演爭奇鬥豔的「空中芭蕾」,還有難得一見的夜光風箏比賽。
  • 紙鳶的鳶是指什麼?
    紙鳶的鳶是指什麼?時間:2020-06-17 07:0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紙鳶指的是什麼東西?紙鳶的鳶是指什麼? 紙鳶指的是什麼東西?紙鳶的鳶是指什麼?古代風箏叫做紙鳶(yuān),鳶指的是鷹類猛禽!還不清楚的小夥伴們都清楚了吧,趕快領取螞蟻莊園答題的獎勵吧!
  • 風箏起源何時?又是誰發明的?關於風箏的傳說還真不少
    沒錯,放風箏。那麼關於風箏的起源,又是誰發明了風箏,您知道嗎?一、風箏的起源說起風箏的起源,有些民俗學家認為,古人發明風箏主要是為了懷念故去的親友,所以在清明節鬼門短暫開放時,將慰問故人的情意寄托在風箏上,傳送給死去的親友。放風箏是中國漢族民間廣為盛行的一項傳統體育運動。
  • 一部民國時期的「清明上河圖」 ——評葛亮長篇小說《北鳶》
    他耗時七年完成的小說《北鳶》(《人民文學》2015年第12期)是繼《朱雀》之後又一部極具文學想像力的長篇力作,這也是他「中國三部曲」中的第二部。    「鳶」者,風箏也。葛亮對小說題目做過解釋:「北鳶」出自曹寅《廢藝齋集稿》中的《南鷂北鳶考工志》一冊。作者為何對「北鳶」一詞情有獨鍾?我想,除了葛亮天生的「掌故癖」外,文字本身所攜帶的復義性才是其命名的根源。作為小說中的核心意象,「北鳶」既是推動小說敘述進程的引擎,又是作者傳情達意的樞紐。盧文笙與馮仁楨因「鳶」結緣,可謂是「千裡姻緣一線牽」。
  • 評葛亮長篇《北鳶》:不以創新為能事的民國圖景描摹
    王德威在《北鳶》序中指出:「當代作家競以創新突破為能事,葛亮反其道而行之,他遙望父祖輩的風華與滄桑,經營出一種既古典又現代的敘事風格。」此言不虛。竊以為,葛亮在小說中有意識地將民國時期的風物、掌故與現代派敘事技法有機融合在一起,並且在明暗、虛實、動靜、濃淡、冷暖等藝術辯證法的運用上做到了遊刃有餘。
  • 風箏也叫紙鳶其中鳶是指什麼 風箏為什麼也叫紙鳶來源哪裡
    風箏也叫紙鳶其中鳶是指什麼 風箏為什麼也叫紙鳶來源哪裡時間:2020-06-17 22:2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風箏也叫紙鳶其中鳶是指什麼 風箏為什麼也叫紙鳶來源哪裡 風箏也叫紙鳶,其中鳶是指?這是螞蟻莊園2020年6月15日的題目。
  • 傳統手工——扎風箏製作工藝
    風箏起源於中國,最早的風箏是由古代哲學家墨翟製造的。據《韓非子·外儲說》載:墨翟居魯山(今山東青州一帶)「斫木為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是說墨子研究了三年,終於用木頭製成了一隻木鳥,但只飛了一天就壞了。墨子製造的這隻「木鷂」就是中國最早的風箏。中國風箏問世後,很快被用於測量傳遞信息,飛躍險阻等軍事需要。
  • 風箏也叫紙鳶其中「鳶」是指什麼動物答案公布是燕子還是老鷹?
    風箏也叫紙鳶其中「鳶」是指什麼動物答案公布是燕子還是老鷹?時間:2020-06-17 17:2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風箏也叫紙鳶其中鳶是指什麼動物答案公布是燕子還是老鷹? 風箏也叫紙鳶,其中鳶是指?這是螞蟻莊園2020年6月15日的題目。
  • 三月三放風箏,為什麼放飛掉的風箏不能撿回來,你知道嗎?
    在民間,放風箏已經成了一種常見的娛樂活動。相信大家都有看過,在《紅樓夢》裡,黛玉與幾個閨中好友在放風箏玩耍,以放飛風箏為樂,紫娟要去撿還被訓了一頓,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嗎?風箏,相傳是墨子所創,又叫紙鳶、風鳶、紙鷂、鷂子。
  • 風箏也叫紙鳶其中鳶是指? 是燕子還是老鷹
    風箏也叫紙鳶,其中鳶是指?這是螞蟻莊園6月15號今日莊園小課堂的問題,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本文小編會為大家詳細介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和小編來看看吧!  今天的問題是:  風箏也叫紙鳶,其中鳶是指?  燕子  老鷹  答案是:老鷹  小夥伴們快去領飼料吧!
  • 風箏也叫紙鳶其中鳶是指什麼 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
    風箏也叫紙鳶其中鳶是指什麼 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時間:2020-06-15 12:31   來源:閩南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風箏也叫紙鳶其中鳶是指什麼 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 風箏也叫紙鳶,其中鳶是指?
  • 25條巨龍躍上天空 上海這場風箏大賽飛禽走獸應有盡有
    中國龍造型  松江自古有放風箏習俗,民諺有:「放了三年鷂,勝打一場醮。」  中國風箏素稱南鷂北鳶,南通與北京、天津、濰坊同屬四大風箏產地。「南方風箏比較小巧、俊秀,北方的特點則比較豪放。」說起本屆大賽的特點,上海市風箏協會常務副會長、本屆大賽仲裁委員會主任李鬱仙介紹:「這次風箏賽推出了夜光風箏,充分利用LED發光器,顯示3D造型,營造『魚兒在暮色中暢遊,花兒在夜空中綻放,樓閣在黑夜中生輝』的詩情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