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數學期末考試當中,往往會出現一些「爭議「題。這類有爭議的題目,要麼是屬於超綱,小學生沒學過。要麼就是屬於偏題怪題,題目在表述上不夠清晰,會引發歧義,結果就導致答案引發爭議!
像此次二年級的數學期末考試中,就出現了這樣一道測試題,老師判錯了,家長卻覺得是正確的!
一起來看看這道題目吧:
看上圖的第六大題第1小題:
把60個雞蛋全部放在小裡,每個小盆裡放8個,剩下的放在最後一個小盆裡,最後一個小盆應該放多少?
這道數學題,其實是一道有餘數的除法題。
但是,在這道題目中,「最後一個小盆」屬於有歧義,表述不清楚!
為何這樣說?
最後一個小盆,可以指放了8個雞蛋的最後一個小盆,也可以指沒放8個雞蛋尚且空著的最後一個小盆。那麼,題目究竟指哪一個小盆呢?這豈不是在打啞謎嗎?數學要的是嚴謹,不是模稜兩可呀!
竊以為,這道題目,應該加一句話,這樣來出:
把60個雞蛋全部放在小盆裡,每個小盆裡放8個,剩餘幾個?將剩下的放在最後一個小盆裡,最後一個小盆裡應該放幾個?
解答方法就是先用60除以8,進行平均分,答案是7,餘數為4,那麼剩餘4個,如果把剩下的4個都放在最後一個盆裡,盆裡原有8個,再加上4個,答案是12個。
這不就圓滿解決了嗎?
那麼,出題人就沒有想到,這道題目可能會給老師、學生、家長帶來一定的困擾嗎?很可能在出題的過程中,沒有想這麼多吧!
小學的語文、數學,務必要做到精確,因為小學生沒有什麼判斷力,一切以老師所講的為準,一切以試卷上出的題目為準。因此,考試出題人在出題時,一定要斟酌字句,要能讓小學生讀懂,還要讓題目沒有歧義,否則,就會出現上面這種情況,出題人的想法與小學生的想法相悖,家長也看不懂題目的真實意圖。
朋友,您如何看呢?
(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